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协同模式下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究_第1页
业财协同模式下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究_第2页
业财协同模式下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究_第3页
业财协同模式下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究_第4页
业财协同模式下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研究从业财协同视角出发,深入探究了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制药企业面临资金风险、采购风险、财务报告失真风险以及合同风险等多种财务风险,这需要从风险识别、预警、制度控制和团队建设等层面持续推进监测与防范。业财协同作为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途径,既提供了连接业务目标与风险管理的理念指导,也为构建系统性的风险防控体系提供了操作路径。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如何在这个大环境下实现稳定增长,使企业免受经济动荡与风险侵蚀,是企业面对的风险问题。业财协同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切入点,提供了连接业务目标与风险防范的重要视角。它不仅是一种理念,也为建立系统性的风险管控体系提供了重要路径。那么,业财协同条件下,制药企业应该如何识别常见财务风险,并且从各个层面构建防线,本文将通过系统分析,为管理实践提供一份翔实的应对指南。一、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在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被看作是通过识别、评估、分析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的科学管理过程。具体到业财协同模式下的制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识别和防范各种财务活动中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制定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财务损失,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则是企业为保证经营管理的效率与效果、资产的安全与合理使用、财务报告与相关数据的真实完整等目标而建立的制度体系。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内部控制的建立可以有效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对风险进行监控;而财务风险管理则要依赖内部控制体系的支持,才能实施识别、评估、应对等风险管理措施。所以,业财协同模式要求在考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二、制药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识别(一)资金管理风险制药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由于制药产业市场变化快、政策调控大,很多企业经营状况起伏不定,现金流变化很大。如果企业没能预测准确现金流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资金调度,就很容易出现资金缺口或资金闲置的状况。资金缺口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财务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资金闲置也会耗费存储成本或使企业失去理财机会,导致利润减少。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由于医疗体制及政策影响下的药品销售特点,制药企业信用销售占比较高,回款期限较长,形成的应收账款余额大、占用资金多的情况较为普遍。如果企业在信用评审、合同设置以及后续催收过程中风险控制不力,很可能面临无法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这将直接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与新项目研发的资金链状况。(二)采购和支付风险制药企业采购管理的主要风险在于采购计划失误和采购成本超支。由于行业市场及政策环境变化快,很难完全准确预测原料药以及医疗器械、工艺设备等投入品的市场供应与价格变化情况。如果采购计划发生错误导致了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断供或价格上涨,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削减利润空间。采购支付风险方面,企业可能在资金核算以及与第三方的支付结算过程中,发生款项支付不及时或错误的情况,会损害企业商业信誉,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三)财务报告风险除了上述采购付款等经营性财务活动的风险,制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中也存在着风险。首先,企业有意或无意地只选择性地披露部分有利于自己的财务信息,而隐藏一些可能对股东和投资者判断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因此降低了财务报告的质量与决策价值。其次,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也可能出于与投资者沟通和缴税考量而作出偏离企业实际情况和业财目标的选择。最后,在对复杂业务的会计处理上,由于标准难以完全覆盖,企业可能有自己的会计估计与判断,这也影响了财务报表质量。上述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等对企业的判断与决策,损害企业利益。(四)合同管理风险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合同条款设置不当、合同执行与监督跟踪不力导致对方违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例如:采购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方式与售后责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追究供应商责任;销售合同没有严格约定付款期限和逾期责任,客户可能拖欠货款。三、业财协同模式下制药企业财务風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策略(一)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策略一是现金管理控制。制药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采购风险以及合同风险等多种财务风险的产生,与企业现金管理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有关[1]。因此,建立系统的现金管理控制策略,成为应对上述风险、实现财务稳健运行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制药企业可通过信息系统增强现金流预测分析能力,提高资金调度计划制定的精确度,既可有效防控资金不足风险,也可合理利用闲置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全面的现金支出审批制度,严格设置各类现金支付的门槛与权限,杜绝资金流入高风险或非法渠道,以约束性制度管控资金流出风险。此外,企业可积极拓展供应链融资渠道,通过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账款预受让等灵活方式,化解资金需求压力,提供现金流支撑。同时,必须强化对现金流入流出的监督考核,全面审查各项现金活动的真实性与制度合规性。只有上述目标导向、风险管控和持续监测三位一体的现金管理策略框架形成体系化运转,才能打通业务目标实现与风险防范的联动路径,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对现金流的冲击,保障企业财务安全与持续盈利增长。二是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控制。首先,企业应构建规范的供应商准入管理机制,按照生产装备、质量水平、交付守信度等因素全面评估供应商实力与可靠性,分类设置准入门槛,严格筛选供应商,杜绝选择不具备承担供货任务能力的高风险供应商。其次,在项目采购环节,企业需提前开展市场调研,充分了解行业价格动态和各个供应商的具体报价水平,从而确定合理的价格区间,为后续谈判与采购提供指引。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还需评估产品研发进度、临床试验安排以及市场推广资金需求变化,提前预判资金缺口风险,防止资金短缺影响项目进展。在选择供应商后,企业还应重点培育与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提供一定优惠政策,以合理成本获得其优质产品和稳定供给的支持。最后,企业需持续开展供应商动态考核,严格淘汰无法满足公司需求的供应商。三是财务报告真实性控制。首先,制定全面、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披露的范围、时限、格式要求,同时约定保密规定,防止泄露企业机密,损害公司利益。其次,健全会计政策制定程序与评审机制,涉及会计政策变更时要组织相关部门充分论证,防止政策选择对企业实际业绩产生误导。会计政策执行后还要设置评估考核环节,衡量政策效果是否符合企业发展实际。最后,加大对复杂业务如金融资产配置、研发投入等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四是合同管理合理控制。企业需根据合同金额大小、业务重要性等差异化因素,设立匹配的分级审批流程,重大合同需提交高层审批,防止员工单独操作带来的违规风险,同时严格落实双人签署制度,使企业利益得到多重维护。在合同签订后,企业要持续加大履约监控力度,销售类合同需关注客户付款进度是否匹配商定时间节点,避免资金回收风险;采购类合同则需检查供货质量及数量是否严格满足技术指标要求,防止出现原材料断供或验收纠纷。一旦监控中发现重大异常情况,企业应立即向管理层与相关业务责任人发出预警,快速采取补救措施。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在合同文本中细化各类违约行为的明确处理方案、责任划分及赔偿标准等内容,并在重要采购合同中要求供应商提供履约保证金或银行担保,一旦出现违约,可迅速获得赔偿,降低企业损失。只有建立起上述层层防线与管控要素,使合同管理“前期审慎、中期监管、后期追责”的闭环得以全面运行,才能确保企业在复杂合同关系中利益不受侵蚀。(二)财务风险监控和监测策略一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企业可以建立数据驱动的财务分析平台,采集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系统和采购付款、税务、资金等财务系统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模型识别企业经营或财务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在关键风险指标超过预设阈值时,向管理层发送风险提示。管理层根据提示,快速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产生损失。这样可以大幅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二是强化内部审计与监测机制。首先,内审部门要定期对销售回款、资金调度、采购付款、费用报销等关键业务环节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异常行为的迹象。其次,建立内控测试制度,持续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确保制度落地见效,从源头减少问题发生。最后,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开展独立审计,加大核查力度,发现内审可能忽略的问题。通过内外部审计的有机配合,加大风险监测力度。(三)财务风险应对和应急策略一是制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当面临财务风险时,业财协同要求制药企业建立应急预案,尽快判断风险的性质和影响,并制定针对性防范策略。例如对于现金流风险,可以通过加速催收、缩减投入、融资等方式化解;对于采购断供风险,则需要开发替代供应渠道,确保原材料供给。策略制定时,要综合考量风险属性、业务影响和财务状况等因素,不能轻易减产或裁员,要平衡不同目标。通过科学的策略选择,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保证正常经营。此外,还要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的效率与效果。二是加强内部调查和追责机制。在财务风险爆发后,要查明责任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出现。这需要从业财协同视角出发,建立严格的内部调查和追责机制。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和高管要从本职业务切入,对工作中是否存在操作疏漏、违反制度等负有责任。另一方面,审计和纪检组织要依法独立展开调查,找出风险的根源所在,确定直接责任人并给予处分。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3]。(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一是完善制度體系建设。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实现业财协同和风险管控的基石。具体来说,在采购付款业务中,要建立完整的审批制度,在采购申请、比价选择、订单下达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严格的审签权限,确保购买行为合规。同时在资金支付环节增加复核环节,实现权责分离,防止单人误操作和舞弊风险。在销售回款流程中,也需要设置客户信用评级审批、销售合同审查等制度,控制信用销售风险,确保收入的真实性。此外,还要完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通过定期自查、互查以及内外部审计,堵塞制度执行中的漏洞,防止流于形式。只有通过层层严密的制度化控制,才能有效管控业务风险,实现业财目标的统一。二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制药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BI(商业智能)等系统实现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有效集成,提升风险管理效率。具体来说,企业要在全公司推广实施统一的ERP系统,确保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等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能够规范化采集,并最终汇总到财务核算体系,为财务分析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BI智能分析平台,应用大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开展多维分析、建立预测模型、设置异常预警等,使风险监测和预警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制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团队培训和意识培育。财务部门要建立系统、专业的内训体系,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组织案例分析、设置考核认证等方式,持续推动管理会计、审计会计、出纳员等财务岗位员工的专业技能和风险控制意识提升。要让员工深刻理解业财协同、控制合规的重要性,自觉成为企业风险防线的坚定捍卫者[4]。同时,还要组织演练、外部培训等,使员工掌握财务应急处置和业务延续的能力。只有做到员工能力和意识的全面提升,才能使各项风险防控和业财协同策略实现现实成效。结语制药企业面临资金风险、采购风险、财务报告失真风险以及合同风险等多种典型财务风险,这需要从风险识别和预警的层面加强监测,也需要从制度控制和团队建设等层面持续推进防线建设。同时,业财协同提供了实现财务风险管理与业务增长目标统一的有效视角。可以看出,业财协同不单是一种理念,更提供了实现制药企业稳健发展的系统性路径与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