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肱骨髁上骨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5/2E/wKhkGWbeeRCAAC_CAABSPhKLDzE031.jpg)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5/2E/wKhkGWbeeRCAAC_CAABSPhKLDzE0312.jpg)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5/2E/wKhkGWbeeRCAAC_CAABSPhKLDzE0313.jpg)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5/2E/wKhkGWbeeRCAAC_CAABSPhKLDzE0314.jpg)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25/2E/wKhkGWbeeRCAAC_CAABSPhKLDzE03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什么是肱骨髁上骨折?为什么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内外髁连线上方2~3cm处的骨折)。
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一、好发年龄:
10岁以下儿童。(对比记忆: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
在儿童期,肱骨下端有骨骺,若骨折线穿过骺板,有可能影响骨骺的发育,因而常出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一)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最多见,占90%以上。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
跌倒时有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按移位情况又分尺偏型和桡偏型。临表:
儿童,有手着地受伤史,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注意有无神经血管损伤,应特别注意观察前臂肿胀程度,腕部有无桡动脉搏动,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等。
1)肘上方压痛,后方可扪到骨折端。
2)X线拍片: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呈由前上斜向后下的斜形骨折。3)由于肘后方软组织较少,折端锐利,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骨折。由于暴力作用的方向及跌倒时的体位改变,骨折可出现尺侧或桡侧移位。少有合并神经血管损伤。(1)第一个是肱骨前皮质线(AnteriorHumeralLine,
AHL)。在标准的肘关节侧位片上,AHL应该恰好通过肱骨小头,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儿童,AHL越靠近肱骨小头的前方(前倾角的发育机制)。在伸直型的肱骨髁上骨折中,骨折远端向后方移位,肱骨小头位于AHL的后方。(2)第二个是沙漏征。在标准的肘关节侧位片上,沙漏的下方稍稍向前方倾斜,对于GartlandII型以上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可以看到沙漏下方前倾消失。(3)第三个指标为Baumann角,也称为肱骨小头角,是指在标准的正位片上,肱骨干轴线的垂线与肱骨外髁生长板线的夹角,参考值范围为9~26度,即(64~81度)。对于Baumann角度的测量,观察者之间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为了临床应用方便,认为Baumann角度大于10度为正常。也可以通过与对侧比较判断。如果Baumann角度减小,提示肘关节内翻。改良Gartland分型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分型,也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用的分型,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诊断比较容易,患者多系儿童。外伤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并有畸形。在诊断肱骨髁上骨折同时要注意手部温度、脉搏、运动及感觉,以明确有无血管,神经损伤。
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肘并节脱位肘关节部分活动
肘后三角无变化上臂短缩,前臂正常
肘关节不能活动肘后三角骨性标志有变化
上臂正常,前臂短缩(一)手法复位超关节小夹板固定以神经型肱骨髁上骨折尺偏型为例,病人仰卧适当麻醉,两助手首先对抗牵引,矫正重迭移位。术者两手分别握住骨折近远两段互相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旋转畸形,然后两拇指从肘后推尺骨鹰嘴向前,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段向后,此时令远位助手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两手可感觉到骨折复位的骨擦音。复位后按预先准备的木板,纸垫进行固定。术后应注意肢体血运观察,经常调整布带,2周折除夹板,功能锻炼。也可用石膏。(二)牵引治疗骨折超过24~48小时。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者。(三)手术探查神经、血管整复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采用手法整复或牵引治疗。当有血管、神经伤时,特别是血管伤应考虑手术探查,手术目的是修复血管或解除其压迫,对神经伤也同时采用手术治疗,顺便整复骨折。单纯为了整复骨折很少采用手术方法。(四)手术治疗: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复位标准:1.
在正为片上,恢复Baumann角(>10度);2.
在斜位片上,看到内侧柱和外侧柱恢复;3.
在侧位片上,AHL通过肱骨小头中部。(一)、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a)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由于近折端向前下移位,极易压迫肱动脉或刺破肱动脉,加上损伤后的组织反应,局部肿胀严重,均会影响远端肢体血循环,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b)如早期未能作出诊治,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的功能及肢体的发育。预防:严密观察前臂肿胀程度及手的感觉运动功能,如果出现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扪不清,手指皮温降低,感觉异常,即应确定骨筋膜室高压存在。处理:紧急手术,切开前臂掌、背侧深筋膜,充分减压,辅以脱水剂,扩张血管药等治疗。
如果已出现5P征(painlessness无痛,pulselessness脉搏消失,pallor皮肤苍白,paresthesia感觉异常,paralysis肌麻痹)则为时已晚,即便手术减压也难以避免缺血性肌挛缩。(二)血管神经损伤肱骨髁上骨折严重并发症是血管伤。骨折端刺破血管比较少见,多因血管受刺激而痉挛或受到机械性压迫,造成肢体远端血供障碍。临床上应注意检查患肢桡动脉搏动。一旦发生可造成肢体坏死。(三)肘内翻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多后遗肘内翻,而桡偏型很少发生肘内翻。在处理肱骨髁上骨折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肘内翻发生。一旦发生通过手术截骨矫正。手术指针:
1.引起功能障碍或屈肘肌力减弱者。2.肘关节疼痛尚未形成创伤性关节炎者。3.肘内翻大于20°,畸形已固定者(伤后1~2年)。4.肘内翻同时并发迟发性尺神经炎者。手术方法: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及肱骨髁上“V”形截骨,以前者常用。手术不仅要矫正内翻,同时须矫正内旋、过伸。(四).骨化性肌炎
在功能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补偿款禁养协议书(2篇)
- 环境监测设备研发合同(2篇)
- 七年级数学下册14.1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听评课记录
-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美洲概述》听课评课记录5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听评课记录1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听课评课记录1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9.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听课评课记录
-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听课评课记录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2框加强宪法监督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5.3 分饼》(1)-北师大版
- 广西贵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仁爱英语八年级阅读理解测试题和答案
- 山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 八上 第4讲 光现象
- DB11∕T 1875-202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 心肺康复完整版本课件
- 传统节日春节英文介绍课件
- 质量奖现场评审问题集锦精编版
- 装配式结构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水资源论证报告
- 实现结构化: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
- FZ∕T 54088-2016 锦纶6全牵伸单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