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合作社经营指南TOC\o"1-2"\h\u25953第1章三农村合作社概述 474871.1合作社的定义与性质 449291.1.1定义 4292101.1.2性质 415041.2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83991.2.1发展历程 4224491.2.2现状 515530第2章三农村合作社的组建与注册 5201792.1组建合作社的条件与程序 5315632.1.1组建条件 567742.1.2组建程序 599672.2合作社的注册手续与资质要求 6318802.2.1注册手续 681632.2.2资质要求 6188972.3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 6201512.3.1组织结构 6153322.3.2管理体制 613550第3章三农村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与业务 7111463.1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 7307773.2农村经济领域的合作 7162753.3农村社会事业领域的合作 725729第4章三农村合作社的运营管理 8151574.1合作社的财务管理 88444.1.1财务管理原则 8123864.1.2财务管理制度 869774.1.3预算管理 8157964.1.4资金筹措与管理 8165994.2合作社的人力资源管理 8319764.2.1人力资源管理原则 8106134.2.2人员招聘与配置 8117734.2.3员工培训与发展 8154974.2.4绩效考核与激励 8195644.3合作社的市场营销策略 9313284.3.1市场调研 9263984.3.2产品定位与策划 9201704.3.3渠道拓展 964034.3.4品牌建设与推广 9219654.3.5客户服务与管理 912158第5章三农村合作社的生产管理 928015.1农业生产标准化 9135615.1.1制定生产计划 9245555.1.2选择优良品种 924055.1.3规范化种植 9239915.1.4农业机械化 10162425.1.5技术培训与指导 10192915.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0278385.2.1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10286515.2.2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管理 10195375.2.3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 10290645.2.4提高农产品包装和储运水平 10199965.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085525.3.1合理利用资源 10172415.3.2保护生态环境 10177195.3.3发展循环农业 1058845.3.4推广绿色农业 11123575.3.5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1114994第6章三农村合作社的成员管理 11213436.1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11295146.1.1权利 11246516.1.2义务 11204636.2成员的加入与退出 11179786.2.1加入条件 1161826.2.2加入程序 11139966.2.3退出机制 12179656.3成员的教育与培训 1278366.3.1教育培训目的 12265996.3.2培训内容 1276656.3.3培训形式 1226878第7章三农村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与风险防范 1260207.1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原则与制度 1259847.1.1收益分配原则 1215897.1.2收益分配制度 13318477.2合作社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13266087.2.1风险识别 13144357.2.2风险评估 13219057.3合作社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14152077.3.1风险防范 14222627.3.2应对措施 1419844第8章三农村合作社的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 14155758.1品牌建设策略 14107138.1.1明确品牌定位 14220338.1.2设计品牌形象 14192318.1.3提升产品质量 14175398.1.4加强品牌宣传 14157718.1.5建立品牌忠诚度 1555618.2市场开拓途径 15106538.2.1农贸市场拓展 1597108.2.2电商平台合作 1589448.2.3社区团购 15184868.2.4乡村旅游 15278908.2.5对接大型商超 15176058.3电子商务与合作社发展 1582278.3.1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1517178.3.2优化网络营销策略 15177708.3.3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16237388.3.4加强物流配送能力 16236628.3.5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163228第9章三农村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与项目申报 16116869.1国家及地方扶持政策 16142019.1.1财政支持 1636099.1.2税收优惠 16156439.1.3金融倾斜 16107219.1.4科技支撑 17324789.2项目申报条件与流程 17214789.2.1项目申报条件 1799879.2.2项目申报流程 1731939.3合作社项目实施与监督 18326139.3.1项目实施 18157899.3.2项目监督 1831452第10章三农村合作社的创新发展与未来展望 182551410.1创新发展模式与路径 182838610.1.1产业融合模式:合作社可以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产业链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 181850010.1.2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181003410.1.3互联网农业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力。 182985210.1.4股份合作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实现农民增收。 18293010.2农业现代化与合作社发展 182064110.2.1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8388710.2.2人才培养:注重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人才。 192652810.2.3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9990510.2.4设施改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191696310.3合作社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 19395110.3.1发展趋势:合作社将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19248610.3.2挑战应对: 19第1章三农村合作社概述1.1合作社的定义与性质三农村合作社,简称“合作社”,是一种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成员,自愿结合、民主管理、共同所有、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经济组织形式。在我国,合作社既是一种独立的企业法人,又具有明显的互助合作性质。它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旨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1.1.1定义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农民为主体,通过自愿结合的方式,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实现成员共同利益的经济组织。合作社成员之间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共同分担风险,共享经营成果。1.1.2性质(1)互助合作性:合作社以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为基础,通过共同劳动、共同经营,实现成员的共同利益。(2)民主管理: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成员享有平等的表决权,参与合作社的决策、管理和监督。(3)共同所有:合作社的资产归全体成员共同所有,成员之间不分红、不分地,共同承担合作社的债务。(4)非营利性: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盈余主要用于成员的分红和合作社的发展。1.2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2.1发展历程我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创阶段(20世纪初1949年):我国合作社起源于20世纪初,在新中国成立前,合作社主要在农村地区开展,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服务。(2)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合作社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合作社的性质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3)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大对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合作社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2.2现状目前我国三农村合作社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3,全国各类农村合作社数量已超过100万家,覆盖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2)类型多样化:合作社类型包括生产型、服务型、加工型、流通型等,满足了不同成员的需求。(3)覆盖面广泛:合作社遍布全国各地,尤其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合作社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4)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给予合作社优惠政策,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5)合作社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合作社在民主管理、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逐步完善,内部凝聚力不断提高。第2章三农村合作社的组建与注册2.1组建合作社的条件与程序2.1.1组建条件三农村合作社的组建需满足以下条件:(1)发起人:至少5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其中至少1名为农村居民;(2)经营范围: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为主;(3)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4)场所: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5)章程: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作社特点的章程。2.1.2组建程序(1)发起人召开筹备会议,商定合作社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金等;(2)起草合作社章程;(3)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4)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设立合作社的申请材料;(5)领取营业执照。2.2合作社的注册手续与资质要求2.2.1注册手续(1)办理名称预先核准;(2)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包括:营业执照申请书、章程、发起人身份证明、场所使用证明等;(3)领取营业执照;(4)刻制公章;(5)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其他相关手续。2.2.2资质要求(1)合作社名称: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与他人已注册的合作社名称重复;(2)经营范围:应符合法律法规及合作社的宗旨;(3)注册资金:应符合规定的最低限额;(4)法定代表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5)其他需符合的条件:如税务、环保等方面的要求。2.3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2.3.1组织结构三农村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包括:(1)社员大会: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2)理事会:执行机构,负责合作社的日常经营管理;(3)监事会: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理事会的工作;(4)其他职能部门:根据合作社业务需要设立。2.3.2管理体制(1)民主管理:合作社实行社员自治、民主管理;(2)理事会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合作社的经营管理;(3)监事会监督制:监事会成员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对理事会工作进行监督;(4)财务公开:合作社财务状况应定期向社员公开,接受监督。第3章三农村合作社的经营范围与业务3.1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三农村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种植合作:合作社成员共同开展农作物种植,共享种植技术、优良品种和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2)养殖合作:合作社成员共同开展家禽、家畜、水产等养殖业务,通过统一管理、技术共享、疫病防控等手段,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3)农产品加工合作:合作社成员共同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设施,开展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4)农业技术培训与合作:合作社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成员的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2农村经济领域的合作三农村合作社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村金融合作:合作社开展内部信用合作,为成员提供贷款、担保、保险等服务,缓解成员融资难题。(2)农村电子商务合作: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线下配送业务,拓展农产品市场。(3)乡村旅游合作:合作社成员共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开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线路等业务,提高农村经济收入。(4)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引导成员发展多种经营,如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农业等,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3.3农村社会事业领域的合作三农村合作社在社会事业领域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成员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供电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农村环境保护合作:合作社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如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3)农村文化事业合作:合作社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书画展览、知识讲座等,丰富农村文化生活。(4)农村公益事业合作:合作社成员共同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如养老、教育、医疗等,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第4章三农村合作社的运营管理4.1合作社的财务管理4.1.1财务管理原则三农村合作社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遵循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原则,保证财务活动的合规、合理。4.1.2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费用报销、审计监督等方面,保证合作社财务状况良好。4.1.3预算管理制定年度预算,明确收入、支出及资金用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1.4资金筹措与管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合理运用政策性贷款、商业贷款等,保证合作社运营资金充足。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降低资金风险。4.2合作社的人力资源管理4.2.1人力资源管理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激励、约束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2.2人员招聘与配置根据合作社业务发展需要,制定招聘计划,公开选拔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4.2.3员工培训与发展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空间。4.2.4绩效考核与激励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薪酬激励、福利待遇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4.3合作社的市场营销策略4.3.1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消费者行为,为合作社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4.3.2产品定位与策划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产品定位,创新产品策划,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4.3.3渠道拓展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等,实现产品多渠道销售。4.3.4品牌建设与推广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合作社知名度和美誉度。运用多种推广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4.3.5客户服务与管理注重客户服务质量,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客户忠诚度。第5章三农村合作社的生产管理5.1农业生产标准化三农村合作社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应严格遵循农业生产标准化原则,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效益。以下是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关键要点:5.1.1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合作社资源,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包括作物种植、畜牧养殖等。5.1.2选择优良品种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具有较高产量和品质的优良品种。5.1.3规范化种植遵循作物生长规律,实施规范化种植,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5.1.4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5.1.5技术培训与指导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技术培训与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技能。5.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为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农村合作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5.2.1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5.2.2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化肥,降低农药残留。5.2.3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定期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5.2.4提高农产品包装和储运水平采用适宜的包装材料和储运技术,降低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保障农产品品质。5.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农村合作社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应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5.3.1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资源浪费。5.3.2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覆盖率。5.3.3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循环农业,降低农业污染。5.3.4推广绿色农业倡导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5.3.5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第6章三农村合作社的成员管理6.1成员的权利与义务6.1.1权利(1)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对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2)享有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权利;(3)享有合作社提供的服务和优惠政策的权利;(4)有权查阅、复制合作社的章程、决议、财务报告等资料;(5)有权对合作社的管理提出建议和监督。6.1.2义务(1)遵守合作社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2)积极参加合作社组织的各项活动,履行职责;(3)按时足额缴纳会费,支持合作社的运营发展;(4)维护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和形象,不得从事损害合作社利益的行为;(5)保守合作社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6.2成员的加入与退出6.2.1加入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2)从事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与合作社业务相关;(3)认同合作社的宗旨和目标,愿意承担成员的义务;(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不良信用记录。6.2.2加入程序(1)提交书面申请;(2)经合作社理事会审核批准;(3)缴纳会费,成为正式成员。6.2.3退出机制(1)成员因个人原因申请退出,需提前一个月向理事会提出书面申请;(2)成员如有严重违反合作社章程和规章制度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可予以除名;(3)成员退出后,已缴纳的会费不予退还。6.3成员的教育与培训6.3.1教育培训目的(1)提高成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2)提升成员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合作社的发展;(3)增强成员对合作社的认识,提高参与合作社管理的积极性。6.3.2培训内容(1)合作社法律法规和政策;(2)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营;(3)农业技术知识;(4)市场营销策略;(5)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6.3.3培训形式(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2)邀请专家授课;(3)参加外部培训;(4)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考察活动。第7章三农村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与风险防范7.1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原则与制度7.1.1收益分配原则三农村合作社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原则:保证合作社成员在收益分配上的公平性,按照成员的出资额、劳动贡献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2)激励原则:合理设置收益分配比例,激发合作社成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合作社的整体效益;(3)风险共担原则:合作社成员在收益分配时应充分考虑风险因素,保证合作社在面临风险时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4)可持续发展原则:收益分配应兼顾合作社的长期发展,保证合作社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7.1.2收益分配制度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配方式:合作社收益分配可采用现金分红、实物分红、股份分红等多种形式;(2)分配比例:根据合作社的经营状况、成员的贡献等因素,合理确定收益分配比例;(3)分配时间:合作社应定期进行收益分配,如每年、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4)分配程序:明确收益分配的审批流程,保证分配过程的公开、公平和透明。7.2合作社的风险识别与评估7.2.1风险识别三农村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市场风险:包括农产品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2)自然风险: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3)技术风险: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生产设备故障等;(4)信用风险:合作社成员信用状况、贷款偿还能力等;(5)管理风险: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成员之间利益冲突等。7.2.2风险评估合作社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1)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合作社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2)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3)案例借鉴:参考其他合作社的风险防范经验,为本合作社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7.3合作社的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7.3.1风险防范(1)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发觉潜在风险;(3)加强合作社成员的信用管理,降低信用风险;(4)开展多元化经营,降低市场风险;(5)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降低自然风险。7.3.2应对措施(1)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如购买农业保险、设立风险准备金等;(2)加强与部门、金融机构等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贷款优惠;(3)加强合作社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风险;(4)加强市场调研,调整生产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风险;(5)提高合作社成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和培训。第8章三农村合作社的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8.1品牌建设策略品牌建设是提升三农村合作社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合作社影响力。以下是三农村合作社品牌建设策略:8.1.1明确品牌定位合作社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产品特色和市场需求,明确品牌定位。品牌定位要突出地域文化、绿色环保、优质服务等特点,以彰显合作社的个性与核心竞争力。8.1.2设计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称、标识、广告语等元素。设计时应遵循简洁、易记、富有创意的原则,充分体现合作社的特色和价值观。8.1.3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石。合作社应加强生产管理,保证产品品质稳定,满足消费者需求。8.1.4加强品牌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品牌宣传,提高合作社知名度。线上渠道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线下渠道包括参加展会、举办活动、投放广告等。8.1.5建立品牌忠诚度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还可以开展会员制度、积分兑换等活动,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8.2市场开拓途径市场开拓是三农村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市场开拓途径:8.2.1农贸市场拓展充分利用当地农贸市场资源,与市场管理方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合作社专柜,提高产品销售渠道。8.2.2电商平台合作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官方旗舰店,利用电商平台的大数据优势,精准定位消费者需求,提升产品销售。8.2.3社区团购与社区物业、居民委员会等合作,开展社区团购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8.2.4乡村旅游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项目,通过体验式消费,提高合作社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8.2.5对接大型商超与大型商超建立合作关系,将合作社产品引入商超渠道,提高品牌曝光度。8.3电子商务与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为三农村合作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合作社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8.3.1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社可自建电商平台,或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实现产品在线展示、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8.3.2优化网络营销策略利用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营销(SMM)、内容营销等手段,提高合作社在互联网上的曝光度和影响力。8.3.3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活动,如线上预订、线下体验等,增强消费者购物体验,提高转化率。8.3.4加强物流配送能力与物流企业合作,提高产品配送速度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消费者满意度。8.3.5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对合作社员工的电子商务培训,提高团队运营能力,为合作社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第9章三农村合作社的扶持政策与项目申报9.1国家及地方扶持政策三农村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鼓励和引导合作社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倾斜、科技支撑等方面。9.1.1财政支持国家及地方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三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这些财政支持政策包括:(1)合作社创办和发展资金支持;(2)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3)合作社贷款贴息和担保补贴;(4)合作社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资金支持。9.1.2税收优惠国家对三农村合作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合作社税负,具体包括:(1)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2)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免征增值税;(3)合作社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4)合作社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用机械等免征购置税。9.1.3金融倾斜为解决三农村合作社融资难题,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1)设立专门针对合作社的信贷产品;(2)提供低息贷款、无抵押贷款等优惠政策;(3)鼓励金融机构与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4)完善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9.1.4科技支撑国家及地方通过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方式,提升三农村合作社的科技创新能力,具体措施包括:(1)支持合作社承担国家及地方农业科技项目;(2)提供合作社技术人员培训;(3)鼓励合作社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4)建立合作社技术创新平台。9.2项目申报条件与流程9.2.1项目申报条件三农村合作社在申报项目时,需满足以下条件:(1)依法注册,具备法人资格;(2)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财务管理制度;(3)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良好的经济效益;(4)具备与项目实施相关的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5)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察文档管理数字化资料
- 第二届全国小动物临床技能大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网络安全法》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年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专题06 语法填空 解题技巧
- 2025年春季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完整版)
- 实验室的租赁合同
- 范文汽车场地租赁合同
- 搭建冷库及对设备的销售安装合同
- 建筑服务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有机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 2024年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