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1页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2页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3页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4页
天津市九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阶段性检测生物学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微量元素B.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C.藻类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D.藻类吸收磷元素一般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A、磷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故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B正确;C、淀粉属于多糖,其元素组成只有C、H、O,不含磷元素,C错误;D、藻类吸收磷元素一般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实现,D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跨膜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D.甲、乙两种方式的运输速率仅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大小相关【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甲、乙两图物质跨膜运输特点是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都属于协助扩散。【详解】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而具有运动性,A错误;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只能转运特定的物质,因此二者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B正确;C、甲乙两种方式都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都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C错误;D、甲中载体蛋白需要与被转运溶质分子相结合,而乙中的通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甲、乙两种方式的运输速率不仅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大小相关,还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D错误。故选B。3.下列有关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B.乙为低等植物细胞,其体内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C.丙的遗传物质是RNAD.丁细胞有氧呼吸被抑制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答案】C【解析】【分析】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图甲为水绵,水绵是植物,水绵细胞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乙为蓝细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胞壁成分不是纤维素,A错误;B、乙为蓝细菌,为原核细胞,不属于低等植物细胞,其体内核糖体含RNA,蓝细菌细胞中不含叶绿体,B错误;C、丙为艾滋病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丁细胞为变形虫,其有氧呼吸被抑制不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因为脂溶性小分子被吸收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C。4.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肽由3种氨基酸形成,含有4个肽键B.该肽含1个游离的氨基、2个游离的羧基C.高温、强酸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D.形成该脑啡肽时,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答案】C【解析】【分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详解】A、图示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图中该分子有4个肽键,组成氨基酸的种类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而图中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含有的R基共四中,因而脑啡肽是由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A错误;B、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脑啡肽中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最左边)和1个游离的羧基(最右边),B错误;C、高温、X射线、强酸等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引起蛋白质变性,也会引起图示的脑啡肽变性,C正确;D、形成该脑啡肽时,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错误。故选C。5.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下,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图为操作及观察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答案】A【解析】【分析】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分析图示:滴加蔗糖溶液①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一定程度,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①中吸收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②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关闭,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②中失去一定水分,滴加蔗糖溶液③后一段时间,保卫细胞气孔张开程度较大,说明保卫细胞在蔗糖溶液③中吸收水分多,且多于蔗糖溶液①,由此推断三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为:②>①>③。【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①细胞处吸水量少于③处细胞,说明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①处理后>③处理后,A错误;B、②处细胞失水,故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B正确;C、滴加③后细胞大量吸水,故滴加③后有较多水分子进入保卫细胞,C正确;D、通过分析可知,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①>③,D正确。故选A。【点睛】6.甲是分泌蛋白形成,a、b、c代表不同细胞器,图乙是该过程膜面积变化,错误是()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C.图甲中构成人体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D.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三个条形柱代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说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存在相互转换。【详解】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A正确;B、由图乙可知,三个条形柱代表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说明该过程中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存在相互转换,B错误;C、图甲中构成人体分泌蛋白的物质X,即氨基酸最多有21种,b代表的是内质网,内质网对多肽链加工后获得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C正确;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的运输和转运过程是通过囊泡进行的,图乙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二者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故选B。7.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②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C.③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D.④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答案】C【解析】【详解】A、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错误;B、②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C、③是磷脂分子,是细胞器膜、核膜等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D、④由蛋白质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D错误故选C。【点睛】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及数量,尤其需要注意常考的四种“膜蛋白”:(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膜蛋白——糖蛋白。(2)膜载体蛋白:是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4)识别蛋白:是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8.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生理过程,甲~丁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丁分别代表的是CO2、酒精、乳酸B.①②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③④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C.动物细胞内,②过程比①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①过程有[H]产生,②③④过程均有[H]的消耗【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从细胞呼吸的三个反应式入手,丙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为丙酮酸;通过对比产物可以确定③过程的产物丁为乳酸;②④过程的产物中均有甲,则甲为CO2,乙应该是酒精。①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③表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④表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酒精,丙是丙酮酸,丁是乳酸,A正确;①过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代表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中,释放大量的能量;③④过程为两种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因此动物细胞内,②过程比①过程释放的能量多,C正确;①过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时,形成的[H]提供给后面的化学反应,因此②③④过程中均消耗前面反应提供的[H],D正确。9.关于生物体内一些重要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具有高效性,并且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任何条件下,每摩尔葡萄糖分解成ATP的量是恒定的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D.同一种酶在不间的温度条件下,其催化效率可能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酶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B、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每摩尔葡萄糖分解生成ATP量不同,B错误;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升高,C错误;D、同一种酶分别在最适温度前和最适温度后可能具有相同的催化效率,D正确。故选D。10.下图为胰岛素结构图,该物质中—S—S—由2个—SH脱去2个H形成,正确是()A.胰岛素中至少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B.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C.胰岛素水解产物含21种不同的氨基酸D.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2【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构成,其结构中含有三个-S-S-,每条肽链中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详解】A、该牛胰岛素含两条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NH2和2个游离的—COOH,A正确;B、该牛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为51肽,含有肽键数为51−2=49(个)B错误;C、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该牛胰岛素水解得到51个氨基酸,最多有21种氨基酸,但并非一定是21种,C错误;D、该牛胰岛素形成时,脱去49个水,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同时还形成了3个二硫键,减少了6个H,故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18+6=888,D错误。故选A。11.如图甲、乙、丙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象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代表的运输方式可以是协助扩散B.图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可以是胞吞或胞吐C.氧浓度变化对图中甲、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均有影响D.图丙可代表红细胞或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物质的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图乙中,为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图丙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图甲代表的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图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只能是胞吐,B错误;C、主动运输和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氧浓度变化对图中甲、乙代表的运输方式均有影响,C正确;D、图丙属于主动运输,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2.下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丙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物质之一B.催化丙→乙→甲过程的酶与酶3、酶2相同C.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能量释放,且乙→丙释放的能量最少D.甲为ADP,大肠杆菌体内ATP→甲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甲为ADP,乙为AMP,丙为腺苷,丁为磷酸。【详解】A、物质丙是腺苷,不是构成RNA的基本组成物质之一,A错误;B、酶具有专一性,催化丙→乙→甲过程的酶与酶3、酶2不同,B错误;C、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能量释放,且乙→丙释放的能量最少,因为该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是普通化学键,C正确;D、大肠杆菌体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D错误。故选C。13.下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中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也可光合作用B.乙中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三个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甘油分子可以通过图乙的方式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是自由扩散;图乙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载体,不需能量,表示协助扩散;图丙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载体和能量,是主动运输。【详解】A、图丙中消耗的ATP只能来自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进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A错误;B、图乙中的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发挥作用后不会失活,B错误;C、图示三个过程程都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即选择透过性,C正确;D、甘油分子可以通过图甲的自由扩散方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到细胞内,D错误。故选C。14.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结构的B侧为外表面B.甲、乙、丙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乙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D.丙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示结构可知,甲是生物膜结构,为单层膜;乙是叶绿体,丙是核糖体。【详解】A、甲结构为细胞膜,B侧有糖蛋白,是细胞膜的外表面,A正确;B、甲为单层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乙(叶绿体)具有两层膜,丙(核糖体)没有膜结构,B错误;C、乙(叶绿体)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错误;D、丙是核糖体,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A。15.甲、乙两图都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错误是()A.图甲中O2体积分数为a%时的情况对应于图乙中的A点B.图甲中O2体积分数为b%时的情况对应于图乙中的CD段C.图甲所示的四个体积分数中c%是最适合储藏植物器官的D.图甲中O2体积分数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详解】A、甲图中含氧量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氧气,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A正确;B、甲图中的含氧量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大于氧气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强度大,对应乙图中的AC段,B错误;C、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少即细胞呼吸最弱的时候,即图中的c点,C正确;D、氧含量为d%时,CO2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D正确。故选B。16.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物是细胞核膜上沟通核质与胞质的开口,由内外两层膜的局部融合所形成,核孔的直径为80~120nm,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房颤的成因可能与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复合物自由进出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中分开;(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详解】A、由题意“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可知,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核孔与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所以房颤的成因可能与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A正确;B、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B正确;C、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D、核孔具有选择性,DNA一般不能通过核孔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D。第Ⅱ卷(共52分)二、填空题17.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己、戊、己代表不同的随机物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1)大肠杆菌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__________,细胞中1与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2)己、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___决定(用己、丙回答)。若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3)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地鉴别出物质中有的__________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胰岛素④RNA(用①②③④来回答)【答案】(1)①.脱氧核苷酸②.脱氧核糖③.胸腺嘧啶(2)①.丙②.戊(3)①③【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图中甲和丙组成染色体,乙和丙组成核糖体,因此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1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2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3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4是大分子丁的单体,组成元素是C、H、O,因此丁是多糖,4是葡萄糖,戊可表示脂肪,己可表示磷脂。【小问1详解】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即图中的1,2代表的是组成RNA(乙)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细胞中1(DNA)与2(RNA)相比特有的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小问2详解】己、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根据元素组成可知,己可表示磷脂,丙代表的是蛋白质,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蛋白质,即丙决定,因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若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丁代表的是糖原,戊代表的是脂肪,因为脂肪不属于大分子,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戊,因为其中含有的C、H较多,而O含量少。【小问3详解】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地鉴别出物质中有的①葡萄糖③胰岛素,因为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而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蔗糖没有还原性,因而可用于鉴别葡萄糖;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斐林试剂的甲液相同,双缩脲试剂的B液可由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5倍制成,因而该试剂经过改造后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可鉴定出胰岛素,即利用上述试剂可以鉴定出的是①、③。18.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步骤操作方法试管A试管B试管C1淀粉溶液/mL2222处理温度/℃376003淀粉酶溶液/mLX114碘液/滴2225现象Y变蓝变蓝(1)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约为__________,图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该酶的_______被破坏,导致催化效率急剧下降。(2)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上表格中的实验。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表格中X、Y两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影响?_________。【答案】(1)①.37℃②.空间结构(2)①.温度②.1③.不变蓝④.H2O2可自然分解,且温度对H2O2自然分解的速度有影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小问1详解】分析图中曲线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在37℃左右;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低温只会使酶的催化效率暂时下降,而不会永久失活,一旦温度升高到合适范围,酶的催化活性即可恢复,即图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温度升高使该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小问2详解】①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是反应速率,本实验中的检测指标为底物的含量;除温度外的其他变量,如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淀粉溶液的用量以及碘液的用量都为无关变量,不同实验组别之间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据此表中的X为1(遵循等量原则),表中的Y为不变蓝,因为该组是是最适温度条件,该条件下淀粉迅速被分解,因而不变蓝。②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H2O2可自然分解,且温度对H2O2自然分解的速度有影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19.如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填序号),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功能特点是_________。(2)位于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__供给。(3)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___,该过程采用了_________技术。【答案】(1)①.②④⑦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选择透过性(2)①.c染色质②.②线粒体(3)①.⑤→③→①→⑥②.同位素标记【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⑥是细胞膜,⑦是细胞核。a是核孔,b是核仁,c是染色质。【小问1详解】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②线粒体、④叶绿体、⑦细胞核。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中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均可移动,因而它们组成的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表现出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小问2详解】位于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c染色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②线粒体供给,因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小问3详解】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为: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可见,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⑤→③→①→⑥,该过程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20.如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可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方式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图中d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图中信息分子C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2)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协助扩散,判断依据是_________。(3)已知相同培养条件下,水稻根细胞吸收大量的SiO4-,番茄细胞几乎不吸收SiO4-,这与细胞膜上________不同有关,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的功能。【答案】(1)①.b②.主动运输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①.不是②.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3)①.载体蛋白的种类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把细胞和外界分割开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题图分析,A代表转运蛋白或载体蛋白,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C代表信息分子,D代表糖蛋白。a、d运输方式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b、c运输方式不需要转运蛋白,代表自由扩散。【小问1详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方式为自由扩散,图中D为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自由扩散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且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图中b为自由扩散,且进入细胞,故图中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