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邵阳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1.(2分)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工业废水随意排放入河流中 B.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D.积极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2.(2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D.防治环境污染3.(2分)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堂,金做马③野火烧不尽,花落知多少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 B.④⑤ C.③⑤ D.②⑤4.(2分)“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之一。如图,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由上述证据推理()A.该气体是氧气 B.氧气密度大于空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收集满了5.(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块状固体 C.液体加热 D.量取9.5mL液体6.(2分)下列实验操作描述正确的是()A.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避免因手抖动而使药品撒出 B.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C.剩余药品应直接倒入水池中 D.试管刷干净后应该正放在试管架上7.(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没有明显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C.物质的性质一定要通过物质的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D.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性质决定的8.(2分)实验室中鉴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食盐和白糖——品尝味道 C.二氧化碳和氧气——闻气味 D.铁粉和铜粉——磁铁吸引9.(2分)下列关于试管洗涤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 B.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使用试管刷上下移动刷洗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成股流下表明仪器洗干净了 D.试管内的废液应直接倒入下水道10.(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等基本操作()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 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2滴 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其容积的11.(3分)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的 B.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性质和质量不改变 D.二氧化锰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唯一催化剂12.(3分)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先把手掌贴紧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着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在装配仪器时,先固定试管,再放酒精灯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13.(3分)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A.除⑥⑦外 B.全部 C.①②③⑤ D.除④外14.(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B.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C.物质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15.(3分)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的物质共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16.(3分)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7.(3分)小明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是()A.氮气高温时性质活泼——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保护气 D.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18.(3分)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示)直接制取氧气(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19.(3分)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氢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A.A B.B C.C D.D20.(3分)反思是进步的阶梯,下列实验反思错误的是()A.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 B.通过碳、硫、磷、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不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的浓度有关 C.通过对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收集所有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 D.通过空气成分测定实验,我们可以反思得出氮气不支持燃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21.(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1)硫粉燃烧,基本反应类型。(2)蜡烛燃烧。(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2.(6分)现有如下仪器:a.集气瓶b.托盘天平c.镊子d.烧杯e.试管(用字母填空)(1)可用于称量固体药品的是。(2)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3)可用于夹持块状固体的是。23.(8分)如图是硫粉、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1实验,证明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2)图3实验中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是。(3)图2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木炭完全燃烧后,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是。24.(8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白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将A与B固体混合加热能生成气体C。银白色金属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1)C的名称:。(2)加热A与B的固体混合物的文字表达式。(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C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液氮与液氧的不同进行分离。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25.(10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b的名称。(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O2验满时采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填“可靠”或“不可靠”)。(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四、科学探究题(10分)26.(10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块薄铜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片被“熏黑”了。针对铜片上产生的黑色固体【查阅资料】①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炭黑(即黑烟)。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猜想与假设】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只有炭黑。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只有氧化铜。丙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炭黑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底部有黑色物质产生可推知(1)(填甲、乙、丙)的猜想都错误。实验二:取一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封好胶塞,并加热,观察现象。取下胶塞前的现象:铜片不变黑取下胶塞后的现象:(2)。丙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3)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的干扰。(4)由实验说明产生黑色物质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的新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铜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铜,(填“能”或“不能”)用此反应来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1.【分析】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解:A、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会造成水体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C、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不符合主题;D、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含义、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本题,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这是一道跨学科的题目,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属于物理学知识.【解答】解: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所以A、B。故选:C。【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近几年中考很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所以这道题目是中考的热点之一.3.【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①千里冰封;②白玉为堂;④夜来风雨声,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春风吹又生,蜡炬成灰泪始干;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分析】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解答】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则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该气体是氧气,若木条复燃。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是否是氧气:将木条带火星的一端伸入集气瓶.5.【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进行分析;B、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进行分析;C、根据加热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的使用进行分析。【解答】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取用块状固体时,再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故操作不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操作正确;D、选取量筒量程时,则应选用1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掌握基本实验操作为本学科最基本的要求。6.【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实验室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蒸发皿、试管、坩埚;垫石棉网可加热的有:烧杯、烧瓶、锥形瓶等;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刷干净的试管的正确放置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故说法错误;B、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故说法正确;C、剩余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故说法错误;D、使试管刷干净后应该倒放在试管架上。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据此逐项分析判断。【解答】解:A、凡是有发光或放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错误,属于物理变化。B、没有观察到任何明显的变化,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但发生了化学变化。C、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本质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分析】A、根据酒精和水都是无色液体来分析;B、根据实验室严禁品尝药品的味道来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来分析;D、根据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而铜粉不能来分析。【解答】解:A、酒精和水都是无色液体,故选项方法错误。B、实验室严禁品尝药品的味道,故选项方法错误。C、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方法错误。D、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而铜粉不能,故选项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分析】A、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会使试管破裂;B、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可以使用试管刷上下移动刷洗;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洗干净了;D、试管内的废液应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资源.【解答】解:A、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会使试管破裂;B、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故B正确;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洗干净了;D、试管内的废液应直接倒入下水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正确洗涤试管的方法,熟知相关操作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分析】A、根据试管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B、根据量筒的规格进行分析;C、根据实验室液体取用规则进行分析;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防止液体沸腾喷出;B、量筒量程的选择,且10mL量筒最小分度值为0.1mL3.1mL,故B正确;C、取用液体时,液体一般取1~3mL;D、使用酒精灯时,酒精量太多,发生火灾。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不大,掌握基本的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B、加入催化剂,故错误;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错误;D、二氧化锰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唯一催化剂、硫酸铜溶液等;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B、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仪器装配的顺序来分析;D、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应该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解答】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故错误;B、加热试管先预热,以防试管炸裂;C、在装配仪器时,再固定试管;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压强变小而把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并且都是些容易犯得错误,所以在平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13.【分析】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进行预热等.【解答】解: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②试管外壁有水,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会造成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水槽内的水可能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试管。故除④外均是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意识.14.【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考虑;B、根据化学反应的分类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析;D、空气的组成不是分类方法.【解答】解: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故A属于分类方法;B、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C、物质的性质,故C属于分类方法;D、空气可分为氮气、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并没有分类。故选:D。【点评】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不同可以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15.【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的反应原理解答.【解答】解: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反应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有锰酸钾。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依据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解答.16.【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反应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氦气的密度很小且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保护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作燃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a和b,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b反应速率快;a反应速率慢;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氧气,C符合变化过程。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生成物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分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该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防止炸裂集气瓶;D、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也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故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实验中加入水的主要作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0.【分析】A、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方法解答;B、根据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解答;C、根据气体的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解答;D、根据空气成分测定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氧气支持燃烧,故对;B、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和氧气的浓度有关,物质燃烧约剧烈;C、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故错;D、空气成分测定实验剩余气体是氮气,不易溶于水。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现象、影响燃烧的剧烈程度的因素、物质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21.【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故答案为:(1)硫+氧气二氧化硫;(2)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3)过氧化氢氧气+水。【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了解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2.【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该题。【解答】解:(1)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2)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3)镊子用于夹持块状固体。故答案为:(1)b;(2)a;(3)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作用,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加留心即可做好。23.【分析】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解答】解:(1)图1实验,证明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图3实验中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是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3)图2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故答案为:(1)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3)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4.【分析】现有A、B、C、D四种物质。银白色金属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C中能燃烧,则D是铁,C是氧气;A是白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将A与B混合加热能生成氧气,则A是氯酸钾,B是二氧化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C的名称是氧气。(2)加热A与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