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历史第十五单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试题_第1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历史第十五单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试题_第2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历史第十五单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试题_第3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历史第十五单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试题_第4页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历史第十五单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3第十五单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主要内容5年考情预料热度考题示例考查角度核心素养工业革命下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2)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2024课标Ⅰ,33,4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历史说明★★☆2024课标Ⅰ,41(1),8分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说明2024课标Ⅲ,35,4分法国修改宪法的意义历史说明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2)其次次工业革命2024课标Ⅰ,34,4分蒸汽机改良过程折射的实质历史说明★★★2024课标Ⅰ,33,4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贫富差距拉大史料实证家国情怀2024课标Ⅱ,33,4分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史料实证历史说明2024课标Ⅱ,33,4分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各地工业化的发展史料实证历史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学艺术(1)达尔文进化论(2)蒸汽机和电气技术(3)相对论和量子论(4)现实主义文学;印象派、现实主义绘画;电影艺术的产生2024课标Ⅲ,33,4分现实主义文学历史说明★☆☆2024课标Ⅰ,35,4分现代主义艺术历史说明2024课标Ⅱ,34,4分以《钦差大臣》的故事情节为背景材料,考查资本主义社会风貌历史说明分析解读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变更了世界,人类由农业文明时代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单元多次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多次涉及。从考查内容上看,试题较多考查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等,同时,加大了对政治史和文化史的考查力度,这一点须要引起重视。试题命制多采纳新史料,设置新情境,留意引导考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务,预料将来高考仍会持续这一特点。备考建议:(1)工业革命引发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复习时应紧扣这一关键点,把零散琐碎的学问点联系起来理解。(2)留意运用唯物史观谛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务。【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单元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是指从18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这一时间段。政治方面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大量工业资产阶级代表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此后法国政体几经变更,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记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宏大尝试经济方面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以蒸汽机的独创和运用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诞生,工人运动兴起;近代城市兴起,自然环境遭到确定程度的破坏;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其次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发觉和应用为标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文化方面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是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19世纪30年头以后,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音乐、美术佳作不断;19世纪末以来,电影、电视在很大程度上变更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考点集训】考点一工业革命下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2024海南单科,17,2分)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答案B2.1792年4月反法斗争起先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0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旁边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的成功果实保住了。材料旨在强调()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C.法国消退了君主复辟危急 D.外国武装力气的强大答案B3.历史学家指出:“19世纪30年头的英国或许比欧洲任何国家都接近于革命,因为欧洲各国革命只是起义,他们表面上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不大,若以调整较大的政治格局和影响力而言,是不能与这一时期英国改革同日而语的。”这一时期的英国改革()A.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B.是新兴资产阶级和贵族相妥协的结果C.为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D.避开了暴力革命在欧洲的出现和扩散答案A4.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A.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超越了时代的要求C.减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促进了工业化发展答案D5.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实行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刚好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详细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使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在人们的驾驭之中。这一措施()A.有效地抑制了权力的集中 B.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C.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 D.体现了现代民主思想的本质答案C6.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皇帝与首相的权限,皇帝的全部吩咐,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看法相左,首相看法更具确定性。材料说明德意志帝国()A.建立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B.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C.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D.政体体现了确定的民主特点答案D7.巴黎公社成立初期,很多公社公职人员身兼数职,针对此状况公社规定:“除去本人日常工作之外,从事其他工作的公社公职人员,没有权利再领到任何酬劳。”此“兼职不兼薪”的规定()A.杜绝了职务腐败的产生 B.保证了民主政治的广泛性C.体现了奉献的公仆精神 D.说明巴黎公社财政困难答案C8.从1872年到1893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不同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基本原则不断变更 B.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C.理论来源逐步扩大 D.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答案D9.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日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胆怯 选举成就更甚于胆怯 起义成就。”这表明()A.恩格斯主见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答案D考点二两次工业革命1.(2024课标Ⅰ,34,4分)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探讨者认为,其主要缘由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相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探讨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视察D.后期学者探讨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2.下面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阶层划分数量所占总数比例(%)上等阶级83.01中等阶级14253.38底层中等阶级8531.95劳工阶级3111.65A.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更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C.19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更答案D3.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很多人认为煤烟有益,或认为煤烟无害,绝大多数人对煤烟漠不关切。这表明当时英国()A.科学认知相对滞后 B.环境污染严峻C.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D.经济发展水平高答案A4.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确定的教化等都作了明文规定。这反映了()A.童工问题引起人们关注 B.英国的社会冲突激化C.雇佣童工的现象被禁绝 D.自由主义思想被放弃答案A5.托拉斯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组织形式。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其次条规定:“凡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其他任何人联合或勾结,以垄断州际或对外贸易之任何部分者,均作为刑事犯罪。”这表明()A.托拉斯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B.美国实行贸易爱护主义政策C.美国存在国家干预经济的现象D.美国力图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答案C6.导致下表中德意志帝国时期人口变更的主要缘由是()(单位:每1000居民)年份诞生人口死亡人口净增人口1871—188040.728.811.91881—189038.226.511.71891—190037.323.513.91901—191033.919.714.3191129.518.211.3191229.116.412.7A.人们生育观念的变更 B.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C.生活条件的大幅改善 D.医疗卫生条件的提升答案B7.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而其次次工业革命时出现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这一变更()A.巩固了英国世界强国的地位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答案D8.(2024天津文综,14,6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随着纺织工业和采煤冶铁等工业的发展,英格兰西北部的很多村镇发展为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等,村镇及四周农村地区的大量农夫转化成了工业劳动力。——《新华文摘》2024年第18期(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格兰西北部大城市兴起的动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现象对农村的影响。(6分)答案(1)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城市兴起,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考点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学艺术1.(2024江苏单科,17,3分)“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高兴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阅历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心情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呈现真实历史答案A2.(2024江苏单科,19,3分)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明白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A.经典力学 B.相对论C.进化论 D.量子论答案B3.(2024海南单科,17,2分)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相识以及对世界的相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更。这项成就应当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答案B4.(2024天津文综,10,4分)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更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答案A5.(2024福建文综,23,4分)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夫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心情的表现者”。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A.农夫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提倡者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宏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答案C6.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见;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适应了西欧殖民扩张的须要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答案A7.“几乎全部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新发觉的影响,很多技术成果在被独创之前,其原理已经在理论上被阐明,如电气技术的发展完全依靠于电学的发展。19世纪是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时代,特殊是在热力学、电磁学、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的新进展,并带动了很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材料突出强调了()A.科学与技术尚未做到真正结合B.电的发觉是推动新工业的主要途径C.科学理论始终落后于技术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答案D8.某一艺术派别追求猛烈的个人感受,依据自己眼睛的视察和感受来表达微妙的色调变更。下列作品符合这一风格的是()答案C探史料提实力探究一人类文明进程的“分水岭”——工业革命史料呈现史料1(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淌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①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淌劳动力……贫困的农夫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2瓦特机独创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建了②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史料3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担心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③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的条件史料2:蒸汽时代到来的主动意义史料3: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史料解读唯物史观工业革命的爆发是生产力发展的必定结果。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重点阐释史料1:英国领先发生工业革命的三个条件是市场、资本和劳动力。①表明圈地运动为英国供应了足够的劳动力史料2: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②表明蒸汽机的运用推动了工厂的大量涌现史料3:工业革命造成能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峻。③表明工业化导致环境恶化史料相识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变更了世界面貌史料应用1.依据史料1,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的工业革命爆发须要满意的三个条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意这三个条件,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的。答案三个条件: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供应了资金来源。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供应了劳动力资源。2.据史料2及所学学问,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缘由。答案水力作动力存在缺陷、社会生产的干脆推动、试验科学的长期孕育。3.依据史料2、3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答案改良蒸汽机采纳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独创,出现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渐渐形成;改良蒸汽机的运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运用,加剧了环境污染,事实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究二“议会粉饰门面”——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史料呈现史料1第十一条……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五条①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摘自《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史料2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斗争实现国家统一,并驾驭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③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气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史料3德国宪政中没有实权的恰恰是相当于议会下院的帝国议会,而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确定对外政策,德国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因此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赐予资产阶级实权,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需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④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威权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摘编自《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的选择、比较及影响》读史指导史料主旨史料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很大的权力史料2:容克地主贵族在德意志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史料3:尽管《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色调深厚,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史料解读唯物史观一方面,《德意志帝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与专制体制相比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帝国宪法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深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调重点阐释史料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部分内容。①②说明德意志帝国皇帝有任免官员、立法等实权史料2:旧的容克地主贵族是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者。③说明容克地主在领导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的同时,也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史料3:德意志政体变革的意义。④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有利于瓦解旧政治传统,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相识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贵族包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持续。但宪法在确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于德国利用国家力气进行工业化,统一后的德意志经济实现了腾飞,加速了德意志的现代化进程史料应用1.依据史料1概括,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拥有哪些权力?帝国宰相与皇帝的关系如何?答案权力:皇帝驾驭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命官员和宰相、对外宣战和媾和、公布法律并监督其执行等。关系: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2.史料2中现代化领导力气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意志帝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错位:容克地主贵族驾驭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意志帝国皇帝驾驭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深厚的专制主义色调,德意志帝国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3.依据上述三则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说明此特点产生的影响。答案特点:具有君主专制的色调;体现了议会民主政治的特色;体现传统与近代的混合。影响:有利于巩固德国政治上的统一;在确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于德国利用国家力气进行工业化;使德国具有极端的侵略扩张性。【五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24课标Ⅲ,33,4分)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微环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 D.《西风颂》答案C2.(2024课标Ⅰ,35,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答案D3.(2024课标Ⅱ,34,4分)1836年,俄国闻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答案B4.(2024课标Ⅰ,33,4分)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更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起先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冲突成为社会主要冲突答案A5.(2024课标Ⅰ,33,4分)英国国民总收入变更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更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靠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D6.(2024课标Ⅱ,33,4分)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状况发生的重要缘由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峻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A7.(2024课标Ⅲ,33,4分)19世纪60年头,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纳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斗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答案A8.(2024课标Ⅲ,35,4分)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更()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答案A9.(2024课标Ⅱ,33,4分)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头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头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起先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更答案B10.(2024课标Ⅱ,41,13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家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阅历,相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见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宠爱的食物,供应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头,豆腐在美国起先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觉,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缘由。(8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物种沟通的主动意义。(5分)答案(2)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相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物种沟通是世界文明沟通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11.(2024课标Ⅰ,41,8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见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运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同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记。——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探讨》(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同等。12.(2024课标Ⅲ,40,18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靠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困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困读书人救济,等。——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起先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担心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方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丢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困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确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实力的失业者必需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18分)答案(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实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4分)13.(2024课标Ⅰ,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精确)答案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①精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能够精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①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确定相识,逻辑关系较清晰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晰三等(4~0分)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精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相识不清或没有相识,逻辑关系不清①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精确,逻辑关系不清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示例1:(思路: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确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出现和机器的广泛运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快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确具有乘法效应。示例2:(思路: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建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独创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24江苏单科,18,3分)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将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觉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将来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答案C2.(2024江苏单科,16,3分)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须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独创产物。因为棉布紧俏独创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觉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亲密结合答案B3.(2024天津文综,4,4分)1830年,剑桥高校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丢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需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化,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英国丢失原有优势地位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育和教化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答案D4.(2024天津文综,7,4分)右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方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歼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相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歼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答案D5.(2024天津文综,3,4分)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探讨,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缘由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答案B6.(2024海南单科,18,2分)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限制了众议院,马上起先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很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起先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答案D7.(2024海南单科,19,2分)伴随着其次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渐渐消退C.工业化起先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答案A8.(2024江苏单科,17,3分)牛顿认为宇宙是依据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相识变更相关的是()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答案D9.(2024江苏单科,16,3分)1832年,在两次推翻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逼,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纳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确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终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起先形成答案C10.(2024天津文综,6,4分)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更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答案B11.(2024海南单科,17,2分)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装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马上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务反映出当时德国()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军国主义充溢社会答案D12.(2024江苏单科,17,3分)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其次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更上呈现出一样答案D13.(2024江苏单科,18,3分)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画面中心耸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特别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溢对自然的赞美,富有宗教神奇感。据此推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B14.(2024浙江文综,21,4分)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坚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究竟,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答案A15.(2024四川文综,10,4分)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留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宝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答案D16.(2024天津文综,14,4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须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毅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袤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头德国最闻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头德国最闻名的报纸”的缘由。(4分)答案(3)1848年革命爆发,《新莱茵报》成为革命的机关报,适应德国人民革命的须要;组织领导群众斗争,建立通讯员网,发表大量读者来信。17.(2024北京文综,37,12分)(节选)史学: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材料二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探讨发生了很大变更。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探讨方法适用于历史探讨。历史探讨应当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说明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斗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探讨的重点之一。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记。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历史探讨的主要对象仍旧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渐渐受到关注。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夫斗争》问世。恩格斯指出:“一切重要历史事务的终极缘由和宏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12分)答案参考答案要点:(2)特点:历史探讨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关注民族历史探讨;关注工人运动史,唯物史观诞生。分析:17世纪末,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人类走向科学时代。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弘扬科学与理性。19世纪,推崇科学成为欧洲的潮流,推动史学探讨走向科学化和专业化。法国大革命对19世纪的欧洲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拿破仑斗争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精神。各国历史学家探讨本民族的历史,强调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工业革命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运动兴起。史学家起先重视对社会下层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18.(2024北京文综,40,8分)(节选)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历史文化名城特里尔。1947年,他的故居被辟为博物馆,其中两个展室的主题分别为“转折点1848年”和“卡尔·马克思思想的世界影响”。(2)在①和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8分)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说明理由。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状况。答案(2)参考答案要点①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供应了理论指导;指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②传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24江苏单科,23,15分)生产流水线是美国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一种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材料二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纳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材料三1921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兴冲冲地参观了海蓝公园的福特工厂,并与福特在总装流水线旁微笑合影。当时人们把福特看作一个创建奇迹的大师,但在15年后,他已经成为劳动者的公敌。在《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毫不客气地讽刺了他的这位资本家挚友和残酷的流水线。这部默片时代的经典电影也是迄今为止对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批判得最深刻的一部。——杜君立《历史的细微环节》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缘由,简析其影响。(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移动趋势。(2分)(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就“大机器生产的非人性”这一观点,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1)缘由: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须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运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2)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移动(向煤铁生产地区移动)。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移动。(3)略。C组老师专用题组考点一工业革命下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2013课标Ⅱ,34,4分)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驾驭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斗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答案A2.(2024海南单科,12,2分)德国19世纪中期仍处于分裂状态,促成德国实现统一的人物是()A.马丁·路德 B.俾斯麦C.加尔文 D.歌德答案B3.(2024广东文综,20,4分)“这份文献在当时是极其进步的,对西方君主制和共和制都适用。”下列文献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大抗议书》 B.《权利法案》C.1787年美国宪法 D.《人权宣言》答案D4.(2024上海单科,25,2分)下面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A.俾斯麦 B.马克思 C.圣西门 D.列宁答案B5.(2024江苏单科,16,3分)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D.帝国议会由隐私投票的普遍和干脆选举产生答案D6.(2024江苏单科,14,3分)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B.帝国议会驾驭着立法大权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答案D7.(2024广东文综,21,4分)“依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精确地推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精确地推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 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 D.《人权宣言》答案B8.(2024广东文综,22,4分)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D考点二两次工业革命1.(2024课标Ⅱ,33,4分)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成天不断地运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更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A2.(2024浙江文综,20,4分)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居中16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最低6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③“蒸汽”的力气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淌和选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3.(2024上海单科,22,2分)在19世纪末的西欧,一个资本家要新建纺织厂,为提高产量,他应当优先选址在()A.商业繁盛的地区 B.盛产煤炭的地区C.邻近河流的地区 D.电力足够的地区答案D4.(2024广东文综,20,4分)欧美国家领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干脆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蒸汽机 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答案A5.(2024四川文综,10,4分)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更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B.东京、大阪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堡答案C6.(2024福建文综,19,4分)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A.缩小城乡差距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C.推动城市化进程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答案C7.(2024浙江文综,21,4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爱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建了交通工具……把全部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须要的满意都依靠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爱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加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B8.(2024北京文综,37,12分)(节选)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运用。二战后,英语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缘由。(12分)答案(2)英语由单一民族语言演化为国际通用语言,是近代以来英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政治:英国通过殖民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政治优势。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经济: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主导者。文化:英语文化首先在英属殖民地传播,并渐渐扩展到全球。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文化沟通的日益频繁,强化了英语文化的优势地位。9.(2024山东文综,40,12分)(节选)史学探讨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务的相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次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第三章美国独立斗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斗争第四章法国大革命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其次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化出版社2011年版)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其次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一)优势的基础第十章科学革命第十一章工业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启蒙运动四、美国革命五、法国革命……——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6分)(3)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探讨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6分)答案(1)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供应了政治上的示范;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供应了经济上的典范。(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探讨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拓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10.(2024山东文综,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特别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起先。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乎其微。——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缘由。(4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快速发展。(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供应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沟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缘由: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须要更广袤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自新航路开拓以来,世界渐渐成为一个不行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11.(2024江苏单科,23,13分)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亲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便利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实行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安排,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行能做到。——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材料二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须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须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须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马路、运输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爱好。……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夫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供应了资本。——王章辉《工业化历程》材料三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独创,运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4分)(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详细表现。(3分)(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犬牙交织。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2分)答案(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安排。因素:议会立法。(2)作用:为工业革命供应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3)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4)关系: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考点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学艺术1.(2024山东文综,23,4分)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猛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D.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旺盛——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答案C2.(2024江苏单科,17,3分)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相识到……学问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觉了抽象学问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供应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答案D3.(2024福建文综,20,4分)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宏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照旧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视察所产生的冲突,并忠实地描述它们。”据此推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A.拜伦 B.巴尔扎克C.薄伽丘 D.莎士比亚答案B4.(2024天津文综,5,4分)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立刻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行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行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答案D5.(2024四川文综,11,4分)右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A.确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C.宣扬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答案B6.(2013课标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看法。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明白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高校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材料二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学问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华蜜,倒反带来很多灾难。似乎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舍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悲观。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很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当时中国学问界对西方科学的看法,并予以评析。(17分)答案(1)其次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明白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8分)(2)看法:普遍欢迎,引进宣扬。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看法: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确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潮。(11分)7.(2024北京文综,37,18分)(节选)“教化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材料三人文教化是欧洲教化的传统。19世纪,英国学问界对教化的内容绽开争辩。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当是教化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化不能只培育绅士,而是要满意社会的现实须要,但科学在教化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重量。另一派则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旧应当是教化的核心内容。人文教化不仅追求纯粹学问,还是人类实现美、欢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辩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3)①概述这一教化争辩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②教化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化争辩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参考答案要点:(3)①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②观点及论述:(略)8.(2024浙江文综,39,9分)(节选)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特别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加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峻问题。——新华社2024年3月24日讯(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建了绚丽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识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9分)答案(2)雨果。《巴黎圣母院》(《凄惨世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司汤达。《红与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现实主义作家,“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三年模拟】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2025届西南名校联盟10月,31)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在19世纪初指出:“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培育好用技术和制造工艺优势的国家在力气上必将赛过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国家。”据材料可知该政治家认为()A.国内市场是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缘由B.关税爱护可以避开国内经济急剧衰退C.国家干预经济方式可以减缓经济危机D.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工业化的必定趋势答案D2.(2025届安徽蚌埠一检,20)下图为近代英国自由贸易的逻辑体系示意图,据此可以得出()A.英国殖民扩张的手段出现了调整B.自由贸易政策导致经济危机爆发C.自由贸易政策利于化解经济风险D.工业革命后英国限制了世界市场答案C3.(2025届安徽蚌埠一检,24)19世纪上半叶,法国一批画家关注自然风景、平常百姓,以追求真理的精神反对当时学院派所提出的“高雅”的绘画必需表现“名贵”人物的观念。对此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A.以科技革命的成果为主要题材B.描绘了工业革命下的现实生活C.留意挖掘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D.反映了工业化带来的精神危机答案B4.(2025届河南洛阳期中,24)据相关资料显示,法国“甚至在19世纪中叶,平均每一个工业企业也才只有1.7个工人”。“1848年巴黎的35万工人在65000个企业中工作,而只有7000个企业有10名以上的工人。”由此可见,19世纪中期的法国()A.工业化的进程比较缓慢 B.企业数量多劳动力缺乏C.技术革新阻碍工业发展 D.阶级冲突相对比较缓和答案A5.(2025届全国大联考一联,8)法兰西其次帝国末期,由于拿破仑三世减轻赋税的诺言没有兑现,农夫对帝制感到悲观,特殊是1870年普鲁士军队入侵,从根本上动摇了农夫对帝制的信念。这一形势客观上有利于()A.传统等级观念的动摇 B.民族革命任务的完成C.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 D.国内君主派势力的分化答案C6.(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20)1871年,巴黎公社法令规定,除国民防卫军外,不得在巴黎成立或调入任何武装部队。警察局也失去了一切政治职能,变为公社随时可以撤换的工作机关。材料表明巴黎公社()A.实践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原则 B.创立了新型的行政体制C.创立了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D.留意改造旧的国家机器答案D7.(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19)1889年,有学者指出:“英国多数大城市里,古老的特征正在快速消逝;历史悠久的房屋被推倒,作为适应现代须要的建筑基地,一切都在现代化;但在乡村,一切照旧。”这反映了英国()A.工业革命尚未波及乡村 B.城市化对传统文明的冲击C.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抵制 D.工业文明摧毁了小农经济答案B8.(2025届天一大联考“皖豫联盟体”一测,22)19世纪末,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它们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等。这说明当时()A.科学和技术已紧密结合 B.社会生产日趋无序化C.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变 D.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答案D9.(2025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21)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把电子的速度提高到特别接近光速的程度,这时候,就会出现尺变短、钟变慢、物体变重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说明是()A.加速度取决于物体质量 B.四维时空是确定存在的C.时间与空间不是确定的 D.世界真相是可以探知的答案C10.(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