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精读:明清时期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教材精读:明清时期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教材精读:明清时期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教材精读:明清时期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教材精读:明清时期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中历史教材精读: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巩固,中华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政治上落日的余晖,经济上发展与迟滞,文化上承古而萌新。中国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由兴而衰的周期性循环的内在原因:王朝建立之初,分利集团尚未形成组织,不会损害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国家有较高的有效性制度供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体形成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是狭隘利益集团,他们将会阻碍有效的制度变迁,使国家陷入制度僵化,严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政治过程中的公正与法治。在封建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下,利益集团的分利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监管和制约,国家经济发展停滞,王朝由盛而衰。——杨德才、赵文静《利益集团、制度僵化与王朝兴衰》1.明清时期的国家治理。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日益僵化、腐朽、衰落,阻碍经济、文化和社会转型;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版图奠定;对外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大潮。【资料】国家治理体系,纵向上包括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和基层治理,横向上包括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简单概括,国家治理强调顶层设计,地方治理侧重承上启下,基层治理直接面向民众,社会治理重心在于基层。社会治理约等于基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郁建新《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治理体系的六大特点:大一统,民惟邦本,选贤任能,基层社会治理,德法相依,华夷一家。——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1)明朝政治体制(1368—1644年)。从明太祖朱元璋南京称帝,到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政权存续276年,在古代中国仅次于唐朝的统治时长。明朝对中央与地方政治体制进行变革,体现皇权专制的强化。在中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胡惟庸事件),权分六部(执行机构)。明成祖设置内阁,逐渐成为行政中枢(决策机构),殿阁大学士负责票拟,皇帝批红后执行。内阁并非法定一级行政机构,仅供皇帝顾问,后来地位逐渐上升,跃至六部之上。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与厂卫,分别代理皇帝批红和监查官员百姓言行,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皇权的异变)。明朝中央机构还包括监察机构都察院(监察御史)、统兵机构五军都督府(前身是枢密院,调兵权属兵部)、封驳机构“六科”(给事中,稽查六部)和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另有大理寺、鸿胪寺等“五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课“学习拓展”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制度,保留省一级行政格局,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掌民政、司法、军政)共同执掌地方大权,后增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省下设府(州)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明朝设有13个布政司(省),边疆地区设有若干羁縻都司和卫所等。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7题(巡按制度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资料】内阁: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罢中书省,亲理朝政,后仿效宋制设殿阁大学士辅导太子。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等人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由此形成内阁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只是备皇帝顾问,之后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跃升至六部之上;嘉靖后成为最高决策机构。南明:明朝灭亡后,一些宗室王爷在南方建立了若干政权,历史上统称为南明政权。南明政权不是团结起来一致抗清,而是内部互相争斗,最终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清军一一铲除南明政权及其残余势力,从而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废丞相、设内阁、重宦官,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但这种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会出现乘数效应,很容易放大君主的错误,尤其是让君主的错误难以得到纠正和缓解。因此有人说,明朝推行的是一条内敛收缩防御(内卷化)的政策:为消除丞相威胁,废掉丞相;为消除海外威胁,实行海禁;为消除塞北威胁,修筑长城。这种头痛砍头,手痛砍手,脚痛砍脚的做法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2)清朝前中期政治体制(1644—1840年)。东北女真族建州部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洲。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清帝退位,清朝维持对全国统治267年。清朝统治跨越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一般把1840年后的清朝称为晚清时期。在明朝政治体制基础上,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在中央,参与议政的机构先后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等。始于康熙帝的奏折(密折)制度,通过皇帝与官员单独秘密联系,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成为新的军政事务中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顶峰。雍正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嫡长观念进一步松弛。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派御史巡按各省,但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能并未改变。康熙当政时,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控制,了解地方情况,使下情及时上达,特许他的亲信官员“但有所闻”,立即“密折奏闻”。——潘玉民《奏折》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光绪《大清会典》(2013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军机处参与政务,秉旨办事)地方管理体制方面,清朝继承明朝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同时实行督抚制,巡抚是省级长官,另设总督兼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清朝共设18个省、5个将军辖区和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省以上还有多个总督辖区。【资料】清朝内阁官员为大学士,地位尊崇,军机处设置后变为例行事务机构。军机处设置前的中枢机构还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其中,议政王大臣会议由皇太极1637年创立,乾隆帝1791年撤销,存在155年;南书房由康熙帝1677年创立,光绪帝1898年撤销,存在221年。雍正帝1729年设置军机处,最初只是为了应对西北军务。当西北地区暂时稳定,没有什么军务之时,乾隆帝一度裁撤军机处,两年后又宣布重新恢复军机处。不一样的是,雍正时期的军机处处理的事务要么是军务,要么是与军务有关;而乾隆重新恢复的军机处则不仅处理军务,也大量处理军务以外的其他政事,一直延续到1911年责任内阁的设置取代,存在182年。清朝18个省:陕西、甘肃、新疆(1884年改设),福建、浙江、台湾(1885年增设),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直隶,四川,山东、山西、河南,奉天、吉林、黑龙江(1907年改设东北三省);5个将军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乌里雅苏台、伊犁;2个办事大臣辖区:西藏、西宁;9大总督府:陕甘、闽浙、两江、湖广、云贵、两广、直隶、四川、东三省。(山东、山西、河南不设总督府)清朝皇帝: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6(金);太宗皇太极,1626—1636(金),1636—1643(清);世祖顺治福临,1643—1661;圣祖康熙玄烨,1661—1722;世宗雍正胤禛,1722—1735;高宗乾隆弘历,1735—1795;仁宗嘉庆颙琰,1796—1820;宣宗道光旻宁,1820—1850;文宗咸丰奕詝,1850—1861;穆宗同治载淳,1861—1874;德宗光绪载湉,1874—1908;宣统溥仪,1908—1912。(3)明清官员选拔与管理。一是官员和人才选拔。明清沿用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通过乡试者称举人,通过会试者称贡士,通过殿试者为进士。因为经济文化实力的差异,为了平衡不同地域的人才选拔,明朝科举开始出现南北卷制度,即为南北方(后增加中部地区)的举子分别分配会试录取名额。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体现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扼杀创造,对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有明显的消极作用。二是官员考核。明清官员考核制度严密,明朝有考满和考察,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察包括在任官员的朝觐和京察。清朝实行考课制,考课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内和京外官员。三是官员监察。明清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负责监察文武百官,清朝时六科并入都察院。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第5课“问题探究”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2022年高考湖北卷第5题(士子应考投机取巧)(4)明清法律与教化。一是法律制度。明清法律制定以唐律为蓝本,分别有《大明律》《大清律例》,继续注重礼法结合。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律例合一。二是基层教化。明清延续宋代以来的乡约教化,但乡约内容转向援引皇帝“圣谕”和明清律例,乡约与法律的合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制色彩。《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颜钧《箴言六章》(《颜钧集》卷5)(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8课“问题探究”)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既有劝谕,又有禁约)——明太祖“六谕”(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8课“学思之窗”)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警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雠忿以重身命。——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选择性必修1教材第8课“学思之窗”)明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2021年高考湖北卷第4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5)明清民族关系。明清时期重视民族关系,加强边疆治理,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代版图。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有礼部、鸿胪寺和四夷馆,清朝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明清民族关系主要涉及北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边疆地区。长期以来,北部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特别是元朝灭亡后逐渐崛起的鞑靼、瓦剌两大集团,瓦剌甚至一度制造土木堡之变(1449年,明英宗被俘)。明朝重新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防范蒙古袭扰,并在沿线设置九边军镇。明朝后期,鞑靼首领俺答汗主动与明朝修好,接受册封,明朝在北部边境开放马市,开展并维持与蒙古、女真的和平贸易。明朝在东北设都司和卫所,在西北设“关西七卫”,在西藏设都司,在西南设土司,因俗而治,都带有羁縻性质,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除了漠北(北方沙漠、戈壁以北地区)和西域外,全国基本为明朝有效控制。【资料】关西七卫:明朝在嘉峪关以西设立的7个羁縻卫所,又称“西北七卫”,先后有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等七卫,后沙州卫内迁,在其故地又设罕东左卫。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第42题导言清朝民族关系在明朝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巩固。在西北地区,明朝末年,鞑靼、瓦剌分化为漠南、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分别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外蒙古和新疆地区。清朝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接受漠北、漠西蒙古的进贡。通过满蒙联姻等途径,漠南蒙古被纳入后金版图;通过康熙帝主持会盟,漠北蒙古被纳入清朝版图。又通过从康熙到乾隆(1690—1757)长达68年的军事斗争,最终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叛乱,随后又很快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漠西蒙古被纳入清朝版图,后改称新疆(1884年建省,取意左宗棠“故土新归”)。清政府分别在以上地区设置内蒙古等盟旗、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实现了对蒙古和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在西藏地区,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中央册封达赖、班禅形成定制,雍正帝设置驻藏办事大臣,乾隆帝创建“金瓶掣签”制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在西南地区,雍正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以中央选派有任期的流官取代土司世袭制,强化了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在东南地区,1662年台湾收复后,郑氏家族盘踞。康熙帝派军渡海远征,打败郑氏后裔,并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此,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都被纳入清朝版图,实行有效管理。通过对北部、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地区的有效治理,清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意义深远。(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清实录》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资料】清朝在边疆治理上采取了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策略,由于清政府的边疆治理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使得清朝的边疆治理比以往各朝代都成功,有效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现代中国的版图正是在此基础上奠定的。中国边疆至少包括以下特点: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多样的民族,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边疆和民族能否得到治理,是大一统国家能否安定的重要因素。17世纪以前,我国较长期而稳定地维持了幅员辽阔的边疆,形成了多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疆民族治理思想与措施:边疆开拓与移民实边、分而治之与政教分离、因俗而治与移风易俗。——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我们以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清朝的版图的确是历史发展自然形成的。清朝以前,我们中原地区跟各个边疆地区关系长期以来就很密切了,不但经济、文化方面很密切,并且在政治上曾经几度和中原地区在一个政权统治之下。——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6)明清对外关系。明清时期维系朝贡体制及贸易体系,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交往逐渐走向封闭。明初郑和下西洋,堪称航海史上的壮举,但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梁启超曾评论:“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余大猷的平定倭患、守护海疆的事迹被后世广泛传颂,当时东南沿海形势是否稳定与明政府对私人外贸限制程度有着密切关系。明朝中后期,葡萄牙占据澳门(1553年),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占台湾南部(1624年)。清康熙帝时,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与俄国签订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时期朝贡贸易体制和体系下,围绕新航路开辟后的丝银贸易的发展繁荣,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外贸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资料】明朝初年推行海禁政策,体现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观,海洋意识淡薄。“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破坏性极大。明朝后期,倭患平定,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清朝闭关锁国,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及西方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同时也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隆庆开关)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400)(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有条件开放海禁)(7)明清货币与赋役制度。铜钱一直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的流通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清朝完全承认了白银的合法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的变化,明朝张居正主持赋役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成为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清康熙帝实行“地丁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人头税被废除,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总结起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呈现以下趋势:赋税形式由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征税标准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税种由繁杂逐渐简化。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7题(官营手工业地位下降)(8)明清户籍与基层治理。户籍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关系到赋役征发和对社会的控制,户籍编制和管理需要依靠基层组织来实现,因此,基层组织及其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一是户籍管理方面。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政策,推行以里甲制为基础的黄册制度。清初沿袭明朝户籍制度,随着赋役制度的改革,户籍管理日渐松弛,进而建立偏重于治安功能性质的保甲户籍制度。二是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方面。明清时期,强化民众的基层组织管理,继续推行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基层组织及其管理人员日益职役化,替政府完成税粮征收和治安维护。在乡里制的基础上,明朝实行里甲制;在什伍制、邻保制、保甲制等基础上,王阳明曾推行十家牌法。清初延续明朝的里甲制度,因为摊丁入亩等赋役制度改革,里甲制逐渐融入保甲制之中,由此兼具行政区划、户籍管理和赋役征收的乡里制和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实现合一。三是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体现出古代国家不仅有统治和控制的功能,也有为民众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的功能。明清时期继续重视社会救济与优抚,依然是政府为主、侧重救灾,民间为辅、侧重赈济,政府建有养济院等专门救助机构,同时善堂、善会等民间慈善组织和机构开始兴起。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2015年高考海南卷第8题(统治者关注地方稳定)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2021年高考重庆卷第5题(呼吁充实东北边务)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2.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经济发展繁荣,农业、手工业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经济总量维持世界前列。同时,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转型,中国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1)明清社会经济的繁盛。随着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形成,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超过了前代。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原因,社会经济有所倒退。到清朝康雍乾时期,又得到空前发展,农工商及社会财富积累,都达到了我国农业文明发展的巅峰,有“康雍乾盛世”之说(1681—1796年)。①农业发展新因素。明朝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来自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并推广种植,丰富粮食种类,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江南等地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广泛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烟草、花生等),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大大丰富了农业产品的结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加快。【资料】中国人口在16、17世纪之前波动不大,之后开始激增,但实际人口与统计人口差别很大,18世纪开始一致。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明清赋税制度改革。唐朝以来,两税法以人口为主转为以资产为主,到了明朝张居正改革,实行赋役折银,再到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标志着人口税完全取消,这刺激了人口的增长,特别是有效避免了人口的瞒报现象。当然,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还与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种植有关。中国人口的几个高峰期:东汉5千万人,唐朝7千万人,北宋过亿,南宋1.2亿人,明中期2亿人,清道光年间4.1亿人。(新中国成立时5.5亿人)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2020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2019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卷第27题(个体农耕,租佃经济)②手工业发展新因素。明清时期,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生产。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有学者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总体上看,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这种新的经营方式还是很微弱。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2022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社会经济多元发展)明瓷中已看不到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之追求。明瓷姿态自然,少见做作痕迹。其中的蓝釉瓷器和红釉瓷器浓墨丰润,富有情趣和装饰性,笔法畅达,表现手法自由而飘逸奔放。——2021年高考重庆卷第4题(文化承载的世俗化)③商业发展新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繁荣可概括为商品化、多样化、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长途化、全国化、信贷化等。一是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二是新航路开辟后地跨三大洋的“丝银贸易”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作为货币的法定地位,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地区性、专业化生产兴起,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三是全国性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日渐兴盛。四是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呈现明显的专业分工,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如浙江石门镇、江苏盛泽镇、湖北汉口镇等。五是商业信贷进一步发展。明朝中期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时期除了传统借贷关系,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了钱庄签发的可以代替现金流通的票据——庄票,类似于今天的本票(出票人签发并自负付款义务的票据);有些当铺也兼营银票、钱票和会票发行。六是对外贸易逐渐收窄。在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下,明清政府对朝贡贸易的国家、路线、港口、规模、种类等都有严格规定,清政府仅保留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格局。【资料】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及其发展特色:河南朱仙,版画年画;湖北汉口,商业中心;广东佛山,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明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2021年高考河北卷第5题(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7题(折射市镇工商业的繁荣)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海澄县志》(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28题:源于白银大量输入)④社会生活新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推动社会生活和风俗不断变迁。社会习俗方面,明清时期,崇奢风气渐长,世俗文化普遍流行。住宅民居方面,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明清时的民居类型风格多样,有北方窑洞、四合院,南方徽派民居、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等。公共卫生方面,在深受疫病侵袭和威胁的背景下,明朝中期人痘接种法已广泛应用,明末清初吴有性著有《温疫论》,提出了传染病原“疠气”致病学说,在当时的世界很具先进性。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淮扬)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2021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2019年高考天津卷第2题(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第27题(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2015年高考江苏卷第5题(尊利崇富意识)(2)盛世背后的统治危机。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期,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经呈现由盛转衰的迹象,至19世纪鸦片战争前夕,衰象更为明显。清朝面临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地矛盾,资源危机;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列强侵略,闭关锁国;社会转型缓慢,落后世界潮流。就全社会而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经济占据压倒性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着社会的进步与转型。明清时期始终在封建时代的边缘徘徊,终于未能完成中国近代化的“华丽转身”。【资料】清朝在吸收借鉴历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加上清朝皇帝的勤政,使得清前期避免了历代王朝衰亡的宦官、外戚、女主、宗王、权臣、藩镇等问题,迎来了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盛世,但是盛世下整个社会的自觉不自觉的自满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清朝“盛世”背后深层次的危机还表现在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巨大差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的思想大解放,商品输出为特征的殖民扩张等。“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余晖”。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广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2021年高考福建卷第5题(折射人地矛盾)3.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明清时期,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君主专制强化的色彩。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新成就,出现了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抨击,儒学获得新生。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停滞,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明显落后于西方,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1)陆王心学。程朱理学在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明朝中期,王守仁(王阳明)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合称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在本体论、方法论上与程朱理学存在区别,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但是本质上仍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资料】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都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但前者主张理在心不在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获得理的方法不是格物致知,而是反省内心,致良知。陆王心学简易直捷,通俗易懂,流传深远。这就打破了士大夫对文化的垄断,也为现实生活中的新要求、新观念的涌现,打开了方便之门。后来明朝被清朝统治取代,剧烈的社会变革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思考,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王守仁(人人都有良知,道德自我完善)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陆九渊(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卷第14题)(2)儒学的活跃。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程朱理学走向僵化,束缚人们思想。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对君主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观念进行深刻反思和激烈批判的思潮,一批进步思想家带来了儒家思想空前活跃的局面。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理在气中”的唯物观。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冲击了传统重农抑商的思想,对儒学批判继承,给儒学注入新的活力,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后世以启迪。这一时期的思想实质上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2017年高考浙江4月卷第7题(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顾炎武(经世致用)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黄宗羲(变革经济政策)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2021年高考浙江6月卷第7题(王夫之主张“天地之化日新”)(3)文学艺术。明清时期,城镇商品经济的繁荣,思想领域的新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繁荣,这其中以小说和戏曲成就特别突出。明朝中叶开始,文学创作随着政治、经济和哲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新的局面,小说和戏剧发展迅速,反映出明清社会的世俗化倾向,深刻揭示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思想、家庭以及国家、社会的治乱兴衰,给中华文明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小说代表作有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清朝中期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等。其繁荣的原因,除了政治上的危机与矛盾外,还包括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印刷术、造纸术发展等。明清小说体现出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诸如注重对商人的描绘,反映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揭露封建制度、礼教的腐朽,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等新内容,都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写照。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Ⅱ卷第27题(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2023年高考广东卷第6题(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如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清朝孔尚任《桃花扇》等。在长期流行的昆曲的基础上,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两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京剧,逐渐发展成为“国粹”。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7题(昆曲流行,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资料】市民阶层的兴起壮大对明清社会的影响:市民阶层要求的商业社会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也有上层建筑的矛盾,全面影响明清社会的整体风貌。涉及到社会风气、个性解放、价值体系、世俗文学、意识觉醒等多方面。明代小说繁荣,……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周先慎《明清小说》(4)总结性科技。明朝后期,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主要包括李时珍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