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按时入园的行动研究_第1页
大班幼儿按时入园的行动研究_第2页
大班幼儿按时入园的行动研究_第3页
大班幼儿按时入园的行动研究_第4页
大班幼儿按时入园的行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幼儿面临着即将跨入小学的幼小衔接阶段,因此大班幼儿按时来园,养成按时、有序、守时、惜时的生活习惯对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寒假后班上孩子入园迟到现象普遍,大多孩子是在8:30—8:40到园,有的在9:00后点心时间到园,有的则在10:00后到。我们对开学第五周班上幼儿的来园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每天能完整参加晨间锻炼的幼儿不及总人数的一半,同时也了解到其他三个大班幼儿早上迟到现象一样普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迟到?可通过哪些方法来培养大班幼儿按时来园的习惯呢?二、调查分析,发现原因所谓按时来园,就是依照约定或规定的时间到园。幼儿园规定的到园时间是7:45—8:30。针对幼儿迟到频繁现象,就“培养幼儿按时来园的重要性和现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据统计,95%的家长认为孩子时间观念不够强,具体表现为缺乏守时概念、做事被动、磨蹭和拖拉。从访谈中发现家长虽然知道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仍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第一,家长重视不够,认为孩子还小,宁可让孩子多睡一会儿也不愿按时叫孩子起床;第二,家长认为培养幼儿时间观念就是能看懂日历、认识时钟等知识学习,忽视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包办代替行为屡见不鲜;第三,家长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此,笔者拟通过行动研究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入园的良好习惯。三、收集资料,制定计划众所周知,按时入园能帮助幼儿树立时间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笔者通过收集资料发现,按时入园行为培养的益处不止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指出:“时间与幼儿生活密切联系,教幼儿初步认识时间,不仅有利于幼儿感知时间的存在,发展时间知觉能帮助幼儿树立时间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并对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持续的影响。”张慧和、张俊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也指出:“生活经验是幼儿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在一日生活中逐步使幼儿感受一日生活中主要活动的时间,认识计时工具、会看时钟、会记录时间,能体验时间的流逝,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王燕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中强调:“5—6岁大班幼儿的时间概念较中小班有了较大发展,表现为对时间的认识逐渐从短周期向长周期扩展,能区分较小的时间单位,慢慢开始形成时间的观念。”总之,对大班幼儿进行按时来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减少“入学不适应症”和形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因此笔者制定了如下计划,逐步帮助幼儿养成按时来园的良好行为习惯:(1)探究迟到的影响。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明白迟到的负面影响。(2)探究迟到的原因。结合家长问卷调查结果、日常观察情况、谈话等探究迟到的原因。(3)制订有效的策略。针对幼儿迟到原因,讨论并制订有效策略。(4)实施并监督记录。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按时守时习惯。该计划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切实参与每个探究和实施过程。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其进行探究,而后主动制订策略并自觉遵从。二是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课程兼具预设性和生成性,既能达成预定目标(按时来园),又应该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切合,不断帮助和引导幼儿解决遇到的小难题。四、围绕幼儿,实施计划根据研究计划,笔者围绕幼儿“四步走”,切实展开了行动研究。(一)探究迟到的影响,明白按时来园的重要性1.发现教育契机3月21日早上小巍8:38到班级,她刚拿出跳绳,结束的音乐就响了,她嘟囔着:“啊,结束了。”另几个迟来的孩子也说道:“就是呀,我也才玩一会儿。”教师发现这是一个探究迟到影响的绝佳契机。2.利用谈话活动,讨论迟到的影响教师请小巍分享刚才的经历,引起了许多孩子的共鸣。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交流:“晨间运动时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玩的时间很短?”“迟到除了影响到运动时间还有哪些影响?”3.通过图文记录,梳理迟到的影响教师随即取出画纸请孩子们把迟到的影响记录下来,师幼共同梳理出迟到带来七个影响:影响大家学本领、早上太迟起床导致中午睡不着、吃不下点心/午饭、常忘记签到、忘带重要物品、难为情、错过新本领/新游戏等。既然迟到有这么多影响,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能解决吗?教师在活动的最后顺势抛出了这些问题,并请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填写调查表,为第二步计划的实施做铺垫。(二)探究迟到的原因,初步形成按时来园意识1.师幼共同讨论问卷调查情况,记录迟到的原因根据幼儿记录情况将迟到的原因梳理为五方面:起床迟(晚睡);挑当天穿戴的服饰用时太长;穿衣、吃饭、刷牙等速度慢;整理当天要带的物品;突发情况(堵车)等。2.创设主题墙,展示问卷调查结果选出五方面记录作品布置于主题环境中,幼儿通过张贴号数形式进行统计,发现迟到原因排第一的是起床迟,其他依次是穿衣吃饭刷牙慢、整理当天要带的物品、挑当天穿戴的服饰、突发情况。其中迟到的原因分为自己的原因和他人的原因两类。最后幼儿还总结出自己的原因是可以避免和改进的,如起床迟可以争取晚上早点睡、晚上把第二天要带的物品整理好、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拿好等。?(三)针对迟到原因,讨论并制订实施策略经过讨论,幼儿发现自己迟到的原因是可以克服的,如睡觉晚、起床迟、穿衣慢、刷牙慢、吃饭慢等,那么有哪些克服的方法?1.制定计划大班幼儿独立性强,在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自己独立完成。但是在日常观察及与家长沟通中发现,有些幼儿对若干件事情放在一块儿来完成就会显得无头绪,以至于拖延时间,每天睡前与起床环节就有这样的情况。于是教师请幼儿将睡前和起床要做的事情一一罗列,然后和幼儿一起将这些事情进行排列,提供纸、笔请幼儿把它画下来张贴在寝室墙面,同时鼓励幼儿在家醒目处也张贴,每天在图画的提示中有序做好“睡前与起床”等各项事情,逐步养成做事有条理、按时到园的好习惯。2.认识时间根据幼儿实际需求和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认识整点(半点)、一分钟有多长、课间十分钟”等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受时间的长短,理解时间的宝贵。但由于刚开始接触时钟,孩子们将时钟上1—12的数字理解为5分钟、10分乃至55分有困难,教师便在时钟1—12的数字旁对应贴上了5、10、15到60的数字,并引导幼儿根据钟面上的数字对应看时间。幼儿学着记录时间时,不会将钟面时间转化成数字时间,教师又配上电子钟,这样幼儿可以将两种钟结合进行对比记录。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活动中将幼儿分为6组,定好时间,每组幼儿做同一件事情,有的跳绳,有的串珠,有的串回形针,有的削铅笔,有的叠毛巾,还有的擦托盘,时间到则停止操作,再将自己一分钟内完成的数量记录在表2中。经过前后两次对比,孩子们由惊讶转而恍然大悟:其实一分钟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我们不能浪费时间。表2“一分钟有多长”记录表3.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发现幼儿园与小学作息的不同,能根据即将入学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入园时间,鼓励幼儿由原来的八点半之前到,争取八点十分到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要求,向小学入学时间衔接又迈进了一步。为了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期待、盼望之情,使幼儿萌发从“要我衔接”转向“我要衔接”的紧迫感,在幼儿参观小学以后推出的话题是“做个守时好宝宝”。设计“来园请签到”“挑战八点钟”“连续五天前十名到园”等表格,鼓励幼儿一起争做“守时好宝宝”。通过来园签到、当小老师、优先选择游戏/图书等激励措施,家园紧密配合,激发幼儿按时到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入园的好习惯。4.来园签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从第四周开始,我们每天早上都进行来园签到活动。签到处投放签到表、笔、时钟和电子钟,便于幼儿辨认时间和记录,教师进行观察与指导。幼儿由刚开始的常忘记签到、时间记录不清晰,到后来不仅会自主、自觉签到,还能准确、清晰地记录来园时间。5.挑战八点钟每天八点钟挑战成功的幼儿第二天实现“当小老师,当班长,一个大拥抱,优先选择喜欢的游戏、图书、装扮服饰,或教师特写合照”等其中一个心愿。幼儿得到心愿卡的那刻喜悦、自豪溢于言表,家长也纷纷表示有这些激励措施后,孩子早上基本都能按时起床,有的还催着家长要快快去幼儿园,幼儿按时到园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6.连续五天来园前十名任何良好习惯都是在较长时间持之以恒才逐渐形成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始终如一保持主动性和积极性?除了日常教育和家园合作,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也必不可少。于是我们开展了“我是守时好宝宝”之连续五天前十名到园流动红旗活动。首先我们在来园签到处增加表格“来园前十名统计表”,每天值日生负责将前十名来园幼儿号数填进统表,第五天晨间点名时一起统计出连续五天前十名的幼儿,这些幼儿晨检袋照片处即可得到一面流动红旗。7.通过文学作品、绘本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时间的宝贵通过《迟到的理由》等绘本阅读,让幼儿理解时间在不断流逝,时间是宝贵的;通过《迟到大王》等文学作品,让幼儿明白今日事应今日毕。教师还选择幼儿熟悉的名人珍惜时间的励志小故事作为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幼儿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四)家园紧密合作,养成按时来园习惯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合作与家长的支持,培养按时入园良好习惯更是需要家园合作才能实现家园共育。首先,活动初期针对幼儿迟到频繁的现象,通过网络、面对面沟通等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题讨论,改变家长观念,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园一致,合力教育。其次,家长幼儿共同制定早睡早起等计划,如指导督促幼儿每天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书包、摆放好入园要穿的衣物、约定洗漱时间等。接着每周发回一张“学做小学生养成系列活动”家园合作表,每天与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在同伴中进行反馈和交流。再从家长中寻找有效的资源进行经验分享,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给遇到困惑的家长支着,从而帮助家长真正树立起培养幼儿时间观念的坚定信念,为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奠定基础。之后家园同步,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学看时钟,感受时间的长短,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最后,家中设立“奖惩”措施,如多讲一个故事或是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让幼儿体会到:一件事情做得快了,就可以腾出时间做其他喜欢的事情。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幼儿做事的速度,还增加了幼儿的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要及时将每次活动情况反馈给家长,对家长的合作也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和回应,让家长时时了解活动的进展,以便进一步做好家园配合工作。通过家园共育,一个月后幼儿按时到园的人数越来越多,迟到现象逐渐减少。五、活动效果与反思大班幼儿按时来园行动研究以幼儿为主体,围绕四个策略展开。这四个策略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先是通过幼儿入园的实际情况引发展开讨论,了解迟到的影响与原因,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管理时间的主动性。在学习时间管理中,从幼儿需要出发,家园共育,通过制定起床计划、认识时间、绘本、文学作品与榜样力量等让幼儿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知道要做个守时好宝宝。通过参观小学等让幼儿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时间不同,从而鼓励幼儿由原来的八点半前入园提早到八点十分入园,提高了要求,拉近了幼小衔接距离。幼儿按时到园这一好习惯的培养与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活动中通过及时沟通反馈、回应、制定计划、“学做小学生养成系列活动”家园合作表等紧密的家园合作方式,改变了家长观念,提高了家长培养孩子守时观念的意识,有效促进了幼儿按时来园好习惯的形成。当幼儿有了按时来园的守时意识后,从幼儿立场出发,与幼儿商讨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如文中八点钟挑战成功的幼儿第二天可以实现一个心愿等这些激励措施增强了幼儿按时到园的荣誉感与自豪感,使幼儿按时到园的好习惯得到延续和保持。当然,除了这些,还应紧密联系幼儿一日生活,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培养幼儿按时来园的好习惯。另外,幼儿园教师每个月上下班互换带班,而按时来园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上午班教师为主,因此教师要做好沟通和衔接工作,一致要求,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按时来园”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按时入园情况较开学初有了明显进步,六月份每天按时来园数量已经达到总人数的93%,但仍有3个幼儿因为家长原因不能准时入园,其中2个是父母认可幼儿时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但因自身工作缘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