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挚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为国献身的鲜为人知的情怀。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挚痛qiè而不舍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改为“”。

3.下列选项中节选了“鲜"在《新华字典》中的四个义项,文中“鲜为人知”中的“鲜"意思应为()。

A.新鲜B.少

C.鲜美D.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

4.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答案】1.zhì;锲

2.狂斓;狂澜

3.B

4.【示例】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了老王的质朴与善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续写式仿写;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4)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1.“挚”应读zhì,意为“真诚、恳切";“痛”读tòng,表示“悲伤"或“身体某部分疼痛”。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指刻,读qiè。

故答案为:zhì;锲

2.本题考查学生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狂斓”应写作“狂澜"。

故答案为:狂斓;狂澜

3.A.“新鲜”通常指食物未变质或事物刚出现不久,与“鲜为人知"的语境不符;

B.“鲜为人知”意指很少有人知道,其中“鲜"在此处作副词,意为“少”。这与文中的语境相吻合,即邓稼先为国献身的情怀是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

C.“鲜美"多用于形容食物的味道好,与“鲜为人知”的语义无关;

D.“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的“鲜”是名词性用法,与“鲜为人知"中的副词用法不符。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据此可仿写为: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感受到孙悟空那义薄云天,敢于反抗的斗志

故答案为:【示例】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了老王的质朴与善良。

(2024七下·沧州期末)七年级(1)班准备以“天下家国”为主题展开一次实践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积累和实践调查完成以下任务。

5.请你围绕活动主题,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

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

①___②___

6.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7.同学们推荐你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

【答案】5.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书籍交流会

6.示例:回望历史立志报国(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7.示例:大家好!弘扬爱国精神,加强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我们尽情抒发自己胸中的爱国热忱吧!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3)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5.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天下国家”和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从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方面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书籍交流会

6.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和活动标语的特点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回望历史立志报国(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7.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和开场白的特点分析作答,注意语言凝练、有号召力。

故答案为:示例:大家好!弘扬爱国精神,加强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我们尽情抒发自己胸中的爱国热忱吧!

二、阅读(56分)

8.(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徜徉在古文诗苑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灵魂,领略了他们内心的爱恨情仇。“___,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岑参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情感;“杨花榆荚无才思,___。”这是韩愈借杨花榆荚来书写对春的留恋;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寒光照铁衣。”可见木兰军营生活的艰苦;“,。"(《陋室铭》)体现出作者心静如水不受干扰的安贫乐道的情操。

【答案】马上相逢无纸笔;惟解漫天作雪飞;隔江犹唱后庭花;朔气传金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惟、犹、朔、柝、牍。

故答案为:马上相逢无纸笔;惟解漫天作雪飞;隔江犹唱后庭花;朔气传金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选出对两首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岱宗夫如何"中的“夫如何”意思是“到底怎么样呢?"传神地写出作者看到泰山后的惊叹仰慕之情。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好像整个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一样。

10.结合诗人创作背景,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分别表达出的作者的内心情感。

【答案】9.B

10.《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登飞来峰;望岳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9.ACD.正确;

B.有误,“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千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

故答案为:B

10.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比较理解。《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登飞来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飖①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节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注】①飘(yáo):随风飘荡的样子。

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实为花中仙子也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香远益清:

③荷花为雨所洗:④余以为妙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4.莲,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请简要概括周敦颐和李盛仙各自爱莲的原因。

【答案】11.实为/花中仙子也

12.多;更加;被;我

13.①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②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4.周敦颐对莲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莲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李盛仙爱莲是因为莲被雨洗后鲜妍明媚,清丽袅娜。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

一天,我和几位好友,在湖边的亭子里观赏荷花。兴致正浓时,忽然有大雨倾盆而下,湖中的荷花都呈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湖面波澜不惊,湖水和天空呈现出一样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艳明媚,姿态柔美,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的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写得精妙极了。

1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为:真是花中的仙子啊。主语:“实为”之前的部分(虽然在这句话中并未直接给出,但我们可以理解为某个或某些花卉),是这句话所描述或判断的对象。在完整的语境中,应有一个明确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为主语,比如“牡丹"、“兰花”等。谓语:“实为”,这是一个动词短语,表达了判断或确认的意思。“实”是副词,用来加强“为"的判断语气,表示“确实是”或“的确是"。宾语:“花中仙子也”,这里“花中仙子"是名词短语,作为“实为”的宾语,被判断或确认为某种状态或身份。“也"是一个语气词,用在这里加强了判断的语气,使句子更加肯定。

故答案为:实为/花中仙子也

1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②句意: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益:更加。③句意:荷花被雨水所冲洗。为:被。④句意:我认为绝妙极了。余:我。

故答案为:多;更加;被;我

1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有:之,的;鲜,少。②中重点词语有:偕,和;观,观赏。

故答案为:①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②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4.本题考查对主旨情感的把握。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是因为莲花具有高洁正直、淡泊名利、不与世俗与世浮沉、有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品质;根据【乙】文“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可知,莲花被雨水冲洗后,鲜艳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正如花中仙子般。由此,李盛仙喜爱莲花。

故答案为:周敦颐对莲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莲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李盛仙爱莲是因为莲被雨洗后鲜妍明媚,清丽袅娜。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5.本文描写紫藤萝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16.分析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7.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从整体到局部。

16.①引出下文,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1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辨析文章的写作顺序;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记叙文首段的作用一般有:①总领全文,点明主旨;②为下文作铺垫;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④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区位分析、主旨分析、修辞分析。作答时学生可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15.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结合“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等内容可知,作者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据此可知,作者描写紫藤萝时采用了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故答案为:从整体到局部。

16.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在文章开头独立成段。从容上,作者被紫藤萝盛开的美景深深吸引,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令人震撼。结构上:引出下文,照应文章结尾,并造成悬念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引出下文,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17.本题考查语句理解和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将花和人类比,在都遭遇了不幸时,花尚且能“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那么人也一定可以振作起来,加快脚步去创造更好的人生。人生长途漫漫,本就会遭遇各种不幸与艰难困苦,最可贵的应该是面对不幸时那一份乐观豁达的心态和重新扬帆起航的勇气、毅力。紫藤萝花用它顽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我们每个人也一定可以。

故答案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卖菜的老人

陆金美

①周日去菜市场买菜,在菜市场门前,看到一临时菜摊。摊主是一位精瘦精瘦、头发一片花白、戴着眼镜、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守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放着两篮青菜。老人偶尔会发出一两声叫卖声,声音有点低,不过,并没有人光顾他的摊位。

②看到老人菜摊冷清,出于同情,我提着购物袋,向他的摊位走去。这时,有两位顾客走到他的摊子,弯下腰提起一捆青菜,反复翻看,似对菜不满。“你这菜虽然卖得便宜,但菜上有虫斑虫眼。如果把这些不中看的菜叶子掰去,和贩子卖的大棚菜价格差不多了。"话音未落。一捆菜已被掰掉三分之一的菜帮子,散落在地。

③两位买菜的顾客走后,在老人的菜摊前留下了好多略带斑点的青菜叶子。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

④我弯下腰也从篮子里拿出一捆,老人没有称。他说:“这菜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来卖的,没有成本,只有工钱,便宜卖。这捆3斤重,你给7块钱吧。菜的样子不如贩子菜样好看,但没打农药,虽然有的菜叶有点虫斑虫眼,但好吃,不信你回家吃吃看。”我说:“好吃,以后就买你的菜啦!"老人说:“后天还来卖最后一次,小青菜就没有了,那要到立冬才来卖大白菜呢。”

⑤我把这捆菜装到购物袋里,说:“好吃,后天我肯定来买。"然后给了老人10块钱。老人刚准备给我找零时,我却提着购物袋头也不回地走了。

⑥半个小时后,我买好其他蔬菜回家。路过这个摊位时,发现那位卖菜的老人正焦急地向菜市场张望。等看到我时,老人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停下。随后他跑上前来,一边将硬币往我手里塞,一边责怪自己:“都怪我上了年纪,早上忘了拿零钱,刚跟人家换了硬币后,你已经走远了,实在不好意思。”老人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是对诚实做人最好的诠释。比起那些变着法子缺斤少两,挣昧良心钱的奸商,老人的心却是那样的善良和伟大。

⑦不承想,半个月后,我又见到了卖菜的老人。

⑧那次,我们单位与慈善会在生活广场联合举办一场为山区孩子送温暖的活动。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并且,他执拗地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是一个劲地表示,希望这点小心意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⑨我认真地帮老人做了登记。一切手续办完之后,在老人临走时,我递了一张名片给老人,与他约定立冬给我送50斤大白菜。我家要腌咸菜。老人接过名片,笑着说:“这个年纪了,过了今天没明天,只要我活着,立冬一定给你打电话送大白菜!"

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立冬。大白菜已上市了,始终没见老人打电话来。我多次去菜市场买菜,也没见到老人。已到小雪了,老人还是没来电话。我想:或许是他家长的大白菜不出村就卖掉了。或许是健康原因,或许……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位老人健康平安,更希望明年春天还能买上他的青菜。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第2期,有删改)

18.本文记叙了“我”和卖菜老人之间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19.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

2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

21.本文主要描写我和卖菜老人交往的故事,在第②③段提到两位买菜的顾客有何作用?

22.联系本文和下面《老王》的链接材料,体会杨绛对老王的感情和本文中“我"对卖菜老人的感情的异同。

链接材料:

①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②“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③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答案】18.①“我"多付了老人买菜钱,他专门换硬币给“我”找零;②“我"在公益活动上看到老人匿名为山区孩子捐款,并与老人约定立冬找他买菜,却再没见到老人。

19.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动作的艰难,表现出老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

20.“竟然”的本义是出乎意料。“竟然"写出了“我”在慈善募捐现场看到卖菜老人和对卖菜老人捐赠两千元现金的震惊。两个“竟然"也从侧面表现出卖菜老人奉献爱心、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

21.写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一是表明老人卖菜挣钱的不易,更能突出下文老人捐赠两千元行为的可贵。二是将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和“我”的行为进行对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2.同:对卖菜老人、老王诚信经营的赞美和敬佩。

异:①老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以援手,杨绛心存感激;同时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老王感到愧怍。②本文中“我”对卖菜老人有平安的祝愿。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梳理、概括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4)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

18.本题考查全文内容概括。细读文章可知第一件事在文章第4~6段,写“我"买菜时多付了3元钱,老人准备找零时,“我”却离开了,而老人换到硬币后,一直寻找、等待“我"最终给“我”找零;第二件事在文章第8~9段,写老人在慈善活动上匿名为山区孩子捐赠了两千块钱的现金“我"为老人做登记,并与他约定立冬购买50斤大白菜,但是到了冬天,却没有再见到老人。

故答案为:①“我”多付了老人买菜钱,他专门换硬币给“我"找零;②“我”在公益活动上看到老人匿名为山区孩子捐款,并与老人约定立冬找他买菜,却再没见到老人。

19.本题考查赏析词句。“弯下腰"这一动作,描绘出老人为了捡起地上的青菜叶子而不得不放低身姿的场景,体现了他不辞辛劳、不怕脏累的品质。紧接着,“一一捡起来”这一细节,强调了老人对每一片被丢弃的叶子都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和珍惜,展现了他节俭的生活态度和细致的性格特点。最后,“放到三轮车里"则进一步说明了老人将这些看似无用的叶子收集起来的意图,可能是为了带回家中再利用,如作为家禽的饲料或堆肥等,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环保意识。

故答案为: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动作的艰难,表现出老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视。

20.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联系“哪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可知,第一个竟然是作者没有想到老人会第一个来到广场,表现了他内心的疑惑。联系“捐了整整两干块钱的现金”可知,第一个竟然是作者没想到老人会捐出两千元钱,感到震惊。

故答案为:“竟然"的本义是出乎意料。“竟然”写出了“我"在慈善募捐现场看到卖菜老人和对卖菜老人捐赠两千元现金的震惊。两个“竟然”也从侧面表现出卖菜老人奉献爱心、不图名利的高尚品质。

2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这时,有两位顾客走到他的摊子,弯下腰提起一捆青菜,反复翻看,似对菜不满"话音未落,一捆菜已被掰掉三分之一的菜帮子,散落在地”可知,老人卖菜非常不易,要忍受挑剔的顾客,最终也可能不会卖到钱。联系后文老人捐出两干块钱的行为可知,此处老人挣钱的不易更加突出了老人损钱行为的可贵。联系第④段和第⑤段中“我"的表现,买走老人所有菜,不要老人找零钱,“我”的行为与这两位顾客的行为形成了对比引出后文老人为了找给“我"零钱特意等“我”,“我"遇到老人捐款的情节。

故答案为:写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一是表明老人卖菜挣钱的不易,更能突出下文老人捐赠两千元行为的可贵。二是将两位买菜顾客的行为和“我”的行为进行对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2.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卖菜老人卖掉自己辛苦种植的菜,并归还买菜人买菜的零钱,后来把自己卖菜的两千块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却不留名字。作者赞美了老人这种默默奉献、不贪便宜诚实的品质。《老王》讲述了旧社会一个普通的人力车车夫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忠厚的“老王"形象,说出了作者的对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车夫的怜惜与对他的愧炸。这两篇文章相同的地方都表现了对小人物的赞美和敬佩。不同:老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以援手,杨绛心存威激:同时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老王感到愧怍。同时“我"对卖菜老人有平安的祝愿。

故答案为:同:对卖菜老人、老王诚信经营的赞美和敬佩。异:①老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伸以援手,杨绛心存感激;同时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老王感到愧怍。②本文中“我"对卖菜老人有平安的祝愿。

(2024七下·沧州期末)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23.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是谁,其中能体现“圣人"对祥子关照的一件事是什么?

24.读过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人,都会对书中一个人物留下深刻印象——他是热爱海洋的工程师,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遇事冷静、沉着又机智。他是谁?结合以上评价,简要列举小说中的相关情节。

【答案】23.曹先生示例: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24.尼摩船长。尼摩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反抗失败后的尼摩选择了归隐大海。尼摩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并且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脱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爱之心关注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他定期地将装有金银财宝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物质援助。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综合评价;《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解析】【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23.曹先生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平。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一个极普通的人,只是由于待人宽和、民主而被认为是“圣人”。

故答案为:曹先生;示例: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2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与分析。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精通海洋知识,亲自设计并建造了核潜艇。尼摩船长也是一个神秘、帮助弱者、抵抗强者的善良人。他请了阿龙纳斯乘潜水船作海底旅行,在危险重重的海上旅行,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了困难。如搁浅、士人围攻、与鲨鱼搏斗、洋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但他沉着镇定,指挥艇员一次又一次脱离险境。

故答案为:尼摩船长。尼摩是个有正义感的反抗英雄,他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向往民主与自由。反抗失败后的尼摩选择了归隐大海。尼摩是一个有博爱之心的勇士,有着为人类献身的崇高精神。他请求阿龙纳斯教授为伤势严重的部下治疗,面对水手的死,尼摩甚至情绪激动地留下了眼泪,并且为他举行了庄严隆重的珊瑚王国的葬礼;看到印度采珠人被鲨鱼袭击,他“奋不顾身地站了起来,拿着匕首直朝大鲨鱼冲去,和鲨鱼进行肉搏”,还慷慨地送给采珠人一袋珍珠维持生计。虽然脱离了世俗社会的生活,尼摩仍然以慈爱之心关注着被压迫国家的人民。他定期地将装有金银财宝的箱子交给固定的联系人,为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供物质援助。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三、写作题(19题50分)

25.(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这些照片,有的让你回味,有的给你启示,有的令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潸然泪下……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照片里的故事

在厚厚的相册中,有一张照片,它像一颗闪烁的珍珠,镶嵌在我记忆的宝盒里,熠熠生辉。每次翻开它,我的心湖都会泛起层层涟漪。

这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的场景是一个简陋的教室。破旧的黑板,缺角的桌椅,以及那扇糊着报纸的窗户,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群孩子,他们或坐或站,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照片中间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就是我。那时的我,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的布鞋也磨出了洞,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的手中紧握着一本破旧的课本,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记得那是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明亮的灯光,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连课本都不够。但我们从未抱怨,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那时候,我们的老师是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姑娘。她放弃了城市的繁华,来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用她的青春和热情点燃了我们求知的欲望。她的课生动有趣,即使是在那简陋的教室里,我们也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

这张照片,是一位好心的记者来学校采访时拍摄的。他被我们的学习热情所感动,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刻。后来,这张照片被刊登在了报纸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我们学校捐赠了物资和书籍。

如今,我已经长大,离开了那个小山村,走进了繁华的都市。但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想起那段艰苦却充满快乐的时光,想起那些一起奋斗的小伙伴,想起那位无私奉献的老师。

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我的童年,更见证了社会的温暖和爱心的传递。它时刻提醒着我,无论生活多么优越,都不能忘记曾经的艰辛,要珍惜现在的美好,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围绕照片展开,强调了照片能够记录生活瞬间和生命中的故事,体裁为引导性的论述。

【题干分析】①材料指出照片具有记录和承载的功能,有的让人回味,有的给人启示,有的带来欢乐,有的引发悲伤。这意味着照片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是丰富多样的。②写作思路上,首先可以通过回忆一张或几张具有特殊意义的照片来引入主题。然后详细描述照片的内容,包括人物、场景、细节等,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分析这个故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影响。重点应放在故事的叙述和情感的表达上。写作时,要注意避免对照片的描述过于简略,导致故事缺乏支撑;开头可以用回忆的方式引出照片,比如“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照片始终让我难以忘怀”,事例素材可以选取家庭聚会、旅行经历、校园活动等方面,结尾可以总结照片对自己的意义,比如“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那一刻,更成为了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立意提取】

1.照片中的温暖记忆;

2.照片里的成长足迹;

3.照片背后的勇气与坚持【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1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挚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为国献身的鲜为人知的情怀。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挚痛qiè而不舍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改为“”。

3.下列选项中节选了“鲜"在《新华字典》中的四个义项,文中“鲜为人知”中的“鲜"意思应为()。

A.新鲜B.少

C.鲜美D.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

4.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2024七下·沧州期末)七年级(1)班准备以“天下家国”为主题展开一次实践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积累和实践调查完成以下任务。

5.请你围绕活动主题,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

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

①___②___

6.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7.同学们推荐你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50字左右)

二、阅读(56分)

8.(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徜徉在古文诗苑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灵魂,领略了他们内心的爱恨情仇。“___,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岑参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情感;“杨花榆荚无才思,___。”这是韩愈借杨花榆荚来书写对春的留恋;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寒光照铁衣。”可见木兰军营生活的艰苦;“,。"(《陋室铭》)体现出作者心静如水不受干扰的安贫乐道的情操。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选出对两首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岱宗夫如何"中的“夫如何”意思是“到底怎么样呢?"传神地写出作者看到泰山后的惊叹仰慕之情。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好像整个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一样。

10.结合诗人创作背景,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分别表达出的作者的内心情感。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飖①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节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注】①飘(yáo):随风飘荡的样子。

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实为花中仙子也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香远益清:

③荷花为雨所洗:④余以为妙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4.莲,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请简要概括周敦颐和李盛仙各自爱莲的原因。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5.本文描写紫藤萝时采用了怎样的顺序?

16.分析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7.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卖菜的老人

陆金美

①周日去菜市场买菜,在菜市场门前,看到一临时菜摊。摊主是一位精瘦精瘦、头发一片花白、戴着眼镜、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守着一辆三轮车,车上放着两篮青菜。老人偶尔会发出一两声叫卖声,声音有点低,不过,并没有人光顾他的摊位。

②看到老人菜摊冷清,出于同情,我提着购物袋,向他的摊位走去。这时,有两位顾客走到他的摊子,弯下腰提起一捆青菜,反复翻看,似对菜不满。“你这菜虽然卖得便宜,但菜上有虫斑虫眼。如果把这些不中看的菜叶子掰去,和贩子卖的大棚菜价格差不多了。”话音未落。一捆菜已被掰掉三分之一的菜帮子,散落在地。

③两位买菜的顾客走后,在老人的菜摊前留下了好多略带斑点的青菜叶子。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

④我弯下腰也从篮子里拿出一捆,老人没有称。他说:“这菜是自家种的,吃不完才来卖的,没有成本,只有工钱,便宜卖。这捆3斤重,你给7块钱吧。菜的样子不如贩子菜样好看,但没打农药,虽然有的菜叶有点虫斑虫眼,但好吃,不信你回家吃吃看。"我说:“好吃,以后就买你的菜啦!”老人说:“后天还来卖最后一次,小青菜就没有了,那要到立冬才来卖大白菜呢。"

⑤我把这捆菜装到购物袋里,说:“好吃,后天我肯定来买。”然后给了老人10块钱。老人刚准备给我找零时,我却提着购物袋头也不回地走了。

⑥半个小时后,我买好其他蔬菜回家。路过这个摊位时,发现那位卖菜的老人正焦急地向菜市场张望。等看到我时,老人向我招招手,示意我停下。随后他跑上前来,一边将硬币往我手里塞,一边责怪自己:“都怪我上了年纪,早上忘了拿零钱,刚跟人家换了硬币后,你已经走远了,实在不好意思。"老人再朴实不过的话语,却是对诚实做人最好的诠释。比起那些变着法子缺斤少两,挣昧良心钱的奸商,老人的心却是那样的善良和伟大。

⑦不承想,半个月后,我又见到了卖菜的老人。

⑧那次,我们单位与慈善会在生活广场联合举办一场为山区孩子送温暖的活动。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并且,他执拗地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只是一个劲地表示,希望这点小心意能真正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⑨我认真地帮老人做了登记。一切手续办完之后,在老人临走时,我递了一张名片给老人,与他约定立冬给我送50斤大白菜。我家要腌咸菜。老人接过名片,笑着说:“这个年纪了,过了今天没明天,只要我活着,立冬一定给你打电话送大白菜!”

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立冬。大白菜已上市了,始终没见老人打电话来。我多次去菜市场买菜,也没见到老人。已到小雪了,老人还是没来电话。我想:或许是他家长的大白菜不出村就卖掉了。或许是健康原因,或许……不管怎样,我希望这位老人健康平安,更希望明年春天还能买上他的青菜。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4年第2期,有删改)

18.本文记叙了“我"和卖菜老人之间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19.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等买菜的人走后,老人弯下腰将扔掉的青菜叶子一一捡起来,放到三轮车里。

20.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⑧段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天,第一个来到广场的,竟然就是那个卖菜的老人。起初,我以为他是来看文艺演出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老人竟然捐了整整两千块钱的现金。

21.本文主要描写我和卖菜老人交往的故事,在第②③段提到两位买菜的顾客有何作用?

22.联系本文和下面《老王》的链接材料,体会杨绛对老王的感情和本文中“我”对卖菜老人的感情的异同。

链接材料:

①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②“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③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024七下·沧州期末)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问题。

23.阅读《骆驼祥子》,感悟名著魅力。

在祥子的心目中,可投奔、依靠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小福子,一个是能原谅他、帮助他,被他称为“圣人”的是谁,其中能体现“圣人"对祥子关照的一件事是什么?

24.读过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人,都会对书中一个人物留下深刻印象——他是热爱海洋的工程师,富有正义感和奉献精神,遇事冷静、沉着又机智。他是谁?结合以上评价,简要列举小说中的相关情节。

三、写作题(19题50分)

25.(2024七下·沧州期末)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这些照片,有的让你回味,有的给你启示,有的令你捧腹大笑,有的让你潸然泪下……

请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zhì;锲

2.狂斓;狂澜

3.B

4.【示例】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了老王的质朴与善良。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续写式仿写;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解答本题要靠平时的成语积累,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记成语的字形,重点词及成语的意思。

(4)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1.“挚”应读zhì,意为“真诚、恳切";“痛”读tòng,表示“悲伤"或“身体某部分疼痛”。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指刻,读qiè。

故答案为:zhì;锲

2.本题考查学生查找并修改错字的能力。“狂斓”应写作“狂澜"。

故答案为:狂斓;狂澜

3.A.“新鲜”通常指食物未变质或事物刚出现不久,与“鲜为人知"的语境不符;

B.“鲜为人知”意指很少有人知道,其中“鲜"在此处作副词,意为“少”。这与文中的语境相吻合,即邓稼先为国献身的情怀是大多数人所不了解的;

C.“鲜美"多用于形容食物的味道好,与“鲜为人知”的语义无关;

D.“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的“鲜”是名词性用法,与“鲜为人知"中的副词用法不符。故答案为:B

4.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据此可仿写为: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感受到孙悟空那义薄云天,敢于反抗的斗志

故答案为:【示例】读杨绛的《老王》,我们感受到了老王的质朴与善良。

【答案】5.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书籍交流会

6.示例:回望历史立志报国(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7.示例:大家好!弘扬爱国精神,加强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我们尽情抒发自己胸中的爱国热忱吧!

【知识点】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3)本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拟写时要注意措辞和气氛的配合,注意要贴合主题。

5.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天下国家"和示例“爱国诗词朗诵会”,从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方面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书籍交流会

6.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和活动标语的特点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回望历史立志报国(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7.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学生需根据活动主题和开场白的特点分析作答,注意语言凝练、有号召力。

故答案为:示例:大家好!弘扬爱国精神,加强民族自豪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让我们尽情抒发自己胸中的爱国热忱吧!

8.【答案】马上相逢无纸笔;惟解漫天作雪飞;隔江犹唱后庭花;朔气传金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惟、犹、朔、柝、牍。

故答案为:马上相逢无纸笔;惟解漫天作雪飞;隔江犹唱后庭花;朔气传金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9.B

10.《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登飞来峰;望岳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9.ACD.正确;

B.有误,“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千寻"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

故答案为:B

10.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的比较理解。《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登飞来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答案】11.实为/花中仙子也

12.多;更加;被;我

13.①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②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4.周敦颐对莲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莲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李盛仙爱莲是因为莲被雨洗后鲜妍明媚,清丽袅娜。

【知识点】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乙】

一天,我和几位好友,在湖边的亭子里观赏荷花。兴致正浓时,忽然有大雨倾盆而下,湖中的荷花都呈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湖面波澜不惊,湖水和天空呈现出一样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艳明媚,姿态柔美,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的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写得精妙极了。

1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句意为:真是花中的仙子啊。主语:“实为"之前的部分(虽然在这句话中并未直接给出,但我们可以理解为某个或某些花卉),是这句话所描述或判断的对象。在完整的语境中,应有一个明确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为主语,比如“牡丹”、“兰花"等。谓语:“实为”,这是一个动词短语,表达了判断或确认的意思。“实"是副词,用来加强“为”的判断语气,表示“确实是"或“的确是”。宾语:“花中仙子也”,这里“花中仙子”是名词短语,作为“实为"的宾语,被判断或确认为某种状态或身份。“也”是一个语气词,用在这里加强了判断的语气,使句子更加肯定。

故答案为:实为/花中仙子也

1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②句意: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益:更加。③句意:荷花被雨水所冲洗。为:被。④句意:我认为绝妙极了。余:我。

故答案为:多;更加;被;我

1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有:之,的;鲜,少。②中重点词语有:偕,和;观,观赏。

故答案为:①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②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14.本题考查对主旨情感的把握。根据【甲】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知,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是因为莲花具有高洁正直、淡泊名利、不与世俗与世浮沉、有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品质;根据【乙】文“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可知,莲花被雨水冲洗后,鲜艳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正如花中仙子般。由此,李盛仙喜爱莲花。

故答案为:周敦颐对莲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莲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李盛仙爱莲是因为莲被雨洗后鲜妍明媚,清丽袅娜。

【答案】15.从整体到局部。

16.①引出下文,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引人止步;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1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