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06人口、城市和交通教学案_第1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06人口、城市和交通教学案_第2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06人口、城市和交通教学案_第3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06人口、城市和交通教学案_第4页
高考地理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06人口、城市和交通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人口、城市和交通

【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

题型解读考纲

1.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2.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相互关系

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3.根据资料分析当今世界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

分布4.运用图表说明人口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5.运用资料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1.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的主要原因2.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3.了解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原因

对人口的影响4.根据材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2.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

合理容量的区别3.结合人口问题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及解决不同人口

2.人口问题及其对策问题的对策

4.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

1.了解城市,内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形成原因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

3.了解城市内部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

4.根据有关理论分析经济因素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成的原因

5.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和形成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

6.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7.根据材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和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影响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

1.了解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实际应用

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

2.理解城镇地理位置与城市规模及其扩大的关系

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

3.了解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和等级划分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内涵及主要标志

结合有关资料,概括城

2.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

3.根据资料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

4.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影响因素

境的影响

5.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城乡规划内容和实际1.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应用2.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1.交通线的区位选择、评价及其特点。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

2.以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坐标图等为

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

切入点,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的主要区位因素,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综

式。

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1.利用聚落形态变化图考查交通布局的变化。

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2.通过交通变化考查商业中心布局及变化。

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3.以区域图切入,通过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分析或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

的影响。位分析,综合考查某区域内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网络构建】

【重点、难点剖析】

一、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

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

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

展、医疗进步。

(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3)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

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⑤人为的技术干预

等(目前我国性别比高的原因)。

(4)少子化的原因

①生育观念;②青壮年人口数量等;③教育抚养费用高。

3.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人口增长过快

带来的影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

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等。

(2)人口老龄化

带来的影响:①社会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等

问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应对措施: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

(3)人口性别比失调

带来的影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应对措施: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

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等。

(4)少子化的影响

造成未来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导致教育、儿童服务等产业哀落。

二、人口迁移

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1)看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落后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经济因素是主导。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3)看年龄分布特点(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

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以劳

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缓解当地的人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

矛盾价劳动力

更好地开发利用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

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

加强迁出地与一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

r人

外界社会的经济口的发展

八H

科技、文化等联

系地

__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

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导致当地人才外

流,劳动力不足

在住房、交通、卫生、

影响迁出地经济教育、城市环境等方

的进一步发展面产生巨大压力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

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

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

的师资力量。

三、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化的不同阶段

(1)郊区城市化

城区人U向郊区迁移

-袤讦无口同丽氏魂.......

瓦壬福ii暖而葭一

谛茵Kij蓝丽-施瓦壬盛一瓦林

上涨;交通拥挤

(2)逆城市化

XI蕨帝入行正定树箴彳册痴’

;凌至理后麻海

i城市问题突出;城乡交通便捷;乡

1村基础设施完善:私家车普及

⑶再城市化

——f衷句天曰而麻浪花一

----•f叠星演而布一

i嬴问题得到解决,城启环境得

■■:到改善

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降低

L平整「市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化

r对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

环修建水1岩石圈卜不良影响

利没施利T地改变大气成分,影响

理T大气圈卜

大气水热状况

L绿化」环

境水圈卜使水质、水量和地表水、

环境的U

地卜,水运动发生变化

合理;-;后策:......-

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

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可根据面积的大小、距市中心远近、形态特征等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

判断方法具体说明

看面积大小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看距市中心远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看形态特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线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商业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

看人口变化

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占市中心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

看分布趋势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扩散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

较大

5.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第一,协调布局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

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工业用地要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应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地区布局,

以降低生产成本;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也要有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工人上下班。

第三,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污染企业

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若在季风区,则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

城市河流的下游。

第四,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种草,布局,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

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第五,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突发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四、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

交通线路走向-1人口I

ZL社

资源-

经--1I

交通线路济

的分布因-1城镇分布I

_工农业生

I地质l~产水平

2.交通线区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1)宏观选线方面

①考虑线路投资,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a.促进资源开发与调配。

b.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

c.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d.合理布局交通网。

e.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

②考虑建设难度,分析自然因素:应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

③考虑不利条件,分析科技因素:现代交通建设,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条件制约。

(2)微观选线方面

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

在山区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线路;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

些节点。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

3.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③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极地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对农业的影响

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

范围。

②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所以要沿交通线分布。

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3)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

通线附近。

(4)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具体表现详细内容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

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

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

间形态变化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5)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

(6)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高考题型示例】

题型一、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例1、(2018•全国文综I)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

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泮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

量变化。据此完成⑴〜(2)题。

人口/万人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⑵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

【答案】(1)C(2)D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

A错: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3错,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蚩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

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对: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

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故选Co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

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而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

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选D«

【变式探究】(2018•海南地理)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

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

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o据此完成1〜2题。

常住人口

年增5长率/%

1

-

L-1.05

.o(5)-

0-曲承喈巾O.U(X28

1

-o5-IIIIIIILJIII-"I

--0.16-0.07

-1。

-L5-

-2-

-

-2-L73

-.(5)-

3.。-2.84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LB2.C

【解析】第1题,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

量减少,故3正确、D错误。外出求学不会使人口在某年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

人口的身份,故A、C错误。第二题,图中显示,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同期

・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6。。〜口说明人口迁入率增加,而以前安徽省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因此

人口回'流现象明显,故C正确、A错误。图中没有信息显示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及老龄化问题,故

排除3、Do

【方法技巧】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技巧

(1)根据国家类型判读:发达国家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一低

—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一低一高模式):个别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原始部落)为原始型

(高一高一低模式)。同一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或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模

式也有所不同。

(2)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判读:通常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低于相或为负

值,为现代型。

(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为“下宽上窄”,人口增长模式为

传统型;“上宽下窄”则为现代型。

(4)根据生产力水平判读:如农业社会及其以前是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

现代型。

【举一反三】(2018•江苏)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题。

85-89

80-»4

75-79

70-74

:65-69

-60-64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国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异常偏大,说明该国产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大,从而导

致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C。

(2)该国最可能位于()

A.北美3.西亚

C.西欧D.南美

【答案】B

【解析】北美和西欧的老年人口比重大,南美洲青少年人口比重大,且三地的男女性别比相对较低;

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从而导致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故选B。

图?我国某省19902()2年间常住人口数早变动示通图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解析】从常住人口数量199Q-MH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增加

的幅度总体逐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即D选项符合。

【举一反三】(2015•福建文综,7〜8)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

成1〜2题。

b方案人口结构(%)

64200246

c方案人口结构(%)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

【解析】第1题,a方案出生率较低,但是老龄化问题突出;c方案出生率较高,少儿人口比重较高,

因而两个方案相比,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差异最明显,所以。正确。第2题,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太小,将

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矩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

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故选3。

【答案】LD2.B

【变式探究】(2014•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

(

)

(

Y

R

)

Y

^ml

封⑥*6样样样伊状裨瞽胫°

图2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答案】LB2.C

【解析】第1题,图1中显示198cl年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

所以人口增速经历了先变快后变慢,再变快又变慢的过程,故C错;图中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0

以上,故人口规模一直在增加,所以A、。错,3正确。第2题,图二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出生人口数先

增后降,故A错;生育政策不变,则出生人口数量会持续下降,但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规模

就不会下降,故B错;放开单独二孩,出生人口数与目前相比,开始有小幅上涨,且在2022年后出生人口

数与目前相比少,这说明人口出生率并没有持续上升,故D错;而放开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不变情况相比,

出生人口数有所增加,故可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所以C正确。

题型二人口迁移

例2、(2018•海南)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

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

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⑵题。

15-|07no881即0.84吧6

1.0-

0.5-

0-IIIII•'I

-0.5-

-1.O-

-1.5-

-2.0-

-2.5-

-3.0JgSS2©5o9号gggSgg8

2年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C)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1)B(2)C

【解析】本题以安徽省常住人口的时间变化为线索,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给图文信息,判断不同时期

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原因。主要考查考生从统计图中归纳、概括关键地理信息,并结合人口学知识综合分析

和推理问题的能力。第U)题,考查安徽省工叱和丁”: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中等难度。安徽省地

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

工人员数蚩出现增减实属正常,3选项合理,排除。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

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

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2)题,考查安徽省

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

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

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

选项。

【变式探究】[2017江苏地理卷】图7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

比重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四川

6岁5

广西•安.

及贵州

其••湖南…

甘肃..河陶・£东

.罚0•映两•湖北

云两河北•二小•浙江

—•海南

口江西*,•

山西•福建

占•江宁

比上见宁夏•内蒙古•吉林

(声海••••

%新疆广东氯龙江

)

2-•天津

•北京•上海

1-III1ITT

23456789

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

图7

13.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q匕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14.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答案】13.A14.B

【解析】

13.读图可知,城镇1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上海、北京和天津三个直辖市最高,说明东部超大

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14.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则可知人口迁移是

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

【举一反三】【2017江苏地理卷】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

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广2题。

图I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一冀B.闽一川C.桂-黔D.粤一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

【答案】1.D2.C

【解析】

1.根据图中提示,箭头方向表示红包流向,粗细表示红包流量大小,广东流向湖南的箭头最大,所以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善一湘。

2.从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可知,前四位的都是发生在相邻省份,相邻省份人口流量大,

红包单向流蚩量也大,所以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空间邻近性,与要素、环境和条件等

因素没有多大关系。

【变式探究】(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

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一②f③B.①一③f②C.③-②一①D.③f①f②

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3.D4.C

【解析】3.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

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4.人口流动会缩

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

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

口。

【变式探究】(2016•全国文综HD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

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

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

成⑴〜⑶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I).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蛋产业

【答案】(DA(2)C(3)D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要。

第(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

机会多。与上海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不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

(3)题,“质量型”人才,技术水平高,主要从事知识、技术水平高的产业。

【举一反三】(2015•北京文综,11)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

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

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1题。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高,故A错误;重庆

市的人口迁出比例并不高,故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C项正确。

【答案】C

【变式探究】(2015•广东文综,5)下图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

断该省是()

800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

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

【解析】人口折线图的纵坐标为人口总数,横坐标为年份,图示该省份为人口总数在8000万以上的

人口大省,包括广东、四川、山东、河南,选项中只有四川、广东符合要求。该省常住人口数量处于下降

趋势,人口迁出为主要形式,四川省为劳务输出大省,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

【举一反三】(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I)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

完成3〜4题。

3.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人数,百万

图2

A.①B.②C.③D.④

4.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D.1970〜1990年

【答案】3.A4.C

【解析】第3题,根据图1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1910年该国

的总人口约为930。万,193Q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1.丁亿,19W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L4亿,19沔年该国

的总人口约为2亿,1990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二:亿,)11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3.QS亿。该国人口在持续

噌加,与图①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o第4题,结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

别计算出来。191。〜193。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交g万;1930~105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蚩约为2500万;

19利〜197Q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5口口口万;19了口〜19川年人口自然增长数蚩约为加00万。比较可知,

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蚩最多。故选Co

题型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例3、(2018•全国文综H)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如图示意

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9〜10题。

--特别行政区界

—主要街道

—次要街道

▲w山丘及高程/m

9.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B.西北部

C.东南部D.西南部

10.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B.曲折

C.坡大D.路面凹凸

【答案】9案10.C

【解析】第9题,C对:从图中海边马路名称可以得出该道路以前位于海边,而现在其东南部为大片土

地,目地势较低,无丘陵地形,故推断应该是填海而成。A、3错:东北部、西北部的黑沙环海边马路、马

场海边马路、林茂海边大马路离海岸线较近,可判断出填海造陆面积不大。D错:图中显示西南部有低矮

丘陵,地形破碎,且沙梨头海边街紧靠海岸线,由此可判断出该区域基本没有进行填海造陆或埴海造陆面

积很小。第1。题,C对:由题干信息可知,澳门地形以低矮丘陵为主,老城区内地势起伏较大,不适合骑

自行车。A错:街道狭窄应该是机动车少的理由。3错:街道曲折不是自行车少的理由。D错:澳门经济较

为发达,街道路面凹凸的可能性较小。

[2017全国卷III】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

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飞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4.B5.A6.C

【解析】

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

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选B项。

5.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

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

分布,故答案选A。

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

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

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变式探究】(2016•海南卷)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

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在比来评价一个地区

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图2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

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1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10.C11.B12.A

【解析】10.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取住最为平衡时,也就是职住比在1.。。附近。细读图例,北

京服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和1.00-1.15,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11.20世纪80

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高,形成曲型

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但产业

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3。12.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

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

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大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

【变式探究】(2015•四川文综,5〜6)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

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题。

0:00时人口集聚状况10:00时人口集聚状况

,一/道路J~

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B.商务区

C.住宅区D.工业区

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可知甲地带口:。口时为休息时间人口密集,1。:00时为上班时间人口较少,

应为住宅区,C项正确;而行政区、商务区、工业区人口集聚状况则与住宅区相反,故A、B、D项错误。

第2题,该城市地域结构大致以中心商务区为圆心向四周成同心圆模式,形态为团块状;而山地、丘陵、

河谷地区城市往往呈条带式,故A、C、D项错误,3项正确。

【答案】l.C2.B

【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7)下图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第3题。

H市城区变化示意图

3.结合图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解析】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在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地点会形

成新的商业区,使商业区的分布更加分散,A项错误;读图可知,新工业区分散分布于城市外围,并未向老

工业区集聚,B项错误;滨湖地区城区面积变化不大,说明住宅区并未向滨湖地区集聚,C项错误;中部、

南部地区新增道路多,路网密度增大,D项正确.

【答案】D

【举一反三】(2014•山东文综)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6〜7题。

6.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7.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答案】6.B7.A

【解析】组团式城市是在城市市区及近郊范围,组成城市功能整体的各部分,由三个及三个以上具有

一定规模的、分散并相隔一定距离的集中功能区团块,通过便捷的交通连接形成的一个城市实体。第6题,

组团式城市各部分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增加了居民的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的联系,故A、C错;城市

各部分内部主要功能区相对不全,所以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故。错;各部分之间有林地相隔,避免了集

中布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故3对。第?题,物流园区占地广,需要有校低地价的土地;需要有便利

的交通,利于物资的集散。①处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便利,交通条件优于②③④处。化工园区对环境

污染严重,主要是水体污染与大气污染。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市区地势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③处位于郑

外,地势校市区低,目处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