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专题培优试卷_第1页
8.2专题培优试卷_第2页
8.2专题培优试卷_第3页
8.2专题培优试卷_第4页
8.2专题培优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下第二章:专题培优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016C12N14Mg24Fe56S32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图1中不属于模型的是(▲)图1【答案】C【解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分析】本题考查模型的概念,模型只是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难度不大。【详解】:A、这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型,故正确;

B、这是水分子的结构模型,故正确;

C、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暖锋,图示不是暖锋模型,错误;

D、这是地月系的结构模型,故正确;

故选C。2.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的是(▲)A.KMnO4和K2MnO4B.H2SO4和FeSO4C.Ba(OH)2和KClD.NaNO3和NaNO2【答案】B【解析】根据的原子团组成分析,相同的原子团,应是组成元素、原子个数、原子团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都相同,否则就不是相同的原子团。【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化合物中原子团的认识,不能只从表面上原子的个数和元素的种类作判断,还要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判断。【详解】A、KMnO4中的原子团是高锰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而K2MnO4中的原子团是锰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种类不同,故错误;B、H2SO4中的原子团是硫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2价,FeSO4中的原子团也是硫酸根,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2价,故正确;C、Ba(OH)2中的原子团是氢氧根,KCl中没有原子基团,故错误;D、NaNO3中的原子团是硝酸根,和NaNO2中的原子团是亚硝酸根故;故错误;故选:B。3.如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答案】C【解析】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进行解答;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图示进行解答;C、根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D、根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和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详解】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故A错误;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图示,可知: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故B正确;

C、根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C正确;

D、根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C,N,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故D正确;故选A。4.图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氢分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答案】D【解析】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由图中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详解】A、由图中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确;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正确;D、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不正确;故选D。5.图4甲是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卢瑟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α粒子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C.图乙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是一种模型D.通过该实验可知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答案】A【解析】由图甲用a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原子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原子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性问题。【详解】AC、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图乙是原子的模型,故A错误,C正确;

B、由未与原子核撞击的a粒子的轨迹看,它们与原子核相互排斥,带正电,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故B正确;

D、α粒子的散射现象的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说明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故D正确。故选A。6.0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168)个中子,0是0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N、C、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两个容器中分别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物质的质量和质子数相等B.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C.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D.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和中子【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原子结构的知识进行判断即可。【分析】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所学原子结构的知识并结合题中信息即可顺利解答。【详解】两容器内含有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的分子数相同,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7个中子;一个碳原子有6个质子,7个中子;一个氧原子有8个质子,10个中子。A、一个一氧化氮分子的相对质量和质子数分别为32、15;一个一氧化碳的相对质量和质子数分别为31、14,所含物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B、一个一氧化氮的质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5、17;一个一氧化碳的质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4、17,含有不相同数目的质子,故错误;C、一个一氧化氮的中子和原子数分别为17、2;一个一氧化碳的中子和原子数分别为17、2,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故正确;D、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一个一氧化氮的电子和中子分别为15、17;一个一氧化碳的电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4、17,含有不相同数目的电子,故错误。故选:C。7.某金属M对应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和b,则M的化合价的数值表达式是(▲)A.B.C.D.【答案】D【解析】先设出金属M的化合价,则可写出对应的氯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式,然后利用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来列式可得到求M的化合价的数值表达式。【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合价确定化学式,并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的简单计算,学生应学会大胆设出未知的量通过列式解答来确定答案。【详解】设金属M的化合价为x,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

则氯化物的化学式为MClx,

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可得到y+35.5x=a;

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OH)x,

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可得到y+17x═b;

联立解以上两式,可解得x=故选D。8.已知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一个氧原子质量的2倍;假设以一个氧原了质量的作为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R的氧化物R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3nB.2nC.nD.4n【答案】D【解析】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标准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的原子与它作比得出的比值,由于都是和同一标准作比值,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就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分析】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详解】根据题意可得,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由于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一个氧原子质量的2倍,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的2倍,因此R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n×2=4n,故选D。9.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2: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ABB.AB3C.AB2D.A2B3【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By,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所以x:y=1:3,故化学式为:AB3,故答案为:B。10.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科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①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②2Ca2+2个钙离子③O22个氧原子④钠离子⑤2H2O2个水分子⑥2H2个氢元素⑦FeCl2氯化亚铁A.①④⑤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⑦D.②⑤⑥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详解】①中的0表示的是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正确;②2Ca2+表示2个钙离子,正确;③O2表示氧气,不能表示2个氧原子,错误;④表示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错误;⑤2H2O表示2个水分子,正确;⑥2H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错误;⑦FeCl2表示的是氯化亚铁,正确;故选:C。维生素C(白色)化学式:C6H8O6每片100mg,含Vc10%一日2次,每次2片饭后服用若发黄请勿食用11.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图5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每片含Vc质量为10mgB.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3次C.V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D.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图5【答案】D【解析】A、由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每片维生素C片含VC100mg,其中含VC10%,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由题意,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根据说明书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以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为载体考查了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A、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每片维生素C片含VC100mg,其中含VC10%,故每片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说明书信息,每片含VC质量为10mg,每次服用2片,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则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60mg÷(10mg×2)=3次,故选项说法正确;

C、V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9%,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2.室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测得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①SO2②SO2、CO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④⑤【答案】D【解析】此题给定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推测混合物的组成.可采用平均值法,即某个平均量M由若干个量决定时,如果若干个量中最小量为M1,最大量为M2,则其平均值一定在M1与M2之间,即M1<M<M2。此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且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好为50%,则如果含CO(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50%),就一定含N2;而不可能出现SO2与N2、SO2与CO的组合。【分析】推测混合物的组成.可采用平均值法,找出最小量为M1,最大量为M2,则其平均值一定在M1与M2之间。【详解】因为S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0%;C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7%;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题中50%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平均值;所以该气体可能为:可能是SO2;也可以一种大于50%一种小于50%,即CO与N2;也可以是三种气体的混合物;不可能出现SO2与N2、SO2与CO的组合;故选:D。13.科学家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5”是一种固体B.“氮5”是一种单质C.“氮5”由5个氮原子构成D.“氮5”具有可燃性【答案】C【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其状态;B.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其结构;D.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其性质。【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单质与化合物的特征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A.由题干信息“盐粒状”可知,它是一种固体,故正确;

B.由“氮5”(化学式为N5),可知,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C.“氮5”是由分子构成的,其1个分子中含有5个氮原子,故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它可以做燃料,所以具有可燃性,故正确;故选C。1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在研制提取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则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32个原子构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7.8%【答案】B【解析】A.根据一个青蒿素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及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的掌握,进行解题的能力。【详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每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故说法错误;B.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22+16×5=282;故说法正确;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可得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22:(16×5)=90:11:40;故说法错误;D.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00%=28.3%,故说法错误。故选:B。15.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C.D.【答案】A【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解答。【分析】要理解和熟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才能顺利解题。【详解】实际质量为Mg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故选A。16.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构成示意图如图7,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你认为不正确的说法是(▲)乙醇二甲醚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图7A.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B.两种物质充分燃烧后所得产物完全相同C.两种物质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相同D.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答案】D【解析】由题可知,两种物质的化学式相同,为C2H6O,组成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充分燃烧所得产物完全相同,两种物质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但两种物质的分子不同,属于不同物质,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分析】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同时注意仔细审题。【详解】A、由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可知,化学式都是C2H6O,组成元素及其原子个数完全相同.正确;B、两种物质充分燃烧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正确;C、两种物质的组成完全相同,则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是:2446×100%=52.2%,正确;D、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不同,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不可能完全相同。不正确;故选:D。17.近年来发现海底蕴藏着大量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其贮藏量超过已知天然气、石油和煤蕴藏量总和的2倍,是目前开发前景十分诱人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甲烷分子或1个游离的水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甲烷分子,另外两个被水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分子组成为(▲)A.CH4·5H2OB.CH4·6H2OC.CH4·7H2OD.CH4·8H2O【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关于天然气水合物构成的描述,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0分子所填充,推断该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CH4分子与H2O分子的粒子数的比,判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的表示式。【分析】分析题中信息对水合物构成的说明,判断出水合物的构成特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详解】∵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天然气水合物的构成中含6个CH4分子、46+2=48个H2O分子;则CH4分子与H2O分子粒子数比=6:48=1:8;可判断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H4·8H2O;故选D。18.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是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是mkg(假设SO2、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子数),若以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进行分析求出S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详解】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kg=(3n2m)kg;若以硫原子质量的作为原子质量的标准,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故选C。19.某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xO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B.C.M16yD.M+16y【答案】B【解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某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xOy,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则ax+16y=M,a=。故选:B。20.某元素R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化合价),已知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R的化合价为(▲)A.B.C.D.【答案】D【解析】要想解答好该题,首先要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再结合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书写出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然后再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根据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结合题干给出的它们的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试卷的前言给出的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即16),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计算出x的值即可。【分析】本题不仅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而且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常见元素(即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应用,更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等.它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也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时的比较难一点的一道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理清解题思路,然后大胆地设未知量,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设R元素的化合价为x(奇数),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其氧化物和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R2Ox和RClx,并且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和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公式,可列出一下两个方程式:2y+16x=m,y+35.5x=n。联立这两个方程,并解得x=。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21.经分析,常温常压下,由A和B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氧和碳两种元素,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下列情况下,试确定A和B的化学式。(1)无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总大于,则A是▲,B是▲。(2)无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氧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总大于,小于,则A是▲,B是▲。【答案】(1)O2;CO2;(2)CO;CO2【解析】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物质范围;根据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分别计算出CO2、O2和CO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再根据要求进行组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详解】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符合条件的物质只有CO2、O2和CO。

(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与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比为:16:12=4:3,要使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等于8:3,氧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应为2:1.

CO2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是32:12=8:3;

CO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是16:12=4:3;

O2中氧、碳元素的质量比是正无限;

如果不论以何种体积比混合,如果CO大量的话,明显不符合.

所以,符合条件的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故选O2;CO2;

(2)由(1)的分析可知,符合条件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故选CO;CO2。故答案为:(1)O2;CO2;(2)CO;CO2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图8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中物质分别是▲、▲。(2)请在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3)C中物质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4)从图8中,可总结出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图8【答案】(1)氧气;碳;(2)如图所示;(3)混合物;(4)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析】(1)根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前后涉及的化合物种类,由图可推测A物质的化学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分析解答;(3)根据C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4)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区别。【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物质的构成及种类,也才能正确的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详解】(1)根据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A中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故其化学式为O2;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为:

(3)C中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

(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故答案为:(1)氧气、碳;(2)见上图;(3)混合物;(4)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3.今有下列两组单质,试将每组单质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出一种单质,它与其他三种单质属于不同的“类”。将挑出的单质(写化学式)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两组单质为:(I)O2、F2、S、N2(II)Fe、Na、A1、Si“挑选依据”(被挑出的单质跟其他三种单质不同)仅限以下六种情况:(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族元素;(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元素;(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或副族)元素;(E)在常温常压下显不同的物质聚集状态;(F)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组别第(I)组第(II)组被挑出的单质(写化学式)挑选依据(写编号字母)【答案】组别第(I)组第(II)组被挑出的单质(写化学式)SSSSiFeFe挑选依据(写编号字母)CEFACD【解析】根据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进行解答;熟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有不同的结果,题目难度不大。【详解】(1)根据物质所属类别,O、F、N属于第二周期,S属于第三周期;O2、F2、N2常温都属于气态,S常温属于固态;由化学式可知O2、F2、N2的一个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S是由一个原子构成;(2)根据物质所属类别,Fe、Na、Al属于金属单质,而Si是非金属单质;Na、Al、Si属于第三周期,Fe不属于第三周期;故答案为:组别第(I)组第(II)组被挑出的单质(写化学式)SSSSiFeFe挑选依据(写编号字母)CEFACD24.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x个Na+,y个SO,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离子K+Mg2+C1SO个数abcd图9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用a、b、c表示)。(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和▲。【答案】(1)a+2b=C+2b;(2)K2SO4;MgCl2【解析】(1)由信息可知,溶液不显电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以此来解答;(2)根据物质的离子构成进行解答。【分析】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电荷守恒,明确阴阳离子的电荷及电荷守恒式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详解】(1)溶液不显电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即钾离子和镁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即:a+2b=c+2d;故填:a+2b=c+2d;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硫酸钾和氯化镁;故填:K2SO4;MgCl2。答案为:(1)a+2b=c+2d;(2)K2SO4;MgCl2。25.阅读下列矿泉水的标签,回答问题:黑豹天然矿泉水矿物成分(mg/L)偏硅酸(H2SiO3)25∽55钾K+1.0∽3.0钠Na+8∽18钙()35∽55镁Mg2+10∽20氯化物(以Ci计)13∽25硫酸盐(以SO计)10∽20图10(1)括号里应填写的符号是▲。(2)该矿泉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4)如何检验该矿泉水中是否含硫酸盐?▲。(5)根据标签信息,下列化学式写错的是▲。A.硅酸钠(Na2SiO3)B.硅酸钙(Ca2SiO3)C.硅酸镁(MgSiO3)D.硅酸钾(K2SiO3)【答案】(1)Ca2+;(2)混合物;(3)+4;(4)取少量矿泉水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别色沉淀,则证明含硫酸盐类;(5)B【解析】(1)根据标签可知矿泉水中的金属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钙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2)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解答;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4)根据鉴别硫酸根离子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

(5)根据硅酸根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进行判断。【分析】读取标签中有用信息,根据所读取的信息完成对问题的回答,是本类问题的基本特点。【详解】(1)根据标签可知矿泉水中的金属元素以离子形态存在,钙离子表示为:Ca2+;故答案为:Ca2+;

(2)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因此判断该矿泉水是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1)×2+x+(2)×3=0;x=+4;故答案为:+4;

(4)根据鉴别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取少量矿泉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含硫酸盐类;故答案为:取少量矿泉水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含硫酸盐类;

(5)根据硅酸根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步骤:归类→定序→标价→交叉→约简,可得A.硅酸钠(Na2SiO3)正确;B.硅酸钙(CaSiO3),故B错误;C.硅酸镁(MgSiO3)正确;D.硅酸钾(K2SiO3)正确;故选B。故答案为:(1)Ca2+;(2)混合物;(3)+4;(4)取少量矿泉水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含硫酸盐类;(5)B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26.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说的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十分可观。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做出相应的预测:甲: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带电。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丙: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供给呼吸。丁: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1)你认为:上述四位同学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一定错误的是▲;可能正确的是▲。(2)假设存在反氧气,请对反氧气能否支持燃烧设计实验验证,其实验操作、预测现象及实验结论是▲。【答案】(1)乙;甲;丙、丁;(2)用一根带火星木条入盛有反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氧原子的结构应该为:8个反质子,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由于中子不带电,故不存在反中子),核外有8个反电子。原子核带8个单位负电荷核外带8个单位正电荷,故反氧原子也呈电中性.氧原子和反氧原子的质量相等,故其相对原子质量也相等,都为16。而反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供给呼吸)是不能妄下结论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并能设计实验进行检测猜想的正确与否。【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氧原子的结构应该为:8个反质子,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由于中子不带电,故不存在反中子),核外有8个反电子。原子核带8个单位负电荷核外带8个单位正电荷,故反氧原子也呈电中性;氧原子和反氧原子的质量相等,故其相对原子质量也相等,都为16;而反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供给呼吸)是不能妄下结论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故可能正确;答案为:乙;甲;丙、丁;(2)用一根带火星木条入盛有反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将一只小白鼠置于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小白鼠在一段时间内能存活,则表明氧气能供给呼吸,反之则表明氧气不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1)乙;甲;丙、丁;(2)用一根带火星木条入盛有反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27.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1所示:图11(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a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a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12所示。图12【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a粒子就▲(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是实心的D.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核(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图13A.道耳顿模型特点: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B.汤姆生模型特点:正负电荷均匀分布C.卢瑟福模型特点: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答案】(1)不会;原子核;(2)B;(3)C【解析】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分析】记住并理解原子的结构是解答本题关健。【详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且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

(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原子结构如图C;故答案为:(1)不会;原子核;(2)B;(3)C。28.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1)图14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4①分析上述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空白方框中应填▲。②金属铁是由铁▲(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③已知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2)图15中,●和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图15【答案】(1)①分子;②原子;③Mg3N2(2)B【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据此解答。【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详解】(1)①原子能结合生成分子,故填:分子;②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填:原子;①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故填:Mg3N2;②A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B中含有三种分子,是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D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故填:B。故答案为:(1)①分子;②原子;③Mg3N2;(2)B。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29.(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请根据图16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图16(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最著名的一位科学家的名字:▲。(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是▲。(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4)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属于▲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5)上表的18种元素中,金属元素有种▲。(6)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共同合成了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9的超重元素,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元素的原子发现有如图17所示的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8)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除0族(最右纵行)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则原子半径:钠▲镁(选填“>”“=”或“<”,下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硫▲氯。【答案】(1)门捷列夫;(2)12.01;S;(3)A;(4)非金属;(5)5;(6)118;(7)氯化钠是钠原子与氯原子通过电子的得失形成的;(8)>;<【解析】(1)根据1869年以门捷列夫为代表的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进行解答;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3)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4)根据元素的名称确定元素的种类;(5)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6)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来分析;(7)原子都有趋于稳定的趋势;(8)根据题干信息以及原子结构来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所给信息去解题能力。【详解】(1)1869年以门捷列夫为代表的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因此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门捷列夫;故答案:门捷列夫;(2)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16号元素是硫,其元素符号为S;故填:12.01;S;(3)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4)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是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5)图1中的18种元素中,锂、铍、钠、镁、铝属于金属元素;故填:5;(6)质子数为118的元素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