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浙江之潮解析_第1页
02浙江之潮解析_第2页
02浙江之潮解析_第3页
02浙江之潮解析_第4页
02浙江之潮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密观潮钱塘江潮的成因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其成因有:1江口成喇叭形,宽处超过百里,窄处仅十里,涨潮时,巨大的海潮涌向狭窄的江面,自然形成壮观的海潮。2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时受阻,高掀上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潮水就奔腾咆哮、排山倒海。因此,观钱塘江潮水成了古今盛事。

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十字交叉潮江横白练一线潮玉城雪岭吞天沃日吞天沃日吞天沃日

浙江之潮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tíng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zhāi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译文:浙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样,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样。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杨万里)曾经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是这样的景观。赏析课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抓住几个方面来写?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描写顺序:描写角度描写修辞方法从远到近形:仅如银线色:玉城雪岭声:声如雷霆势:吞天沃日比喻夸张引用: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时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绘声绘色表现了涌潮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观。渲染潮涌之状概括上文,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再读课文,思考:

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提示:可以引用文中的话来讲一讲。但要注意突出奇的含义:一是少见,二是雄伟、壮观。《浙江之潮》和《观潮》这两篇文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A、相同之处:1、写作顺序:由远及近;2、修辞手法;B、不同之处:1、文章体裁不同,《浙江潮》是文言文,《观潮》是现代散文。2、语言方面:《浙江之潮》语言简洁,以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而《观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