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440-2023TechnicalstandardfordataacquisitionandinformationmanagementofurbandrainagefacilitiesinFujian2023-12-29发布福建省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dataacquisitionandinformationmanagementofurbandrainagefacilitiesinFujian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440-202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7340-2024主编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24年4月1日2024年福州3根据《国家“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的要求,为规范相关数据的统一接入,指导各地开展排水设施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工作,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及相关科研成果,在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数据采集;5.数据录入;6.数据存储;7.数据更新;8.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本标准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与设计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17号,邮编:36101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厦门市水务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厦门城建市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4安能集团二局电力建设发展(厦门)有限公司安越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中奇陈彪王宁鞠建荣范娟娟吴春波廖宝勇谢炜灿田健方燕旷小军钟伟平佘林陈志诚张洪杰吴甜杨五一曾坚阮系鹏郭繁锦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程宏伟张建邓晓红谢小青林功波林大滨熊剑 2术语 2 34数据采集 44.1一般规定 44.2已有数据收集 44.3现场探测 54.4监测和检测 5 75.1一般规定 75.2编码规则 75.3要素分类 85.4地图图例 105.5数据标准化 5.6数据校核 12 146.1一般规定 146.2数据库设计原则 146.3数据存储时间 146.4数据安全 15 167.1一般规定 167.2更新频率 1667.3质量检查 168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78.1一般规定 178.2支撑功能 188.3应用系统 188.4基础资源 198.5信息共享 19附录A城镇排水设施数据表 21附录B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表说明 62附录C数据存储类型说明 63附录D城镇排水设施常见拓扑问题类型及处理方法 65本标准用词说明 66引用标准名录 67 68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3BasicProvisions 34DataAcquisition 44.1GeneralProvisions 44.2ExistingDataCollection 44.3FieldDetection 54.4MonitoringandDetection 55DataEntry 75.1GeneralProvisions 75.2CodingRules 75.3ElementClassification 85.4ConventionalSign 105.5DataStandardization 5.6DataCheck 6DataStorage 6.1GeneralProvisions 6.2DatabaseDesignPrinciples 146.3DataStorageTime 146.4DataSecurity 157DataUpdate 167.1GeneralProvisions 7.2UpdateFrequency 87.3QualityTesting 8Construction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 178.1GeneralProvisions 8.2SupportingFunction 188.3ApplicationSystem 8.4BasicResources 8.5InformationSharing AppendixADataSheetofUrbanDrainageFacilities 21AppendixBDescriptionofOperation,MaintenanceandManagementDataSheetofUrbanDrainageFacilities 62AppendixCDataStorageTypeDescription 63AppendixDTypesofCommonTopologicalProblemsinUrbanDrainageFacilitiesandSolutions 65DescriptionofWordsUsedinThisStandard 66ListofReferenceStandards 6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6911.0.1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城镇排水设施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工作,提高城镇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省、市、县三级城市城镇排水设施监管和运营工作,乡镇可参照执行。1.0.3城镇排水设施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0.1城镇排水设施urbandrainagefacilities城镇区域内排水工程中的管道、构筑物和设备等的统称。2.0.2城镇排水设施数据dataofurbandrainagefacilities按照一定规则采集和组织的描述排水设施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运行维护管理数据的基础信息数据。2.0.3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排水设施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运行维护管理数据提供显示、编辑、查询和统计等功能的管理系统。2.0.4空间数据spatialdata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2.0.5属性数据attributedata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2.0.6运行维护管理数据operationsandmaintenancemanagementdata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的检测信息、监测信息、养护信息等数据。2.0.7排水系统分区drainagesystemzoning由排水管渠相对独立汇集排放的区域。2.0.8标识码Identificationcode在要素分类的基础上,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实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33.0.1城镇排水设施分为排水管网、排水设施和其他设施及要素。3.0.2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接入、数据传输、数据校核、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更新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3.0.3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应符合下列原则:1系统性原则:应以源头收集排水设施、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污水处置设施、受纳水体等要素为整体,协调各分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完整的拓扑关系;2动态性原则:应定期更新与完善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库,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并应建立排水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动态监测与管理;3共享性原则:在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工作中应整合和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数据成果应通过离线拷贝、在线传输、接口访问等多种方式共享使用。4保密性原则:在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有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正常地运行和使用。3.0.4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采集、录入、校核、存储、维护和信息管理应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3.0.5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平面坐标系宜统一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经批准后可使用地方坐标系,但应建立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高程基准应使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时间基准应使用北京时间、公元纪年。44.1一般规定4.1.1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应包含下列工作内容:1收集已有的城镇排水设施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运行维护管理数据;2对于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缺失或已有数据不准确的区域进行现场探测;3对城镇排水设施要求必要的运维数据缺失的,应进行补充监测或检测。4.1.2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采集内容及要求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4.1.3利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定位与地形分析时,地形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4.1.4除特殊要求外,城镇排水设施运营单位应采用电子化档案方式存储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宜通过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并宜建立数据自动更新接口。4.1.5宜按各排水设施的工况特点收集历史运行维护管理数据。4.2已有数据收集4.2.1应收集城镇排水设施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包括排水管网竣工验收档案、排水管网测绘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设计文件、设备设施产品合格证及说明书和现有各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已有资料。54.2.2应收集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包括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检测信息、监测信息、养护信息等。4.2.3应建立针对收集数据的信息筛选和验证机制。4.3现场探测4.3.1应按照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的有关规定制定现场探查方案。4.3.2应按照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T8的要求,进行控制测量。4.3.3应按照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福建省地方标准《福建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技术规程》DBJ/T13-204的要求,进行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平面位置测量宜采用极坐标法,高程测量宜采用几何水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RTK图根测量法和RTK图根高程测量法。4.3.4对未覆土的排水设施宜进行跟踪测量,对已覆土的排水设施宜采用探查测绘方法,对泵站等地上设施宜采用地形测绘方法。4.3.5应按照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关于探查工作与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相关规定,确保现场探测数据的精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4.3.6应按照国家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相关规定对测绘成果进行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4.4监测和检测4.4.1宜对易涝点、沿河(湖)排放口、主干管检查井、支管接入主干管上游节点、泵站及调蓄设施进出水管等关键节点的液位、流量、水质进行在线监测及现场人工实测。4.4.2建立动态数据更新机制和短时预警预报功能。4.4.3水质检测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水6质检测机构出具水质检测分析报告。4.4.4应对排水管道内部沉积、障碍物等功能性缺陷,破裂、变形等结构性缺陷进行检测,检测与评估应按行业标准《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的规定执行。75.1一般规定5.1.1数据的录入方式应包括数据库导入、管理信息系统页面填报、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数据传输、数据接口接入等。5.1.2应将收集的数据、现场探测数据和监测检测数据按标准格式录入。5.1.3城镇排水设施应按统一规则设定唯一的标识码,确保编码唯一性。5.1.4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类型应包括整型、长整型、字符型、数值型和时间型。5.1.5城镇排水设施数据表存储结构设计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可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在附录A的基础上进行扩展。5.2编码规则5.2.1城镇排水设施标识码为层次码结构,由四层共十六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代码结构详见图5.2.2。其中,第一层为“行政区域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为设施“大类代码”和“小应从000001开始顺序编码。85.2.2城镇排水设施更新或维护后,原来设施的标识码应保持不变,新增设施按照行政区域内最大的流水号继续编码。在线监测点仪器设备的更新,其标识码应保持不变。5.2.3城镇排水设施废除后,其标识码应予以保留。5.2.4城镇排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数据表应符合本标准附录表B的规定,数据标识码在其数据表中应是唯一的,并应按入库的先后顺序从小到大进行编码。5.3要素分类5.3.1城镇排水设施要素的几何类型,应符合表5.3.1的要求。说明点各种点状要素,包括无向点、有向点线面由闭合线构成的面状要素5.3.2城镇排水设施按层次关系依次分为:大类、小类,各类设施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及对应的数据表名称应符合表5.3.2的规9码称码型面网点线线点点点施面点点点点点素面线面面线面点点棕图示符号图上大小排水系统分区雨水口排放口其他节点OO闸门阀门5.4.2其他设施及要素的颜色、图示符号应符合表5.4.2的有关图示符号颜色(RGB)图上大说明易涝区暗涵排水户厂监测点点5.5.1入库数据应按照5.2的标识码编码规则进行编码。5.5.2同一设施不同来源的数据应进行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5.5.3当录入数据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基准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进行相应的转换或校正。5.5.4对按本标准第4.2节规定收集的数据内容,如数据格式与数据采集标准(附录A)不一致,应进行格式转换,对于包含空间信息的图片,应以已有地形图为基准进行地理配准,人工绘制要素并提取属性信息。5.5.5对按本标准第4.2节规定收集的数据和按本标准4.3节规定现场探查的数据,应建立数据项的映射关系,导入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表。5.6数据校核5.6.1数据录入前,应对数据完整性、异常值、拓扑关系进行校5.6.2数据校核的方式应包括人工校核和系统自动检查,宜优先采用系统自动检查。5.6.3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检查数据表中的各项数据填写是否完整,并应补充缺失数据内容;2应对管网、排水泵站、截流设施、调蓄设施、闸阀等重要设施的信息与当地排水管理部门掌握的情况一致性进行核查;3应定期对新增的各类数据表的完整性进行复查。5.6.4数据的异常值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根据设施的上下游关系即相对空间位置,对各类设施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校核;2应根据当地排水设施的建设情况,确定设施的尺寸、高程、埋深等数值型数据的上下限范围,对超出上下限范围的数据进行校核;3对于发现的异常值,应进行甄别处理。对通过人工经验不能确认的,应重新进行现场勘查;对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进行现场勘查的,应通过相关资料佐证或上下游分析等方法进行判别:4仪表的检测数据值应进行检出限判断。5.6.5数据的拓扑关系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对常见拓扑问题进行检查,通过现场勘查、人工经验判断等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与处理,并应对拓扑关系进行全面验证;2应核查排水管渠的起止编码是否包含在对应设施类型的属性表中;对排放口、泵站等关键点进行上下游分析,核查其上下游的节点、管线是否连通;3应核查排水口的受纳水体编号是否包含在河道、湖泊等受纳水体的数据表中;应对河道桩号点进行上游分析,核查其上游河道与排放口是否连通;4应基于排水设施数据库建立排水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验算与数据核查。6.1一般规定6.1.1在各市、县应建立统一的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库,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与维护。6.1.2应建立完整的排水设施拓扑关系。6.1.3通过在线采集实时传输的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应直接将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设备的数据库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性。6.1.4通过离线采集的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应定期存储至数据库,周期不应大于7天。6.1.5应建立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数据校核机制,数据应真实反映城镇排水设施的现状。6.2数据库设计原则6.2.1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库设计应遵循结构可扩充性、拓扑可维护性、数据完整性、空间与属性关联性、空间数据多源性和数据安全性等原则,并应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6.2.2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库应根据数据使用权限提供信息共享接口。6.3数据存储时间6.3.1城镇排水设施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应永久保留,并保留更新前的历史信息。6.3.2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应至少保留五年,对于关键数据宜永久保留。6.4数据安全6.4.1数据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的相关规定。6.4.2数据库应具备用户安全访问控制机制,包括权限管理、用户身份认证、口令准入(密码技术以及防病毒部署、操作日志和日志审计等。6.4.3应能实现定期自动备份数据库,备份的数据应异服务器、异地存放,并需要加密保护。7.1一般规定7.1.1对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库应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存储新建、改建或变化的排水设施数据。7.1.2城镇排水设施数据更新入库前,应按本标准第5.5节规定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7.2更新频率7.2.1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应定期进行更新,其中重点区域或重要的排水设施数据应实时进行数据更新,非重点区域数据更新的周期不宜超过六个月。7.2.2对通过在线采集实时传输的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应实时进行数据更新。7.3质量检查7.3.1更新的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应在检查后及时与原有数据进行整合。7.3.2应对整合后的数据按本标准第5.5节规定进行数据完整性、异常值、拓扑关系检查。7.3.3检查出的问题应时反馈至数据提供方进行校核、整改。储和安全等资源;数据层应包括基础地理信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基础层 8.1.4应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流程、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维护检修制度、故障处理等内容。8.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应有完整的记录。8.1.6管理信息系统应采用主流技术进行架构设计。8.1.7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的相关规定。8.1.8排水主管部门应与排水设施维护单位数据共享。8.2支撑功能8.2.1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应包括图库管理、数据输入、数据检查、数据更新、数据备份与恢复、历史数据管理、数据输出、元数据管理等。8.2.2数据应用的基本功能应包括设施查询、设施统计、空间分析、图形浏览、辅助工具等。8.2.3数据服务应提供设施数据查询、数据浏览、分发下载等基本功能。运维管理的基本功能应包括用户管理、权限分配、日志管理、系统配置等。8.2.4可根据各地需要扩展排水管网二、三维模拟、规划建设、排水防涝、动态监测、设施维护管理、设施巡查、综合调度、水力与水质模型分析等功能。8.3应用系统8.3.1“一张图”展示子系统主要实现排水设施的实时监测、检测成果、巡检管理、工程管理、统计分析等汇总展示,应包括综合展示、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8.3.2排水设施溯源排查子系统主要实现对溯源排查工作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混接点、管道检测等排查数据和文档资料的分析、展示,为排水设施运行现状评估提供支撑,应包括排查成果的校验、入库和管理等功能。8.3.3排水设施监测分析子系统主要实现监测和检测等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为排水设施的监督管理提供支撑,应包括监测数据展示、监测设备管理、数据查询、预警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8.3.4排放口监管子系统主要实现对排放口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告警和处置等管理,为排放口的全过程监管提供支撑,应包括监测、视频监控、告警、统计分析等功能。8.3.5辅助决策子系统主要通过模型模拟和综合分析实现排水系统分区的总体评估,为排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提供决策支持,应包括动态建模、模拟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8.4基础资源8.4.1应统筹考虑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资源,合理规划服务器数量,存储容量规划应综合考虑数据现状和增长的趋势。8.4.2软件资源应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软件。8.4.3网络资源应根据国家规定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要求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等。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安全、完整和可用。8.4.4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内容。8.5信息共享8.5.1应用于通过标准的WebService接口服务统一提供数据共享及业务交互场景,数据交互符合XML元语言标准。8.5.2应支持二次开发接口功能,同时具备数据推送至各级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功能,满足管理信息系统的开放性。8.5.3应对接口服务的稳定性、访问量及访问流量进行监控并保留记录,保障服务的安全运行。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内容及格式应符合本附录A的规定,数据表中的字段类型及长度说明详见附录C。1M2NameM3IM4M5LO6Runoff_CoeffO7IO8位M9位MMMOTMUpdate_DateTMO注:约束条件:M(必填O(选填下同。1M2M3M4M5程,单位:米M6检查井深度,单位:米M7IM8IM9IMIM写“无”MMOI铁;3-水泥混凝土;4-MIMMOOOOhOOOtOO米OIMI);MIMeTOOOMIMMIMIMOIOIO注1:检查井编号规则:污水处理厂编号-路名或地名-排水管/渠代码-排水管/渠编号-流水号,如:7-翔安大道-P-1-1,若检查井为雨水直排水体,“污水处理厂编号”填“Y”,如:Y-翔安大道-C-2-1(翔安大道上第2根雨水渠的第1个检查井)。注2:污水处理厂编号由各地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注3:排水管/渠代码:P(排水管C(排水渠下同。1M2M3M4IM5M6M7M8M9End_XMEnd_YMM程,单位:米M程,单位:米MMMIMIM米MOOOI代表测点底部高程,单OIMOIMMIMOIOOIOIOOOIOIMIOIO式hodIOIMIMOOMIMI其它要素内穿及水位过MOIOOIOOCheck_Rectify况OMeTOTMTMO注:排水管编号规则:污水处理厂编号-路名或地名-排水管代码-流水号,具体编码与“检查井”编码规则中对应如:7-翔安大道-P-1,若排水管为雨水直排水体,“污水处理厂编号”填“Y”。1M2M3M4yIM5IM6M7M8M9MMMM程,单位:米M程,单位:米MMMIM米MOOOI代表测点底部高程,单OOIMIMMIMOIOIOIOOIMIMIMOOMIMI其它要素内穿及水位过MOCheck_Rectify况OMeTOTMTMO1M2M3M4M5M6度M7程M8M9IMIM米MMOIM米O米OIMaOIMAntiOrdorIMIMIMOOMIMIMOIOIMMIMeTOTMTMO注:雨水口编号规则:路名或地名-排水管/渠代码-排水管/渠编号-流水号,如:翔安大道-P-1-1(翔安大道上第一根雨水管的第一个雨水口)。1M2M3M4M5M6M7M8M9MyIMMNameMAddrMIMIOO米O米ONormal_LevelOvarchar2(1曲线表关联,X代表时间,单位:小时,Y代表潮位高程,单位:米OIMFH-分流制雨污混接雨水口;B-泵站排水口;OMIMMOIO程M),时OO录瞬时流量,特别需要的节点每次水量测量时间周期宜为24~48小时OOIOOIMOOMIMOIMIMOIOIMMeTOTMTMO注:排放口编码规则:河流或湖泊等受纳水体名称-排放口流水号,如:筼筜湖-1。1NodeIDM2M3M4M5程,单位:米M6Node_CategoryIM7IM8M9IMIMOOMIMIMOIOIMIMMOMTOTMTMTMO1码M2M3M4M5NameM6AddrM7IM8IM9paOaOOOO位OOlOlOOOO位,单位:米MMOOOpaO期OMMMOOMIMIMIMIMIM施IMIMOOMIMeTOTMTMO1码M2M3M4M5O6IM7M8M9OIMIMO型O寸O况OOIO况OIOPump_SituationOOIMOOMIMTOTMTMOA.0.10调蓄设施数据表1码M2M3M4M5米M6NameM7AddrM8yIM9IMIMIMI他MIMOOO米OMOlIMIMEvap_Coeff数OIMIMOOMIMeTOTMTMO1M2M3M4M5NameO6IM7M8M9MMODischarge_CoeffOIMIMOOMIMeTOTMTMO1M2码M3M4M5M6M7M8NameO9yIMMMIMIMIMIMIMIMIMIMUnitOnitOMIMTOTMTMO1M2M3M4M5NameO6IM7M8M9IMMIMIMOOMIMeTOTMTMO1M2M3NameM4M5M6M7IM8M9MIMMOMTMTMOA.0.15河道数据表1M2NameM3M4M5M6I点距左侧距离,单位:程,单位:米O7Normal_LevelM8M9MMIMOMIMTMTMOA.0.16湖泊数据表1M2NameM3IM4M5M6Normal_Level米M7米M8IM9MOIMTMTMOA.0.17河段数据表1M2NameM3IO4M5Normal_Level米M6米M7IM8M9OIMTMTMO1M2NameM3M4M5M6M7M8IM9米MOOOI代表测点底部高程;单OMIMOIMMTMTMO1M2M3M4M5NameM6AddrM7码DM8M9MMMMIMO号M期TMIMMntMtMtMntMOOOOI废水;5-生活污水;6-施工废水;7-垃圾渗沥OIOlIO隔油池;工业废水写具体的防治设施名称(如疗废水写具体的防治设施名称(如生化池、沉废水写有无沉淀池;生活废水写有无化粪池,写“无”OIMMTMTMO1M2M3M4M5IM6称NameM7址AddrM8IM9MIMMaMO率MaMOM率MOhodIMIMIMIMOOMIMT期MTMTMO1M2NameM3AddrM4IM5IM6FrequencyM7M8M9NodeIDOO个通道关联的排水管OOMOIMTMO1M2M3型IM4度O5置Func_Addr述O6级IO7型I错口;6-起伏;7-脱节;O8度O9置述O级IOMTMReport_DateTMMO1M2O3O4O5O6TO7TO8TO9径OOA.0.24液位、流量与雨量监测数1LM2码M3TM4O5O6O7O8TM9MTMOA.0.25水质监测数据表1LM2码M3TM4O5pH值pHO6O7量O8O9OONH3-NOOOOOOOOOOOOOOOOOOOOAnalysis_Unit称OTMMTMOA.0.26管渠内窥检测数据表1LM2M3M4TM5M6M7等M8IM9IMMOOOMMTMO1LM2NameM3IM4M5M6M7M8O9OOMMMMMTMO1LM2I码M3XX_DataM4YY_DataM5O表C.0.1字符型字符型的格式为C(d)其中:C为类型标识,用来描述字符型数据格式。()为括号,固定不变。d为十进制数字,用来描述字段最大可能的字符串长度。字符型数据格式主要用来描述非数值型的数据,所描述的数据只具有描述意义,不能进行数学计算,如泵站地址,泵站名称等。C.0.2数值型数值型的格式为D(N,n)其中:D为类型标识,用来描述浮点型数据格式。()为括号,固定不变。N为十进制数字,描述浮点型数据的位数。n为十进制数字,描述浮点型数据的小数位数。数值型数据格式用来描述带小数的浮点数,如平面坐标,地面高程等。C.0.3整型整型数据格式用“I”或“L”表示。其中:I为短整型,数值范围-32768至32767。L为短整型,数值范围-2147483648至2147483647整型数据格式用来描述带不包含小数点部分的数值数据,如管道类别等。C.0.4时间型时间型数据格式用“T”表示,可用于存放日期型或日期时间型数据,日期型数据格式为“yyyy-MM-dd”,日期时间型数据的格式为“yyyy-MM-ddHH:mm:ss”。C.0.5取值范围表结构中每个字段的取值范围有两种描述方式,一种为可以采用抽象的连续数字描述,字段描述中给出取值范围;一种为采用枚举的方法描述取值范围。置信息判断,若无法通过经验确管线重新连接到正确的节点上。果节点孤立是由周围管线缺失导点错误录入导致,应删除孤立节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先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5《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与维护技术规范》GB/T511876《城市测量规范》CJJ/T8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8《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9《福建省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技术规程》DBJ/T13-204福建省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技术标准《福建省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技术标准》DBJ/T13-440-2023,经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12月29日以闽建科〔2023〕67号文批准发布,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备案号为J17340-2024。本标准是由编制组在总结福建省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相关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福建省特点,通过反复讨论、协调、修改和专家审查后编制而成。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福建省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72 72 734数据采集 744.1一般规定 744.2已有数据收集 744.3现场探测 754.4监测和检测 75 785.1一般规定 785.2编码规则 785.3要素分类 795.4地图图例 795.5数据标准化 795.6数据校核 80 816.1一般规定 816.2数据库设计原则 816.3数据存储时间 816.4数据安全 82 837.1一般规定 837.2更新频率 837.3质量检查 838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858.1一般规定 858.2支撑功能 858.3应用系统 868.4基础资源 868.5信息共享 861.1一般规定1.0.1本条说明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城镇排水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运行维护管理不善,会引起污水漫溢、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地面塌陷等严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城镇排水设施开展常态化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工作,实现排水设施信息化建设,为排水设施规划设计与管理运行等提供依据。1.0.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主要为省、市、县三级城市城镇排水设施监管部门和运营单位,乡镇可参照执行。1.0.3关于城镇排水设施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工作尚应执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因此,城镇排水设施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3.0.1本条明确城镇排水设施空间数据的要素分类,分为排水管网、排水设施和其他设施及要素四大类。3.0.2本条明确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工作应该从数据采集开始,收集已有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现场探查、监测与检测工作。然后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处理及录入。数据录入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对数据进行校核与完善。数据校核完成后,导入数据库中进行存储。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和现势性,应定期开展更新维护工作。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数据的存储、更新、展示和应用等管理。3.0.3本条明确城镇排水设施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应遵循的原3.0.4本条规定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维护和信息管理的技术要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城镇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可降低设施数据维护难度,便于数据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4.1一般规定4.1.4本条确定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的存储格式及采集管理的方式。采用电子化档案方式存储运行维护管理数据,有利于记录完整规范的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可为排水设施运行、排水管渠检测与评估、排水设施管理养护工作评估提供可靠数据。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液位、流量、水质等监测数据进行采集和动态管理,收集排水设施运行过程信息,实时监测排水设施运行状况,可为排水设施进行维护、调度、应急、决策等提供动态数据支持,极大提高排水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水平。4.1.5收集近一年的运维管理数据对各设施的收集管理、预警具有决定性作用。4.2已有数据收集4.2.1本条明确排水设施空间属性数据收集的来源。4.2.2城镇排水设施运行数据应收集包括排水管网中、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进出口的液位、流量、水质等监测数据。收集的运行数据应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0.21、表A.0.24和表A.0.25的内容和格式进行整理汇总,并与相关设施进行关联。收集的排水管渠检测与评估数据应按本规范附录A中表A.0.26的内容和格式进行整理汇总,并与相关设施进行关联。定期收录业务管理过程中的纸质表格并实时更新,参照本规范附录A中表A.0.23进行数据整理;应用数字化业务管理平台可结合管理需求,利用本规范附录A数据内容进行扩展,完整记录排水管理过程中的各类数据。4.2.3加强收集的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4.3现场探测4.3.3本条表明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的方法。4.3.4本条表明不同排水设施应采用的探测方法。4.3.5提高现场探测数据的精度。4.3.6为了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测绘成果数据经权属单位或管理部门最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验收。4.4监测和检测4.4.1本条明确监测关键节点的选择范围。制定排水设施监测方案时,为获取旱季与雨季的典型过程线,应基于实用性、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代表性和可行性等原则优先选择调蓄设施上下游节点、主干管线出口、泵站上游节点等关键节点,其次为易涝点、排放口、主干管检查井等关键节点开展监测工作。实用性原则:监测点的布置应与监测目的紧密联系,监测目的通常根据当地管理部门的实际业务需求与排水系统运行现状确定。应对监测区域的管网布局、土地利用状况和设施现有问题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调研,科学合理地布置监测点。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城市排水管网分布范围广,不同类型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排水特征,因此制定排水管网监测方案时应尽量将监测点分散布置于城市不同类型的区域。如可在城市不同土地利用区域(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工商业居住混合区等)的下游干管布置监测点。同时,为了便于对设备进行现场维护,在同一类型区域中的监测安装点应尽量靠近。代表性原则:监测点覆盖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应相对单一,排水规律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空气污染和居民生活习惯等)应尽量相近或一致,以便监测点能代表监测区域的典型排水规律,从而辅助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与典型排水区的分析。建议一个排水分区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排水分区大于10km2时,每10km2服务区域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可行性原则:应选择合适的监测位置,方便进行监测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同时现场安装环境需满足在线监测设备正常工作的基本工况要求。4.4.2传统的人工监测城镇排水设施水量的方法,会存在的周期长、低效率、监测难度大、覆盖范围小、数据不连续等缺点。而利用在线监测系统的长期监测数据采集与短时预警预报功能,对液位和流量进行在线监测可完整准确记录排水设施的运行过程,并针对异常运行数据进行快速溯源、追踪和报警,提高了管理部门对事故的预查和应急处理能力。4.4.3综合监测仪器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运行难度大、数据准确度不高等因素,可在水质连续监测的区域安装自动采样器,将采集的水样送至具有计量认证资格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分析化验,得到水质检测分析报告。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执行,水质检测方法可参考国家现行标准《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6920、《水质总铬的测定》GB7466、《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597、《水质总汞的测定高猛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69、《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0、《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1、《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2、《水质铜、锌、铅、镐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7485、《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GB11914、《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13195、《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505、《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水质氨氮的测定蒸熘-中和滴定法》HJ537、《水质氨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665、《水质氨氮的测定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666、《水质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667、《水质总氮的测定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668、《水质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HJ670、《水质总磷的测定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HJ6715.1一般规定5.1.1信息系统的数据录入根据数据采集的方式不同,应提供多种模式。5.1.3城镇排水设施含有不同类型的设施,对设施利用身份标识码管理,为设施制定唯一的标识码,确保设施更新及维护后数据可持续性。5.1.4本条说明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类型。5.1.5城镇排水设施数据库结构应按本规范附录A中附表的格式要求设计,各地可在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扩增相应的数据表及数据项内容。5.2编码规则5.2.1本条说明设施标识码详细规则。5.2.2本条确定设施编码规则使用的原则,确保设施编码的唯一5.2.3城镇排水设施废除时保留其标识码,在对新的城镇排水设施进行编码时,确保不会与已废除的设施冲突。5.2.4城镇排水设施运行数据与运维管理数据不单独存在,均应与其排水设施的数据相关联,在数据表结构设计时,运行数据表或运维数据表均会建立各自设施的唯一识别码字段,关系型数据库惯例按1标识增量存储作为数据的唯一码。5.3要素分类5.3.1本条说明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几何类型,分为点、线、面三种。5.3.2本条说明城镇排水设施数据的层次关系,按照大类、小类进行了划分,定义了设施的名称、代码及对应的数据表名称。5.4地图图例5.4.1本条说明排水系统、排水管网、排水设施的颜色和图示符号,由于这几大类设施主要类别包括雨水、污水、合流和其他,因此,按照类别定义不同的颜色。5.4.2本条说明其他设施及要素的颜色和图示符号。5.5数据标准化5.5.1入库数据应遵循本规范第5.2条规定的标识码编码规则,以保证每个设施的唯一性。5.5.2当同一设施在不同采集时期、不同现有信息系统均存在时,应对其数据进行统一性更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5.5.3采集的基础信息数据,内容与格式可能与数据标准不同,现有建设的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的存储格式不一致,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录入的数据更符合数据存储标准。5.5.4数据录入数据库时,应对数据格式不一致的进行格式转换,纸质图片扫描转换为电子图片编号存档后,以数据库内存地形图为基准进行地理配准。然后人工通过排水设施普查信息平台对排水设施空间要素进行绘制和属性填写,将纸质资料转换为方便查找研究的数据表。5.5.5城市排水设施的数据格式具有多样性,为了降低数据入库的复杂性以及提高数据入库效率,对现场探测数据和收集整理数据入库时,可建立数据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方便进行数据交换。映射关系是指两个元素集之间元素相互对应的关系。5.6数据校核5.6.1本条表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核的方法。5.6.2本条表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校核的方式,宜优先采用系统自动检查,提高检查的效率和正确性。5.6.3本条说明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检查的内容。5.6.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别墅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园林绿化养护合同
- 2025国内贸易合同模板
- 2025标准土地租用协议合同
- 湖南省娄底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卷(图片版)
- 画册平面设计合同协议
- 玻璃瓶定制合同协议
- 环保渣土车出售合同协议
- 瓦工砌墙清包合同协议
- 生病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范本
- 国际工程英语(常用)
- 免疫学(全套课件475P)
- 公司供应商准入申请表
- 安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定(一)
- SRE Google运维解密(中文版)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课件整理
- 浅谈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
- 雨水排污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
- NB/T 10755-2021煤矿在用架空乘人装置定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 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