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0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_第1页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0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_第2页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0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_第3页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0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_第4页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与写法总结20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写作规范与说理一、议论文基本构架一一议之有序(一)认识议论文三要素1.什么是论点?①论点一般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②论点是就事件的性质对人、社会、国家、观念、精神、情怀、公共道德等所产生的影响所作出的深刻的价值判断。例:①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事实判断②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彰显了医者的仁心与大爱。③福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利国利民。(2、3为价值判断)才是观点。2.如何分解分论点进行分层论述?如何结构全文?(1)规范说理一一观点的提出与分解如同几何题的证明,不可能一次就证明。分步骤有序证明。①提出问题:中心论点,且只能一个中心论点。属于引论部分。②分析问题:分论点的提出与分解,属于本论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分论点之间应有逻辑关系,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这三种结构。③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属于结论部分。(2)规范说理:观点鲜明,结构(思路)清晰分层论述+结构全文,如下文示例:标题一、提出问题(是什么?一一观点)(1—2个自然段)(引论)二、分析问题(为什么?)(3—5个自然段)(本论)分论点1:……分论点2:……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分论点3:……三、解决问题(如何做?意义或希望)(1—2个自然段)(结论)(二)规范说理一一如何结构全文?把此结构代入,就是一篇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在行文之前一定要拟写提纲,行文才能一气呵成。然后依据提纲进行拓展,填充,完成一篇规范议论文。二、以《谈骨气》为例,学写规范议论文谈骨气吴晗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③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④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⑤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⑦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⑧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⑨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⑩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一)标题本文标题是《谈骨气》,提出话题,非明确的观点,不符合议论文考场作文标题。议论文考场作文作文标题最好能点明中心论点。如《逐劳动之光,扬时代之帆》《劳则生欢,劳则生慧》,人民日报优秀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可把观点句作为标题《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以骨气铸就民族的精神》等等。(二)观点与结构规范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论部分解答“是什么”的问题;本论部分别答“为什么(有骨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么办”的问题。总结:总分总的结构,本论并列式结构,结构规范完整。①一个观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观点鲜明“鲜明”。②全文结构三个部件完整,要有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三个部分。“分析问题”部分思路“清晰”。但分析问题分论点没有概括提取置于段首。概括提取分论点,用规范议论文结构填充本文的思路。标题一、提出问题: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论)二、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分论点1.中国人的骨气是不屈富贵,忠于民族的利益。分论点2.中国人的骨气是不附权贵,尊重人格尊严。 并列分论点3.中国人的骨气是不怕威权,拥有独立的灵魂。三、解决问题:提出当今我们应当有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结论)(三)分析层次的有序展开,思维的有层次(1)提出问题部分的有序展开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心观点)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引用名言)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对名言阐释)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骨气的阐释)提出问题方法有二:一是提出论点或论题,二是引出下文的具体论述。应该做到“明、简、捷”。所谓“明”,是指文章开头100字左右篇幅内要亮明论点或论题,点破题意,点明主旨;所谓“简”,是指论点或论题的表达应简约、精巧,不繁复拖沓;所谓“捷”,是指下笔要直奔主题,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本文提出问题的结构:名言+阐释(或分析)+观点,要有三个层次,层次清晰,符合高考议论的结构。但高考考场议论文更为常见的模式为如下的形式: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引用名言)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对名言阐释)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骨气的阐释)因此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观点)(2)分析问题语段的有序展开。⑤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这是原文⑤⑥段,是本论部分的第一个分论点,但我们不难发现原文没有具体分论点的呈现,及较为详细例子的叙述,议论文功能句子不完整,不是很符合考场高分议论文的结构。先看下面考场议论文优秀语段:(2017年全国Ⅲ卷作文)课外的大量阅读对于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显得十分重要。//(观点句)课外生活实践可以锻炼我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但是进行社会实践需要大量的时间。中学生在校时间长只能依靠短短的假期来进行实践很难使语文素养得到很大提升。所以,在茶余饭后、课间休息,捧起一本书细嗅墨香,不失为一件美事,也最为可行。(阐释句)//(分析句)杨绛先生说:“可以一日不吃喝,不可一日不读书”这位一百零五岁高龄的老人,在逝世之前仍在读书,用生命诠释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一直在引导我们读书。//(材料或素材句)读书能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品味语文的芳香、扩大我们的视野。体验不曾体验的生活,感受我们不曾感受过的世界,与更具思想的人们跨越时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时。//(分析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的语文素养在阅读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滋养。(总结句)一个标准的规范的议论语段,应该“五有”:语段有观点(分论点)、例前有导语(分析句)、叙例有方法(论据)、例后有分析(分析论据)、语段有推论(结论)即观点句+分析句+例子句+分析句+结论句五个功能句子再看下面语段首先,不幸之为不幸,是因为他会对人造成伤害。//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实际上是减少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尤其是不让它伤及自己的生命核心。相反,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同样的不幸就可能使他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甚至因此毁灭。//因此,看似遇了同样的不幸”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周国平)此语段结构由分论点+道理+结论三个功能句组成,论证语段不充实。修改为如下:首先是因为,不幸之为不幸,是因为他会对人造成伤害。只有承受不幸,才可降低或免遭伤害。//(观点句)一个能承受不幸的人实际上是减少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尤其是不让它伤害自己的生命核心。//(分析句1)苏轼遭遇乌台诗案的不幸后,在黄州“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反而变得更沉稳淡定。苏武,被抛弃在匈奴的荒山野地持节牧羊长达19年节操不改,捍卫了尊严。/(例子句1)相反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同样的不幸可能使他人生挫败,一蹶不振,甚至因此毁灭。//(分析句2)与苏武同样出使匈奴的李陵则向不幸低头,屈服匈奴而成千古罪人。//(例子句2)(对比论证)因此,看似遭遇同样的不幸,结果却完全不一样。(结论句)(选自欧阳国胜的修改文段)此语段由观点句+分析句+例子句+分析句+结论句五个功能句子,论证说理规范,层次丰富且有序。根据议论文主体段规范说理层次有序展开,改写《谈骨气》的第一个分论点。示例:中国人的骨气体现在不屈富贵,忠于民族的利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践行此言。//在囚拘、死亡的胁迫下,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他坚决拒绝屈辱而活,毅然选择为民族利益而死。//把对民族的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无独有偶,苏武,被抛弃在匈奴的荒山野地,毅然不被高官厚禄劝降所动,持节牧羊长达19年,捍卫了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