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之化学与工业总结5与6_第1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之化学与工业总结5与6_第2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之化学与工业总结5与6_第3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之化学与工业总结5与6_第4页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之化学与工业总结5与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化学与工业》

化学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渐渐“升温”的表现,

主要表现在计算、实验、推断题上,现进行总结如下:

制备的物质反应原理设备

氧气分离液态空气

C02高温

CaC03=Ca0+C02t

漂白粉、漂白2C12+Ca(OH)2=Ca(CIO)2+CaCl2+2H20

玻璃Na2CO3+SiO2Na2SiO3+CO2t玻璃熔炉

CaC03+Si02^^=CaSiO3+CO2t

合成氨Nz+3Hz智警2NH3合成塔

氨氧化法制硝"声!J氧化炉吸收

4NH3+5O2LU切.4N0+6H0,2NO+O-2NO

酸222塔

3NO2+H2O=2HNO3+NO

接触法4FeS2+1102=2Fe2O3+8SO2,2S02+02沸腾炉

制硫酸wg仕利接触室

石素2S03

吸收塔

SO3+H2OH2sO4

炼铁高温高炉

Fe2O3+3CO^=2Fe+3cO2

氯碱工业申解电解槽

2NaCl+2H,0—2NaOH+Cl2t+H2t

炼铝申解电解槽

2AL0..—4A1+3O2f

VI《环境保护名词》

近年来,在高考中经常出现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重要词汇。现将它们整理如下:

1、赤潮:海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养物质(N、P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象。

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2、水华:人为地向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长、繁

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

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气量下降,水体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

4、生化需氧量(简称BOD):河水中的微生物使有机物(例如,C6H10O5)转化为CO2和压0的过程中所需要

的的量。它是衡量水质质量的一个指标

5、绿色食品: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6、白色污染:指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因为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7、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质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也称“原

1

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或“原发性污染”。

10、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多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作

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

染”。

11、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物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

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

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

12、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

成的,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我国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其形成过程是:S02+H20=H2S03,2H2S03+02=2H2S04,

13、温室效应: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NQ、CH八氟里昂

气体的大量增加,加之一些天灾和人为的乱砍滥伐造成吸收的CO,等温室气体大片森林的不断消失,

CO2等温室气体像温室的玻璃那样盖在大气层中,阻挡地面对太阳能的辐射,从而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

象。

14、厄尔尼诺:指由于全球温室效应逐渐增强,使得海洋温度不断上升,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从而形成强烈的热带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变化无常的现象。

15、一级能源:指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级能源。

16、二级能源:指需要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等为二级能源.

17、臭氧空洞:臭氧化学式是它的氧化能力比。强得多,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致冷剂“氟里昂”以及

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的中臭氧层形成空洞。

18、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其主要成公是

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0),它是人类的后断新能源,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19、绿色化学:指从根本上消灭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

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

20、重金属及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4.Sg/cm,(或5g/cn?)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银、铭、

镉、银、铅、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如

含铅汽油的使用等造成重金属污染。

21、荒漠化:指由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也就是

由于大风吹蚀、流水浸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土地荒漠化

最终结果大多数是沙漠化。

22、空气质量日报:1997年5月起,我国有几十座城市先后开始定期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在此基础上,

现在许多城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其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级别”、“首

要污染物”等,目前计入API的项目上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悬浮颗粒物等。“空气质量

级别”一般分为五级:一级:优,二级:良好,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

vn《考前必备化学方程式》

(-)无机化学反应式

1、2Na+2H2O=2NaOH+H2t2、ZNazOz+ZIMWNaOH+CM

-2-

3、2Na20z+2C()2=2Na2co3+O24、NaOH和NaHCOs离子方程式为:0H-+HCO3=C03+H20

5、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Ck.HClO.HzO.H+.CI-.CIO-.OH-):

C12+H20=HC1+HC10Cl2+2NaOH=NaC1+NaC10+H20

6、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2HC10兽=2HC1+O2t

7、Ca(C10)2+C02+H20=CaC03I+2HC108、MnO2+4HCl(^)=^=MnCl2+C12t+2H20

9、2Al+2Na0H+2H20=2NaA102+3H2t10、Al203+2Na0H=2NaA102+H20

12、H2O2的分解:2H2O2兽=2山0+。2t

IKAl(OH)3+Na0H=NaA102+2H20

催化剂、△、

13、2so2+。2k2S0314、SO2+C12+H2O=2HC1+H2SO4

2

15、Cu+2H£0,(浓)"CuSO,+S(M+2HQ16、C+2H.s0“(浓):^=C02t+2S02t+2H20

催化剂、

N+3H-『、2NH放申

221Hlim3

17、向压18、N2+02------2NO

19、2N0+02=2N0220、3N02+H20=2HN03+N0

倦北刎

21、4NH3+502-4N0+6H2022、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NH3+HC1=NH4C1

23、2NH4Cl+Ca(0H)2^=CaCl2+2NH3t+2H=0(实验室制氨气)

24、CU+4HN03(浓)=CU(N03)2+2N02t+2H20

25、3CU+8HN03(W)=3CU(N03)2+2N0t+4H20

26、C+4HN03(浓)3t+4N(M+2H2O27、Fe+3SCN-=Fe(SCN)3

--2---

28、盐类水解:@CH3C00+H2O^CH3COOH+OH@C03+H2O^HCO3+OH

+

③HC(V+H2OUH2CO3+OH-④NHj+HQUNHs,H2O+H

+

⑤Fe"+3H2UFe(OH)3+3H

29、铝热反应:2A1+Fe23更娶2Fe+AkO34Al+3Mn02=5^3Mn+2Al203

30、A12(SO4)3+6NH3•压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Al(0H)3I+3(NH4)2S0K实验室室制备氢氧化铝)

31、高温下铁与水反应:3Fe+4H20(g)^^Fe3O4+4H2

32、FeCl3+3NaOH=Fe(OH)3I+3NaCl33、4Fe(OH)2+02+2H20=4Fe(OH)3

34、2FeCl2+C12=2FeC1335、2FeCl3+Fe=3FeCl2

36、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2FeC13+Cu=2FeC12+CuClz

37、金属的冶炼:FeG+3C0更要2Fe+3cCuO+C更要Cu+C。t

38、铜锌原电池:正极:2H」2e「=HN负极:Zn-2e「=Zn2+

-

39、钢铁的吸氧腐蚀:正极:02+4e+2H20=40H负极:Fe-2e-=Fe"

40、Fe(OH)3胶体的制取:FeC13+3H20AFe(0H)3(胶体)+3HCl

41、电解CuCk溶液:阳极:2CF-2e=CLf阴极:Cu"+2e-=Cu总反应:CuCL遴里=£u+Cl2t

42、铜的电解精炼: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

43、电镀铜:阳极:Cu-2e'=Cu2+阴极:Cu2++2e-=Cu

44、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2Cr-2e=C121阴极:2H'+2d=H2t

总反应:2NaOH+2H心一、些-H2t+2NaOH+Cl2t

45、黄铁矿的燃烧:4FeS2+110L^=^=2Fe203+8S02

46、氨水吸收少量SO?:S02+2NH3+H20=(NH4)2S03

3

47、C+H=O(g)-^-C0+H2

(-)有机化学反应式:

浓硫酸,

qgCH3-CH2-OH>CH2=CH2f+H20

49>CH2=CH2+Br2---->CH2BrCH2Br

50、CH2=CH2+H20催化剂>CH3cH20H

51、

催化剂「]

>_

nCH2-CH2—CH2CH2—

Jn

L52、CaC2+2H2ACH-CHtRa(OH)2

53、CH三CH+Br2---->CHBr=CHBrCHBr=CHBr+Br2---->CHBr2CHBr2

54、

O+3H色”

57、J20

58、

+3H20

NaOH

C2H5-Br+H-OHC2H50H+HBr

59、

+NaBr+H20

60

催化剂

2CH3cH20H+02-丁-2CH3CH0+2H20

61、2cH3cH?0H+2Na---->2CH3CH2ONa+H2t62、

<^^-0Na+H2O

OH+NaOH-ONa+CO2+H2O-^OH+NaHCO3

63、64、

4

65、

00

催化剂催化剂

„u1!„Uiii

一-丁―

66CH3-C-H+H2CH3cH20H2CH3-C-H+022CH3C00H

68、CH3CHO+2Ag(NH3)20H-水浴>H2+2Ag(+3NH3+CH3C00NH4

2+-

69、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u+20H=Cu(OH)2\

CH3CHO+2CHgC00H+Ci^0I+2Hz0

70、2CH3C00H+Na2C03---->2CH3C00Na+C02f+H20

00

II浓9HSO4II

CH3-C_0H2H5、色「CH3-C_0-C2H5+H0

71、2

RC00R,+Na0H

72、OCOOCH2cH3+H2O、无机酸、OCOOH+CH3CH20H73、-RCOONa+R'OH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一一见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PH的变色范围

甲基橙<3.1红色3.1——4.4橙色>4.4黄色

酚酷<8.0无色8.0——10.0浅红色>10.0红色

石蕊<5.1红色5.1——8.0紫色>8.0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I3+>Mg2+>Na+>Ca2+>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2->「>Br>C「>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b溶液混和时:

2-3+

3CO3+2AI+3H2。=2AI(OH)3I+3co2t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I溶液:2KCI+2H2。==H2t+Cl2t+2K0H

酉己平:2KCI+2H2O==H2t+CI2t+2K0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

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5

写出二个半反应: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2-+2

应为:负极:Pb+SO4-2e-=PbSO4正极:PbO2+4H+SO4-+2e-=PbSO4+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2-+2-

为:阴极:PbSO4+2e=Pb+SO4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4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

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SiO2=和金刚石。原

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SiC>Si(因为原子半径:Si>C>0).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Cl2>Br2>Fe3+>q>S=4(+4价的S)

例:l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0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

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o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

2+

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一AI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一0HCICM高氯酸)一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38.9C),;熔点最高的是W(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

(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澳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澳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煌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

耗5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和耗。2量。

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管/

Si—>H2T

(1)单质<2AI+2NaOH+2H2O=INaAlO,+3H2T

Si+INaOH+H2O=Na2SiO3+2H2T

镂盐:

(2)NH^^-^NH3T+H2O

2.

2T

(2)化合物

3.Na2s2O3与酸反应既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2Na+2H2O=2NaOH+H2T

(1)单质+0T

2F2+2H2。=4HF2

2%。2+2H2。=4NaOH+02T

MgN+3HO=3Mg(OH)J+2NHT

(2)化合物,32223

Al2s3+6H2。=2Al{pH\J+3"2sT

CaC,+2H2。=Ca{QH\+C2H2T

5.强烈双水解一

COl(HCO.)—>CO2T+Al{pH\J

4产与<s2(”s)皿>H2sT+AI(OH\J

AlO-^^Al{OH\J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2)化合物:AI2O3、AI(0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吸2。2反网一马一o2T+Na2CO3

—也—QT+NaOH

8.2FeCI3+H2S=2FeCI2+SI+2HCI

9.电鲫40电解>.1+。2T

<Al2O3(熔融)电解>A/+QT

NaCl溶液壁帛>NaOH+CZ2T+H2T

10.铝热反应:AI+金属氧化物高温>金属+AI2O3

30H*OW

r士-

11.Al"31rAI(OH^yAI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6HO

4NH3+6NO-22

g磨属+盐->金属+盐

13.置换反应:(1)金属f门.铝热反应

(2)金属一非金年活泼金属(Nci、Mg、Fe)—>H2T

[2Mg+CO2点燃>2MgO+C

+2H[O=4HF+O2T

2C+SiO,及—>Si+ICO

(3)非金属一非金库高温>rv?।〃

C+ii-1U—_>CC7+rz2

。2(期、I2)+H2S=S+2HClQHBr、HI)

(4)非金属一金22+金属氧化物3—金属+"2。

C+金属氧化物邈.)金属+CQ

7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化合物+单质----A化合物+化合物如:

CI2+H2O>H2S+O2、、NH3+O2、CH4+O2、CI2+FeBr2

⑵化合物+化合物——A化合物+单质

NH3+NO、H2S+SO2、Na2O2+H2O>NaH+H2O>Na2O2+CO2>CO+H2O

⑶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PCI3+CI2、Na2s。3+。2、FeCb+Fe、FeCIz+CI2、CO+O2、N8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镂盐

NHCOHO

NH4HCO3[(NH4)2C(?3]3T+2T+2

<NH4HSO3[(7VW4)2S(?3]NH3T+SQt+H2O

NHHS

NH4HS[(NH4)2S]3T+2T

(2)硝酸盐

UU

'2C(NO3)2^-^2CO+4NO2T+O2T

lAgNO.2Ag+2NO,T+OT

16.I特在网络:■2

(1)A。->3—g-C也->。(酸或碱)

H

①NH3C气体)^^NO-^^NO2^°>HNO3

②H2s(气体)/。>H2sO4

③C(固体)」」>CO—乌一ACO?4”>入2。。3

④Na(固体)3~>朋22。3~>此/2。2-吧>NaOH

(2)气体§

、期1>气体C

A为』酸的镂盐:(NH4)2CC>3或NH4HCO3;(NHJS或NH4HS;(NH4)2SO3^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2KC/QMn°2,A>2KCI+302T

2H2。2>2H2O+。2T

催化剂,△>

2SO2+022SO3

42vH3+5Q催化剂’->4N0+6H2O

N2+3H2催化剂1A>2必

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

2

S、SO3\HSO3\H2so3、SO2、N0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r8HNC)3(稀)+3Cu==2NO个+2CU(NO3)2+4H2。

8

4HNC)3(浓)+CU==2NC)2个+CU(NO3)2+2H2。

CS+6HNC)3(浓)===H2SC)4+6NO2t+2H2O

[3S+4HNC>3(稀)===3SC)2+4NOt+2H2O

2.温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冷、稀4

<u+%汕㈱)不反应

CI2+2NaOH=====NaCI+NaCIO+H2O

,Cu+2吟(浓)=4=CuS04+S02t+%0

3CI2+6NaOH^==5NaCI+NaCIO3+3H2O

3.溶液酸碱性.

2-+

2s2-+SO3+6H+=3S1+3H2O5CF+C103-+6H=3Cl2t+

3H2O

22

s\so3',ci\C10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与NO3洪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T+2H2。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时,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KMnO&溶液

氧化性较强.

4.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占燃占燃一

1、2P+3。2£三外。3(。2不足);2P+5。2£&2PCl5(Cl2充足)

占燃占燃

2、2H2S+3O2'二工"2H2O+2SO2(C>2充足);2H2s+。2空"2H2O+2S(C»2不充足)

,I缓慢氧化A,crz,点燃z小

3、4Na+C)2=====2Na2。2Na+C)2===Naz。?

CO,适量

4、Ca(OH)2+CO2====CaCO34/+H2O;Ca(OH)2+2CO2(ii®==Ca(HCO3)2

占燃一占燃一

5、C+O2===CO2(O2^M);2C+O2'^£'2CO(O2不充足)

6、8HNC>3(稀)+3Cu==2NO个+2CU(NO3)2+4H2。4HNC>3(浓)+CU==2NC)2个+CU(NC)3)2

+2H2O

7、AICI3+3NaOH==AI(OH)3x|/+3NaCI;AICb+dNaOH(过量)==NaAIO2+2H2。

8、NaAIO2+4HCI(ii®==NaCl+2H2O+AICl3NaAIO2+HCl+H2O==NaCl+AI(OH)3sl/

9、Fe+6HNC)3(热、浓)==Fe(NO3)3+3NC>2个+3出0Fe+HNCM冷、浓)玲(钝化)

Fe不足

10、Fe+6HNO3(热、浓)====Fe(NO3)3+3NC)2个+3%0

Fe过量

Fe+4HNO3(热、浓)====Fe(NO3)2+2NO2^+2H2O

Fe不足Fe过量

11、Fe+4HNC)3(稀)====Fe(NO3)3+NOl"+2H2O3Fe+8HNO3(W)====3Fe(NO3)3+

2N0个+4出0

12、C2H50H浓出s04aCH2=CH2个+出0C2H5—0H+潞山电乡生---AC2H5一。一C2H5

170C140C

+H20°°

C2H50+NaOH摩CH2KH2个+NaCl+H2。

13C2HsCl+NaOH埃C2H5OH+NaCI

14、6FeBr2+3CI2(不足)==4FeBr3+2FeCI32FeBr2+3CI2(过量)==2Br2+2FeCI3

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

9

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

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22+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AF+、Zn\Cu\NH4\Ag等均与OH不能大量

共存.

222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H3coeT、F\CO3\SO3\S\PO/、Al"-均与H+不能大

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

分子;遇强碱(0K)生成正盐和水.如:HSO3\HCO3\HS\H2PO4\HPCV一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2+23

如:Ba>Ca2+与83,SO3\PO4\SlV-等;Ag卡与C「、Br:「等;Ca?+与F,C2O42一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222

如:A-与HCO3\CO3\HS\S\AI02\CI0\SiCV-等Fe?+与HCO3\CO3\AI02\CI0\SiO3\

C6H5O-等;

2

NH4+与AICV、SiO3\CI0\83?一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22-+2

如:Fe?+与「、S-;MnO4(H)与「、Br\Cl\S\SO3\Fe?+等;N03(H)与上述阴离子;S\

2+

SO3\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F、CN\SCM等;MPOj与P。/一会生成HPCX^,故两者不共存.

判断离子共存时,审题一定要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⑴酸性溶液(酎)、碱性溶液(0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酎或

0H=lX10"mol/L(a>7或a<7)的溶液等。

⑵有色离子MnOJ,Fe3+,Fe2+,Cu2+,Fe(SCN)2\⑶MnOJ,NOJ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2

⑷SzCV一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03+2H=SI+SO2t+H=0

⑸注意题目要求“下军大量共存”还是“可熊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还是“下军不能大量共存”。

⑹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和要求,如“过量”、“少量”、“适量”、”等物质的量”、“任意量”以及滴加试

剂的先后顺序对反应的影响等。

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

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

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力口,

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占燃

6、其他,例:2CU+S===CU2SCU+CI2===CUCI2所以,。的非金属性强于S。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0

1."10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0电子的NeN3\0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HFOH,

三核电子的"

10H20NH2

四核电子的+

10NH3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NH4

2."18电子”的微粒

分子离子

一核18电子的ArK\Ca2\C「、S2-

二核18电子的F2、HCIHS一

三核18电子的H2S

四核18电子的PH3、H2O2

五核电子的

18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Z+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还有常见的14电子、16电子的微粒自己想想!

'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I>Si>P>S>CI.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F-<CI-<Br-<l-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Na+>Mg2+>AF+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化合作用吸附作用

。2、。3、Na2。?、浓HNO3活性炭

so2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不可逆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IO)和浓HN0及Na2O2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NH3-H2O:

AgNC)3向NH3T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一一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b:

NaOH向AICI3中滴加一一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h向NaOH中滴加一一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I与NaAIO2:

HCI向NaAIOz中滴加一一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ICh向HCI中滴加一一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3与盐酸:

Na2c。3向盐酸中滴加一一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zCQ中滴加一一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⑴不饱和烧(烯煌、焕煌、二烯烧、苯乙烯等);⑵苯的同系物;

11

⑶不饱和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⑷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⑸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⑹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一2价硫的化合物(出5、氢硫酸、硫化物);

2.+4价硫的化合物(S02>H2sO3及亚硫酸盐);

3.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一1价)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和C6H6

2.CH2:烯燃和环烷煌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竣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Q)

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2)

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澳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

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漠极易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

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

(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2,H2,C2H4,c2H2,CH4,NOO

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

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气体中的NO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漠乙烷三瓶未有

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澳乙烷。利用溶解性溶

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镂、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等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等"。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i/V2=ni/ri2(2)同温同体积时,pi/p2=ni/n2=Ni/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p1/p2

注意:(1)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2)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0,SO3、己烷、辛烷、CHCb、

乙醇等。

(3)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

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5、出双原子分子。胶体粒子及晶体结构:P4>

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4)要用到22.4L-mol,寸,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否则不能用此概念;

(5)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6)注意常见的的可逆反应:如NO?中存在着NO?与“。4的平衡;

(7)不要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也不能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8)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的求算一定要细心。如肌2。2+力0;CI2+NaOH;电解AgNC)3溶液

等。

浓硫酸“五性”

r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