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40_第1页
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40_第2页
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40_第3页
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40_第4页
期中模拟卷01(全解全析)4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01八年级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八上第114课。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借口 B.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C.林则徐禁烟的历史进步性 D.鸦片战争的巨大危害【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鼓动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由此可见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借口,A项正确;题干反映了虎门销烟的影响,没有体现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林则徐禁烟的历史进步性,而是说明英国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排除C项;题干旨在说明鸦片战争的借口,没有体现鸦片战争的危害,排除D项。故选A项。2.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4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租地建房并永久居住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所以可能出现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的情况,C项正确;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等。此时英商才获得在内地做生意的权力,排除A项;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此时清朝官员不再负责治理香港岛,排除B项;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排除D项。故选C项。3.林则徐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中最能证明该预言的是(

)A.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C.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D.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可知反映了林则徐对沙俄侵略中国的担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中国领土150万平方千米。因此,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正确,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英法美日德奥意俄等国白银4.5亿两,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方案。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该方案并未付诸实践,此方案指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 D.《定国是诏》【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发展方案。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该方案并未付诸实践”和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和先进的近代观念,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的文献,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空想,排除B项;《海国图志》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由国人自己编写的有关世界各国情况介绍的巨著,排除C项;《定国是诏》是光绪帝颁布的改新诏书,排除D项。故选A项。5.导致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③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

④资本主义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近代历史上的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最终失败,其失败原因有:客观原因是遭遇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或纲领指导革命,如天京事变暴露了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①②③正确,C项正确;资本主义方案符合当时近代化的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人对救国之路的积极探索,④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6.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1894年1900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80家933家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定D.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表所示列强1894年在中国设厂总数是80家,到1900年在中国设厂总数是933家,这一变化的原因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由此导致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激增,A项正确;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C项;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针对的不是列强,而是本国经济发展,排除B项;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是1858年《天津条约》的内容,且其影响是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排除D项。故选A项。7.海军是维护国家海防的主要力量。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海军兴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B.规模最大的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C.洋务派只建成了北洋海军D.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答案】C【详解】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表述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表述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小明在笔记本上记录的读书摘要,此“摘要”所示的历史事件是一场(

)读书摘受时间:1898年6月11日一9月21日开始:“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失败:慈格太后等发动政变A.近代农民起义 B.封建自救运动C.资产阶级改革 D.无产阶级革命【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时间:1898年6月11日一9月21日”“开始:‘明定国是’诏书颁布”“失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可知,这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近代农民战争是开始于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和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排除A项;封建自救运动是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排除B项;社会革命运动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范围广泛,排除D项。故选C项。9.《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B.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A项正确;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排除B项;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使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和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排除C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这是清政府外交机构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10.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说,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但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了时代主题是(

)A.要均分地主土地 B.要反对外国侵略C.要自强,求富 D.要实行民族民主革命【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确立了民族民主革命的主题,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这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使得清王朝迅速败亡,D项正确;要均分地主土地、要反对外国侵略与“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无关,排除AB项;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排除C项。故选D项。11.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A.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2年以及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可知,材料中的“军民起事”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使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C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封建统治的终结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C.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而不是中国封建统治的终结。因此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封建统治的终结”,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讲究对仗工整,但1916年北京街头却出现了这样一副不对仗的对联,上联是“中华民国”,下联是“袁世凯”,以此来讽喻袁世凯对不齐(起)中华民国。这副对联是针对袁世凯(

)A.下令解散国会 B.下令解散国民党C.镇压二次革命 D.公然复辟称帝【答案】D【详解】上联是“中华民国”,下联是“袁世凯”,与这副对联直接相关的背景是袁世凯复辟帝制。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至此,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他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所以这副对联是针对袁世凯公然复辟称帝,D项正确;下令解散国会、下令解散国民党、镇压二次革命都是为了复辟帝制做准备,排除ABC项。故选D项。14.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表明:315位青年中希望自由恋爱并自主决定婚姻的青年竟达273人,比例约为86%。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开展 B.封建帝制的废除C.五四运动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A【详解】从题干所给的数据可知,20世纪20年代,青年的婚姻观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表明青年的思想有了极大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A项正确;封建帝制的废除,与青年的婚姻观发生改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并不是促使青年婚姻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与青年婚姻观的改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5月,李大钊组织北京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进行反帝爱国斗争。6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与北京呼应,爱国运动取得空前成功,学生、工人受到鼓舞”。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5月,李大钊组织北京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进行反帝爱国斗争。6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与北京呼应,爱国运动取得空前成功,学生、工人受到鼓舞”,可知与五四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与题干信息“5月,李大钊组织北京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进行反帝爱国斗争。6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与北京呼应,爱国运动取得空前成功,学生、工人受到鼓舞”不符,排除B项;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与题干信息“5月,李大钊组织北京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进行反帝爱国斗争。6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与北京呼应,爱国运动取得空前成功,学生、工人受到鼓舞”没有联系,排除C项;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与题干信息“5月,李大钊组织北京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进行反帝爱国斗争。6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工人与北京呼应,爱国运动取得空前成功,学生、工人受到鼓舞”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6.《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A.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 B.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C.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C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排除A项;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排除B项;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排除D项。故选C项。17.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的血性驰名中外,其中,“抬棺入疆”击败沙俄支持下的叛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的湖湘子弟是(

)A.魏源 B.陶澍 C.左宗棠 D.曾国藩【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湖南人的血性驰名中外,其中,“抬棺入疆”击败沙俄支持下的叛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的湖湘子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C项正确;魏源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著作为《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陶澍是湖南安化人,清朝嘉庆、道光时期重臣、学者,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没有收复新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而题干所述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排除D项。故选C项。18.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可知三峡工程是与人民社会相关,属于民生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关注民生的主张,D项正确;民族主义就是“驱除熟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与“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没有联系,排除B项;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关和国,与“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19.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下列时间轴解读正确的是(

)A.在A时间,洋务派提出了“求富”口号 B.B和D爆发的运动都彻底批判儒家思想C.C时间被确立为中华民国元年 D.该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轴中A是洋务运动,B是维新变法,C是辛亥革命,D是新文化运动,这些事件是中国近代化的不同阶段的代表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主题,D项正确;洋务运动后期口号是“求富”,1861年是前期,口号是“自强”,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结合儒家思想,不是批判儒家思想,排除B项;1912年被立为中华民国元年,排除C项。故选D项。20.“对山东问题之失败而愤慨,永不签约。”“我们要求你们立即退出会议,与其主动投降不如被迫强占,否则责任独在于你们。”以上电报应发于(

)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五四运动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对山东问题之失败而愤慨。永不签约。我们要求你们立即退出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则电报内容最有可能出现在五四运动期间。1919年初,英法美等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代表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合理提案,遭到和会拒绝。会议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爆发。在全国人民的强调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C项正确;ABD与山东问题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2013年,辽宁丹东在开发新港的清淤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预测可能存在沉船。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瓶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材料二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大清国国家既如此按以上所述,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内各款,足适诸国之意妥办,则中国愿将一千九百年夏间变乱所生之局势完结,诸国亦照允随行……材料三下图为1898年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图》。1903年12月25日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着,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判断“丹东一号”是北洋舰队的哪一艘战舰?说出你的判断依据。该战舰的管代是谁?(3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哪一条约的内容?“一千九百年夏间变乱”是指什么事件?简述该条约的危害。(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威海卫是哪个国家的租借地?《时局图》被刊登后,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说出“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主要贡献。(4分)【答案】(1)致远舰;从沉没的地点和打捞出水的致远舰大副的望远镜、刻有“致远”的磁盘等物品可以判断出来(言之有理即可);邓世昌。(2)《辛丑条约》;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英国;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起到了唤醒国人的作用。聘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最重要的阵地)。【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丹东一号”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根据材料一中“甲午战争中沉没在丹东交战海域的战舰……”“刻有陈金揆(致远舰大副)名字的望远镜出水”、“磁盘中心有两个篆字,上面的是‘致’,下面的是‘远’”即可以从沉没的地点和打捞出水的致远舰大副的望远镜、刻有“致远”的磁盘等物品可以判断出来;根据所学可知致远舰的管带是邓世昌。(2)根据材料二“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大清国国家既如此按以上所述,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结合所学可知是《辛丑条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一千九百年夏间变乱”是指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的危害可从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等方面进行分析。(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威海卫是英国的租借地;《时局图》中用图中熊代表俄罗斯,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反映了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因此《时局图》的作用是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起到了唤醒国人的作用。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贡献可从聘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最重要的阵地)等进行回答。22.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前,相对来说,两国之间算是比较平等的。但是甲午战争以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有一些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汲取,不能够轻易忘掉。……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之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摘编自《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材料二

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行之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Q正传》材料三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摘编自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请回答:(1)有学者提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对辛亥革命的描述,揭示了辛亥革命有哪些局限性?(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如何展现爱国情怀。(2分)【答案】(1)政治: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经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思想: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产生了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的思想、民主科学的思想等,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它废止了一些中国封建旧习,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局限性: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存在失败的危机。(3)思想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组织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4)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等等。【详解】(1)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政治: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经济: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思想: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进一步向西方学习,产生了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实业救国”的思想、民主科学的思想等,进一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由材料“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行之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可知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它废止了一些中国封建旧习,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不够彻底,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存在失败的危机。(3)思想基础:由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可知并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4)爱国情怀:结合上述材料,初中生应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23.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改编自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则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分)(3)图4人物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4)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答案】(1)图一:洋务运动;图二:维新变法运动;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促进了近代的移风易俗。(3)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4)变化: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详解】(1)图一展示信息是“师夷长技”,图片中是机器工厂,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器物),建设近代化国防,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故图一是指洋务运动;图二展示信息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梁启超的宣传变法的言论,故图二是指维新变法运动;图三展示信息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的肖像,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故图三是辛亥革命;图四展示信息是新文化运动领导者陈独秀及其创办的《新青年》,故图四是指新文化运动。(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故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促进了近代的移风易俗。(3)图四展示的是新文化运动,根据所学可知开始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