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_第1页
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_第2页
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_第3页
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_第4页
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归纳与考题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0诗词欣赏(考点归纳)考点一:识记常识在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中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题型并不常见。主要考查诗、词、曲的体裁、作家及作品常识。平时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律诗”,流行于唐代,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词,流行于宋代,与律诗不同,一篇中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词有“词牌”,是曲调名,不一定有“题”。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曲:流行于元代,体式与词相近,曲也有曲牌。考点二:描述画面1.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诗歌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多用来表达离愁别情,明月、鸿雁、杜鹃多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梅、兰、竹、菊多用来表达志趣情操等。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多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凄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等。2.答题步骤(1)找意象:从诗中找出描写的具体事物或景物。(2)析特点:分析景物(或事物)特点,能用恰当的词语加以概括。应记住常见的表现意境的词语,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清……。(3)绘画面:紧扣诗句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出来,一定要突出意象的特点。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3答题格式找出景物(或事物)+概括其特点+描写画面考点三:欣赏名句古诗词中的名句(关键句或能慨括诗歌主旨),或对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或写景自然,怡人耳目……其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赏析名句试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准确理解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主旨和结构。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1.设题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3.答题格式这句运用……手法,形象生动(委婉含蓄)地描绘了……,抒发(揭示)了……的情感(哲理)。考点四:分析形象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它是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载体,只要准确理解诗歌形象,就可进入诗人内心世界,感知其思想情感。可见,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在古诗词鉴赏中地位举足轻重。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1.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1)分析角度,即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2)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环境;(3)结合人物个性;(4)结合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要在文段的开头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这一步也可以放在最后作为总括);(2)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了一些表现手法,也可以概括出来;(3)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2.分析景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1)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2)抓住景物与情感的融合点;(3)紧扣景物的特点;(4)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步骤:(1)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3.分析事物形象。一般从以下方面回答:(1)明确全诗表达的情感;(2)抓住事物与情感的关联;(3)紧扣事物的特点;(4)分析表现手法:象征、拟人、比喻、借代、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答题步骤:(1)概括总结出诗中所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等)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概括塑造此形象的意义。考点五:体验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情绪等。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而所学诗歌情感则大致为: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离别思念、热爱自然、关心民生等。1.设题形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答题要点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3.答题技巧

(1)注意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考点六:锤炼字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人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炼字,就是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1.设题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5)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6)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义。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3.答题格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十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考点七:表达技巧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以及遣词用句等。鉴赏时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1.诗词常用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寓情于理)。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用典、借代双关、化用、叠词、互文、反复等。(3)表现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事抒情等);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烘托、抑扬、以小见大、意象组合等。2.设题形式(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边达技巧、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请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诗句)(4)这首(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3.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4.答题格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考点八:语言特点这一考点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要注意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1.设题形式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⑶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答题步骤⑴明特色: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⑵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⑶析作用:指出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或综述诗歌的情感意旨。3.答题模板这首诗(词)在语言上的特点是xxxx(写出特色或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教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通过对xxx(原诗词句)的描写,写出了xxx(主要内容),表达了xxxx的思想感情。考点九:对比欣赏1.设题形式(1)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2)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3)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4)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5)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6)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2.答题步骤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了解诗歌对比阅读的选材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题目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其次,要结合题干了解命题角度。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第三,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可以分为“同中求异”和“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第四,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诗词赏析主要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的选择题。(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1.C2.《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C.有误,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春潮渐涨的壮观景象;故选C。2.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B.首联写诗人乘舟到“荆门外”,交代了诗人的行踪。C.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D.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这两幅美丽的画面。4.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3.C4.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鉴赏。C.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意思是: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此句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随”字写出了山逐渐消失,平野逐渐出现,展现了山到平野的转换,使景物有动态的美感。“入”展现了江水的奔腾而去画面,用流动(转换)的视角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展现的是动态美;“体现山水的静态美”有误;故选C。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怜”的意思是怜爱,是人所有的情感,所以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江水拟人化,“怜”和“送”赋予江水以人的浓厚感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②解:懂得,知道。5.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6.“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似,请你结合二者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5.此处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树”人格化,使无情之花草树木变得极为有情,生动活泼。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出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意对即可,酌情给分。6.“杨花榆荚”虽然少色无香,但不藏拙,不畏讥,敢于为晚春添色;如米小的“苔花”,也敢于像牡丹一样努力绽放。二者都表达了对它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情。意对即可,酌情给分。【解析】5.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知”和“斗”,赋予了草木和鲜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春的景色,使无情的花草树木变得有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据此理解赏析作答。6.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的,表达了作者的赞赏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写青苔花虽小,却毫不自惭形秽,充满了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由此可见,“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两者都表达了对具有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情。(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甲诗】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诗】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①,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②。【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安军》首联的画面。8.甲乙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7.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8.相同点: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沦丧的悲伤、担忧、痛苦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不同点:甲: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乙:这首诗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表达了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解析】7.本题考查意境描绘。根据《南安军》首联“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可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8.本题考查对比阅读和对诗歌情感主旨的把握。相同点:根据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知,其意思是: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丧的担忧、悲伤之情;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根据乙“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可知,其意思是: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悲哀、痛苦之情;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由此可知,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沦丧的悲伤、担忧、痛苦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不同点:甲:根据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知,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意境图: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根据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知,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根据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知,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根据甲“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知,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由此可知,甲诗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乙:根据“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可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根据“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可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根据“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可知,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根据“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可知,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从广东开始,文天祥就开始绝食,准备饿死在家乡,绝食八日依然没事,就继续进食。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诗人以死明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