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今天让我们一起在《渡荆门送别》中感受李白的第一次辞亲远游吧!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的。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大匡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也叫大李杜“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

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试着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题目解说渡:通过荆门:地点送别点明诗歌主题,——送别诗这首诗不是送别朋友,而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诗人自己。标题既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又暗含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我乘舟远渡到荆门以外,去楚地漫游。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了此行的地点和事由。《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山随着平旷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长江奔入辽阔无际的原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赏析“随”和“入”字观后赏析“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的情景真切的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描绘了江水流向远方、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万丈的胸怀和喜悦昂扬的激情。颔联描绘了哪四种景象观后赏析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原野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霞多变,形成海市蜃楼。(写景、想象、比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观后赏析“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运用想象,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生动形象描绘出一幅水中映月图。“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变化多彩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天边云霞图。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抒情、拟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作者在5岁那年便随父亲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称四川为“故乡”。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作者称它为“故乡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故乡水以人的情态,说故乡水来送自己,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留恋和不舍。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远景俯视仰视渡荆门送别近景叙事抒情写景拟人对偶远渡地点出蜀目的山水月云由景及情留恋故乡巩固复习中心思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