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学习笔记答案精析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一、教材梳理1.(1)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最基本(3)捕捞强度(4)较小较大样方法标记重捕法2.(1)随机个体数平均值(2)蚜虫跳蝻3.(1)强大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任务一1.(3)确定样方2.丛生或蔓生的易于辨别3.(1)应该选择1m×1m的样方,个体在该样方内的分布相对稳定,又可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2)如果所调查物种个体较大,样方面积应该适当扩大。如果调查物种数目比较稀疏,样方面积也应该适当扩大。(3)①五点取样②等距取样(4)强调随机取样是为了使调查结果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4.(1)需要计数样方以内的个体数量,以及任意两个相邻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量。该样方的种群密度为(5+2+1)÷1=8(株/m2)。(2)该植物种群密度是8株/m2。任务二1.个体随机分布2.约有386条。3.活动能力差的动物被标记后不能与其他动物充分混合,会导致重捕时误差较大。典题应用1.D[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A正确;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图中计数值应该是8,B正确;图乙中,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该森林物种数逐渐增多最后保持稳定,样方面积达到S1后,该森林物种数不再增加,因此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样方面积最好是S1,C正确;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的个体数目则易于辨别,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2.B[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中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39-5=34(只),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5)/X=15/34,解得X≈77.07,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77只/公顷。]二、教材梳理1.新产生或死亡该种群个体总数2.迁入或迁出该种群个体总数3.(1)各年龄期(2)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4.(1)雌雄(2)性别比例种群密度5.(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1.大于>增大增长适中≈稳定稳定小于<减小衰退2.不一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3.迁入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迁出率死亡率典题应用3.A[年龄结构是对种群数量进行预测,所以当其为稳定型时,近期人口数量不一定能保持稳定,B错误;分析表格数据,第七次普查老年人口比例增多,所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C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D错误。]4.C[图1中a只影响出生率,而b既影响出生率也影响死亡率,从而判断出a为性别比例,b为年龄结构,进而可知c为种群密度。图2为图1的变式,图2中甲使种群密度增加,应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使种群密度减小,应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只影响出生率,应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结构。图1中b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A正确;图1中c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图2中丁为年龄结构,而图1中a为性别比例,C错误。]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1课时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核心探讨1.2481632641282565122.设细菌初始数量为N0,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菌数为第一代,数量为N0×2,第n代的细菌数量为Nn=N0×2n。3.2216个。4.如图所示5.不会;因为培养瓶中的营养物质和空间都是有限的。6.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不够精确。典题应用1.D[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需要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D错误。]2.D[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m小时细菌繁殖代数为3m,则种群的数量为t·23m,故选D。]二、教材梳理1.(1)理想时间种群数量(2)①a.食物和空间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b.一定的倍数λ②N0λt③起始数量数量倍数2.(2)①出生率=死亡率(3)一定维持最大(4)①栖息地K值②自然保护区环境容纳量3.(1)相对稳定(2)波动(3)爆发(4)下降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任务二1.不一定是“J”形;当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当λ=1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只有当λ>1时,种群数量增多,曲线呈“J”形。2.如图所示任务三1.(1)0逐渐增大最大逐渐减小0(2)如图所示2.同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因素、生物自身的遗传特性、食物、栖息场所、天敌及其他生存条件均会影响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3.K24.环境阻力(按照自然选择学说,它就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量)。任务四1.资源危机和能源紧缺说明当今人口已经接近或达到环境容纳量。随着科技进步,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因而可以提高地球对人类的环境容纳量。2.(1)思路:增大死亡率;具体措施:药物毒杀。该控制方法效果不持久。(2)思路:降低环境容纳量;具体措施:引进捕食者。该控制方法效果持久,降低有害生物环境容纳量是防治有害生物的根本措施。(3)①思路:增大死亡率;具体措施:机械捕杀、药物毒杀等。②思路:降低出生率;具体措施:施用避孕药、降低生殖率的激素等。③思路:降低环境容纳量;具体措施:养殖家猫捕食家鼠、搞好环境卫生、硬化地面、安全储藏食物等。典题应用3.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的增长速率仍然大于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4.D[第5年,λ>1,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属于增长型,A错误;第10~20年,λ<1,所以种群密度减小,即第20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10年的种群数量,B错误;第1~5年,λ>1,而且恒定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错误;第15~20年,λ<1,种群数量一直减少,D正确。]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材梳理2.真核液体4.S5.(1)时间酵母菌数量培养液的体积(2)①抽样检测②试管、滴管、血细胞计数板③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任务一1.0.14002.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3.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减少误差。4.如果酵母菌未能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就可能出现以下现象:要么能看清酵母菌但看不清格线,要么能看清格线但看不清酵母菌。5.当小方格中的酵母菌过多时,可以增大稀释倍数然后再计数,即计数前应摇匀→取样→稀释→计数。6.不都是,计数的酵母菌包括活菌和死菌。可以用台盼蓝染液对菌体进行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菌,没有染色的是活菌。7.对于压在计数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一般是左上边界及其夹角)的酵母菌。8.20×(25÷5)×100×10000=1×108任务二1.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相互对照,不需另设对照实验。需要做分组重复实验获取平均值,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平均值)。2.如表所示时间/天次数1234567123平均值3.(1)先增加再降低营养充足有害产物(2)如图所示4.(1)温度、营养物质(2)10mL培养液中28℃下培养(试管1)。(3)温度和营养物质均会对酵母菌种群数量产生影响,温度较低时种群增长缓慢,营养缺乏时种群几乎不增长典题应用1.D[未对酵母菌染色会将死酵母菌计数在内,导致活菌计数值比实际值偏大,D错误。]2.A[依据15℃、24h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值为3×107个/mL,设一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为x,则25x÷10-4×10=3×107,可得x=12,即所用血细胞计数板每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平均为12个,A正确;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B错误;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出现了“S”形增长,但最终酵母菌的数量会下降,C错误;通过柱形图可知,酵母菌在15℃环境中存活的时间最长,实验温度中,25℃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D错误。]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教材梳理1.直接种群重要特征2.(1)阳光温度水①郁闭度②升高降低③死亡率个体爆发式④综合性(2)①种内竞争②a.捕食为食b.阳光和养分食物c.出生率和死亡率3.(1)①食物和天敌(2)①气温和干旱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任务一1.阳光。2.不同种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3.除了光照条件外,还受温度、水、风、火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任务二1.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2.↑↓↓↑3.二者的种群数量是相互影响的,是循环因果的关系。4.有;还有其他捕食者、其他植食性动物的竞争、作为食物的植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等。典题应用1.B[春天气温回升,草原上的草数量增加,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一夜的风雨过后,海棠树仍然是绿叶繁茂、只是红花凋零了,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海棠树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B符合题意;暮春三月,江南绿草遍野,树上各种花朵盛开,成群的黄莺到处飞翔,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2.B[图中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猎物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猎物种群数量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该模型也能解释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均维持相对稳定的循环因果关系,A、D正确;分析该模型,如果捕食者数量下降到某一阈值以下,猎物数量就上升,而捕食者数量如果增多,猎物数量就下降,反之,如果猎物数量上升到某一阈值,捕食者数量就增多,而猎物数量如果很少,捕食者数量就下降。即猎物数量超过N2,则引起捕食者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超过P2,则猎物数量即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在N2和P2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B错误。]二、教材梳理1.种群密度性别比例生存状态提高2.中等3.(1)化学物理(2)天敌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1)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控制效果较好。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减少现存种群数量,也可通过生物方法(如增加天敌等)降低其环境容纳量。(2)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处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3)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4)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典题应用3.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不变,D错误。]4.B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第1课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及种间关系一、教材梳理1.生物种群2.物种种间空间3.(1)物种组成(2)物种数目(3)很多很大(4)不是时间和环境消失4.(1)②取样器取样④种类和相对数量⑤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2)表层落叶诱虫器镊子吸虫器表格丰富度(3)①物种丰富度②丰富复杂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任务一1.选择A项的诱虫器。2.(1)①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空隙是为了使空气流通。②酒精用于杀死和保存小动物。(2)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吸虫器A;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吸虫器B。3.记名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任务二(1)①②④(2)③(3)⑤⑥典题应用1.C[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直接忽略,需要记录它们的特征,A错误;在统计丰富度时,通常采用计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B错误;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以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C正确;土壤小动物一般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D错误。]2.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导致小动物的趋暗特性无法正常表现,则调查数值偏小,B错误;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数值比实际数值大,C错误;土壤小动物的统计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错误。]二、教材梳理原始合作海葵与寄居蟹互利共生根瘤菌与大豆种间竞争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相互排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寄生马蛔虫与马判断正误(1)×(2)×核心探讨1.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种间竞争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化。3.(1)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相互错开。(2)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3)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典题应用3.B[由曲线中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判断:图甲为互利共生关系,可用来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数量变化,A正确;图乙为捕食关系,而噬菌体与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所以两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乙表示,B错误;图丙为种间竞争关系,X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且将另一种群淘汰,这与种内互助有关,实验后期X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D正确。]4.B[据图可知,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为2.0×106个,在K/2(即1.0×106个)时,甲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A正确;混合培养时,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此时乙藻的数量几乎为零,因此造成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而不是与乙藻的种间竞争,B错误;混合培养时,甲藻种群数量变化不大,而乙藻种群数量下降并逐渐被淘汰,D正确。]第2课时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及生态位一、教材梳理1.(1)垂直分层(2)①光②a.温度b.水分无机盐③阳光(3)栖息空间食物条件2.(1)镶嵌(2)地形的变化盐碱度光照强度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1)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这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2)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质(光的波长)影响形成的。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3)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等。(4)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典题应用1.B2.A[同一座高山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类型,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二、教材梳理1.阳光、温度和水分外貌和结构2.(1)地位或作用空间位置资源其他物种(2)①栖息地食物②出现频率植株高度(3)相对稳定环境资源协同进化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任务二1.绿翅鸭和鹤鹬选择觅食生境的策略基本相同,两者均选择生境1和生境3,并以生境1为主,不选择生境2;绿头鸭主要选择生境1;青脚鹬在3个生境中均出现,在生境3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前两处。青脚鹬的觅食生境范围更宽。2.不一定。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3.以绿翅鸭为例,绿翅鸭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还吃茎类、螺类、贝壳沙砾等,绿头鸭也是,二者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关系;绿翅鸭与鹤鹬、青脚鹬也有种间竞争关系,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绿翅鸭与鹤鹬都吃贝壳沙砾。4.描述鸟类的生态位,通常需要考虑它们的觅食生境、栖息地、食物及与其他物种的种间关系等。以青脚鹬为例,它们的觅食生境包括低潮盐沼—光滩带、海三棱藨草带及海堤内鱼塘—芦苇区;主要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食;青脚鹬与鹤鹬存在明显的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以草屑和螺类为主要食物,青脚鹬与绿翅鸭、绿头鸭也存在种间竞争,因为它们都捕食螺类,青脚鹬和绿头鸭还捕食甲壳类。任务三提出的四种解释都有一定道理。鲈鱼种群数量下降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仅根据所给信息判断,B说法是最可能的原因。这是因为湖泊中一般生活着多种生物,各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和相互作用,短吻鳄是顶级捕食者,捕食多种鱼类和其他动物,鲈鱼则以小鱼、虾、贝类、浮游动物等为食。当短吻鳄几近消失时,被它捕食的动物数量可能会增长,进而影响原本比较稳定的群落结构,最终影响鲈鱼的种群数量。作出推测后,应深入调查湖泊中的物种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与短吻鳄、鲈鱼存在紧密联系的物种,看看它们的种群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作出进一步的判别。要判断A、C、D的解释是否合理,也需要做更多调查。例如,调查湖泊所在地是否发生了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湖泊中的生物带来了哪些影响,人类对鲈鱼的捕捞情况是怎样的,等等。典题应用3.B[不同物种生态位重叠不一定伴随着种间竞争加剧,一般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种间竞争加剧,B错误;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处于动态变化中,D正确。]4.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错误。]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教材梳理1.外貌和物种组成2.(1)①干旱稀少②简单少③耐旱(2)①半干旱②简单较少③a.旱生b.挖洞或快速奔跑(3)①湿润或较湿润②复杂③b.树栖和攀缘3.(1)非生物环境(2)种间关系有机整体(3)不尽相同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1.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动物表皮外有角质鳞片,蛋壳坚硬等。2.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善于挖洞或快速奔跑。3.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4.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5.不完全相同,因为不同的森林群落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所以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典题应用1.C[不同群落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群落中的生物也都有适应其环境的特征,B正确;有些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森林群落里,C错误;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D正确。]2.C[板状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C错误。]第3节群落的演替一、教材梳理1.群落代替2.(1)①植物覆盖植被彻底消灭了②地衣阶段苔藓阶段乔木阶段③沙丘火山岩冰川泥(2)①土壤条件种子或其他繁殖体②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③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3)快形成新群落较少简单复杂3.(1)外界环境(2)相互关系4.(1)增长减少(2)相对稳定判断正误(1)√(2)×(3)√(4)×(5)×(6)×核心探讨1.(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从裸岩中获取养分。(2)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2.慢快丰富加大复杂复杂3.演替不一定都会发展为森林。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环境,生物的繁殖、迁入和迁出,群落内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典题应用1.A[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A错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方法是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过程,即以现有群落组成及结构为基础,通过同时研究当前植被空间上的组合,揭示植物群落先后变化的时间过程,故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C正确;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D正确。]2.C[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乔木阶段,B错误;第N年时,甲、乙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的结构不一定相同,D错误。]二、教材梳理1.(1)①破坏性(2)不同于方向和速度2.(2)还草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1.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结构简单的方向进行。2.人类活动加快了这种演替的速度。3.去除人类活动,这些群落一般会朝着人类活动出现之前的状态进行演替,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会增加,结构会变得复杂。4.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典题应用3.D[人类的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在人工群落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人的影响有时会超过自然因素;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4.C[草方格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分,有利于蓄积降水,促进固沙植物生长,A正确;该过程是人工干预了当地的群落演替过程,不但改变了演替速度,也改变了演替方向,C错误;该方法有利于土壤的形成,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其他生物的定居和物种丰富度的增加,D正确。]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梳理1.(1)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2)①有大有小②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3)水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2.(1)基石自养生物加快无机物细菌和真菌生物群落判断正误(1)√(2)×(3)√(4)√(5)√核心探讨1.地锦胡枝子画眉草狗尾草猪毛蒿叶蛾园蛛放线菌田螺乌鳢2.还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还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通过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等获得物质和能量4.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5.如图所示典题应用1.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也属于生产者,A错误;细菌不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C错误;空气和热能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2.A[由题图中箭头的方向分析可知,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正确;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也是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细菌中有很多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分解者除了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秃鹫等,C错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b(生产者),D错误。]二、教材梳理1.(1)生产者一初级二次级三级(2)生产者2.(1)彼此相互交错(2)①多种②多种多种(3)食物链3.(1)营养结构(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3)相对稳定食物网越强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1)形成食物链的根本原因是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2)生产者。(3)消费级别=营养级别-1。(4)没有体现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5)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部分能量,其余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流到第五营养级时,余下的能量已经很少,甚至不足以养活一个种群,因此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6)第三、四、五、六营养级。捕食关系和种间竞争关系。(7)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典题应用3.D[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如果狼吃了羊,狼为第三营养级,A错误;食物链应该由生产者开始,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最短的食物链由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构成,C错误。]4.A[根据题图分析可知,食物网中,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细菌是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网)的构成,C错误;该图有阳光和二氧化碳等非生物成分,它们与图示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错误。]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1课时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教材梳理1.输入传递转化散失2.(1)①光合作用②a.呼吸作用b.分解者(2)初级消费者同化呼吸作用生长、发育和繁殖次级消费者(3)分解者呼吸作用①热能③分解者3.单向流动逆转循环流动逐级递减逐级减少越多54.(2)10%~20%5.系统外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任务一1.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偶然性,如个体会死亡、数据可能不准确、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过大等。2.种群存在于复杂的食物网内,可能因食物网的复杂性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3.能很好地避免以个体和种群为研究对象带来的不足,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任务二1.如图所示储存在植物体中的能量,有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2.(1)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或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2)输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3)如图所示3.输入这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自身的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则被下一营养级摄入体内。4.(1)输入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能量传递的形式是有机物,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3)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4)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呼吸作用,形式是热能。任务三1.464.662.8(流入下一营养级)、12.5(流入分解者)、96.3(呼吸作用散失)、293(未利用)62.812.6(流入下一营养级)、2.1(流入分解者)、18.8(呼吸作用散失)、29.3(未利用)12.6微量(流入分解者)、7.5(呼吸作用散失)、5.0(未利用)(1)遵循能量守恒守律。(2)能量沿着营养级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为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了流入下一营养级之外,还有一部分通过该营养级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作为排遗物、遗体或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典题应用1.C[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图中b=h+c,A错误;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即c/a×100%,B错误;“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未被狼同化,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即属于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属于d,C正确;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2.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W1=A1+B1+C1+D1,又因为D1=A2+B2+C2+D2,所以W1=A1+B1+C1+A2+B2+C2+D2,A正确;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2+C2+D2,B错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应大于其同化量,即大于A2+B2+C2+D2,C错误;按最大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图中的D1=W1×20%,D2=D1×20%=W1×4%,所以D1+D2=W1×24%,故W1>D1+D2,D错误。]第2课时生态金字塔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一、教材梳理1.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2.(1)能量(2)上窄下宽3.(1)生物量4.(1)个体的数目(2)倒置昆虫和树判断正误(1)×(2)×核心探讨1.如图所示2.(1)某草地:某温带森林:(2)某湖泊:某海峡:(3)当生产者个体比消费者个体大得多时,数量金字塔经常是倒置的。(4)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个体小,世代周期短,又不断被捕食,因而某一时间调查到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浮游植物的总的生物量还是比浮游动物的多。典题应用1.C[据图分析可知,Ⅰ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A错误;Ⅳ为三级消费者,处于第四营养级,B错误;E1为太阳能,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E2为热能,是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正确;能量在食物链中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2.C[生态金字塔包括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大多数情况下呈现图丙所示的正金字塔形,A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时逐级递减,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呈现正金字塔形,B正确;某些食物链,如树→虫→鸟,其数量金字塔可能如图甲,C错误;生态金字塔表示不同营养级上能量、生物量或数量的关系,不包含分解者,D正确。]二、教材梳理1.总能量2.人工生态系统最有效的利用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1.在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现代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典题应用3.D[“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提高了整体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4.B[油茶树枯朽树桩中的能量属于油茶树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A错误;茶树菇属于分解者,不能直接利用阳光,C错误;该林场的做法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传递效率,D错误。]微专题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例1D[据图分析可知,猫头鹰占据三条食物链,草→鹿的食物链中不含猫头鹰,因此当鹿的数量减少时,可以导致猫头鹰获得的能量增加;在含有猫头鹰的三条食物链中,草→鼠→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最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最多,因此该食物链中的蛇减少,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使流向猫头鹰的能量增加;猫头鹰获得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草的光合作用,因此草的数量增加也会使猫头鹰获得的能量增加,故选D。]例2A例3C[图中共含有三条食物链,而题中所求为至少消耗的A,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分析可知,食物链越短损耗越少,能量传递效率以20%计算。故食物链A→B→猫头鹰为最短食物链,消耗的A为1÷20%÷20%=25(kg)。]例4A[由题意可知,题干中存在3条食物链:①海洋植物→杂食性鱼,②海洋植物→食草鱼→杂食性鱼,③海洋植物→食草鱼→小型肉食鱼→杂食性鱼;杂食性鱼的食物1/3来自食物链①,1/3来自食物链②,1/3来自食物链③。所以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食物链①消耗的海洋植物为6×1/3÷20%=10(kg),从食物链②消耗的海洋植物为6×1/3÷20%÷20%=50(kg),从食物链③消耗的海洋植物为6×1/3÷20%÷20%÷20%=250kg,因此共需海洋植物10+50+250=310(kg)。]例5B跟踪训练1.B2.C[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的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海星全部除去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成为优势种,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数量因食物减少而减少,C错误,D正确。]3.B[E为第一营养级,B、C、D均为第二营养级,三者获得的来自E的总能量最多为5.8×109×20%=11.6×108(kJ),再减去B的能量1.6×108kJ,C、D含有的能量为1×109kJ,A既可捕食C,又可捕食D,其获得的总能量最多为1×109×20%=2.0×108(kJ)。]4.B[当C的食物比例A∶B为1∶1时,设C获得的能量为x,则需要A的能量为(1/2)x÷10%+(1/2)x÷10%÷10%=55x;当C的食物比例A∶B调整为2∶1时,设C获得的能量为y,需要A的能量为(2/3)y÷10%+(1/3)y÷10%÷10%=40y。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即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1.375倍。]5.A6.(1)20000500(2)900(3)5957.(1)5×103较高(2)1.29×1051.2×104(3)15.6%解析(1)各营养级之内,所有输入的能量和输出的能量相等。因此植食性动物传递给肉食性动物的能量就是(14+2-4-9-0.5)×103=2.5×103(kJ·m-2·a-1),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为(2.1+5.1+0.05+0.25-2.5)×103=5×103(kJ·m-2·a-1)。图中营养级越高,需要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越大,说明受影响较大。(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补偿输第二营养级总能量为16×103kJ·m-2·a-1,其中呼吸消耗的能量是4×103kJ·m-2·a-1,因此用于植食性动物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是1.2×104kJ·m-2·a-1。(3)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在人为干预下,传递效率=从植食性动物流入肉食性动物的总能量/流入植食性动物的总能量=2.5/(14+2)×100%≈15.6%。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一、教材梳理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费者呼吸作用分解作用2.(1)碳、氢、氧、氮、磷、硫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2)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判断正误(1)×(2)√(3)√(4)×(5)√核心探讨1.(1)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和溶解于水中。(2)非生物环境中的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进入生产者体内;消费者通过捕食,使食物中的有机物进入消费者体内;生产者、消费者遗体和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等,使碳元素返回非生物环境。(3)如图所示2.引起温室效应。在燃烧过程中,化石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其结果是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加重了温室效应。缓解措施: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3.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运动的特点。4.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都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典题应用1.D[根据丙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间存在双向箭头,可判断丙为生产者,根据围绕甲的箭头“多进一出”可判断甲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A正确;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D错误。]2.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所以在①~⑧过程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②③④⑤⑥,A正确;①中的碳元素是进入生物群落中的碳,⑦⑧中的碳元素含量表示生产者和分解者返回非生物环境的碳,少了消费者返回非生物环境的碳,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Ⅰ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Ⅱ、Ⅲ表示消费者,Ⅳ表示分解者,食物链由生产者、Ⅱ和Ⅲ构成,没有Ⅳ,C错误;⑥过程代表的是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碳,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此时根瘤菌不作为分解者,D错误。]二、教材梳理各营养级全球性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利用固定储存载体动力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如图所示典题应用3.C4.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因此参与能量流动的总能量大小与生产者数量有关,与食物链长短无关,A正确;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被捕食,但是会流向分解者,B错误;农民拔草或杀灭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C正确;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D正确。]第2课时生物富集及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一、教材梳理1.周围环境超过3.(1)吸收(2)食物链顶端4.不易积蓄判断正误(1)√(2)√核心探讨1.铅在中国血蛤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2.铅在生物体内形成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且不易排出3.铅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4.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及一些放射性物质。5.有,而且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威胁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包括人类)。6.有,富集的物质可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因此具有全球性。7.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施垃圾分类,种植能吸收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植物等。典题应用1.C[铅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不能最终通过动植物呼吸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C错误。]2.D二、教材梳理2.不做30mL蒸馏水是否含有微生物小于产生砖红色沉淀不产生砖红色沉淀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判断正误(1)×(2)×(3)√(4)×典题应用3.C[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进行灭菌处理,则1、2组对照可探究湿润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3、4组对照可探究较干燥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其中2组和4组均为未经处理的空白对照,属于对照组,1组和3组为实验组,C错误;1、3组的土壤经灭菌后,其中的微生物会被杀死,而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充当分解者,因此预测这两组的落叶不被分解,而2、4组的土壤中含有微生物,但是土壤湿度不同,所以落叶被分解的程度不同,D正确。]4.A[实验组为a组,对照组为b组,控制单一变量,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A正确;a组灭菌后无微生物存活,“敌草隆”的量应该是不变的,b组“敌草隆”可能会部分减少,B错误;因为典型土壤中含微生物多,所以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实验效果比只用沙土的好,C错误;a、b组已形成对照,没有必要再加和本实验无关的c组,D错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教材梳理1.指令数据2.生物种群内部3.物理过程化学物质特殊行为光温度生物碱性外激素蜜蜂跳舞非生物环境4.(1)信息源(2)信道(3)信息受体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①②③④⑦⑤⑥典题应用1.C[狗的尿液和粪便属于化学信息;电鳗的电压可以电死猎物,电压属于物理信息;蜜蜂发现蜜源后通过舞蹈动作来传递信息,舞蹈动作属于行为信息。]2.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求偶行为利用的主要信息是动作,而不是颜色(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所以该信息属于行为信息。]二、教材梳理1.(1)正常进行“回声定位”(2)繁衍开花(3)调节种间关系生态系统“食”与“被食”2.(1)农畜产品①传粉动物②光照时间(2)①生物防治②a.光照、声音信号b.信息素种群密度c.化学物质繁殖力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任务二(1)如果没有信息传递,海豚的生活、捕食难以进行;莴苣等植物种子的萌发生长等活动,离开信息传递不能正常进行。这些都说明了生物个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2)通过信息传递,植物才能开花,雌雄个体才能相互识别、交配,这样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3)将烟草、蛾和蛾幼虫的天敌联系起来;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任务三(1)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2)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且更加有效。典题应用3.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4.D[可以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种间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D错误。]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教材梳理1.(1)结构和功能稳定(2)动态①各组分②生产—消费—分解③收支(3)负反馈①效果信息减弱②普遍自我调节能力2.(1)维持或恢复相对生态平衡(2)自我调节能力(3)有限判断正误(1)×(2)√(3)×核心探讨如图所示典题应用1.B[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保持不变,B错误。]2.C[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缺少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由图1可知,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乙→甲→丙,B正确;图2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C错误。]二、教材梳理1.(1)抵抗外界干扰保持原状(不受损害)(2)食物网自我调节2.(1)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恢复到原状(2)速度时间3.(1)①生活所需②环境(2)①干扰强度合理适度②物质能量结构功能判断正误(1)×(2)×(3)√(4)√(5)×核心探讨1.如图所示2.(1)自我调节能力(2)大于(3)恢复力稳定性低(4)低典题应用3.C[河流受到轻微污染依然清澈,表现为“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有些生态系统(如冻原、荒漠)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B错误;引入新物种到一个生态系统可能使原有物种灭绝,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错误。]4.D[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同等强度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项不符合题意;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运行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项不符合题意;若甲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项不符合题意;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项符合题意。]三、教材梳理2.(1)基本成分(2)合适比例3.光线良好4.封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透明空间散射5.(1)简单差(2)有长有短判断正误(1)√(2)√(3)×典题应用5.D[应该将生态缸放在散射光下,而不能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A错误;生态缸应该是封闭的,不能通气,B错误;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的数量和比例要适中,C错误。]6.C第4章人与环境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教材梳理1.(1)生态占用生产资源吸纳废物水域(2)碳足迹(3)①大②大小2.(1)消费水平自然资源生态超载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1.不一定,生态足迹与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有关。2.人口增长过快,全球生态足迹总量的增长远远高于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生态赤字增加,地球进入严重的生态超载状态。人口的增长以及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压力,这将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3显示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3.保护耕地;通过发展科技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等。典题应用1.C[生态足迹是指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的面积,A错误;与食用野菜相比,食用牛肉会增大生态足迹,B错误;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如开车出行增加了对道路、停车场的直接占用面积,同时增加了吸收尾气所需要的林地面积等,由此推测其人均生态足迹值应高于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值,D错误。]2.B[人口增长越慢,人均生态足迹不一定越小,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定越小,B错误。]二、教材梳理1.(1)CO2(2)剧增(3)氟氯烃、哈龙(4)人类活动(5)急剧下降(6)大气水体2.全球性3.稳态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判断正误(1)×(2)×(3)×(4)×核心探讨(1)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CO2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旱涝灾害可能增加;水资源短缺,将对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造成影响,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臭氧层的破坏,使紫外线照射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患病率升高;土地荒漠化导致耕地减少,气候恶化,沙尘暴肆虐;生物多样性丧失,会使人类可利用资源减少,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影响人类生存。而我们个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影响环境,导致上述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恶化又会影响我们的生活。(2)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碗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拖鞋等;旧衣服送人重新利用,旧衣服改造成其他用品;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重新利用,不随手乱扔垃圾;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等都可以缩小生态足迹,减少环境污染。典题应用3.C[臭氧层可以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降低太阳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企业内部培训讲师聘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智能家居控制bot系统集成合同3篇
- 2024年物流服务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4年长期租车合同协议及车辆升级服务6篇
- 2024年连带责任协议:工程承包商与业主
- 2024年03月黑龙江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国对开混合式折页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多柱钢制散热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四扇挂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半自动塑焊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拓扑学(黑龙江联盟)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质量功能展开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策略
- 《新编MPA英语阅读教程教学参考书》正文(第一-第十五单元)第二稿
- 酒店各岗位岗位职责
-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体育青年教师总结反思
- 《工程造价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含答案)
- 露天煤矿土石方剥离施工组织设计
- 维修站出门证管理规定
- 临时聘用人员薪酬管理办法
- 国开电大成本会计形考任务6参考答案
- 设备维护检查修理三级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