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4.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

【教学难点】

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诗歌引入: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我们就借助冰心的几首小诗走进母爱的温馨世界,来感受母爱,体验母爱,

理解母爱。

2.走近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一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

1

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

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

爱的歌颂。(重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的描写。

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繁:笔画多要写紧凑,“敏”要宽扁,“幺”要窄小,“小”竖要短,撇和点外展。

灭:“合”窄小,上边撇长点要小,“鸟”窄长,上边横折的横要短,下边的要

长。

萝:“什”的横要长,“四”要扁,框内是两短竖,“夕”横撇要长,点在里面。

涛:“寿”上边三横匀称,下横要长,一长撇靠左贯穿三横,“寸”横右边稍长。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四、当堂检测

2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现代诗的特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歌颂。(重点)

3.掌握现代诗的语言特点,体会诗歌的韵味。(难点)

二、品读释疑

1.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课后第1题)

三首短诗的共同特点是歌颂了同一个主题一一母爱。

2.繁星(七一)

这些事一一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1)“永不漫灭”指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很重要,

而且值得回味,“我”现在作者缺少的正是这种儿时与母亲相处的甜蜜回忆。

(2)“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旧事。

3.这首小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花园,花园中的藤萝垂落在廊亭的

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感觉,“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

爱的抚摸。

4.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牵挂。

3

5.“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课后第2

题)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旺盛的菜园,菜园中散发出来耀眼

而恍惚的光亮: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保护,我安静地趴在母亲

的膝盖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她讲诉我儿时的趣事。这样的画面

使我感到恬静、温馨、美好。

6.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第

三个反问句说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样正

常。表达了“我”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7.选择

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由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繁华的街市,想到了悲惨的人生。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绵长。

8.朗读第2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课后第3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

9.繁星(一五九)

4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指心灵受到打击,向母亲倾诉,寻求慰藉。“躲”字

说明母亲是作者心中风雨唯一的庇护伞。

(2)“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课后第4题)

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在生活中挫折、不顺引起

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不愉快和痛苦的心情”比作“心

中的风雨”。

10.这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

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

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孩

子对母亲的依恋。

n.阅读方法解密: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现代诗的韵味

概念:韵味可以理解为“含蓄的意味”“风趣的意境”等,“韵”是可以凭借感

官来感受的。诗歌中的韵应该是通过文字词汇的韵律,能让读者在倾听的过程中,

自然感觉到一种或朗朗上口,或悠扬悦耳,或温润婉约,或豪放大气,或铿锵有力

的直接感受;而“味”则是借助于“韵”这一媒介,透过声音韵律触动读者内心的

感受。

运用:繁星(一三一)以〃ang〃这样具有激昂色彩的韵母为韵脚,读起来感觉抑

扬顿挫,如波涛滚滚,激昂奔放。诗人借助于ang这一“韵”的媒介,把诗人思念

5

家乡和母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读者透过声音的律动,受到强烈的触动,深

切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本课三首短诗通过对母亲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依恋以及

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课堂小结

诗篇短小精悍,诗意蕴藉隽永。母亲是一座搭,永远以不变的姿势站成一个温

情的港湾,而儿女是一艘小船,永远驶不出母亲慈爱的视野。母爱如灯,点亮你的

人生;母爱如歌,吟唱你的幸福。

四、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春水》三》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L繁星(七一):永不漫灭的回忆

一星有光

短诗三首繁星(一三一)1花有香热爱母亲

-思潮里有波涛的清响标念母亲

一天上的风雨:鸟儿躲到巢里

繁星(一五九)一一心中的风雨:“我”躲到怀里)

6

10《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会认2个会认字,会写4个会写字。

2.理解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3.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绿色象征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作者艾青走进绿的世界。

2.走近作者: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

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1985年获

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主要作品:《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归来的歌》《北方》等。

7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会认2个会认字,会写4个会写字。

2.理解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重点)

3.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

动。(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诗歌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

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挤:左窄右宽,“文”要扁宽,横稍长,撇和捺交叉外展,下边左撇右竖要紧凑。

挥:“车”上横稍短,撇折的撇短横稍长,下边一横最长,中竖不连接上横。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8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对绿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重点)

2.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节拍飘

动。(难点)

二、品读释疑

1.全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什么?

全诗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的景象一一绿。

2.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美丽的春色”比作“打翻了的绿色的墨水瓶”。这里的

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省略,意思是:这么美丽的春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自

己去想想吧!

3.讨论交流:诗中呈现了哪些绿色,有什么特点?(课后第1题)

4.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出奇”的意思是这种绿色特别的不寻常,颜色特别丰富。这句话列举了

六种绿色,省略号表示省略,意思是还有很多绿色就不一一列举了。

(2)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等绿色,

这些绿色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3)想象这些绿色集中在一起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场春雨润醒了小草,田野里小草破土而出,远远望去一片嫩绿;润绿了杨柳,

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蹈。润动了河水,碧绿的河水,犹如一面绿色的大镜子,

倒影出我们的笑脸,倒映这两岸的翠柳。一阵清风吹过,笑脸没了,翠柳的身姿也

9

凌乱了。

(4)拓展:根据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风中的柳树是绿的。

雨中的草地是绿的。

流水中的河水是绿的。

阳光下的树林也是绿的。

5.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这是个比喻句,作者把“所有的绿色景物在微风吹拂下摆动”比作“舞蹈

教练在指挥学院跳舞”,省略号表示省略,意思是这般景象都快没法比喻了。

(2)为什么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课后第2题)

这句话把“风中的景物在微风吹拂下摆动”比作“舞蹈教练在指挥学员跳舞”。

写了一阵风吹过,绿色的景物都随风而动,整齐,灵动,充满生机的景象。

6.阅读方法解密:想象画面,理解诗歌的意境

阅读诗歌时,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变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来感

受诗歌的意境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诗歌里常有互不相关的事物,我们通过阅读时的想象,把它们串联起来,让它

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在想象画面时,要依托诗句的意思

去想,不能仅停留在诗句的意思上,没有自己灵活的变化。同样的诗句,每个人会

有不同的想象,只要能体现诗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合理的。

7.讨论交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10

8.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

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课后第3题)

艾青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读了它的作品,让我们想象到了

绿色的原野、绿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绿色的湖水、绿色的心情、绿色的希望……

宗璞的《绿》运用直接的写实手法,描绘了西湖丰富多姿的“绿”:道旁古树苍

翠欲滴,飞来峰上绿树层叠,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

绿色直渗透到石头缝里;黄龙涧绿得幽幽,屏风山绿得苍苍,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云

野鹤……将人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诗歌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情景,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表达

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3.课堂小结

艾青先生的诗歌《绿》运用文字的魅力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

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写出了绿

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绿色”真是具有永恒的魅力!

四、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11

总写:眼前铺满绿色

美丽绿色

八颜色:多、发黑、出奇白机盎然

分写I

形态:挤、重叠、交叉、舞动

11《白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美。

4.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2

一、激趣导入

图片引入: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

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山起伏,森林茂密,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符其实

的林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儿的白桦林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

2.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

意境美。(重点)

3.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

情。(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白桦》是俄罗斯诗人叶塞宁写的一首抒情诗。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

同角度描写它的美。

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桦:左窄右宽,右边“匕”的撇与竖弯钩交叉,“十”的一横位置靠上,要长。

茸:“H”的横要长,“耳”的上横和左竖要短,下横和右竖要长,且交叉。

13

潇:“肃”扁框内一横要长,中间一竖贯穿上下,左边竖撇要长,里边撇要短。

朦:“蒙”要紧凑,中间“I”要长,下边有两短横,横下三撇逐渐长,弯钩呈

弧形。

寂:“上”下横稍长,向上拉,“小”左撇稍大,右点要小,“又”的捺收笔稍重。

抹:左窄右宽,“末”上横要长,中竖贯穿上下也要长,撇和捺要宽展。

9.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白桦由衷的喜爱、赞美。

四、当堂检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

意境美。(重点)

3.学习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感情。

(难点)

二、品读释疑

L诗人笔下的白桦美在哪里?

2.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1)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白桦树的颜色”比作“银霜”和“雪花”,

写出了白桦树洁白、高洁的特点。同时这句话还是拟人句,一个“披”字把树当人

14

写了。

(2)这句话中“涂”和“披”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这两个字用得很好。“银霜”和“雪花”两词写树通体洁白的形象。“涂”字准

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

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3.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潇洒”指白雪覆盖的白桦树枝自然优美,独具风韵。

(2)作者是如何写出白桦在雪花中的美的?

白桦披着一身雪花,那未全脱去的叶上落满了松软的积雪,“毛茸茸”的,仿佛

给桦树镶了一道“花边儿”。比喻的手法写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

般好看。作者极尽想象,赞美雪后桦树傲然挺立的形象。

4.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第三小节写出了白桦的什么特点?

这一小节写了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寂静”“朦胧”写出白桦含蓄、高洁的

精神;“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灿灿的金

晖”衬托它的挺拔美丽。“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

特别的动态美。

5.白桦四周徜徉着

15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的步行。

(2)“姗姗来迟”在这里形容朝霞慢慢升起缓慢从容的姿态。

(3)这段话描写了什么?

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拟人的手法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

霞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白桦的秀美,朝霞渲

染下的白桦“红装素裹,分外妖烧”。

6.讨论交流:白桦外在形象是怎样的?内在气质是什么?

白桦外在形象是挺拔、秀美、洁白;

白桦内在气质是含蓄、高洁。

7.读一读,选择几个短语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后

第1题)

洁白的流苏姗姗来迟的朝霞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白雪皑皑的树枝银色的光华

“洁白的流苏”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下过雪以后,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

花穗流苏一般好看。“姗姗来迟的朝霞”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边慢慢出现的朝霞,

形态很美。“灿灿的金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刚升起来,金光射向白桦树。“晶

亮的雪花”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照在白桦树上覆盖的雪上,发出夺目的光彩。“白

雪皑皑的树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场大雪过后,白桦树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的积雪。

“银色的光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太阳的霞光照射到落满积雪的白桦树上,积雪发

出银色的光芒。

8.阅读方法解密:理解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美

16

诗歌语言是最精练的语言,也是最美的语言。它的语言精练、意味却绵长。诗

歌的每一个字都留给作者想象的空间。诗人往往用这样的语言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

象,借此表达思想感情,把读者引入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

方法:如课文中“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中的“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

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

三、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白桦》是俄罗斯诗人叶塞宁写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

衷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同时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3.写作方法:仿写

(1)仿写,又叫摹写。就是模仿某些文章的立意、布局、表现手法等来写文章,

“仿写”就是“照葫芦画瓢”,照着原文的样子,另外选材作文。

学会模仿别人的作品绝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模仿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

提高自己的手段。在练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体会和创新。在接纳、吸收对方的优点时

融入自己的特色,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同时,要做到深入文章、切到细处,可以

借鉴一些精彩生动的字词、富有意蕴的话,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句式等。

(2)举一例

17

在我的窗前,白杨阳光笼罩着,

有一株白杨,挺拔的白杨,

亭亭玉立的绿冠,叶片上跃动着,

仿佛穿着华装。耀眼的光芒。

葱茏茏的枝头上,太阳如火,

鸟儿们齐声鸣唱,照在它顶端,

像清脆的银铃声,将更多的金光,

美丽悠扬。海遍白杨的树杈。

(3)练一练:观察周围的树,学习上面的方法写一首小诗。

4.课堂小结

《白桦》是俄罗斯诗人叶塞宁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白桦由衷

的喜爱、赞美和崇敬之情,同时更包含着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烈情怀。

四、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狗尾草》

五、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雪花中的美:雪绣花边、洁白的流苏)

白执爱自妖

桦<寂静中的美:亭亭玉立、闪着晶亮>£爱家乡

I朝霞中的美:秀美优雅、银色光华J

18

12《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体会

诗人的情感。(重点)

3.体会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

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19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引入:雨后初晴的景象

同学们,在下过雨、天放晴之后,你们有没有到郊外、田间去过呢?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你们还记得在空气中充满的泥土味儿吗?

2.走近作者: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又称“雨巷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浙江杭州人。

主要作品:《雨巷》《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人的情感。(重点)

3.体会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

自然的思想感情。(难点)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天晴时小径上美丽的景物。

20

四、品读释疑

1.雨过天晴后的景物美在哪里?

2.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1)“温柔”是温和柔顺的意思,一般多指女性,在这里诗人用了拟人手法。

用“温柔”一词描绘泥路的柔软,表现了泥路的美好。

(2)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泥路、小草、白菊、凤蝶儿。

(3)“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这句写的好在哪里?

雨后的泥路充满了泥泞,一脚踩下去就会沾一鞋泥巴,这原本是让人难以理解

的,可是到了诗人的笔下,粘糊糊的泥巴路居然是凉爽又温柔的。

3.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1)“炫耀”是夸耀的意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草的快乐与自豪;

(2)“洗净”一词写出了雨后小草的洁净与清新。

(3)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草自豪地展露着雨后洗去尘埃与污垢的翠绿身姿。

4.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1)“胆怯”形容小白菊经历了风吹雨打。

(2)“慢慢”“试试”描写了小白菊的谨慎,表现了小白菊的可爱与美好。

(3)把“一瓣瓣”改成“一瓣一瓣”好不好,为什么?

21

不好。“一瓣一瓣”不能够把小白菊连续开放的情形表达出来,体现不出“绽透”

所表达的程度。

5.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闲游”一词表现了凤蝶儿的自由与快乐,体现了雨后的美好。

(2)“智慧书页”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凤蝶儿翅膀的美丽。

(3)“曝着阳光一开一收”描写了凤蝶的动态美,显示着生命与活力。

6.拓展:根据第一小节诗的内容,说说各种景物分别在雨后的样子。

一泥路(凉爽又温柔)

雨后小草(一身新绿)

小白菊(美丽的绽放)

,凤蝶儿(快乐地飞翔)

7.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雨后的小径怎样走才能显示它的美好?

“赤着脚”让赤裸的双足与柔软的泥路亲昵地接触,充分地享受泥路的温柔;“携

着手”与朋友、家人一同出游,一起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景物。“踏着新

泥,涉过溪流”一味地往前走让雨后大自然的泥土与流水在足下经过,让所有的美

景尽收眼底。

8.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22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一一它也在闲游。

(1)“推开”一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太阳的力量是伟大的。

(2)“晕皱”一词表现了溪水的陶醉与美丽

(3)“云的脚迹一一它也在闲游”在诗人的笔下云是有脚的,云是浪漫的,云

是在悠闲地散步。

这一小节诗句的意思是:雨后的太阳照着大地,云开雾散,溪水在温风中漾起

美丽的波纹,山中的绿树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天上的云朵也在悠闲地飘动。

9.雨过天晴后的景物美在雨润过的泥路凉爽温柔,小草冒出了新绿,小白菊开

始绽放,凤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溪水在微风中打着小旋涡,白云悠悠飘过山间。

五、结构主旨

1.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雨过天晴时小径上美丽的景物,表现了景物

鲜活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课堂小结

《在天晴了的时候》整首诗用拟人手法、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

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语言清新明快,优美形象,结构

完整紧凑,感情抒发真挚自然,富有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

23

温柔

凉爽

路:

在c泥

绿

身新

:一

晴小草

的绽

美丽

菊:

了小白

美景

雨后

鲜活生

在闲

:自

蝶儿

时(凤

泥涉

手踏

脚携

候「赤

闲游

云迹

晕皱

溪水

推霾

1新阳

设计

教学

的大

诗歌

一轻叩

习一

性学

综合

目标】

【教学

点。

的特

诗歌

,感受

兴趣

歌的

对诗

,增强

诗歌

阅读

集和

过搜

1.通

情感

人的

会诗

境,体

的情

描述

诗歌

想象

2.

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