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学目标】【学习要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重点、难点】:1.重点:俄国的农奴制;2.难点:农奴制的存在严峻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概念】:1.改革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2.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方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法律制度。3.“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2月26日(俄历十二月二十四日),3000名近卫军开进圣彼得堡的参政院广场(注今日的十二月党人广场),要求制定宪法,废除农奴制。这次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4.克里米亚斗争:【本课将用到的关系原理】: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经济基础确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否则反过来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我们先从制度层面(即政治上层建筑)分析俄国的农奴制发展状况。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生产力确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反过来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大国崛起》片断视频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一方面,为了追逐欧洲强国的现代化步伐,它的一代君主曾以学生身份四处寻师问道;另一方面,它又凭借传统的君主统制和强大的军事力气,扩张成为地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大帝国,并以欧洲事务仲裁者的身份逞雄一时。从18世纪初起先,由沙皇主导的改革,使俄罗斯的大国之路起起伏伏,经常在灾难之后变得强大,随后又在强盛的巅峰遭遇挫折。在找寻自己发展道路的两个世纪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很多多的故事,其中,有一场改革变更了俄国的历史发展的进程,它就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在学习本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改革,今后我们所遇到重大的改革事务应当如何分析,从何入手。请同学们记住,就是为何改、怎么改、有什么影响,还有将运用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两个关系原理。现在,我们一起来实践。【学习新课】:对于这场改革的背景,我们主要从制度、工业、思想、斗争和统治者的选择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从制度层面来看,俄国的农奴制如何确立与发展。一、制度篇:俄国的农奴制的确立与发展1.农奴制概念农奴制是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方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法律制度。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起先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2)正式形成:17世纪中期:标记:《法律大全》的颁布——(3)强化:18世纪以后——(4)顶峰:19世纪中叶过渡:在我们了解了过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看看这个制度如何阻碍着俄国社会进步发展的。3.农奴的境况及其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及课文P90第1、2自然段至P91第1、2自然段,完成问题。(6分钟)材料(一)农夫的划分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夫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俄国农奴制下的农夫分为地主农夫、国有农夫(自由农夫)和宫廷农夫。地主农夫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他们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处于社会最底层。国有农夫不干脆依附于封建主,人身是自由的,但担负国家繁重的贡税和无偿的劳役。宫廷农夫特地供应沙皇必需品,从属于宫廷。无论哪种农夫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经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当时俄国正式的一份调查报告农夫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全部;农夫恒久不能随意离开主子,假如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经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当时俄国正式的一份调查报告农夫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全部;农夫恒久不能随意离开主子,假如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法律大全》农奴每周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无偿劳动三四天,然后才能利用其他时间耕种自己的份地,还要担当很重的赋税。——选自课本(三)1801-1860年农夫暴动年代农夫暴动1801年~1810年83次1811年~1820年124次1821年~1830年156次1831年~1840年143次1841年~1850年351次1850年~1860年591次(1)依据上述材料,材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下农奴的什么境况?农奴的这种境况会带来什么影响?1)境况: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2)影响:激化了阶级冲突,农奴抗拒不断。政治上农奴制度激化了阶级冲突,激起了农奴的抗拒,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农奴制改革的第一个历史背景:【历史背景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冲突,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指出)这时,要维护沙皇统治,就必需废除农奴制。过渡:刚才我们从制度层面分析农奴制存在的严峻问题,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19世纪中叶俄国的工业,分析农奴制如何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二、工业篇: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及课文P91第3-5自然段,完成问题。(7分钟)材料一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50年头末发展到2800家。30年头末,俄国起先了工业革命。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人人数也不断增加。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下卷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仍旧是一个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农夫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农奴制的存在严峻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工厂中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农奴收入微薄,购买力很低,使得工业发展缺乏广袤的国内市场。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袤农夫的抗拒,严峻威逼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材料三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表国别人均收入(卢布)铁产量(万吨)铁路长度(千米)制度俄国71261606农奴制和封建专制英国32338514603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法国1501089160德国17540.210065(2)(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依据材料二指出阻碍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弊端)。1)发展状况:工业革命起先,工场手工业占主导,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2)阻碍表现: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缺少工业投资、缺乏必要的国内市场。(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缘由。缘由:①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沙皇专制制度。②经济上,农奴制的严峻阻碍(或农奴制的存在):A.农奴遭遇严峻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B.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C.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贵族地主将钱财用于买天置地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D.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沙皇专制制度。这一切都表明,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冲破农奴制成为首要任务。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农奴制改革的其次个历史背景:(多媒体出示)【背景二】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渡)对于已经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的农奴制,俄国的学问分子如何评价它呢?【学思之窗】19世纪俄国一名学问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平安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指出)因为他已经相识到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它必定会被历史淘汰。(引出)下面我们来从思想方面来相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多媒体出示第三个大标题)三、思想篇:新思潮的涌动:1.新思潮的表现(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1825年12月26日(俄历十二月二十四日),3000名近卫军开进圣彼得堡的参政院广场(注今日的十二月党人广场),要求制定宪法,废除农奴制。这次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起义”。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说明)这次起义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一些参与过对拿破仑帝国的斗争且到过西欧国家的青年军官;起义的主要目的:企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起义的结果:失败。(说明)该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分化。沙皇统治基础出现危机。(设问)该起义有何影响呢?列宁评论:“十二月党人唤醒了赫尔岑,赫尔岑绽开了革命鼓动。响应、扩大、巩固和加强这种鼓动的,是平民学问分子革命家,从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民意党的英雄。”(《大国崛起》)(指出)该起义唤醒了俄国学问分子对国家现状和将来发展的关注,特殊是像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为代表的平民学问分子革命家(即激进派)反对沙皇专制制度,鼓吹农夫解放,要求废除农奴制度。赫尔岑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接受法国启蒙思想,并受十二月党人影响,高校毕业后,沙皇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极为危害的人物而遭到流放,在国外他创办书刊,宣扬解放农奴,在社会各阶层产生极大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学问分子杰出的领袖人物,他宣扬号召人民起义,歼灭农奴制度,推翻沙皇统治,也遭流放,但他始终坚持革命的立场和信念。(2)(2)平民学问分子革命家(19世纪四五十年头):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反对沙皇专制制度,鼓吹农夫解放,要求废除农奴制度。2.新思潮的内涵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农奴制改革的第三个历史背景:(多媒体出示)【背景三】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新思潮的涌动,这些意味着什么?人民已经起先运用暴力,打算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来推翻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度。虽然没有成功,但给沙皇和贵族地主敲响了丧钟。面对严峻的统治危机,沙皇首先想到的仍旧不是改革,而是另外一条解决途径:斗争!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摆脱国内的统治危机发动了一场斗争,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斗争”。这场斗争就是——克里米亚斗争。(多媒体出示第四个大标题)四、斗争篇:克里米亚斗争(1853-1856)——新旧文明的较量1.起因:(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2)转移国内冲突;(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扰了英法在土耳其的利益;2.过程(1853——1856年)交战双方:俄国VS英国、法国、土耳其。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战胜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木斗争中战败,向英、法和土耳其俯首。其实,这场斗争的输赢没有过多的悬念,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局早已定数,恩格斯这样评论“克里米亚斗争的特点就是采纳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民族进行的无望的搏斗。”这场斗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落后和腐朽。3.失败缘由:(1)详细缘由:装备陈旧、交通运输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不足、诞生农奴的士兵养分不良。(2)根本缘由:腐败的农奴制。4.影响:(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冲突进一步激化斗争本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的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农夫生活更加贫困,因此激起更人的抗拒起义。俄国在斗争中失败,失去了很多权利,国际地位落千丈,国内反封建反农奴制的思潮更加汹涌澎湃。而在萧条与混乱中,政府对农夫运动的镇压、地主对农夫的勒索有增无减,导致战后俄国国内冲突进一步加剧。(2)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3)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指出)所以,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农奴制改革的第四个历史背景:(多媒体出示)【背景四】军事上:克里米亚斗争惨败,推动了农奴制的改革。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对内忧外患的逆境,表现出了超越前辈的非凡志气与魄力,解除阻力,选择了走改革之路,锐意改革。(多媒体出示第五个大标题)五、主观篇:沙皇的选择顺应俄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俄国最终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背景五】顺应潮流,沙皇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本课小结】【课后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什么力气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气。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斗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夫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1)从材一中归纳指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缘由是什么。(不得抄录材料原文)(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克里米亚斗争的失败;农奴的抗拒斗争。材料二:“文明现正以它的力气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打算工作了吗?我们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