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1.(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诲(huǐ)禁锢(gù)溺死(nì)锐不可当(dāng)

B.翘首(qiáo)悄然(qiǎo)绯红(féi)广袤无垠(mào)

C.要塞(sài)不逊(xùn)解剖(pō)藏污纳垢(gòu)

D.炽热(chì)滞留(zhì)诘责(jié)殚精竭虑(dān)

2.(2024八上·恭城期中)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位名师的课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听得目眩神迷。

B.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其素质是极其低下的。

C.《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人情世故。

D.看了齐白石先生的画展,人们不禁叹为观止。

3.(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数日降雪之后,浙江乌镇景区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呈现出“冬日雪乡”,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大数据改变了贵州,其实,贵州不是也改变着大数据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句中“在贵州”是定语。

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句中的分号应该改为顿号。

5.(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

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

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做排放体

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

A.③⑤①④②B.②④③⑤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

6.(2024八上·恭城期中)古诗文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表现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山随平野尽,。(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同学们在班里玩起了“飞花令”。这次的指定字是“花”,可用《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来回答。((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游戏。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

(2024八上·恭城期中)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放鹤亭记

苏轼

①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③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④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释词)傃(sù):向,向着,沿着。挹(yì):通“揖”,作揖。陂(bēi):水田。狎(xié):亲近。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佁然不动___

③鸣鹤在阴,其子和之___

④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9.甲文中作者如何从侧面来写水清澈的特点的?(用原文回答)

10.下面有关乙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厌倦之情。

(2024八上·恭城期中)阅读理解

老舍先生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A)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B)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

11.选文中,汪曾祺先生回忆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生活小事,请简要概括。

①老舍先生喜欢种花赏花。

②___。

③老舍先生喜欢收藏精品画。

④_________。

12.请任选文中一处划线句进行赏析。

我选▲句,赏析:▲。

13.选文是为老舍先生作传,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齐白石老人?

1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4八上·恭城期中)阅读理解

父亲的麦粒

许心龙

那年夏天的一天,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凌乱的麦秸屑很有感情地揉进父亲泛黄的短发里。一晃,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六月的阳光把父亲的背心烙在了身上,父亲洗澡时,脊背呈现出醒目的背心模样,白而发亮。

父亲和我娘我哥齐上阵,摊开的一大场麦子很快变成一堆小麦山。麦山按捺不住地弥漫着麦香的热气。我娘拢了拢湿漉漉的乱发,瞅着麦山,脸上露出了疲劳后的笑容。

这时,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

“干透了吧”我娘问道。父亲没有搭腔,而是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了口中。随着颚骨的上下晃动,嘴里发出了清晰的嘎嘣嘎嘣的脆响。

“我要的就是麦粒嚼在嘴里的嘎嘣脆响!"父亲不容置疑地说。

“装麦!”父亲将军般地命令。面对饱满的麦子,父亲的精气神儿也是永远饱满的。

“麦收您爹看得最重。"我娘边往簸箕里搂麦,边说,“自从跟您奶奶分家另过,年年都是这样。”

“麦子晒干了,不会生虫。"父亲边扎麦袋口边说,“交公粮时心里也踏实。”

“我说多少遍了,从今年起,不再交公粮啦。"我强调说。

“你以为你是皇上,说免皇粮就免了。”父亲头也不抬,接话道。其实,父亲很为有我这个师范毕业执了教鞭的儿子骄傲的。

我娘不置可否地笑笑,那意思是责怪我想得倒美。

我望望仅会歪歪扭扭写出自己名字的二老,无语了。无知者无过,只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去年排队交公粮时,有人趁父亲去厕所,把一袋掺有土坷垃的麦子,调换

给了父亲。面对坷垃秕子麦,父亲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他因此受到了大喇叭的广播批评。受了奇耻大辱的父亲回来就找村主任申冤。村主任笑笑,拍拍父亲的瘦肩膀,说公粮交掉不就好了,再争论还有意思嘛。父亲叹一声,气得夜饭也没吃就蒙头睡了。睡梦中还发癔症连喊:“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十多袋麦子规矩地躺在了架子车上。父亲还跟往年一样,要提前一晚上去乡粮站排队。我娘准备好的有葱花面饼还有过夜的铺当。

这时,我看到村主任朝我们的麦场走来。我忙向村主任招手。村主任不会不知道政策,这回看愚顽的父亲还有什么话可说。我长出了一口气。

“老陆,今年麦子咋样?”村主任走近了,瞅着父亲问道。

“亩产一千一二百斤吧。"父亲笑答。父亲说着就解开一袋麦子,抓出一把,说:“来,村主任你看看。”

村主任探头看看父亲手里的麦子,点点头。

“嘎嘣响呢。"父亲说着就拈起几粒麦子准确无误地投人口中。很快,嘎嘣嘎嘣的响声就从父亲嘴里传出。我看到父亲咀嚼得很有耐心很卖力很幸福。父亲的那嘴钢牙好像就是为了麦粒生长的。最终父亲很满足地咽下那口麦面,说:“村主任,我再打开一袋你看看吧。”

“不,就跟这麦粒一样瓷实。"村主任再次点点头,说,“村里最过硬的,就是老陆了。”

“用这样的麦子交公粮,没问题吧"父亲胸有成竹地问道。

“交啥公粮?”村主任一愣,望我一眼,恍然明白了什么,笑道,“呵呵,你交公粮交上瘾了吧你不知道今年起公粮免征了吗?"

父亲呆若木鸡。无疑,村主任的一番话在父亲看来显得惊天动地。

“老陆,不交皇粮就违法的时代过去啦!”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村主任显然也很激动。

“村主任,你可不敢开这样的玩笑呀!"父亲盯着村主任,小心地说。

“连我的话你也不信?电视上都播了呢。”村主任拍拍父亲的瘦肩膀,一本正经地说,“老陆,对去年交公粮的事还放不下吧?"

“我真咽不下这口气。”父亲硬咽着说,“我的麦子粒粒嘎嘣脆响,交恁①些年公粮了从没有过二样的。"

“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村主任安慰道。

“看看我的麦子哪粒不嘎嘣脆响?"父亲执拗地说,“那袋土坷垃秕子麦,打人的脸呀!”

“好了,别伤心了。"村主任再次拍拍父亲的肩膀,说,“你就用这车麦子卖了钱,买辆三轮车吧。也一把年纪了,该省点力气了。”

“听村主任的,买辆三轮车吧。"我娘忙说。我娘望村主任一眼,说:“没见过恁一根筋的,弄啥事就怕别人吃了亏。”

“呵呵,谁不知道老陆!"村主任笑说,“我说老陆呀,这就是变迁。可不能坐在福中不知福。”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我娘叹一声,偎坐在了父亲的身旁。

我知道看电视怕费电的父亲封闭了自己。父亲有的是力气,不需花钱的取之不竭的力气。

晚饭时,父亲破例喝了二两小酒,早早地睡了。半夜里,父亲的高声喊叫把我惊醒。父亲喊道:“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我娘摇摇头,轻推了父亲一把。父亲翻翻身,呼噜声再次响起。

如今,年迈的父亲嘴里没有了牙齿,村主任和我就再也听不到父亲嚼麦粒时发出的嘎嘣嘎嘣的响声了。但那嘴却成了舌头的天下,那自由的舌头时常翻滚:“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

我牵着父亲不停哆嗦的手,知道他一直很纠结公粮咋突然不让交了呢,他的那嘎嘣嘎嘣的麦粒有多失望和忧伤呀!

(原载《百花园》2017年第9期)

注释:(恁)这么。

15.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事件的起因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16.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父亲一屁股坐在了车尾的麦袋子上,右手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鼓鼓的麦袋子。

17.请结合文本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

18.本文以“父亲的麦粒"为题目,请联系文本分析其作用。

19.文中为什么父亲一直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而村主任却安慰道“老陆,别恁较真了,都过去了"?这件事为什么父亲一直都过不去呢?

20.(2024八上·恭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有误,教诲(huǐ)——huì;

B项有误,绯红(féi)——feī;

C项有误,解剖(pō)——pōu;

D项正确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答案】A

【知识点】错用修改

【解析】【分析】A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这里运用语境错误。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3.【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项有误,存在逻辑问题,“成功与失败”是两面,而“个人努力的结果"只对应一面,应删去“与失败”;

B项有误,成分残缺,“冬日雪乡"后缺少补充说明,应在“冬日雪乡”后加上“的韵味";

C项有误,缺少主语,“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和“使我重新认识了"之间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D项正确,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病句辨析能力。初中常考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逻辑矛盾等。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4.【答案】C

【知识点】顿号;分号;反问

【解析】【分析】A项正确,该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反问强调了贵州对大数据的影响。

B项正确,“拒绝毒品”是动宾短语,“品行端正"是主谓短语,“交通安全意识”是偏正短语,短语结构判断无误。

C项有误,句中的“在贵州"是状语,用来说明动作发生的地点,而不是定语。

D项正确,句中的分号用于并列的名词短语之间,改为顿号也是可以的,因为顿号也可以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分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和短语类型的把握,以及句子成分和复句关系的辨析。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词性;并列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四种短语类型:掌握常见的句号、问号、顿号等标点符号。此类题型比较考验学生语法知识,注意把握修辞、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等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段讨论的中心内容是计划生育,可知③句放在首位.接下来①②句紧承其后,谈计划生育的弊端,①句转折,②句紧承①句,具体解释①句提到的“另一种结果”。可见③①②在前且连用,综合排除法,可见正确答案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察句子排序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句子内容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连贯性进行排序。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包括:①反复阅读句子,了解整段话的核心思想。②从选项着手,利用排除法确定首句,依次代入阅读。③准逻辑连接词或明显的提示词。④保持陈述对象或话题统一。⑤合理正确排列顺序,符合时间、空间或事理等逻辑关系。初中阶段句子排序题整体难度不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根据上述方法多加练习,提高解题正确率。

6.【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老骥伏枥

(3)江入大荒流

(4)夕日欲颓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1)注意易错字:①蓬、塞;②雁;

(2)注意易错字:骥、伏、枥;

(3)注意易错字:荒;

(4)注意易错字:颓;

(5)注意易错字:①渐;②蹄;

故答案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老骥伏枥;江入大荒流;夕日欲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①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②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③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④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答案】7.大约;静止不动的样子;应和,和鸣,附和;山的北面

8.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那个缺口。

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本题考查学生对侧面描写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作者想要表现某人某事,但不直接写这个人这件事,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7.①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②句意: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③句意:鹤在北边鸣叫,其幼鸟附和它。和:应和,和鸣,附和;

④句意:鹤归来吧,在东山的北面。阴:山的北面。

故答案为:大约;静止不动的样子;应和,和鸣,附和;山的北面

8.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凄,使.…..凄凉;邃,深。句意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晕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适,恰好;缺,缺口。句意为: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那个缺口。

故答案为: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那个缺口。

9.本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注意是侧面描写。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以得出"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故答案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A项符合文意,正确;

B项符合文意,正确;

C项符合文意,正确;

D项有误,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D

【答案】11.老舍先生喜欢喝茶。老舍先生与齐白石老人的逸事。

12.示例一:A句;“一盆一盆”“一身热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老舍先生养花健身、爱花成性的特点。

示例二:B句;“踌躇了很久”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齐白石老人求真的艺术品质。

13.①写齐白石老人是为了写老舍先生,写齐白石老人的艺术天赋与艺术品质,是为了写老舍先生的艺术意趣②写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的理解、关心和对其人品的敬重,表现了老舍高尚的品质。

14.情趣高雅、关心他人。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文章结构梳理能力。梳理文章内容时,首先需明确主旨,再围绕主旨分解各部分要点,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主旨,快速浏览文章,捕捉主要信息和作者意图,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作为梳理的起点。②分解要点,识别段落主题:将文章划分为若干段落,每段提炼一个主题句。根据段落主题,将内容归类到不同的逻辑单元下,如背景介绍、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③构建框架:使用标题、小标题或编号列表,构建清晰的文章框架。确保各部分之间逻辑连贯,使用过渡句或词语连接。④检查完善:确保梳理的内容准确无误,无遗漏。调整语言表述,使梳理结果更加简洁明了。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赏析能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的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对仗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通常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理解能力。任何写作手法的安排都服从写作目的,因此,要回答此题,首先应把握文章的主题,在把握主题的基础上来探讨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其次,要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也就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对写作意图进行探究。主旨的理解要注意结合文章进行分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答题的时候,表明观点,要注意抓典型,不能选择一些似是而非的、可有可无的内容。

(4)本题考查学生的人物形象概括能力。做此类题时首先要对人物进行总评,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总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时可以用一个形容词短语或动词短语来概括。在结合文本时可以用原文中的语句,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加以总结。

11.解答该题目首先对全文结构有一定的把握。文中①至⑤段有四件事表现了老舍先生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文章第①段主要写老舍先生喜欢种花赏花;第②段写老舍先生喜欢喝茶,并要给客人亲自倒茶;第③段写老舍先生喜欢收藏精品画;第④)段写老舍先生与齐白石老人之间的交往。据此理解概括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老舍先生喜欢喝茶;老舍先生与齐白石老人的逸事。

12.根据题干可知,可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将A句“天气暖和"和“刮风下雨”分开写,虽然两种情况搬花的情景与感受相似,但是反复的描述:“一盆一盆"一身热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表现老舍先生夫妇二人待弄花草的辛苦,以此突出他们对花的喜爱之情;B句考查的是辩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这是心理描写,反映了齐白石老人实事求是的品质。

故答案为:示例一:A句;“一盆一盆"一身热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舍先生养花健身、爱花成性的特点。

示例二:B句;“踌躇了很久"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齐白石老人求真的艺术品质。

13.本题可以从故事情节的需要、表现手法的匠心、整体构思的独到等角度回答。第③④段写齐白石老人的艺术天赋与品质,更能显示出老舍先生不凡的艺术品位;通过写二人之间的交往逸事,也突出表现了老舍先生理解他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更加进一步展现出老舍先生对齐白石的敬重,突出齐白石的人格品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故答案为:①写齐白石老人是为了写老舍先生,写齐白石老人的艺术天赋与艺术品质,是为了写老舍先生的艺术意趣②写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的理解、关心和对其人品的敬重,表现了老舍高尚的品质。

14.文章通过写老舍先生喜欢种花、赏花,喜欢喝茶并要亲自给客人倒茶,喜欢收藏精品画等内容,表现了老舍先生的情趣高雅、热诚待人的品质;通过叙写老舍先生与齐白石老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了老舍先生关心、关爱他人的品质。

故答案为:情趣高雅、关心他人。

【答案】15.去年父亲交公粮的时候被人换了掺有土坷垃的麦子,受到广播批评(被冤枉);;今年父亲准备用品质好的麦子来交公粮,为自己平反名声(用好麦子来雪冤),却被告知公粮免征;;父亲一直到老都放不下被人冤枉这件事。

16.动作描写,“一屁股坐”、“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这些动作生动地写出父亲得知不用交公粮,不能洗刷自己冤情后的无奈,失望(失落),伤心,气愤(生气)的心情。

17.①夏天太阳的热劲刚弱下来,父亲就到场里收麦子(父亲在大麦场上忙乎了半个月),看出父亲的勤劳;②父亲严格把关他的麦粒(父亲一遍一遍地检查麦粒),看出父亲的认真,严谨;③父亲不愿意用差的麦子交公粮,怕别人吃亏,看出父亲的淳朴,老实;④父亲一直放不下交公粮被人冤枉的事情(父亲不断地重复着“那不是我的麦子”这句话),看出父亲很爱面子(较真、固执、执拗)。

18.“父亲的麦粒"是全文的线索,全文紧紧围绕着父亲与麦粒的故事展开,推动情节发展,“麦粒”也代表着父亲的面子,含蓄点明文章主旨(或:麦粒“嘎嘣脆"也是父亲朴实、做事认真的精神象征)。

19.因为父亲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其实是在强调自己受冤屈,想争回自己的面子;而村主任认为父亲已经没有办法雪冤,不如放平心态,追求幸福新生活;父亲过不去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关乎一个人的尊严,信誉(地位)。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思想倾向;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2)从描写角度欣赏句子的答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识别描写角度:首先判断句子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绘对象,侧面描写则通过其他事物或人物来烘托对象。②分析描写内容:分析句子中具体描写了对象的哪些方面,如外貌、行为、语言、心理等。③体会描写效果:思考这种描写方式如何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人物特点,突出了文章主题等。④总结答题要点: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句子从描写角度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和表达作用。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从描写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欣赏并解析句子。

(3)本题考查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①从文章中直接找出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②从人物自身的相关言行(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的描写)和他人的相关言行(侧面描写)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③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作用的掌握能力。标题的常见作用有:①概括文章内容(中心)。②作者情感出发点。③交代事情的时间、人物等写作对象。④全文的线索。⑤新颖,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⑥一语双关(表层含义深层含义)。⑦具有象征意义(有就写没有就不写)。⑧有修辞答修辞(有就写没有就不写)。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根据文本内容结合主旨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①上下文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重点语句所在的段落或章节,了解该语句出现的上下文环境。这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或说话者的整体意图和语境。②关键词识别:在重点语句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或短语,它们对于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识别并理解这些关键词或短语的含义,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核心意思。③逻辑分析:有些重点语句可能包含复杂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并列等。通过逻辑分析理清这些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④情感色彩:有些重点语句可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如赞扬、批评、讽刺等。通过识别这些情感色彩,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⑤联系整体:最后,需要将重点语句的含义与整个文本或对话的主题和目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意图和观点。

15.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记叙文六要素,记叙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本文写父亲想用品质好的麦子洗刷去年交公粮时被蒙冤的耻辱,却被告知不再交公粮了,他长时间对此事放不下。起因就是去年交公粮时被人调换麦子结果被批评;经过是父亲精心打麦准备用品质好的麦子交公粮,结果村主任告知公粮免征;结果是父亲一直到老放不下这件事。

故答案为:去年父亲交公粮的时候被人换了掺有土坷垃的麦子,受到广播批评(被冤枉);

今年父亲准备用品质好的麦子来交公粮,为自己平反名声(用好麦子来雪冤),却被告知公粮免征;

父亲一直到老都放不下被人冤枉这件事。

16.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入手。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这一句对父亲进行了动作描写,“一屁股坐"一下一下捶着”这些动作表现了父亲得知公粮免征、自己蒙的冤无法洗刷后的失望之情。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一屁股坐"、“不停地一下一下捶着”这些动作生动地写出父亲得知不用交公粮,不能洗刷自己冤情后的无奈,失望(失落),伤心,气愤(生气)的心情。

17.分析人物形象可从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等描写入手。“偏西的太阳热劲儿刚弱下来,父亲将饭碗一推,抹把汗,就喊娘到场里收麦子"父亲在打麦场上忙乎了半月多,该颗粒归仓了”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父亲伸出左手弯腰抓起一把温热的麦子,用力握了一下,伸开手掌盯了一会儿,又用右手食指来回划拉几下"表现了父亲的认真、严谨。“父亲是想借今年的饱满麦子,好好出一口去年在乡粮站交公粮时受的恶气”、“那不是我的麦子!那不是我的麦子"表现了父亲的淳朴、爱面子。

故答案为:①夏天太阳的热劲刚弱下来,父亲就到场里收麦子(父亲在大麦场上忙乎了半个月),看出父亲的勤劳;②父亲严格把关他的麦粒(父亲一遍一遍地检查麦粒),看出父亲的认真,严谨;③父亲不愿意用差的麦子交公粮,怕别人吃亏,看出父亲的淳朴,老实;④父亲一直放不下交公粮被人冤枉的事情(父亲不断地重复着“那不是我的麦子”这句话),看出父亲很爱面子(较真、固执、执拗)。

18.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中心、作为行文线索、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等作用。根据文本内容可知,本文故事围绕父亲的麦粒展开,“父亲的麦粒"就是文章的线索。麦粒”既写了父亲因去年被调换麦子而蒙冤,又表现了父亲爱面子、淳朴老实的特点,暗示了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父亲的麦粒"是全文的线索,全文紧紧围绕着父亲与麦粒的故事展开,推动情节发展,“麦粒”也代表着父亲的面子,含蓄点明文章主旨(或:麦粒“嘎嘣脆"也是父亲朴实、做事认真的精神象征)。

19.此题要联系人物性格特点来理解。根据文本内容可知,父亲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表现了他爱面子的特点,对蒙受的冤屈始终放不下。村主任的意思是既然事情已经过去,公粮也免征了,没有机会再证明,就放平心态,放眼未来。父亲强调这句话,使他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

故答案为:因为父亲不断强调“那不是我的麦子”,其实是在强调自己受冤屈,想争回自己的面子;而村主任认为父亲已经没有办法雪冤,不如放平心态,追求幸福新生活;父亲过不去是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关乎一个人的尊严,信誉(地位)。

20.【答案】【参考例文】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永远无法淡忘那一缕清香,那弥漫着母爱的芬芳。

那年的夏天,很热。

老天仿佛发了高烧一般,气温久久不降。树上的蝉浮躁不休地鸣叫,叫得人心越发烦乱。路旁那棵平日里高高耸立的树,如今也无力地垂下了那软绵绵的枝条。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学校。一到教室,口干舌燥的我急急去寻找饮水机,可遍寻整个教室,却始终不见。

我这才想起,饮水机早已停止了供应。不禁长叹:这么热的天,没有水,这可怎么让人活?终于熬到了放学,回家后,我将缺水一事跟母亲说。第二天上学,临走前,母亲便递给了我一个水壶。

体育课后,我小心翼翼的从抽屉里拿出那个水壶,在瓶盖的转动中,我不经意间闻到了一丝从缝隙中流露出来的清凉,随着转动,那丝清香愈而愈浓郁了。瓶盖终于拧开了,一缕如丝一般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教室,连燥热的空气此刻都变得清凉了。好像在这个时候,桌子是清香的,椅子也是清香的。我轻轻地抿了一口,那缕清香,顺着我的喉咙,缓缓流下,沁人心扉。在这淡淡的芳香中,仿佛还弥漫着母爱的清甜。我小口小口地呷着茶水,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清凉了。

此后的整个夏天,我都带着母亲给我泡的茶水,品味着那一份浓浓的爱。

多少年后的一天,我回到家里,看见了我的母亲:弯着腰,低着头,拿着扫把拖地。我看见大粒大粒的汗水从她的发丝滴落下来。突然,我猛地发现她的头发里藏有一丝白,那么一点,却那么扎眼。我默默地走上楼,用母亲给我盛水的水壶倒了一杯茶水。我将茶水端到母亲面前。母亲抬头看了看我,笑了笑,我看到她的眼里闪过一片晶莹。母亲缓缓地接过水壶,慢慢地喝下了茶水,我看着她笑,就像当初她看着我笑一样。

这一壶茶水,伴随了我多少个春秋,给我带来了夏日的清凉,也给我带来了冬日的温暖。现在,我用这一壶茶水,给我劳累的母亲送上一缕甘甜。

请让我永远记住这壶暖暖的爱,还有茶香中浸泡过的漫长岁月。

茶韵悠悠,母爱芬芳,此心永不忘!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记忆”,一个是“芬芳"。“记忆”表明要写以前发生的事情;“芬芳"一词,应该选用它的比喻义:让人温暖的人和事,不宜写它的原义,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一点。应该是写一个人,或者一种情感,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人或者情感。因为题目的关键是“记忆”,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要写出自己的内心体验,心理描写也不能少,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采用边叙述边抒情的方法。可以使用小见大写法,注意精心选材,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点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试题。写作时注意以下三点:(1)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2)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3)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适当插入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融入一定的修辞,使文章语言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饱满。

【点评】写好命题作文要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和意思。写好命题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紧扣命题作文的主题意思,不离题。因此,在写命题作文前要对作文题目进行认真审题,了解清楚作文题目要表达的主题意思,明确题意。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记忆”,一个是“芬芳”。“记忆"表明要写以前发生的事情;“芬芳”一词,应该选用它的比喻义:让人温暖的人和事,不宜写它的原义,写作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1/1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1.(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教诲(huǐ)禁锢(gù)溺死(nì)锐不可当(dāng)

B.翘首(qiáo)悄然(qiǎo)绯红(féi)广袤无垠(mào)

C.要塞(sài)不逊(xùn)解剖(pō)藏污纳垢(gòu)

D.炽热(chì)滞留(zhì)诘责(jié)殚精竭虑(dān)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有误,教诲(huǐ)——huì;

B项有误,绯红(féi)——feī;

C项有误,解剖(pō)——pōu;

D项正确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024八上·恭城期中)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位名师的课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听得目眩神迷。

B.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其素质是极其低下的。

C.《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人情世故。

D.看了齐白石先生的画展,人们不禁叹为观止。

【答案】A

【知识点】错用修改

【解析】【分析】A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这里运用语境错误。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3.(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数日降雪之后,浙江乌镇景区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呈现出“冬日雪乡”,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答案】D

【知识点】成分残缺;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A项有误,存在逻辑问题,“成功与失败”是两面,而“个人努力的结果"只对应一面,应删去“与失败”;

B项有误,成分残缺,“冬日雪乡"后缺少补充说明,应在“冬日雪乡”后加上“的韵味";

C项有误,缺少主语,“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和“使我重新认识了"之间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D项正确,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病句辨析能力。初中常考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逻辑矛盾等。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4.(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大数据改变了贵州,其实,贵州不是也改变着大数据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拒绝毒品"品行端正”“交通安全意识"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C.“在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句中“在贵州"是定语。

D.“苗绣;蜡染;银饰等民族艺术品展现了多彩的贵州文化。”句中的分号应该改为顿号。

【答案】C

【知识点】顿号;分号;反问

【解析】【分析】A项正确,该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通过反问强调了贵州对大数据的影响。

B项正确,“拒绝毒品"是动宾短语,“品行端正”是主谓短语,“交通安全意识"是偏正短语,短语结构判断无误。

C项有误,句中的“在贵州”是状语,用来说明动作发生的地点,而不是定语。

D项正确,句中的分号用于并列的名词短语之间,改为顿号也是可以的,因为顿号也可以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分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性的判断和短语类型的把握,以及句子成分和复句关系的辨析。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词性;并列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四种短语类型:掌握常见的句号、问号、顿号等标点符号。此类题型比较考验学生语法知识,注意把握修辞、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等知识。

5.(2024八上·恭城期中)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它的另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

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

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

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做排放体

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

A.③⑤①④②B.②④③⑤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段讨论的中心内容是计划生育,可知③句放在首位.接下来①②句紧承其后,谈计划生育的弊端,①句转折,②句紧承①句,具体解释①句提到的“另一种结果"。可见③①②在前且连用,综合排除法,可见正确答案是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察句子排序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句子内容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连贯性进行排序。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技巧包括:①反复阅读句子,了解整段话的核心思想。②从选项着手,利用排除法确定首句,依次代入阅读。③准逻辑连接词或明显的提示词。④保持陈述对象或话题统一。⑤合理正确排列顺序,符合时间、空间或事理等逻辑关系。初中阶段句子排序题整体难度不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根据上述方法多加练习,提高解题正确率。

6.(2024八上·恭城期中)古诗文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表现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2),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山随平野尽,。(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同学们在班里玩起了“飞花令”。这次的指定字是“花”,可用《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来回答。((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游戏。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

【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老骥伏枥

(3)江入大荒流

(4)夕日欲颓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1)注意易错字:①蓬、塞;②雁;

(2)注意易错字:骥、伏、枥;

(3)注意易错字:荒;

(4)注意易错字:颓;

(5)注意易错字:①渐;②蹄;

故答案为: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老骥伏枥;江入大荒流;夕日欲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①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②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③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④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024八上·恭城期中)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放鹤亭记

苏轼

①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②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③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④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释词)傃(sù):向,向着,沿着。挹(yì):通“揖”,作揖。陂(bēi):水田。狎(xié):亲近。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佁然不动___

③鸣鹤在阴,其子和之___

④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9.甲文中作者如何从侧面来写水清澈的特点的?(用原文回答)

10.下面有关乙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厌倦之情。

【答案】7.大约;静止不动的样子;应和,和鸣,附和;山的北面

8.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那个缺口。

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D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3)本题考查学生对侧面描写手法的理解与掌握。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作者想要表现某人某事,但不直接写这个人这件事,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命题,难度相对降低。解答此类题,先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答案相对应的内容,再将选项内容与原文比对,通过分析与比对得出答案。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句中的细微错误,如一些限定性的词语有没有丢失,使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等。

7.①句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②句意: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③句意:鹤在北边鸣叫,其幼鸟附和它。和:应和,和鸣,附和;

④句意:鹤归来吧,在东山的北面。阴:山的北面。

故答案为:大约;静止不动的样子;应和,和鸣,附和;山的北面

8.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凄,使.…..凄凉;邃,深。句意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晕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适,恰好;缺,缺口。句意为: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那个缺口。

故答案为: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②而山人的亭子,正好对着那个缺口。

9.本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注意是侧面描写。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以得出"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故答案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0.A项符合文意,正确;

B项符合文意,正确;

C项符合文意,正确;

D项有误,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D

(2024八上·恭城期中)阅读理解

老舍先生

①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A)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老舍先生曾说:“花在人养。”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汤显祖曾说他的词曲“俊得江山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也可以说是“俊得花枝助”。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就从西边的一间屋子走出来。这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里面陈设很简单,一桌、一椅、一榻。老舍先生腰不好,习惯睡硬床。老舍先生是文雅的、彬彬有礼的。他的握手是轻轻的,但是很亲切。茶已经沏出色了,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据我的印象,老舍先生总是自己给客人倒茶的。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馆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③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这四幅里原来点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诗(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B)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真正的关怀。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有删改)

11.选文中,汪曾祺先生回忆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生活小事,请简要概括。

①老舍先生喜欢种花赏花。

②___。

③老舍先生喜欢收藏精品画。

④_________。

12.请任选文中一处划线句进行赏析。

我选▲句,赏析:▲。

13.选文是为老舍先生作传,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齐白石老人?

1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1.老舍先生喜欢喝茶。老舍先生与齐白石老人的逸事。

12.示例一:A句;“一盆一盆"一身热汗”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

现了老舍先生养花健身、爱花成性的特点。

示例二:B句;“踌躇了很久"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了齐白石老人求真的艺术品质。

13.①写齐白石老人是为了写老舍先生,写齐白石老人的艺术天赋与艺术品质,是为了写老舍先生的艺术意趣②写老舍先生对齐白石老人的理解、关心和对其人品的敬重,表现了老舍高尚的品质。

14.情趣高雅、关心他人。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的文章结构梳理能力。梳理文章内容时,首先需明确主旨,再围绕主旨分解各部分要点,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主旨,快速浏览文章,捕捉主要信息和作者意图,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中心思想,作为梳理的起点。②分解要点,识别段落主题:将文章划分为若干段落,每段提炼一个主题句。根据段落主题,将内容归类到不同的逻辑单元下,如背景介绍、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③构建框架:使用标题、小标题或编号列表,构建清晰的文章框架。确保各部分之间逻辑连贯,使用过渡句或词语连接。④检查完善:确保梳理的内容准确无误,无遗漏。调整语言表述,使梳理结果更加简洁明了。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赏析能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的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对仗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通常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主旨理解能力。任何写作手法的安排都服从写作目的,因此,要回答此题,首先应把握文章的主题,在把握主题的基础上来探讨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其次,要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也就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对写作意图进行探究。主旨的理解要注意结合文章进行分析,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答题的时候,表明观点,要注意抓典型,不能选择一些似是而非的、可有可无的内容。

(4)本题考查学生的人物形象概括能力。做此类题时首先要对人物进行总评,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总体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时可以用一个形容词短语或动词短语来概括。在结合文本时可以用原文中的语句,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加以总结。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