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树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树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树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树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树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湖北省恩施州中学教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糖原、淀粉等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B.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D.血钙过高引起抽搐,说明无机盐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成分及其含量和作用成分所占比例在细胞膜构成中作用脂质约50%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质约4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担当者,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其上的蛋白质来行使糖类约2%~10%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2、水对生命活动的影响a.对代谢的影响:自由水含量高--代谢强度强。b.对抗性的影响:结合水含量高--抗寒、抗旱性强。3、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脂肪、糖原、淀粉等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A正确;B、自由水含量越高,新陈代谢越快,因此休眠种子与萌发种子相比,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更大,B正确;C、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此外,还有少量糖类,C正确;D、血钙过低引起抽搐,说明无机盐有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作用,D错误;故选:D。【点睛】自由水含量高—代谢强度强;结合水含量高—抗寒、抗旱性强。2.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全部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代谢旰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增多C.由卵细胞干脆发生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别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膜、核膜及具膜的细胞器构成生物膜系统。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凡是有细胞构成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详解】A、原核细胞都没有生物膜系统,但不是全部真核细胞都有生物膜系统,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任何细胞器,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B、一般状况下,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量会增加,可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B正确;C、在由卵细胞干脆发育成雄蜂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D、神经递质的释放、质壁分别现象和动物细胞分裂过成都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D正确;故选:A。【点睛】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具膜细胞器构成。3.如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种酶可以在相同的低温度条件下进行保存B.将酶2由pH=9转移到pH=4的环境中,活性上升C.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D.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是酶专一性的体现【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酶的作用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柔:在最相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这两种酶可在相同的低温下保存,A正确;B、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pH=9的环境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pH值复原到最适,酶的活性也不能复原,将酶2由pH=9转移到pH=4的环境中,酶活性也不变,B错误;C、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高温环境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等于酶2,C错误;D、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不是酶专一性的体现,D错误;【点睛】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变更,变性失活,低温只会抑制酶的活性。4.如图是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阶段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B.b过程须要呼吸作用供应能量C.c过程主要在线粒体内完成D.a、b、c三个过程都须要酶参加【答案】B【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其次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供应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3、分析图示,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b是C3的还原,物质A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即c是有氧呼吸。【详解】A、过程a表示C5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C3的过程,表明a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正确;B、过程b是C3的还原,须要光反应阶段供应能量,B错误;C、物质是葡萄糖,将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是有氧呼吸,c全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正确;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须要酶的催化,故a、b、c三过程都需酶参加,D正确;故选B。【点睛】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B.免疫细胞的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不利于反抗病原体的侵染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具有分裂实力的细胞肯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实力就越强【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苍老细胞中色素沉积的结果,A错误;B、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现象,B错误;C、细胞分化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分裂实力就越弱,D错误.故选:B。【点睛】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6.下列与孟德尔遗传试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白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B.孟德尔用豌豆做试验时每次必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别定律,所选的亲本必需是纯合子D.孟德尔可依据亲本和隐性纯含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推断亲本是否纯合【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觉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试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孟德尔通过测交试验证明白他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A错误;B、孟德尔用豌豆做试验时,若是杂交试验则必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若是自交则不须要去雄,B错误;C、若以玉米为材料验证孟德尔分别定律,方法是测交法,则所选的亲本一方是杂合子,一方是隐性纯合子,C错误;D、孟德尔依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推断亲本是否纯合,D正确;故选D。【点睛】在已知显隐性的状况下,可通过测交法来推断亲本是否纯合。7.确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限制红色,w限制白色。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行能出现的是()A.红眼雌果蝇 B.白眼雄果蝇 C.红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答案】D【解析】【详解】红眼雌果蝇(XWXW或XWXw)与红眼雄果蝇(XWY)杂交,F1的基因型可能为XWXW(红眼雌果蝇):XWXw(红眼雌果蝇):XWY(红眼雄果蝇):XwY(白眼雄果蝇),即后代的表现型可能是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但是不行能出现白眼雌果蝇,D符合题意。

故选:D。8.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两次②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其次次分裂的末期⑤同源染色体的分别,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⑦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⑦ D.③⑥⑦【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其次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渐渐解体消逝,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匀称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逝。【详解】①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了两次,①正确;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②错误;③着丝点在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错误;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分裂,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正确;⑥减数其次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⑥错误;⑦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核DNA数与体细胞相等,⑦正确。故选C。【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9.如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a、b、c、d、eC.b过程和e过程所需的原料都是核糖核酸D.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才会发生d或e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b是转录过程;c是翻译过程;d是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须要逆转录酶;e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该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病毒中。其中a、b、c过程是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d和e过程是中心法则的发展。【详解】A、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的复制也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A正确;B、a、b、c、d、e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只是在不同的过程中配对方式不同,B正确;C、b是转录过程,e是RNA的自我复制,两过程的产物都是RNA,原料都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C错误;D、d是逆转录,在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的增殖过程中会发生;e是RNA复制,在含有RNA复制酶的病毒的增殖过程中会发生,D正确;故选C。【点睛】RAN病毒分为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和含有RNA复制酶的病毒。10.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倍体育种常用肯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单倍体种子B.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育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株D.三倍体细胞不结果的性状可以遗传,它是一个新物种【答案】B【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育、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削减,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没有种子,应当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A错误;B、马和驴是不同物种,它们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是不育的二倍体;雄蜂虽然是单倍体,但其可以进行假减数分裂形成可育配子,仍旧是可育的,B正确;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育得到单倍体植物,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单倍体植物高度不育,不行能得到种子,C错误;D、由于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因此三倍体不是一个物种,D错误;故选B。【点睛】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成为一个物种,故三倍体西瓜、骡子都不是新物种。11.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B.丁中O2浓度不行能比甲中的高C.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D.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干脆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A正确;B、假如丁是红细胞,红细胞中的O2浓度可能比血浆高,B错误;C、过程2、6受阻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上升,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D、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中,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血浆中,C正确;故选B。【点睛】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主要区分是其成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1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更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供应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更,为细胞供应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靠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靠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的网络结构的实力。13.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常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削减;(2)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以上现象说明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靠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大脑皮层等排尿反射高位中枢能对脊髓初级中枢施加易化或抑制性影响,以限制排尿反射活动.排尿反射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详解】A、尿量在白天晚上没有多大区分,A错误;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也可以到达大脑皮层,B错误;C、无意识排尿是非条件反射,C错误;D、婴幼儿因为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会出现尿床现象,由于惊恐而出现的无意识的排尿表明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故以上现象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靠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D正确。故选D14.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都有高效性,但作用机理不同B.人体的激素都是生物大分子,所以不能口服补充C.长期缺碘,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会导致甲状腺增生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上升,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别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详解】A、激素和酶都有高效性,激素起调整作用,酶是催化作用,A正确;B、性激素是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都可以口服补充,B错误;C、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高于正常水平,会导致甲状腺增生,C正确;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上升,通过体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正确。【点睛】性激素是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是氨基酸类衍生物可以口服补充,垂体、下丘脑和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蛋白质,不行以口服补充。15.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体液免疫才须要抗体的参加,只有细胞免疫才须要淋巴细胞的参加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其次、第三道防线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其次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详解】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须要淋巴细胞的参加,A错误;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C、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错误;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在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歼灭,D正确。故选:D。【点睛】细胞免疫一般不能单独歼灭抗原,要和体液免疫结合,才能起到歼灭抗原的作用。16.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相识的深化,免疫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正确的是A.疫苗的探讨和开发可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C.利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提高机体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再次免疫,不能通过注射疫苗避开过敏反应的发生,A错误;B、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B正确;C、依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C正确;D、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提高其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功能,D正确。故选:B。【点睛】过敏反应是发生再次免疫,属于免疫过强。17.下列关于体温调整和水盐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体温调整中枢,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整中枢B.某人发烧时体温始终维持在38℃左右,此时气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多种激素参加体温调整过程,但水盐平衡调整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加调整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会加强【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整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增加→尿量削减。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削减→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削减→尿量增加。2、人体体温调整:(1)体温调整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削减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燥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体温调整中枢、水盐平衡的调整中枢都是下丘脑,A错误;B、某人发烧时体温始终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C、多种激素共同参加体温恒定调整和水盐平衡调整,C错误;D、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汲取会加强,D正确;故选:D。【点睛】体温调整中枢、水盐平衡的调整中枢都是下丘脑。18.某同学将肯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试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样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样表现.对试验小鼠在其次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说明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当人体内血糖含量低于50-60mg/dL时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低血糖晚期症状。缘由是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原极少,需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用来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当血糖含量很少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状。2、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3、一般状况下,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作出恰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以爱护自身。常见的过敏反应如花粉过敏引起哮喘、少数人吃虾、鱼等食物会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疾病。【详解】A、给正常小鼠注射肯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B、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肯定量乙酰胆碱,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歼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样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D、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肯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出现明显的异样表现,D错误;故选:C【点睛】过敏反应是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效果更强,属于免疫过强造成的。19.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盐酸刺激了胃黏膜产生促胰液素B.促胰液素随血液运输,作用后被灭活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D.促胰液素的靶器宫是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答案】A【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详解】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B.、促胰液素血液运输,作后被灭活,B正确;C、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C正确;D、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A。【点睛】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20.关于突触及其传递过程的不正确描述是()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使肌肉收缩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肯定的方式形成突触【答案】C【解析】【分析】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兴奋传递至效应器,可造成肌肉收缩,A正确;B、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胞吐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B正确;C、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发生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C错误;D、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肯定方式形成突触,D正确;故选C。【点睛】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21.图为人体水平衡调竹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血浆渗透压上升时,能感受其变更的感受器在下丘脑B.图示过程既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又有反馈调整C.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D.由图可知通过调整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增加,使尿量削减;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详解】A、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A正确;B、图示过程有反馈调整但没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B错误;C、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增加,使尿量削减;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C正确;D、水的来源和去路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水的平衡,D正确;故选B。【点睛】抗利尿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没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22.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四周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加免疫调整B.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实力,改善缺氧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整,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奢侈【答案】B【解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处,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加免疫调整,A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增加携氧实力,改善缺氧,B错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正确;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四周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整,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奢侈,D正确。23.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其优点在于增加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以下与有氧运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反馈调整,内环境可保持稳定的状态B.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活动加强C.血液循环加速,机体供氧不足,大量积累乳酸D.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原、脂肪分解加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整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学问点的理解驾驭程度。【详解】内环境稳态稳定的维持主要是通过反馈调整为基础,A正确。运动中枢兴奋,骨骼肌做为效应器活动加强,B正确。有氧运动过程中,机体以有氧呼吸为主,不会积累大量乳酸,故C错误。有氧运动须要消耗能量,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肝糖原、脂肪分解加速,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24.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最可能代表脱落酸和赤霉素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丙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等,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和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叶片等器官的苍老和脱落。2、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详解】A、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乙是抑制种子休眠,故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A正确;B、丙是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正确;C、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均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调整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具有高效性,C正确;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重力和单侧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点睛】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25.某爱好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试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株的种类及生长状况是本试验的自变量B.A组和B组比照可证明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C.D组和E组试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肯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D.本试验说明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答案】D【解析】【分析】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的向下运输,使得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而顶芽的生长较快,从而表现出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本试验只有一种植物,属于无关变量,且植物的生长状况属于因变量,A错误;B、A组和B组比照,可证明茎尖维持了顶端优势,但是不能说明尖端细胞产生了生长素,B错误;C、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抑制生长素运输,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二者作用不同,C错误;D、通过试验结果可知,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抑制侧芽的萌发,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生长,因此侧芽的抑制和萌发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D正确。26.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关系的是A.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小体B.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C.种群特征、诞生率和死亡率、随机分布D.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答案】BC【解析】【分析】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一部分;2、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3、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匀称分布;4、生命系统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A错误;B、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及组织液,B正确;C、种群特征包括种群数量特征和种群空间特征,诞生率和死亡率属于数量特征,随机分布属于空间特征,C正确;D、生态系统包括群落,群落包括种群,D错误;故选BC。【点睛】综合考察各关系中包含与并列关系,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匀称分布、集群分布。27.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生物种间关系与其他项差异最大的是()A.螟蛉有子,蜾赢负之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答案】B【解析】【分析】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种生物借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靠,彼此有利。【详解】A、蜾赢捕食螟蛉幼虫,属于捕食关系;B、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属于捕食关系;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A、C、D都是捕食关系,B是竞争关系,故选B。【点睛】竞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是吃与被吃关系。28.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査草地上的蚜虫种群可用标记重捕法B.利用样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C.调查趋光性森林害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捕,定时计数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由于部分标记个体被捕食,导致估算结果偏小【答案】C【解析】【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2、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实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3、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实力较强的动物。【详解】A、蚜虫个体小,活动实力弱,所以用样方法调查,A错误;B、池塘中鱼活动实力强,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鱼的种群密度,B错误;C、调查趋光性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C正确;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被捕食,会导致结果偏大,D错误;故选C。【点睛】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实力较弱的动物,标记重捕法用于活动实力较强的动物。29.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会不断地发生着变更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分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C.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D.山顶、山腰和山底相比较,物种的差异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分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则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变更,A正确;B、群落演替的主要类型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区分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B正确;C、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错误;D、山顶、山腰和山底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点睛】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30.下列关于种群S型、J型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②图中阴影表示环境阻力,是不会发生变更的③E点的增长率大于F点④G点的增长速率大于H点⑤J型曲线形成的内因是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⑥GH段种群增长速率渐渐下降,诞生率小于死亡率A.①③④ B.①④⑤C.①③⑥ D.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足够、无限空间、无天敌的志向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状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肯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状况下,肯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①“J”型曲线的前提是没有环境阻力的志向环境,而自然界中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是“S”型,①正确;②“J”型曲线表示志向状态的种群数量增长,“S”型曲线表明自然状态种群数量的增长,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环境阻力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变更,②错误;③E点和F点的增长率相同,③错误;④G点表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H点表示K值,种群增长速率为0,④正确;⑤“J”型曲线中种群能无限增长,外因是没有环境阻力,内因是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⑤正确;⑥GH段种群增长速率渐渐下降,但诞生率仍旧大于死亡率,⑥错误。【点睛】“J”型曲线与“S”曲线中间部分为环境阻力,“S”型曲线有K值,“J”型没有。二、非选择题31.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化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上图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_。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_____________。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2)东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现象,同时在水平方向上呈现_____________分布现象。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图2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更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第1~5年间维持=1.2,则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_________。【答案】(1).S0(2).丰富度(3).群落的物种组成(4).分层(5).镶嵌(6).提高群落对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实力(7).先增后减最终趋于稳定(8).衰退型(9).0.2或20%【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采纳样方法;依据图1分析,随着样方面积的增加,物种数目增加,到达S0时达到最大。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植物A和B、C属于同一物种,性状不同的根本缘由是基因多样性;树木A与树木D、E、G属于不同物种。3、据图3分析,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削减;λ=1,种群数量不变。【详解】(1)对于植物应采纳样方法进行调查种群密度或物种数,由图可知S1物种数较少,在S0时达到最大,而S2和S0物种数一样,但面积较大不利于调查,故选S0最好。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叫做丰富度。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2)东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呈现镶嵌分布的现象。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意义是能够提高群落对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实力。(3)由曲线数据可知1到10年左右λ>1,10到20年λ<1,20到30年λ=1,故种群数量呈先增后减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第15-2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衰退型,第1~5年间维持=1.2,则种群的增长率为20%。【点睛】,λ>1,种群数量增加;λ<1,种群数量削减;λ=1,种群数量不变。32.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结合相关学问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B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整,其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I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据此推想:I型糖尿病是由_____________确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___病。(3)中医认为桑叶提取液具有肯定的降血糖作用,为进一步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I型糖尿病的大鼠的降低血糖效果进行了如下试验。材料与药剂:血糖测定仪,注射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链脲佐菌素瑢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试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依据补全试验歩骤并完成试验结论。组别数量试验预处理试验起先时测定血糖(mmol/L)试验处理连续处理4周后测定血糖(mmol/L)甲10甲组和乙组相同处理1?18.62+-3.08处理2?10.12+-2.65乙1019.46+-3.98给乙组和丙组的每只大鼠灌喂蒸馏水2ml/d19.00+-2.70丙10不做处理3.85+-1.283.94+-2.20①相同处理1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理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试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神经-体液(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遗传(基因)(4).自身免疫(5).每只大鼠注射等量且适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6).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7).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解析】【分析】血糖的调整既有神经系统的参加,也有激素的参加,所以血糖调整属于神经-体液调整。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上升血糖浓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包括试验原理的科学性、试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试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平行复重原则、比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要留意在解题的过程中的分清晰试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详解】(1)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B细胞分泌活动增加,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整;;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I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有种族差异性,I型糖尿病可能由基因确定,患者血液内有抗体和效应T细胞对胰岛B细胞其作用,故I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3)该试验的目的是探讨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试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桑叶提取液,试验的因变量是血糖浓度,试剂的用量、培育条件和培育时间的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当保持一样且相宜;相同处理1为:每只大鼠注射等量的链脲佐菌素溶液,制备成试验性的糖尿病大鼠;处理2为: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试验结论: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点睛】试验过程中要留意限制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保持一样。33.为探究生长素对根生长的影响,某生物爱好小组以菊花为试验材料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试验:对菊花茎段运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长度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测定项目生长素浓度(10-7mol/L)0100200300400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侧根数目(个)56101510(1)做预试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试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奢侈。(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400×10-7mol/L时,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侧根生长;______________(主根/侧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相宜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