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辽阳协作体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1分)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栗 D.绳锯木断2.(1分)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一定现象的发生。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A.红磷 B.硫 C.铁丝 D.木炭3.(1分)分类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水银 B.酸奶 C.白酒 D.食醋4.(1分)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稀有气体可用作保护气5.(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量取液体 C.取粉末状药品 D.点燃酒精灯6.(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A.私挖滥采 B.降低能耗 C.低碳出行 D.保护生态7.(1分)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碳酸锌→高温氧化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8.(1分)太空舱内通过铁酸镍作催化剂可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 B.催化剂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的多少影响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9.(1分)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装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使硫粉燃烧 D.将水换为细沙也能达到吸收二氧化硫的目的10.(1分)物质的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方法A鉴别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B鉴别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木条C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D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11.(6分)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五号、十六号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一起见证中国航天高光时刻。(1)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2)太空舱内供给呼吸的气体是;该气体来自循环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水产生氧气的过程属于变化。(3)航天员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采用真空包装,其原理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态氢气和液态氧气,氢气是清洁燃料,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12.(6分)学习化学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知识。(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性。(2)衍水大桥上的霓虹灯使辽阳的夜色变得绚丽多彩,用稀有气体可制成霓虹灯,原因是。(3)食品包装常填充氮气做保护气,原因是。(4)小强给妈妈倒热水时,暖水瓶的瓶塞取下后应该放在桌面上。(5)小强冲咖啡时使用筷子搅拌,筷子可以代替哪一种化学仪器?。(6)辽阳近几年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列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填字母序号)。A.工厂废气直接排放B.提倡步行或骑共享单车等出行C.使用太阳能发电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的肥力13.(6分)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的一端,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后用手握住试管,若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说明装置不漏气。(3)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防止。(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14.(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实验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组成。如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为了保证氧气能完全被消耗掉,红磷的用量为。(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放出热量。(3)该实验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是。(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二)实验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如图2是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5)如图2A,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6)如图2B,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蜡烛熄灭,观察到,说明石蜡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三)实验帮助我们比较物质的含量。(7)图3A实验中,为了比较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所含氧气的多少,应分别向集气瓶中插入,由实验现象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填“高”或“低”)。(8)图3B实验中,为了比较二氧化碳的多少,分别向集气瓶中滴入的澄清石灰水,由实验现象,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15.(11分)综合运用化学、技术、工程知识,能提升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根据如图1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实验仪器a的名称。(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热的试管炸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试管口处放棉花的作用是;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利用了氧气的性质。(3)下列反应物状态和条件的组合,适合于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是(填字母序号)。A.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需要加热B.反应物为固体和固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C.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4)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填“m”或“n”)口处,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需要瓶中氧气时,水应从导管(填“m”或“n”)口通入。(5)小新发现爷爷使用的化学制氧机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做药包制取氧气的。于是根据说明书上的“内桶模型图”自己做了一个微型模拟制氧机。在实践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过滤加湿仓的作用。请分析他的推断所依据的现象。过滤加湿仓的作用依据的现象降温A瓶: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B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盲人摸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误;B.南辕北辙,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C.火中取栗,发生了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绳锯木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故选项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3.【分析】纯净物是指只含有一种物质,据此解答。【解答】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名,属于纯净物;B、酸奶里面含有水,属于混合物;C、白酒里面含有酒精、水,故C错;D、食醋里面含有醋和水,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低,掌握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分类即可解答。4.【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的污染气体,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作燃料。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故说法说法错误。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说法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说法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污染气体、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分析】A、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进行分析;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加热液体时,故操作不正确;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故操作不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再用药匙将药品送至试管底,故操作正确;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理解基本实验操作为解答该题的关键。6.【分析】生活习惯影响气候,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只要选项中符合节能减排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解答】解:A、私挖滥采属于浪费资源,故A正确;B、降低能耗,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C、低碳出行,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D、保护生态,故D错。故选:A。【点评】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7.【分析】初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C、物质与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缓慢氧化是指进行得很慢,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也可以用氧化铁,故符合题意;B、催化剂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故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故选:A。【点评】通过做本题要知道某一反应中的催化剂到了别的反应中不一定是催化剂了,所以不能说某一物质就是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有的反应中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催化剂是减慢反应速度。9.【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进行分析;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进行分析;C、根据电烙铁通电放热,使温度达到硫的着火点进行分析;D、根据水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硫燃烧放热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生成的二氧化硫被水吸收,气球又会变瘪;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实验中电烙铁的作用是通电放热,故C正确;D、水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而细沙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化学性质,注意理解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10.【分析】A、根据白醋和白酒都是无色的液体,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D、根据氧气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除去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白醋和白酒都是无色的液体,故A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而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会不复燃,可以鉴别;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能燃烧,都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C错误;D、氧气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二、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包括5道小题,每空1分,共40分)11.【分析】(1)根据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分析。(2)根据供给呼吸的是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隔绝氧气,防止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分析。(4)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减轻重量进行分析。【解答】解:(1)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2)供给呼吸的是氧气,水电解会生成氧气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3)航天员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采用真空包装,其原理主要是隔绝氧气、真菌的生长和繁殖;(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其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目的是:减轻重量或防止发生爆炸。故答案为:(1)电;(2)氧气;化学;(3)隔绝氧气;(4)氢气+氧气水;减轻重量(或防止发生爆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2.【分析】(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3)根据性质决定用途进行分析;(4)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进行分析;(5)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进行分析;(6)根据较少空气污染的行为进行分析。【解答】解:(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用稀有气体可制成霓虹灯。(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食品包装常填充氮气做保护气。(4)倒热水时,暖水瓶的瓶塞取下后应该倒放。(5)冲咖啡时使用筷子搅拌,筷子可以代替玻璃棒。(6)A、工厂废气直接排放,造成空气污染;B、提倡步行或骑共享单车等出行,可以防治空气污染;C、使用太阳能发电,可以防治空气污染;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的肥力,造成空气污染;故选:BC。故答案为:(1)导电;(2)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4)倒;(5)玻璃棒;(6)B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基本实验操作,理解性质决定用途及基本的实验操作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解:(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先把玻璃管口的一端用水润湿,将其插入。(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如果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应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4)外焰的温度高,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故答案为:(1)用水润湿;(2)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气泡冒出;(3)熄灭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倒吸;(4)均匀受热。【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分析】(一)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且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据此进行分析;(二)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检验及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三)根据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且控制变量进行分析。【解答】解:(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红磷必需过量。(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3)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瓶内压强几乎不变。(4)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5)由于结论为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则取一支导管伸入焰心,能观察到白烟燃烧。(6)水能使硫酸铜粉末变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方店铺买卖合同范本
- 中药材购销经典合同范本
- 三方土地租赁合同格式范文
- 三人共同投资合作合同
- OEM代工合同样本
- 个人债务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汽车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个人二手船舶交易合同协议书
- 中外贸易采购合同(DDP条款)
- 上海居民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物流公司软件售后服务流程方案
- 机械工程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关于水浒传的题目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霍尼韦尔Honeywell温控器UDC2500中文手册
- AQ/T 2059-2016 磷石膏库安全技术规程(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