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指导

课标要求:

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清楚地进行介绍该对象特征。

教材分析:

说明文就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对其发生发展结果性质状态构造功能等进行解释和介绍的一种文体,事物的特征是区别这一事物跟那一事物的根本标志,如果说明把握不住这一点,则无法将事物解释和介绍清楚,这是写好说明文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本课时,明确事物的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独特之处。能从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介绍事物特点。根据说明事物特征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说明顺序,并且合理有效地使用说明方法,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得更加突出。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共5课的说明文,并且掌握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文语文的生动性等特点。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呢学生往往会因为不知从何入手说明事物而一筹莫展,或者会因抓不住事物的基本特征而无法准确的介绍说明对象。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对所说明对象观察了解不够,对他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无法列举事物的特点,其二是作者没有由表及里的深入观察研究事物,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因而抓不准最能反映事物的本

质特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事物特征",进而总结归纳不同类事物的不同特征,以及如何抓事物特征去介绍。再加以练习,学生就能更深刻理解并逐步掌握如何抓住事物特征了。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教学重点:

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校课外活动正在举行生活知识竞猜,王宇佳同学出了这样一则谜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猜一猜,看看他介绍的这是什么事物

(投影出示)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很多同学都有它,身穿彩衣,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

(以上信息逐一弹出,每出示一条,让学生猜一回。)明确:笔袋(文具袋)

小结:上述文字我们从猜测到能明确判断出来主要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后面信息提到了文具袋自身独有的标志:肚里有笔,所以就好判断。)

过渡: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可见我们要把某个或某类事物说清楚,要让人印象深刻,就要抓住这个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板书:特征)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常用的学习用具说起,导出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解释事物特征的重要性,便于学生更好理解。)

二、观察比较,抓住特征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利用写作实践,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尝试在抓住事物特征的同时合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二)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过渡语: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观察)

提问:我们思考都要观察哪些方面呢1.细致观察寻特征

以笔袋为例,观察时注意它的什么

预设:形状椭圆形;颜色深色(黑色);材质网状布(透气、透明、一目了然);拉链(便于拿取学习用品)等这些是事物的外在特征。

2、多方比较显特征

(1)比不同

过渡:继续观察,还能观察出什么呢(教师再拿一个笔袋,与之前的笔袋放在一起)同样是笔袋,其外观、内部格局也会有所不同。(教师拿两个笔袋,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有什

么不同,)

预设:一大一小,小的小巧便于携带,大的体积大容量大,大的设计更独特,可折叠可分类。这不同就是它的特点,这样就更容易把握住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2)找相同

过渡:除了突出每个事物的独特之处,还要注意表现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笔袋各式各样的都有,也各有特色,仔细观察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呢

预设:颜色都很普通,暗色系,很少有鲜艳的颜色(不显眼、不会分散学习的专注性);材质都是牛津布加速料(耐用性强、防水);形状大部分都是长方形,细长,都很小巧(便于携带)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为观察对象,贴近学生生活。课上通过实物观察,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总结归纳抓住特征的方法。)

3、查阅资料挖本质

过渡:通过观察与比较更容易抓住事物的特征。像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仔细的观察到的外在特征,那么有些特征如价值、文化意义或者发展等无法单靠眼睛观察,而需要由表及里的深入观察、研究事物怎么办呢

预设:需要查找相关资料,自主阅读,咨询老师或专业人士分析归纳,抓住事物本质特点。

以笔袋为例,要分析笔袋的变化,就要查找以前的文具袋的图片。

(三)说明不同事物特征的侧重点

过渡:我们介绍生活用品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那说明其他事物

抓特征要侧重哪些方面呢学生思考明确

预设:动物-外形、生活习性;植物-根、茎、叶、果实;建筑-材料、风格、结构。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种类的说明文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该事物。)

(四)如何突出事物的特征

过渡:明确了事物的特征,怎样才能既突出事物的特征,又避免文章枯燥无味

预设:合理使用说明方法

(出示)石拱桥的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水经注》中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最早的石拱桥了。(引用,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突出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小结:在说明事物时,我们可以向课本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既能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征,也能避免文章的枯燥乏味。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调学生写作时会忽略的问题:特征不突出以及介绍不具体。这个补充,会很好的提醒学生要做到全面、细致,事物才有可能介绍到位。)

三、学以致用,写作训练

(一)运用所学,介绍一物

请试着以说明的表达方式向大家介绍你的一件学习用品,200字左右。选择物品(如:笔袋、笔、橡皮、格尺等)

梳理思路(填写“习作意向单"并完成)

学生就手边的学习用品,介绍该物品,如:笔、橡皮、格尺等。

准备说明的事物:

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准备使用的说明方法准备使用的说明顺序需要进行哪些观察和搜集哪些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介绍说明,起点低,学生易于操作。)

(二)学生评价

组内或同桌之间互动,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在星级评价表中标注获得五角星的颗数,班内推荐优秀作文,并说出推荐理由。

评价表:

习作题目:

评价要求符合什么要求评价等级☆☆☆存在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是否抓住该事物主要特征来介绍的

通过哪些方面进行介绍说明对象的(如:形状、构造、特点、用途等)

是否用到了说明方法

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运用是否恰当

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主要运用的是说明的表达方式吗

语言风格是平实还是生动

(设计意图:通过本评价表,学生能基本把握说明文特点:要抓住事物主要特征介绍、要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要有恰当的说明顺序等。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小组互动,在星级评价表中标注获得五角星的颗数,组内推荐优秀作文,并写出推荐理由,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又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对说明文学习有很大促进作用。)

四、课堂总结: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通过本课学习希望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特点的眼睛,去抓住生活中的美好。

五、作业布置: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

于500字。

提示:

1.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等。从中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做重点说明。

2.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比如写自行车,可以先写外形特点,再写自行车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自行车的性能特点、骑行感受等。

3.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也可适当运用文学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特征

观察比较查阅

七、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本节课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学习说明事物抓住特征的方法。

这节课通过出示说明一种事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