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第2章坚定不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_第1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第2章坚定不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_第2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第2章坚定不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_第3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第2章坚定不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_第4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第2章坚定不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XXX版权作品请勿盗取第2章坚定不移——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劳动观念2.1劳动精神2.2目录

|Contents2.1.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1.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世界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关键要素之一。当人类开始生产生活资料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类的劳动,特别是生产劳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导致人类能够创造出一个可以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世界。2.1.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1.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只有立足于生产劳动,才能真正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创造历史的行动就蕴含在日常生产劳动之中。2.1.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1.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人类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占有自然物质,就需要更好地进行手脑配合,这样一来,当人类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并改变自然的时候,也就同时改变了人类本身。劳动创造人本身不仅在人类的起源意义上,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在人类的进化意义上,也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1.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2.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AB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了商品价值。商品的价值大小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另一方面,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了使用价值。如果承认某种商品具有价值,也就要承认在这种商品中存在社会劳动。2.1.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3.劳动形成人的本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面向人的教育也同时面向人身上所带有的社会关系。人的生产劳动是建构人的社会关系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人通过生产劳动形成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劳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最典型的表现,促进人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就意味着劳动的内容和形式需要具备完整性、丰富性和可变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案例阅读——残疾夫妇勤劳致富刘克香从小患有癫痫,她的丈夫林万昌在一次意外中双目失明,左手残疾。不过,身体的残缺并没有消磨夫妻俩的意志,他们像正常人一样辛勤地在地里劳作,同样的农活,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他们清楚,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更加勤奋地干活。更令人敬佩的是,夫妻俩从不去争取低保金,他们希望给孩子树立身残志坚、勤劳拼搏的榜样。他们从不怨天怨地,反而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学会自力更生。最终,夫妇俩的付出没有白费,栽种的庄稼获得了丰收,饲养的动物也长得肥肥胖胖,建新房欠的债也还完了,孩子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承诺,率先实现脱贫致富,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点评刘克香夫妇能够正确看待自己身体上的残疾,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归根结底,是刘克香夫妇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坚信劳动才能使人强大。这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不谋而合,即劳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更好地实现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全面发展。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回顾(1)毛泽东劳动价值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大力建设的阶段,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指导下,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建设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为贯彻这一方针,社会大力推动勤工俭学、开展半工半读,促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大青年学生和工农结合,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既增长了知识,又进行了锻炼。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回顾(2)邓小平劳动价值观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劳动思想,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应该是第一生产力,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能分开。国家需要提高知识分子的劳动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回顾(3)江泽民劳动价值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江泽民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和邓小平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劳动思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才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江泽民认为,“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应该通过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回顾(4)胡锦涛劳动价值观21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劳动价值观的基础上,胡锦涛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列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大力提倡辛勤劳动是一种社会美德。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在我国,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2.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案例阅读——时代楷模黄大年黄大年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1958年,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就读于应用地球物理系。1992年,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的一员。不久,他又被派往英国,在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曾担任研发部主任等关键职务。2009年4月,接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传来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时,黄大年已经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是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了妻子卖掉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回国后,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领域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以他所负责的第九项目“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的结题为标志,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点评为表彰黄大年为我国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有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2.1.3择业、就业与创业观1.择业观转变择业观念择业观端正择业态度符合社会需要找准社会位置调整择业期望案例阅读——一个值得分享的择业故事对大学生而言,开始考虑择业问题的阶段可以从高中时期选择文、理科开始,考大学选专业时也是重要的择业时期。小王在高中是个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他选择了理科,并在考大学填志愿时选择了某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由于他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大学期间他慢慢意识到,要在自己所选的专业领域上有所建树,需要读到博士学位。而且,如果自己将来选择进入外企或国企工作,还需要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管理能力,这样就需要系统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综合各方面考虑,小王决定读完研究生就选择就业,同时为了方便毕业后就地就业,他选择回家乡读研,并选择了某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了清晰的规划,小王就开始按照计划努力起来。后来,小王选择你进入一家世界500强的外企实习,由于该企业管理比较完善,薪资待遇也不错,如无意外,待研究生毕业后小王就会和这家外企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小王在外企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并不适合在外企工作。原因在于,这家外企的管理异常完善,以至于从哪扇门进入,乘坐哪一部电梯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工作方面只需要掌握相应的办事规定和方法,然后埋头苦干即可。这让小王感觉这份工作很难有自己发挥的余地。实习了大半年后,小王重新开始选择适合他的企业,后来,小王在网上发现了一家正值成长期的企业,入职薪水是他现在的一半。但是,小王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能源产业升级的大发展阶段,这家企业今后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于是小王决定进入这家企业,正式与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一名管理培训生。5年过后,小王在企业一线岗位摸爬滚打,从一个管理培训生成长为一名有两年主管职位经验的企业骨干人才,与企业一起不断“茁壮成长”。点评小王给自己制定了非常清晰的计划,因此在择业时他显得非常坚定。考研后就业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选择了前者,选择待遇高的外企还是更有发展前景但薪水较低的国内企业,他选择了后者。凭借着这种正确的择业观,小王的职业生涯蒸蒸日上。2.1.3择业、就业与创业观2.就业观要想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大学生首先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包括各种劳动和与专业或创新创业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快速上手工作,摆脱初入职场的迷茫期。大学生初入职场,应该以“学”当先,要能吃苦、不怕累,努力学习,继续提高。有的企业愿意让大学生多多锻炼,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工作或任务,让大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2.1.3择业、就业与创业观3.创业观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是指创业者的各项创业实践活动;狭义的创业则主要是指发现、创造和利用适当的创业机会,借助有效的商业模式组合生产要素,创立新的事业,以获得新的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大学生创业是一种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为创业主体的创业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创业环境的不断宽松,创业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向。2.1.3择业、就业与创业观3.创业观(2)脚踏实地,吃苦耐劳(3)注重创新,多元发展(1)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目录

|Contents劳动观念2.1劳动精神2.2对于劳动而言,不能缺乏奋斗精神,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更要不忘初心、艰苦奋斗,通过劳动把自己锻炼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奋斗是艰辛、长期、曲折的,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培养起敢奋斗、能奋斗、善奋斗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奋斗本领。同时,奋斗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干出来”的奋斗姿态与奋斗作为。所有劳动者,只要具备奋斗精神,自然就肯学肯干肯钻研,这样就能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2.2.1奋斗精神1.劳动教育的含义案例阅读——“铁路小巨人”巨晓林巨晓林是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的一名技术员,1987年春天,25岁的巨晓林前往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三段铁路工地打工,从此他的一生就和铁路电气化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开始工作时,只是普通农民工的巨晓林看着一张张施工图纸和一个个接触网零部件,就像看天书一样,脑瓜子嗡嗡直响。带他的师傅安慰他:“只要下苦功,没有学不会的。”巨晓林就这样凭着一股子奋斗精神,白天学、晚上学,营地熄灯后还悄悄打着手电筒继续学习。他知道,农民工也应该努力学技术,努力成为懂行的人。铁路接触网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工种,为了掌握其中的技术,巨晓林买了30多本专业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次,巨晓林和工友们在北同蒲铁路工地进行接触网架线作业,当时每到一个悬挂点都要有人肩扛电线爬上爬下,辛苦不说,效率也十分低下。巨晓林尝试用一个铁丝套挂住滑轮来架线,感觉一下子就省了不少劲儿。大家按照他说的办法架线,效率提高了两倍。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在施工中派上了用场,巨晓林从此更加努力学习。他的工作服口袋里始终会带上一个小本子,施工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会马上记下来,等有空的时候就去琢磨。就这样,干了30多年的铁路接触网施工,巨晓林记下了近300万字的笔记。更难能可贵的是,只有高中学历的巨晓林还编写出了《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一书,该书成为了铁路施工一线的“宝典”,被发放到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数千名接触网工手中。巨晓林先后参加过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京沪线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施工方法143项。他身高只有1.62米,却被工友们称为“小巨人”,是大家心目中艰苦奋斗的劳动模范。点评巨晓林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企业职工的优秀代表、大国工匠,靠的就是他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劳动精神。他用拼搏和汗水谱写了人生的精彩华章,所有的成长进步都源于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为人民服务的平凡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高尚品质。2.2.2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指劳动模范的精神,即“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劳模精神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内涵,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的积极氛围。新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弘扬劳模精神,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用劳模的干劲、闯劲、钻劲来鼓舞自身,激励大学生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案例阅读——四个担子一肩挑的刘桂珍刘桂珍于1963年出生,1992年入党,她四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在山西省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1977年,正值刘桂珍高中毕业考大学的时候,这时村里急需一名医生,为了村民,她决定放弃自己的梦想挑起这个担子,并在初步掌握打针、输液、理疗等基本技能后,加入了赤脚医生队伍。多年来,不管是村内村外,出诊费、注射费她都分文不收,甚至还为多名村民垫付了医保费用。1988年,城里的教师不愿意到当时贫穷落后的段家湾村任教,即便来了,最终也会离开。眼看村里的小学生就要失学了,为了孩子,刘桂珍一边担任了代课老师,一边等待新老师的到来。她把自己的家当作课堂,把所有能用的家具都当作教学设备。就这样,刘桂珍一直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工作了29年。2011年,刘桂珍带头在村里搞苗木种植,带领村民发展育苗产业,使村民收入翻了一翻。村民们说:“有刘桂珍这样的村干部在,我们就不担心。”段家湾村经过两次移民搬迁后仅剩下十几个常驻人口,但刘桂珍仍然不愿丢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她说:“段家湾只要还有一个群众,我就要为大家服务到底”。40年来,刘桂珍将村支书、村主任、乡村医生、代课教师四个担子一肩挑起。“医生要有医德,老师要有师德,党员要有党性。”这就是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刘桂珍的劳模精神。点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刘桂珍倾注了满腔热情,她以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彰显了一名普通劳动人民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真挚情怀。工匠精神本意是指手艺工人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在劳动教育中,工匠精神引申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内涵主要体现为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2.2.3工匠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内容,这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劳动精神的体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之中,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应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下,培养劳动意识和道德品格,形成高尚的劳动习惯和处世方法,并以此为纽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2.4“三个文化”与劳动精神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革命文化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直接来源,是文化自信的源头。大学生在劳动中应该发扬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甘于奉献,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劳动者。2.2.4“三个文化”与劳动精神2.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