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草堂被初唐时期在乐府诗基础上上建立起来的诗歌体裁。汉魏以下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但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创作颇丰,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现状,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背景链接

公元760年,杜甫时年49岁,终于结束了10年客居长安,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到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靠亲戚朋友的帮助全家寄居在寺庙中生活。这年春天,他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间茅屋,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

草堂岁月,大概是杜甫比较愉快的一个时期了。不料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又无能为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与凝练;3、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描写抒情,把握作者感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háojuànàoqǐnɡqīnsānɡbì读准字音wéi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好节奏定标自学这首诗歌画面感极强,请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找出富有画面感的句子,并加以概括。狂风袭屋茅草翻飞群童抱茅诗人叹息布衾冷裂雨脚如麻叙事抒情广厦千万安稳如山合作探究诗人通过这些场景画面传达了什么感情呢?狂风袭屋茅草翻飞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怒、号:拟人手法,写出风声势之大;卷、三重:狂风威力之大,战绩之显赫。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动词: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把风势的猛烈描绘得淋漓尽致,将一幅秋风卷茅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使诗人的无奈之情自然流露。痛惜、焦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欺”“为盗贼”“公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气愤。“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表现了诗人的无可奈何。群童抱茅诗人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气愤、无奈“老”:长期经受战乱,颠沛流离,饱经沧桑和忧患,力憔悴,未老先衰。更显无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叹息:为自己叹息,叹息自己苍老无力,潦倒凄凉;为群童叹息,叹息群童生活贫穷至极,无奈“偷盗”。为家人叹息,为家人不能得享温饱而叹息。群童抱茅诗人叹息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活泼可爱“冷似铁”: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被子的破旧,多年的布衾实在无力再为主人效取暖之劳。透露出家境的破败。“娇儿”:千般怜爱。娇儿映衬其间,更显风雨侵袭的苦不堪言,更让诗人内心煎熬。布衾冷裂雨脚如麻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戚、愁苦“未断绝”“何由彻”:表现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雨脚如麻”:比喻,写出雨下得急,而且没有停的意思。“自经丧乱”,不限于个体遭遇;“少睡眠”:经历了无数个无眠的夜晚。交流释疑假如你是杜甫,你心中会有什么愿望?饱经战乱,屋漏床湿,彻夜难眠的杜甫心中有什么愿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你能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情怀?诗人写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但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描述上,而是把个人的灾难,放在了“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下,由个人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推己及人,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并且发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这是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和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背景链接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很深。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

他7岁作诗,15岁便名扬天下,从小就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25岁,登泰山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35岁时,他来到长安应试,却遭到小人的谗言,没有得到重用。45岁,安史之乱爆发,看到人们当时困苦的生活情景,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用热辣的泪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灾难为念。

杜甫的一生,无论是身在顺境,还是深处逆境,都心怀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孟子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广厦千万安稳如山坚定、悲壮巩固小结

杜甫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总是生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

郭沫若曾评价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闻一多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鲁迅则说“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1、解释加红的词。(1)高者挂罥长林梢(

(2)唇焦口燥呼不得(

)(3)忍能对面为盗贼(

(4)卷我屋上三重茅(

)(5)俄顷风定云墨色(

(6)秋天漠漠向昏黑(

)(7)长夜沾湿何由彻(

(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2、翻译句子。(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巩固检测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回来的时候只有拄着拐杖连连叹息。布被子用了许多年,又薄又冷,像铁块一样,淘气地儿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怎么才能得到许多宽敞的大屋子呢?这样就可以为天下所有贫寒的读书人遮风挡雨,让他们都高高兴兴,不管有多大的风雨也像大山一样平平安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