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7(江苏专用)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7(江苏专用)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7(江苏专用)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7(江苏专用)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7(江苏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3上•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类变得更好,但如果被错误运用,它也可能让人类变得更糟。然而它存在的事实

本身就构成了对基本假设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越了这一假设。迄今为止,人类独自发展出了对

现实的理解,这种能力界定了我们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能力,我

们阐明了我们的哲学,设计了我们的政府和军事战略,并形成了我们的道德准则。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揭

示出,现实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认识,也许比人类独自理解的方式更为复杂。有时,人工智能的成就可能

与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类思想家在其全盛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它产生灵光一现

的洞见,并对所有需要加以清算的既有概念提出挑战。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

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造我们的体验。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其确定的参数范围内取得的成就有时可以与人类能力并驾齐驱,甚至超

越了人类。通过重复“人工智能是人工的”“它没有也无法与我们对现实的意识体验相匹配”之类的话,

我们或可聊以自慰。但是,当我们目睹人工智能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比如逻辑上的壮举、技术上的突破、

战略上的洞见,以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精密管理时,很明显,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复杂存在体对现实的另

类体验。

人工智能所触及的全新疆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前,我们的思维局限性限制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

过滤和处理新闻及对话,以及在数字领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在这些

领域尽情地遨游。它能发现信息并识别趋势,这是传统算法无法做到的,至少无法做得如此优雅和高效。

这样一来,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

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减损一些东西。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它加速了人类理性的消解势

头:社交媒体减少了反思的空间,在线搜索削弱了概念化的动力。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算法就擅长向人类

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人工智能则更精于此道。随着深度阅读和分析的收缩,从事这些过程的传统回

报也在收缩。而随着选择退出数字领域的代价日益高昂,人工智能影响人类思想的能力,比如说服、引导、

分心,却在与日俱增。结果,个人在审查、检验和理解信息方面的作用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

的作用扩大了。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埃里克•施密特、丹尼尔•胡滕洛赫尔《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胡利平、

风君译)

材料二:

人工智能真的已经无所不能吗?心理学家考验了当时最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GPT-3。他们认为之所

以GPT-3显得非常聪明,是因为问了它智能的问题。假设问它一些很“弱智”的问题,它会怎么回答?他

们问它:“我的腿上有几只眼睛?”这个连没有上过学的小孩都能正确回答的问题却难倒了GPT-3,它回答

说:“你的腿上有两只眼睛。”这表明它并不理解眼睛是什么,它只是在做关联而已——人有两只眼睛,

腿是人的一部分,所以它认为腿上应该有两只眼睛。这个例子充分印证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任何傻瓜都

知道,关键在于理解。”GPT-3知道但并不理解眼睛究竟是什么,而理解,恰是我们人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能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徜徉的关键。

杰弗里•辛顿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当一个人工智能能

够准确描述一个场景,它就是理解了。真是这样么?假设有这么一个场景:有个人从柱子上狠狠摔了下来,

摔倒在地。如果让人工智能来描述这个场景,它会说一个人从柱子上掉下来了。而我们对这个场景还有一

个很重要的反应——“疼”。这个区别体现了人类具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即共情:别人遭受了苦难,

我能感同身受,而这种感受是自动的。共情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因为当一个孩子没有这种

感同身受的能力,缺乏同理心,他在小时候就很难对父母产生依恋,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在长大

以后,会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做出反

社会的行为。假设我们的未来是由一台台没有共情的机器所组建的"自闭症”式的社会,这个社会还能有

文明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吗?所以,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马文•李•明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现

在的问题不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是否拥有情感,而是不拥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拥有智能。”在马文•李•明

斯基看来,情感是智能的基础,得先有情感才有智能。

对人而言,我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的,而正是这种对因果的执着使我们能够推理,能够把零散

的万世万物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个故事。其实笛卡尔四百多年前就说过:“即使机器可能在某些方面做

得和我们一样好,甚至更好,但它们在其他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失败。这是因为它们不是通过理解而只是根

据预设来行动。”这一点,到现在还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所以,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和人的智能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依然没有达到类人

智能。那么未来如何实现类人智能呢?

(摘编自光明网《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阐明我们的哲学,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设计组织形式,形成道德标准。

B.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人工智能取得的成就可以超越人类能力,它促使我们抛弃理解世界的固有方

式。

C.杰弗里・辛顿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准确描述场景,就说明它理解其意义。作者不赞同,这一观点。

D.人工智能是根据预设行动的,其影响人类思想的能力却与日俱增,这意味人类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在

消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作者列举“人工智能是人工的”之类的话语,意在提醒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B.相较人类的思维局限性,人工智能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引领人类提升在数字领域里进行社交互动的能

力。

C.人工智能凭着发现信息识别趋势的能力,而擅长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传统算法并不精通此道。

D.由材料二可知,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对事物进行关联,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及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

系。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共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第三回中鲁达得知金翠莲被郑屠强骗后义愤填膺,以切肉剁臊子为由挑衅郑屠,三拳打死

郑屠。

B.在好莱坞电影里,地痞流氓对一个店家说:“你的蛋糕店看上去真不错,如果意外发生火灾,就太可

惜了。”

C.日本研发的机器人“妻子”在用户向其倾诉疲惫、难过时,会耐心地倾听和支持,缓解用户的孤独感

和失落感。

D.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展示了一只猴子通过植入大脑的Link芯片实现“心灵感应打字”。

4.人类可能已无法承受选择退出数字领域的代价,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

解。(4分)

5.如果人类在未来实现了类人智能,你认为人类与类人智能的关系可能会有哪几种走向?请结合材料加以

解释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

(1)二零一七年岁尾,《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

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

(2)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

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

整齐划一的舞。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

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

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

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

(3)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想着多年前萧

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

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

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乌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4)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5)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

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着

他的安危。

(6)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

鸟,绿意荡漾。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

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

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

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

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

不会是寂寞。

(7)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

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如一团巨大的阴影,阻

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8)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向右望去,可见虹口足球场的一角穹顶,像一团铅灰的云压

在那里。健身和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

(9)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

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

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10)离开鲁迅墓地。迎着风中被撕扯下来的艳丽的械树叶,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馆藏丰富。我留

意的是那些曾与鲁迅相依相伴的实物,他戴过的硬硬的礼帽,这礼帽是再也不能为他挡风了;他穿过的棉

袍以及蓝紫色的带花纹的毛背心,这样的衣物也再也不能为他避寒了;他用过的白瓷茶碗依然好看,但它

再也不能为他送去茶香了;他用过的吸痰器,不能再为他排解胸中郁积之物了(真正的郁积,靠它也是排

解不了的吧);而那一支支笔,也再也不能随他在纸上叱咤风云了。

(11)离开纪念馆,风小了一些。我出了公园,一路打听。步行去鲁迅在大陆新村的最后寓所——山

阴路132弄9号。

(12)讲解员介绍着一楼会客室的陈设,餐台餐椅、墙上的画等等。而我的目光聚焦在了瞿秋白寄存

此处的那张著名的书桌上了。只三两分钟吧。就被保安吆喝着去二楼。二楼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不很宽

敞。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门处东墙边的那张黑色铁床,上面还摆放着棉被和枕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

床上,吐出最后一口气的。而那最后一口气是真的散了,还是附着在了室内的台灯上,做夜的眼?或是附

着在了南窗的窗根上,做曙光的播撒器?

(13)保安已在一楼大声呼唤讲解员,让她赶快带游人出来,说是时间到了,其实我们进来不过一刻

钟。我郁郁出了鲁迅故居。其实我很想看看灶房的陈设,萧红不是在这儿为鲁迅烙过东北特色的韭菜盒和

油饼吗?

(14)我回到山阴路上,风又起来了,这条路成了风匣,回荡着风声。从鲁迅谢世之所到他长眠之地,

并不遥远。但这条路在我眼里却很长很长,它仿佛记录着一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跋涉。

(15)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

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这样的花朵也就格外明亮和湿润,就像感动的泪。

(16)我迎着风。在山阴路上徘徊。风很大——很大很大的风。

(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7日《笔会》副刊,有删改)

6.o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3)段和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鲁迅的原句,两处都体现了鲁迅对人生的洞

彻和达观。

B.作者对鲁迅墓前塑像颇有不满,这既针对鲁迅墓地的设计,也指向后世人们纪念鲁迅、传承鲁迅精

神的方式。

C.甬道尽头人流不息的路、虹口足球场的穹顶、健身娱乐的各路音乐,都衬托出了鲁迅墓地的庄严肃

穆感。

D.作者委婉地批判了参观大陆新村时保安的吆喝和大声呼唤,其主要原因是保安导致我无法尽兴地游

丸L0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2)段对文豪塑像和第(5)段对鲁迅塑像的描写,颇具动感,幽默的语言下透露出作者心

中的轻快。

B.参观鲁迅纪念馆的叙写中,作者运用大量整句,以联想融合眼前实物与历史情境,表达了深切的悼

念。

C.倒数第二段与标题遥相呼应,以“黑夜的笑声”“感动的泪”作喻,暗含鲁迅精神在其中,富有诗意。

D.文章在叙写游览始末的同时,自然地引入相关材料,既增加了文章意趣和可读性,也丰富了文章内

涵。

8.游览的后半段,作者多次写到“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第(10)小节中“重正的郁积”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结合《祝福》或《阿Q正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

简要阐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乐圃先生,吴郡朱氏,名长文,字伯原,光禄公之子。十九岁登乙科,病是不肯从吏趋,筑室居郡乐

圃坊,有山林趣。著书阅古,乐学卑道,久之,名称蔼然,一邦向服。郡守监司莫不造请谋政所急。士大

夫过者必奔走乐圆,以后为耻,名动京师,公卿荐以自代者甚众。天子贤之,起为本郡教授,以为未广也,

起为太学先生,以道授多士。未几.握东观,仍兼枢府属。元符元年二月丙中,进疾不将,享年六十。子

耙、杭州盐官,耦、耕举进士,以六月基至德乡,从光禄之莹。

先生道广,不疵短人,人亦乐趋先生,势不在人上,而人不敢议。盖见之如麟凤焉。方擢欲使大施设,

而命不假,朝野惜之。著书三百卷,六经有辩说,乐圆有集,琴台有志,吴郡有续记。又著《琴史》,其序

咯旦方朝延成太至之功制礼乐以展隆直周则建书也岂虚其裁,此先生志也。至於诗书艺文之学,莫不骚雅

造古。死之日,家徒藏书二万卷。天子知其清,特赠绿百匹。呜呼,先生可谓清贤矣!余昔居郡,与先生

游,知先生者也。

(节选自米芾《乐圃先生墓表》)

材料二:

元祐年六月二十五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同邓温伯、胡宗愈、孙觉、范百禄等札子奏。臣等伏

见前许州司户参军苏州居住朱长文,经明行修,嘉祐四年乙科登第,堕马伤足,隐居不仕,仅三十年。丕

以势利动其心,不以穷约易其介。安贫乐道,阖门著书,孝友之诚,风动闾里,廉高之行,著于东南。本

路监司本州长吏前后累奏,称其士行经术,乞朝廷旌擢,差充苏州州学教授,未蒙施行。近奉诏,中号臣

僚自监察御史已上并举堪充内外学官二人。此实朝廷博求人才、广育士类之意。如长文者,诚不可多得。

其人行年五十余,昔苦足疾,今亦能履。臣等欲望圣慈,褒难进之节,收久废之材。量能而使之,特赐就

差充苏州州学教授,非惟禄性蜩养一乡之善士,实使道义模范彼州之秀民。取进止。

(节选自苏轼《荐朱长文札子》)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其序略A曰B方朝廷成C太平之功D制E礼乐以比隆F商周G则是书也H岂虚文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世用来泛指圣人。

B.不禄,文中指朱长文因身体原因不愿出来为官,所以不能享用朝廷的俸禄。

C.骚雅,《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文中指诗文之才。

D.中外,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与“古今中外''中的“中外”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长文因病足隐居乐圃,读书写书。在当地声名渐隆,地方官员都前来向他请教,经过吴地的士

大夫以能拜访到他为荣幸。

B.朱长文交游甚广,虽然他无权无势,经常指出朋友的缺点,人们却愿意追随他,并把他当作麒麟凤

凰一样难得而宝贵的人来看待。

C.苏轼认为朱长文德才兼备,恳请皇上任用,认为这既能体现朝廷求贤若渴,任人唯贤,也可以使朱

文长成为榜样来教化当地百姓。

D.朱长文被起用为州学教授一事,两则材料的记录略有不同;从材料的体式,以及两位作者与朱长

文的关系来看,苏轼的记录应该更确凿。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方擢欲使大施设,而命不假,朝野惜之。

(2)不以势利动其心,不以穷约易其介。

14.两则材料对朱长文的称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插花吟

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头插花枝,饮酒为欢,鲜花美酒映照,一派怡然陶醉。

B.颔联回味身世,颈联落笔当下,体现出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C.“况复”“那堪”“争忍”等词用三层转折来逐步推进气氛。

D.本诗风格平易通俗,颇具幽默感和趣味性,充溢着世俗情怀。

16.简要概括诗人“花前醉归”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2023上•江苏泰州•高三统考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

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为“,,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室建筑的走势状态和结构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3)古人在诗文中常用鬓发表达一种情怀,一种忧思。杜甫《登高》中“”一句就是这种表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2023上•江苏盐城•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他走起来十分地不得力,若不是十分地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

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跑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老头子倒下一

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

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得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

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

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①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冻僵夜疼把叫噢,_理理的“一身便宜的脚爪被K烧看了一样。__

天再冷下去:水缸被冻裂了;井被冻住了;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

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②—的

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且成语构成方式为AABB式。(4分)

19.下列句子中的“就”和“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中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就算送来,我也是坚决不要的。

B.就本质而言,一切都是永恒的。

C.你越不让我干,我就越要干!

D.工具就在房里,你自己找吧!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小狗好像脚爪被冻木了似的夜夜地叫唤”,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

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2023上•江苏苏州•高三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最深沉的感情,是对土地的感情。①,而是很具体的,每个人,对土地的感情都会有不同的体

验和表达方式。很多年前,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大好河山时,诗人艾青写过这样两句诗:“为什么我

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当时读这样的诗句,很多心怀忧戚的中国人泪珠盈眶,

热血沸腾。大半个世纪过去,时过境迁,今天我们读这两句诗,@o为什么?因为,人们对土地的感情

依旧。尽管土地的色彩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是中国人对故乡、对历史、对民族、对祖国的感情并没有变。

很多年前,作为一个知青,我曾天天和泥土打交道,劳动繁重,生活艰苦,然而没有什么能封锁住我

憧憬和想象的思绪。面对着脚下的土地,我经常沉思默想。我在田野里干活时,凝视着脚下的土壤,情不

自禁地会想:逑一撮泥土,建丛哪里耒的吸?是耒自唐古拄童,还建来自昆仓吗?是卷自天鹰之国的贲峥

峻岭,.还是来自神农架的深山老林?一抑或是来自险峻的三峡,雄奇的赤壁,秀丽的采石矶,苍凉的金陵古

都?_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个包含成语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2个字。(4分)

22.以上文字选自一则演讲稿,请简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2023上•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I的材料告诉我们,记住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可是高考依然驱动着同学们

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必背古诗文60篇,有人因此产生了疑问: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花这么大精力

背诵这些古诗文吗?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

参考答案

1236711121519

BCABABBcA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3分)B

2.(3分)C

3.(3分)A

4.(4分)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来突破我们的思维局限,丰富认识现实的方式,塑造我们对世界的体验;②

同时对人工智能传递的信息抱以审慎的态度,努力保持自己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及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5.(6分)①类人智能既具有人类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又具有人类无法匹敌的算法、算力。②如果人类

能预设类人智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类人智能可以成为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帮助人类变得更强大。

③如果人类没有预设类人智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或者类人智能的理解能力可以无视这些道德规则,以

类人智能的强大能力,将会奴役乃至灭亡人类。

6.(3分)B

7.(3分)A

8.(4分)①营造萧瑟、清冷的氛围,衬托我对鲁迅先生的追思和哀悼,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风声“海潮

般的轰鸣”,象征鲁迅先生与黑暗斗争、启蒙大众、震撼人心的一生;③风吹走“我”献给鲁迅先生的玉兰叶,

寓示鲁迅先生不务虚名的冷峻孤高;④隐喻鲁迅先生在不同时代声誉和评价的起落,暗示“我”的立场和态度。

9.(6分)“真正的郁积”是指鲁迅先生心中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的忧思与批判。阐述举例:①虚伪冷酷的鲁

四老爷、赵太爷等人物,体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前后依旧顽固猖狂的封建势力的痛恨;②勤劳驯顺的祥林

嫂和自欺欺人的阿Q,寄寓了鲁迅对底层民众充满奴性、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的忧思;③《祝福》中面对现

实徘徊、逃避的“我”,表现了启蒙者在自我困境中的彷徨和苦闷。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3分)BDG

11.(3分)B

12.(3分)B

13.(8分)(1)正当朝廷要提拔他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之时,却命运不济,朝野上下都为他惋惜。

(2)他不因为权势和利害得失而动摇心性,也不因贫贱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14.(3分)材料一以号尊称,材料二直称姓名。两则材料的体裁不同,材料一是生前好友撰写的墓表,材

料二是公文。

15.(3分)C

16.(6分)生逢盛世;身体健康;花开时节。

17.(6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艰难苦恨繁

霜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4分)①战战兢兢/颤颤巍巍/摇摇晃晃/磕磕绊绊;②混混沌沌/浑浑沌沌

19.(3分)A

20.(3分)①原文“哽哽的”生动地写出小狗耐不住严寒、被冻得发不出声音的样子;②原文“好像它的脚爪

被火烧着一样”,使严冬寒冷带给小狗的疼痛更加生动可感;③原文用三个短句,简洁明快。

21.(4分)①这种感情绝不是虚无缥缈的;②依然会怦然心动/仍然会心潮澎湃

22.(6分)选取全国代表性的景点,内容富有画面感,能激发听众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想象,引发共情与热

爱;以问句引出泥土来源的话题,又以多个问句构成排比,展开联想,引人思考,增强语势;采用“是……

还是……(抑或是)”的句式以及词性相同、结构相同的短语,形式整齐,有回环往复的音韵效果,富有抒

情性和感染力。

四、写作(60分)

23.(60分)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借助语言文字运用I的材料给出一个大背景,即仅仅只是记住所学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

什么才是重要的呢?再结合语言文字运用I材料不难发现,应是见微知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

后,由此指出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即因为高考驱动,不少学生仍花不少时间背诵必背古诗文60篇。两相

结合,材料由此引出一个疑问“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还有必要花大精力背诵古诗文”。其实,这个疑问,也就

是本次作文要写的论题。这其中,一方面包含人工智能与人类基础识记能力的思考,另一方面其实也涉及

传统与现代的论辩。

对于这一问题,其实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回答。比如,若认为有必要花精力背诵古诗文,可考虑从识记背

诵这一学习行为的意义,或者是古诗文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角度加以分析。比如,可以从记忆与更高能

力之间的关系说明我们需要记忆信息,记忆知识,是因为我们要将它们加工,以产生价值,升级思维。如

果不去记忆,那么谈再多思维训练都是空谈,没有可以操作的信息,再强的思维能力都是无米之炊。而我

们之所以要识记古诗词,是因为这不仅仅代表对传统文化归位的期盼,关键更在化育、立人,即以经典优

秀作品来浸润学子的情感,磨砺其精神,熔铸其德行。正是以背诵古诗文为基础,我们能跳脱出当下的庸

俗,与那些伟大的人相识相知,受那些伟大的精神情操熏染,从而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而若想要

予以否定回答。则可重点针对某些学生只知死记硬背的现象,结合材料一开始语言文字运用I材料中的“记

住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要学会运用知识。

立意:

1.活学活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2.智能时代仍需以识记巩固思维基础。

3.以古诗文保持心灵的柔软。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江苏专用)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2023上•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类变得更好,但如果被错误运用,它也可能让人类变得更糟。然而它存在的事实

本身就构成了对基本假设的挑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越了这一假设。迄今为止,人类独自发展出了对

现实的理解,这种能力界定了我们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这种能力,我

们阐明了我们的哲学,设计了我们的政府和军事战略,并形成了我们的道德准则。现在,人工智能已经揭

示出,现实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认识,也许比人类独自理解的方式更为复杂。有时,人工智能的成就可能

与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人类思想家在其全盛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它产生灵光一现

的洞见,并对所有需要加以清算的既有概念提出挑战。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

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造我们的体验。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其确定的参数范围内取得的成就有时可以与人类能力并驾齐驱,甚至超

越了人类。通过重复“人工智能是人工的”“它没有也无法与我们对现实的意识体验相匹配”之类的话,

我们或可聊以自慰。但是,当我们目睹人工智能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比如逻辑上的壮举、技术上的突破、

战略上的洞见,以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精密管理时,很明显,我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复杂存在体对现实的另

类体验。

人工智能所触及的全新疆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以前,我们的思维局限性限制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

过滤和处理新闻及对话,以及在数字领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在这些

领域尽情地遨游。它能发现信息并识别趋势,这是传统算法无法做到的,至少无法做得如此优雅和高效。

这样一来,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

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减损一些东西。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那样,它加速了人类理性的消解势

头:社交媒体减少了反思的空间,在线搜索削弱了概念化的动力。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算法就擅长向人类

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人工智能则更精于此道。随着深度阅读和分析的收缩,从事这些过程的传统回

报也在收缩。而随着选择退出数字领域的代价日益高昂,人工智能影响人类思想的能力,比如说服、引导、

分心,却在与日俱增。结果,个人在审查、检验和理解信息方面的作用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智能

的作用扩大了。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埃里克•施密特、丹尼尔•胡滕洛赫尔《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胡利平、

风君译)

材料二:

人工智能真的已经无所不能吗?心理学家考验了当时最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GPT-3。他们认为之所

以GPT-3显得非常聪明,是因为问了它智能的问题。假设问它一些很“弱智”的问题,它会怎么回答?他

们问它:“我的腿上有几只眼睛?”这个连没有上过学的小孩都能正确回答的问题却难倒了GPT-3,它回答

说:“你的腿上有两只眼睛。”这表明它并不理解眼睛是什么,它只是在做关联而已——人有两只眼睛,

腿是人的一部分,所以它认为腿上应该有两只眼睛。这个例子充分印证了爱因斯坦的名言:“任何傻瓜都

知道,关键在于理解。”GPT-3知道但并不理解眼睛究竟是什么,而理解,恰是我们人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能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徜徉的关键。

杰弗里•辛顿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我们可以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当一个人工智能能

够准确描述一个场景,它就是理解了。真是这样么?假设有这么一个场景:有个人从柱子上狠狠摔了下来,

摔倒在地。如果让人工智能来描述这个场景,它会说一个人从柱子上掉下来了。而我们对这个场景还有一

个很重要的反应——“疼”。这个区别体现了人类具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即共情:别人遭受了苦难,

我能感同身受,而这种感受是自动的。共情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因为当一个孩子没有这种

感同身受的能力,缺乏同理心,他在小时候就很难对父母产生依恋,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在长大

以后,会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做出反

社会的行为。假设我们的未来是由一台台没有共情的机器所组建的“自闭症”式的社会,这个社会还能有

文明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吗?所以,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马文•李•明斯基说过这么一句话:“现

在的问题不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是否拥有情感,而是不拥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拥有智能。”在马文•李•明

斯基看来,情感是智能的基础,得先有情感才有智能。

对人而言,我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的,而正是这种对因果的执着使我们能够推理,能够把零散

的万世万物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个故事。其实笛卡尔四百多年前就说过:“即使机器可能在某些方面做

得和我们一样好,甚至更好,但它们在其他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失败。这是因为它们不是通过理解而只是根

据预设来行动。”这一点,到现在还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所以,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和人的智能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依然没有达到类人

智能。那么未来如何实现类人智能呢?

(摘编自光明网《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理解,阐明我们的哲学,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设计组织形式,形成道德标准。

B.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人工智能取得的成就可以超越人类能力,它促使我们抛弃理解世界的固有方

式。

C.杰弗里・辛顿认为,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准确描述场景,就说明它理解其意义。作者不赞同,这一观点。

D.人工智能是根据预设行动的,其影响人类思想的能力却与日俱增,这意味人类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在

消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的作者列举“人工智能是人工的”之类的话语,意在提醒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B.相较人类的思维局限性,人工智能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引领人类提升在数字领域里进行社交互动的能

力。

C.人工智能凭着发现信息识别趋势的能力,而擅长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传统算法并不精通此道。

D.由材料二可知,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对事物进行关联,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及不同事物之间的有机联

系。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共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水浒传》第三回中鲁达得知金翠莲被郑屠强骗后义愤填膺,以切肉剁臊子为由挑衅郑屠,三拳打死

郑屠。

B.在好莱坞电影里,地痞流氓对一个店家说:“你的蛋糕店看上去真不错,如果意外发生火灾,就太可

惜了。”

C.日本研发的机器人“妻子”在用户向其倾诉疲惫、难过时,会耐心地倾听和支持,缓解用户的孤独感

和失落感。

D.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展示了一只猴子通过植入大脑的Link芯片实现“心灵感应打字”。

4.人类可能已无法承受选择退出数字领域的代价,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

解。(4分)

5.如果人类在未来实现了类人智能,你认为人类与类人智能的关系可能会有哪几种走向?请结合材料加以

解释说明。(6分)

【答案】LB2.C3.A

4.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来突破我们的思维局限,丰富认识现实的方式,塑造我们对世界的体验;②同时对

人工智能传递的信息抱以审慎的态度,努力保持自己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及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5.①类人智能既具有人类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又具有人类无法匹敌的算法、算力。②如果人类能预设

类人智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类人智能可以成为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帮助人类变得更强大。③如果

人类没有预设类人智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或者类人智能的理解能力可以无视这些道德规则,以类人智

能的强大能力,将会奴役乃至灭亡人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促使我们抛弃“无中生有。原文“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

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造我们的体验”“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人

工智能也在减损一些东西”强调的是对世界的改变,而不是抛弃。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传统算法并不精通此道”错。材料一原文身上“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算法就擅长向人类传递,令人沉迷,的

内容,人工智能则更精于此道”。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中,,共情,,观点是:别人遭受了苦难,我能感同身受。

A.“鲁达得知金翠莲被郑屠强骗后义愤填膺”表现鲁达的感同身受,符合“共情”。

B.“如果意外发生火灾,就太可惜了”是地痞流氓威胁性的话,不是“共情”。

C.机器人只是根据预设来行动,不具备真正的“共情”能力。

D.体现的是高新科技,不是“共情”。

故选Ao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结合材料一“人工智能将会不引人注意地融入平凡生活之中,以一种与我们的直觉相契合的方式微妙地塑

造我们的体验”“以前,我们的思维局限性限制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过滤和处理新闻及对话,以及在数字

领域进行社交互动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之下,我们可以在这些领域尽情地遨游”“它不仅扩展了物理现

实,也可以扩展和组织正蓬勃发展的数字世界”可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来突破我们的思维局限,丰富认识

现实的方式,塑造我们对世界的体验;

②结合材料二“GPT-3知道但并不理解眼睛究竟是什么,而理解,恰是我们人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能在这

个世界里自由徜徉的关键”“这个区别体现了人类具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即共情:别人遭受了苦难,我能

感同身受,而这种感受是自动的”“即使机器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和我们一样好,甚至更好,但它们在其他方

面不可避免地会失败。这是因为它们不是通过理解而只是根据预设来行动。”可知,同时对人工智能传递的

信息抱以审慎的态度,努力保持自己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及对他人的共情能力。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结合材料二“而理解,恰是我们人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能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徜徉的关键”“人类具有一种

特别重要的能力,即共情:别人遭受了苦难,我能感同身受”和材料一“人工智能出现之前的算法就擅长向人

类传递'令人沉迷’的内容,人工智能则更精于此道”可知,类人智能既具有人类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又具

有人类无法匹敌的算法、算力。

②结合材料二“现在的问题不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是否拥有情感,而是不拥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拥有智能”“即

使机器可能在某些方面做得和我们一样好,甚至更好,但它们在其他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失败。这是因为它

们不是通过理解而只是根据预设来行动”可知,如果人类能预设类人智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类人智能可

以成为人类忠实的伙伴和朋友,帮助人类变得更强大。

③结合材料二“理解,恰是我们人类真正了解这个世界、能在这个世界里自由徜徉的关键”“假设我们的未来

是由一台台没有共情的机器所组建的‘自闭症’式的社会,这个社会还能有文明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吗?”

可知,如果人类没有预设类人智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或者类人智能的理解能力可以无视这些道德规则,

以类人智能的强大能力,将会奴役乃至灭亡人类。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2023上•江苏常州•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迟子建

(1)二零一七年岁尾,《收获》杂志六十周年庆典,在太热闹的时刻,很想独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

得空,我吃过早饭,叫了一辆的士,奔向四川北路。

(2)我先去拜谒原虹口公园的鲁迅先生墓。天气晴好,又逢周末,园里晨练的人极多。入园处有个水

果摊,苹果橘子草莓等钩织的芳香流苏,连缀着世界文豪广场。红男绿女穿梭其间,踏着热烈的节拍。跳

整齐划一的舞。我努力避让舞者,走进广场。可怜的托尔斯泰,他右手所持的手杖,挂着一个健身者的挎

包,一副苍凉出走的模样,可惜我不吸烟,不然在他左手托着的烟斗上,献一缕烟丝,安抚一下他。与他

一样不幸的,是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和狄更斯。鹅毛笔成了天然挂钩,挂着色彩艳丽的超轻羽绒衣。最

幸运当属巴尔扎克,他袖着手,深藏不露,难以附着。

(3)出了世界文豪广场,再向前是个卖早点的食肆,等候的人,从屋里一直排到门外。想着多年前萧

红在这一带,有天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先生一篇译作的原稿。萧红愕然告知鲁迅。先生

却淡然,复信调侃道:“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也不知这里的早点铺,

如今用什么包油条?还能包裹出这乌云见日般的绮丽文事么?

(4)在公园的西北角。就是鲁迅先生的墓地了。

(5)墓前广场比较开阔,最先看到的是长方形草坪上矗立着的鲁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书,

右手搭着扶手,默然望着往来的人。不过基座过高了,感觉鲁迅是坐在一个逼仄的楼台看戏,让人担忧着

他的安危。

(6)墓地两侧的石板路旁,种植着樟树、广玉兰和松柏,树高枝稠,长青的叶片在阳光下如翻飞的翠

鸟,绿意荡漾。鲁迅墓由上好的花岗石对接镶嵌,其形态很像一册灰白的旧书,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样子。

因为是园中独墓,看上去显赫,却也孤独。其实无论是鲁迅的原配夫人、为他寂寞空守了四十年的朱安,

还是无比崇敬鲁迅的萧红,都曾在遗言中表达了想葬在鲁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如愿——怎么可能如愿。

鲁迅曾在文章中交代过后事:“赶快收敛,埋掉,拉倒。”这像他的脾气。这像一个目光如炬的人穿行于

无边的黑暗后。留给自己的大解脱——最后的光明。可鲁迅的一生,是雷电的一生,身后必将带来风雨。

不会是寂寞。

(7)我脱帽向着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静默良久,之后转身,眺望鲁迅长眠之所面对的风景,

有树,有花,有草,有路,也算旖旎,也算开阔,只是那尊端坐于藤椅上的雕像,如一团巨大的阴影,阻

碍着视线。也就是说,不管鲁迅是否愿意,他每天要面对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

(8)墓前甬道尽头相连的路,人流不息,向右望去,可见虹口足球场的一角穹顶,像一团铅灰的云压

在那里。健身和娱乐的各路音乐,此起彼落。让我有置身农贸市场的感觉。

(9)当我怅然离开墓地的时候,忽然间狂风大作,搅起地面的落叶和尘土,在半空飞舞。公园所有的

树,这时都成了鼓手,和着风声,发出海潮般的轰鸣。我回身一望,我献给鲁迅先生的那片玉兰叶,已不

见踪影,我似乎听到了他略含嘲讽的笑声:敬仰和怀念,不过是一场风,让它去吧!

(10)离开鲁迅墓地。迎着风中被撕扯下来的艳丽的械树叶,我去参观鲁迅纪念馆。馆藏丰富。我留

意的是那些曾与鲁迅相依相伴的实物,他戴过的硬硬的礼帽,这礼帽是再也不能为他挡风了;他穿过的棉

袍以及蓝紫色的带花纹的毛背心,这样的衣物也再也不能为他避寒了;他用过的白瓷茶碗依然好看,但它

再也不能为他送去茶香了;他用过的吸痰器,不能再为他排解胸中郁积之物了(真正的郁积,靠它也是排

解不了的吧);而那一支支笔,也再也不能随他在纸上叱咤风云了。

(11)离开纪念馆,风小了一些。我出了公园,一路打听。步行去鲁迅在大陆新村的最后寓所——山

阴路132弄9号。

(12)讲解员介绍着一楼会客室的陈设,餐台餐椅、墙上的画等等。而我的目光聚焦在了瞿秋白寄存

此处的那张著名的书桌上了。只三两分钟吧。就被保安吆喝着去二楼。二楼是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不很宽

敞。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门处东墙边的那张黑色铁床,上面还摆放着棉被和枕头。鲁迅先生就是在这张

床上,吐出最后一口气的。而那最后一口气是真的散了,还是附着在了室内的台灯上,做夜的眼?或是附

着在了南窗的窗根上,做曙光的播撒器?

(13)保安已在一楼大声呼唤讲解员,让她赶快带游人出来,说是时间到了,其实我们进来不过一刻

钟。我郁郁出了鲁迅故居。其实我很想看看灶房的陈设,萧红不是在这儿为鲁迅烙过东北特色的韭菜盒和

油饼吗?

(14)我回到山阴路上,风又起来了,这条路成了风匣,回荡着风声。从鲁迅谢世之所到他长眠之地,

并不遥远。但这条路在我眼里却很长很长,它仿佛记录着一个人半个多世纪的跋涉。

(15)走在异乡的街头,只觉得这里的冬天与我故乡相比,更像春天,因为闪烁的花朵,像黑夜的笑

声,从苍绿中挣扎而出。这样的花朵也就格外明亮和湿润,就像感动的泪。

(16)我迎着风。在山阴路上徘徊。风很大---很大很大的风。

(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7日《笔会》副刊,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3)段和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直接引用鲁迅的原句,两处都体现了鲁迅对人生的洞

彻和达观。

B.作者对鲁迅墓前塑像颇有不满,这既针对鲁迅墓地的设计,也指向后世人们纪念鲁迅、传承鲁迅精

神的方式。

C.甬道尽头人流不息的路、虹口足球场的穹顶、健身娱乐的各路音乐,都衬托出了鲁迅墓地的庄严肃

穆感。

D.作者委婉地批判了参观大陆新村时保安的吆喝和大声呼唤,其主要原因是保安导致我无法尽兴地游

览。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2)段对文豪塑像和第(5)段对鲁迅塑像的描写,颇具动感,幽默的语言下透露出作者心

中的轻快。

B.参观鲁迅纪念馆的叙写中,作者运用大量整句,以联想融合眼前实物与历史情境,表达了深切的悼

念。

C.倒数第二段与标题遥相呼应,以“黑夜的笑声”“感动的泪”作喻,暗含鲁迅精神在其中,富有诗意。

D.文章在叙写游览始末的同时,自然地引入相关材料,既增加了文章意趣和可读性,也丰富了文章内

涵。

8.游览的后半段,作者多次写到“风”,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第(10)小节中“重正的郁积”有什么深刻寓意?请结合《祝福》或《阿Q正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

简要阐述。(6分)

【答案】6.B7.A

8.①营造萧瑟、清冷的氛围,衬托我对鲁迅先生的追思和哀悼,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风声“海潮般的轰

鸣”,象征鲁迅先生与黑暗斗争、启蒙大众、震撼人心的一生;③风吹走“我”献给鲁迅先生的玉兰叶,寓示

鲁迅先生不务虚名的冷峻孤高;④隐喻鲁迅先生在不同时代声誉和评价的起落,暗示“我”的立场和态度。

9.“真正的郁积”是指鲁迅先生心中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的忧思与批判。阐述举例:①虚伪冷酷的鲁四老爷、

赵太爷等人物,体现了鲁迅对辛亥革命前后依旧顽固猖狂的封建势力的痛恨;②勤劳驯顺的祥林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