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知识点总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08/wKhkGWcOQeGAAXlpAAJfMrAqzp0523.jpg)
![三峡知识点总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08/wKhkGWcOQeGAAXlpAAJfMrAqzp05232.jpg)
![三峡知识点总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08/wKhkGWcOQeGAAXlpAAJfMrAqzp05233.jpg)
![三峡知识点总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08/wKhkGWcOQeGAAXlpAAJfMrAqzp05234.jpg)
![三峡知识点总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29/08/wKhkGWcOQeGAAXlpAAJfMrAqzp05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文章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写作“山献”)(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和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或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的)悬泉瀑布飞速的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肃杀(的气氛),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至于:到)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实在,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7、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略无”,完全没有。)8、重岩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9、不见曦月(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10、漱其间(漱:这里是冲荡的意思)11、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12、故渔者歌曰(故:所以)13、不以疾也(快,急速)文言词语总结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在,译为:到……时候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凄惨、肃杀)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断)*哀转久绝(消失)*绝巘多生怪柏(极)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于,)在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如果)特殊句式:1、互文句①重岩叠嶂(即“重叠岩嶂”)②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③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⑤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省略句①飞漱其间(即“飞漱(于)其间,省略介词“于”)②有时朝发白帝(即“有时发朝(于)白帝”,省略介词“于”)③不以疾也(即“不以(之)疾也,省略代词“之”)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十一、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2、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绝巘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整体把握《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夏、春冬、秋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写法:文章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结构提纲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2)春冬:水急潭清,风景秀丽。(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问题探究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第一段总写了三峡怎样的特点?(1)峡长(七百里)(2)岭连(连山,略无缺处)(3)山高峡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一段中三峡的山具有怎样的特点?山高岭连,岸伟峡险(或连绵不断,遮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情景综合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山的连、高、窄。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是什么?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表现在何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渔者歌有什么作用?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急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①奔放美②清悠美③凄婉美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文中提到了巫峡,另两峡是什么?瞿塘峡、西陵峡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3、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4、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5、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6、为什么后写秋天?*目的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7、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8、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9、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啸10、本文写凄异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11、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12、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1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14、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鬼谲的山水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15、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1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互联网电路租赁合同(三篇)
- 2025年个人租房合租合同常用版(4篇)
- 保龄球馆装修合同范本
- 主题餐厅装修免租合同
- 专卖店吊顶装修合同
- 机场建设渣土运输协议范本
- 辽宁雕花板岗亭施工方案
- 临时承接合同范本
- 伪造员工劳动合同范本案例
- 基金托管合同范例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 GB/T 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