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3(共9套)(共225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富人的奢华生活时,常会自命清高并抱有一种“为富者不仁”的态度。这种现象表现出态度的哪种功能?()。A、适应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现功能D、认识或理解功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适应功能,指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该功能形成后,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自我防御功能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价值表现功能是指,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认识或理解功能是指,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事实的参照框架。2、早期的注意研究所采用的流行实验范式是()A、双耳分听B、追随程序C、Stroop范式D、线索提示范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几乎所有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都使用听觉刺激,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实验。双耳分听实验中,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事先规定的耳朵听到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做追随程序。一般情况下,在分散注意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同时注意两个耳朵的信息,而在选择性注意研究中常采用追随。程序Stroop范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用来研究注意机制中的抑制效应(见实验心理学部分)。线索提示范式常用来研究线索提示对注意的影响。3、波兹纳(Posner,1969)通过让被试判断两个字母(如A和A、A和a)是否是同一个字母的研究说明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的编码方式是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命题编码D、语义编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波兹纳的研究中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如A和A)的字母反应更快;当两个字母先后间隔1秒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如A和a)的反应时没有差异。由此可以说明,在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向听觉形式过渡。因此本题选B。4、小明同时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招聘考试。读研究生一直是他的理想,可是如果读研,父母可能无力继续给他经济支持;当公务员虽不是他的理想,但是稳定的经济收入正是他的家庭所需要的。此时,小明非常苦恼,不知如何抉择。小明面对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小明面临两个目标,两个目标同时具有吸引力和不利的因素,因此这里涉及的冲突是多重趋避冲突。因此本题选D。5、患者张先生手术成功之后,心情一直不错,每天都是笑呵呵的。这段时间张先生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个体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因此本题选A。6、小李在本科毕业后曾经工作过,那么小李属于()。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基本社会化主要是指婴儿到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之后的继续学习和适应;再社会化则重点强调在成年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常的社会化是指年轻人向长辈学习各种技能,反向社会化则相反,是指小辈向长辈传授知识和文化。7、表情的产生()。A、是先天遗传的结果B、是后天学习的结果C、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D、是在人身上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是()。A、10~20个月B、20~30个月C、24~36个月D、3~5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大量研究表明,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9、关于人类个体神经元和脑的发育描述错误的是A、在婴儿期,神经纤维的发育以惊人的速度增加B、在婴儿期,神经元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C、从出生到青春期,会发生突触剪除现象,那些很少接受刺激的神经元会失去突触D、在婴儿期,脑的大小迅速增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到怀孕的6个月末,神经元的产生和迁移已经基本完成。在婴儿期,神经纤维的发育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神经元的这些连接结构需要空间,因此当突触建立时,许多周围的神经元死亡。刺激会造成突触的大量过剩,而后那些很少接受刺激的神经元会失去突触,产生突触剪除现象。虽然,出生后神经元的数量减少了,但是神经纤维和髓鞘化的迅速增加造成整个脑的快速发展。出生时,脑接近成年重量的30%,到第二年末,达到70%。因此本题选B。10、大量的鲍尔比认为,从6、7月开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进入到()。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C、特殊情感联结阶段D、社会反应和情感联结混合阶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根据赫尔姆霍茨三针原理制成的仪器是A、霍瓦一多尔曼(Haward-Dolman)仪B、似动现象研究装置C、动景器D、长度和面积估计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霍瓦-多尔曼(Haward-Dolman)仪就是深度知觉仪,它是根据赫尔姆霍茨三针原理制成的。因此本题选A。12、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处理有A、3种B、7种C、6种D、12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该研究是3×2×2实验设计,因此共有12种实验处理。故本题选D。13、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A、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B、操作性条件反射、正强化、负强化C、同化、顺应D、观察学习、选择性模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名学生都试图探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A随机抽取了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然后计算动机分数与这些学生的某一学科成绩分数的相关。学生B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用学习动机量表施测,根据动机分数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组,然后比较这三组在某一学科成绩上的差异。学生C随机抽取90名大学生,把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100元,第二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0元,第三组被试如果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就奖励5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三组学生接受该学习内容的测验,然后考察三组被试的成绩是否存在差异。14、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非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学生A的研究中考察的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关系,属于非实验设计。本题选A。15、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学生B的研究把学习动机作为一个被试变量,不同动机水平组的学生不是由实验者随机分配的,因此属于准实验设计。本题选B。16、以上的材料中,三名学生的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是A、学生AB、学生BC、学生CD、都没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学生C的研究中,被试的选择和分配都是随机的,研究者主动操纵了自变量的不同水平,因此属于真实验设计。本题选C。17、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每一类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进行观察,这称为()。A、等距抽样B、两阶段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分层随机抽样简称分层抽样,具体做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叫一个层),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它充分利用的总体的已有信息,因而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抽样方法。18、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适用()。A、三个及其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B、方差齐性检验C、三个及其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D、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实验的因素是一个或多个,且每个因素又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水平时,随机选取被试,然后随机分组并将各组被试随机地安排到一种实验处理组之中的实验设计称为完全随机化实验设计。19、提取诱发遗忘实验被广泛应用于研究A、启动效应现象B、记忆过程的抑制现象C、内隐记忆现象D、遗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提取诱发遗忘实验是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时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被广泛用于记忆过程中的抑制现象的研究。本题选择B。20、使用因素分析法鉴定所测的心理特质,获得的是测验的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结构效度D、效标效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因素分析法可以作为测验结构效度的验证方法。本题选C。21、在项目反应理论中,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A、项目信息函数B、测验信息函数C、项目特征函数D、测验特征函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息函数说明的是不同能力水平的信息量。信息函数可以分为项目信息函数和测验信息函数。同一测验的全部项目的信息函数之和是测验信息函数。因此本题选B。22、充分性最高的总体平均数的估计量是A、样本平均数B、样本众数C、样本中位数D、样本平均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样本统计量的充分性指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统计量是否充分地反映了全部n个数据所反映总体的信息。样本平均数的充分性高,因为样本平均数能够反映所有数据所代表的总体信息。因此本题选A。23、下列关于非参数检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非参数检验一般要求样本量比较大,计算复杂B、非参数检验法不能处理交互作用C、非参数检验法可以充分利用数据中包含的全部信息D、非参数检验法可以处理交互作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非参数检验一般对数据样本量要求较小,计算简单,但在统计过程中往往不会使用数据中包含的全部信息。目前非参数检验法还不能处理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故选B。24、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的影响A、态度B、血压C、性别D、智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我们在不需要人督促的前提下,自己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体现了意志的()。A、独立性B、果断性C、坚定性D、自制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自制性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表现在意志活动的全过程中。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A、情绪和情感B、兴趣C、意志D、需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人有生理的需要,如饥饿、口渴、睡眠等;也有社会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这些不平衡状态造成人的消极体验,因而就产生了能够消除这些不平衡状态的行为动机。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经元结构的是A、胞体B、树突C、轴突D、神经胶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总数在1000亿以上,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故本题选D。3、可以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理论是()。A、双加工理论B、过滤器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衰减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加工。自动化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随意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认知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4、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A、视觉B、嗅觉C、触觉D、机体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因此本题选D。5、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这种关系影响A、大小恒常性B、形状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视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在距离相等时,网像大,说明物体大;网像小,说明物体小。在网像恒定时,距离远,说明物体大;距离近,说明物体小,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一距离不变假设。它说明,一个特定的网像大小显示了知觉大小和知觉距离的一种不变的关系。这是人们能够保持大小恒常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本题选A。6、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认为()。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该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7、在印尼曾经发生大规模反华事件,当地土著所持偏见主要可以用哪种理论解释其来源?()。A、团体冲突论B、社会学习论C、认知理论D、心理动力理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团体冲突论也被称为利害冲突论,强调利益和资源是造成群体矛盾的关键,印尼反华主要是因为华人拥有了当地大部分财富,即产生了利益冲突;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强调从父母、他人或媒体上学到了对其他群体的偏见;认知理论则强调人们处理和整合信息过程中产生了偏见这个副产品;心理动力理论则强调偏见是一种替代性攻击,是一种病态人格。8、一个坐公交汽车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给老人让座受到他人的赞许,自己也立即起来给身边的老人让座。这体现了通过榜样示范学习的A、环境加强效应B、情绪唤醒效应C、抑制效应D、反应促进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班杜拉认为通过榜样示范可能会产生五种效应,分别是习得效应或称观察学习效应、环境加强效应、情绪唤醒效应、抑制效应和去抑制效应以及反应促进效应。本题涉及的是反应促进效应。它是指学习者由于受到榜样的影Ⅱ向而去做那些他们本来会做的事情。9、某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但却认为自己无法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表明该生A、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低B、结果期待低,效能期待高C、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低D、结果期待高,效能期待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杜拉不同于其他的行为主义者,认为期待因素影响人的行为,他认为有两种期待:一种是结果期待,一种是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某个行为能否导致某个结果的期待,效能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种行为的期待。效能期待和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是一致的。据题中所描述,本题应选C。10、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使用最小变化法测定阈限时,控制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的方法是A、匹配法B、消除法C、抵消法D、恒定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是由两种相反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因此,可以通过使递增和递减系列保持数量一致的方法抵消这两种误差。因此本题选C。12、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参数模型中的单参数是A、项目难度B、区分度C、对选择题猜对可能性的估计D、项目特征曲线的上端渐近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项目反应理论中的单参数模型中的单参数是项目难度(b),双参数模型中的双参数是项目难度(b)和区分度(a),三参数模型中的第三个参数是对选择题猜对可能性的估计(c)。有研究者提出了四参数模型,第四个参数指的是r值,r值来自于一种新的假设:即由于被试在作答过程中的粗心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使得随着被试能力水平的提高,其正确作答的概率不是趋向于1,而是趋向于r,因而项目特征曲线的上端渐近线应为Y=r。因此本题应选A。13、通常情况下,真值最好的估计值是A、平均数B、中数C、众数D、百分位数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算术平均数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集中量数。它是真值渐近、最佳的估计值。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加时,算术平均数趋近于真值。因此本题选A。14、根据MMPI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量表T分数大于A、40B、50C、60D、7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MMPI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分在70以上(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因此本题选C。15、SN分布的平均数与N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A、大于B、等于C、小于D、不确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心理学上的信号检测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不易分清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都是噪声。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噪声”刺激(以N表示);有时信号刺激和噪声刺激同时呈现(以SN表示),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被试每次都要判断所接收到的:①仅仅是噪声背景;②在噪声背景上叠加了信号。信号伴随噪声和单独出现噪声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信号加噪声(SN)分布和噪声(N)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声背景之上的,因此,总体上信号分布总是比噪声分布的心理感受更强些,因此两个分布都呈正态。16、在平均差误法中,测量分配的标准差大,说明被试的辨别能力为()A、好B、中等C、差D、等于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平均差误法的实验中,被试调节的比较刺激特别大于标准刺激的不多,特别小于标准刺激的也不多。多数的调节结果都是围绕着标准刺激的,如果实验次数很多,实验结果的次数分配就会接近于一个常态分配。分配的中点即调节的刺激本身的平均数为主观相等点。分配的个点越集中,说明被试调节的结果就越密集于标准刺激,被试的辨别能力也就越好,反之就越差。17、每一组的()相等A、NB、平均数C、中数D、众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上表可知,A、B、C三个组的总人数N不相等,他们的平均数和中数也各不相等。但是三组的众数相等,都为4.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8、B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分组A、1~2B、2~3C、3~4D、4~5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计算分组次数的中数,首先需要求出B组总的次数(12+14+6+2+1=35),然后求出N/2的值17.5,接着求出各分组所在组的累加次数,最后求出N/2所在的累加次数组,即4~5这一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9、A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分组A、2~3B、3~4C、4~5D、5~6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计算分组次数的中数,首先需要求A组出总的次数(6+13+11+7+2=39),然后求出N/2的值19.5,接着求出各分组所在组的累加次数,最后求出N/2所在的累加次数组,即3~4这一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0、C组次数分布的中数位于()分组A、2~3B、3~4C、4~5D、5~6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计算分组次数的中数,首先需要求A组出总的次数(7+9+7+3+6=32),然后求出N/2的值16,接着求出各分组所在组的累加次数,最后求出N/2所在的累加次数组,即3~4这一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1、B组数据呈()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双峰分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相等。在正偏态中,平均数大于中数;负偏态中,中数大于平均数。在所有的分布中,中数总时位于众数和平均数的中间,众数总是位于分布的峰值部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2、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n个数(n为奇数),则此数列的中数是()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求未分组的数据的中数时,当数据个数n为奇数时,此数列的中数为位于数列的最中间的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23、假设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包含n个数(n为偶数),则此数列的中数是()A、出现次数最多的数B、位于数列最中间的数C、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D、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数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求未分组的数据的中数时,当数据个数n为偶数时,此数列的中数为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4、有句俗话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A、统合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是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25、狄恩等人于1972年采用评定相片的实验证实了存在()。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定势效应D、晕轮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狄恩实验: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结果发现,有魅力者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高,无魅力者各项评分都低。这个现象,叫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以貌取人便是对初识者的光环效应。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研究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及其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的学科是()。A、社会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医学心理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它研究大群体中的社会现象,如社会情绪、宗教心理、阶级和民族心理等;小群体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如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心理相容、群体氛围等。社会心理学还研究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关系及其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如从众、服从等。2、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各种暂时神经联系痕迹以不同方式组合,这种生理机制用来解释()。A、想象B、表象C、记忆D、复杂联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A、快乐原则B、现实原则C、道德原则D、完美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快乐原则,自我的活动原则是现实原则,超我的活动原则是道德原则。因此本题选A。4、()的人具有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富于竞争意识、外向等特点,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A、T+型人格B、T—型人格C、A型人格D、B型人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奥苏贝尔将先行组织者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是指()。A、一种学习材料B、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C、组织的学生活动D、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学习材料,当学生不具备同化新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时向学生呈现,帮助学生同化新的知识。它具有的特点是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6、下面表述中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关注“内部学习动机”的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好知者不如乐之者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论语》中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注的是内部学习动机。具体来说,“好之”是想要取得成绩、成就,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是令人愉悦的,“乐之”则强调学习者喜欢学习、享受学习,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部学习动机。7、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技能形成需要讲解、观察、示范等教学方法,但练习是其基本途径。其他条件可以缺失,但练习这一条件是必要条件。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在动机B、外部动机C、社会交往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与学习的内在动机论述的情形是一致的。9、对真实验和准实验的区分是依据A、实验目的的不同B、实验情境的不同C、实验设计的不同D、实验自变量数目的不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了关于实验类型的划分标准,根据心理学实验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可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故本题选C。10、关于实验者效应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者严格按照研究程序完成研究,研究效果好,这是实验者效应。B、实验者与被试有效沟通,使研究顺利完成,这是实验者效应。C、实验者保持价值中立,使研究顺利完成,这是实验者效应。D、实验者暗示被试,使被试的反应能够验证假设,这是实验者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迎合实验者的期望,这种现象是实验者效应。因此本题选D。11、响度决定于A、声波波幅的大小B、声波基频的高低C、声波波形的谐波频谱D、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响度又称声强、音量或者声压级,它主要反映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是由声波波幅的大小决定的。音高也称音调,是人耳对音调高低的主观感受。音高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低。音色是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决定的,单一频率产生的声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声音称为复合音。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长。因此本题选A。根据下述材料,回答问题。波斯纳等人曾经做过字母的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的实验。他们的实验采用两种实验方法,让被试辨别两个字母是否相同。一个是同一性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如A、A;一个是命名匹配,即两个字母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如A、a,两个字母的呈现时间有同时呈现和继续呈现两种方式。实验结果下图。12、该实验采用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该实验采用的减数法反应时法,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给被试时,Aa对的反应时大于AA对。它们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内部编码过程的差别。因此本题选A。13、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的反应时,AA对反应时较快说明短时记忆存在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动觉编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通常以为短时记忆信息是以听觉形式编码的,波斯纳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AA对反应时快说明对AA对的匹配是在视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的。Aa对反应时慢是因为Aa对匹配只能在听觉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必须从视觉编码过渡到听觉编码。因此本题选B。14、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那么下列类型的依恋属于比较难以抚育的是()A、安全型B、回避型C、反抗型D、随意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词干补笔测试是()常用的方法。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内隐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们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想出来。Graf实验表明,在内隐记忆测验中(词干补笔),病人的内隐记忆仍然保留。16、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千克,体重的标准差是3.7千克;平均身高是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结论正确的是A、体重比身高离散程度大B、身高比体重离散程度大C、体重和身高的离散程度无法比较D、身高和体重的离散程度一样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可用变异系数对同一团体不同观察值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本题中体重的CV值等于14.8%,而身高的CV值等于5.64%。因此该小学一年级学生体重的离散程度大于身高的离散程度。故本题选A。17、心理学研究中的自变量常是不连续的,称为因素,同一因素的不同标准称为水平,又A、实验处理B、实验条件C、检查点D、以上都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时,总体参数所在的区域距离是A、置信界限B、置信区间C、置信水平D、显著性水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区间估计是指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这一区间范围就是置信区间,或称为置信间距。置信区间的上下两端点值称为置信界限。显著性水平是指估计总体参数落在某一区间时,可能犯错误的概率,用符号α表示,有时也称为意义阶段、信任系数等。1一α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也就是可靠程度。因此本题选B。19、同质性信度的主要误差源是A、内容取样B、时间取样C、统计方法D、评分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同质性信度也叫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因此,该信度的主要误差源就是内容取样。因此本题选A。20、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列不属于物质环境的是()。A、温度B、黑板C、空间布置D、课堂纪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下列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罗夏克墨迹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罗夏克墨迹测验是投射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均属于自陈式测验。本题选C。22、产生式的迁移理论事实上是()的现代化A、相同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C、关系理论D、形式训练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产生式理论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迁移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由于先前学习或源问题解决中个体所学会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辛格莱与安德森将产生式作为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元素,使产生式迁移理论既能容纳原有的原理概括化理论,又能容纳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所以产生式迁移理论事实上是相同要素说的现代化。23、对一个列联表的χ2检验,提供了下列哪些问题的答案?()A、一个变量的不同类目之间有差异吗?B、一个变量的不同类目之间以及另一个变量的不同类目之间各自存在差异吗?C、两个类目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吗?D、一个变量的类目和另一个变量的类目相同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列联表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独立性检验主要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多项分类的计数资料分析,即研究两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存性问题。独立性检验一般多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这种表格称为列联表。因此,故独立性检验又有列联表分析的别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4、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2009年)A、红黄绿紫B、红绿黄蓝C、紫红黄蓝D、红紫蓝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类可见光波的波长分布范围大约在380~700nm之间,可见光波的波长由长至短顺序依次为红、橙、黄、绿、蓝、紫。25、对前额皮层损伤病人的研究发现,哪个部位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A、左PFCB、下丘脑C、右PFCD、网状激活系统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前额皮层PFC的机能具有不对称性,左侧PFC与积极感情有关,右侧PFC与消极感情有关。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多年不见的朋友相约见面,双方的预期会对彼此之间的辨认产生影响。这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主要是()。A、“全或无”加工B、拮抗加工C、自上而下的加工D、自下而上的加工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考生内心要清楚两个概念的区别:自上而下是指从概念到属性,自下而上是指属性汇集成概念。考虑到朋友多年不见,应是彼此头脑中存留了先前的印象,这个印象就是概念。辨认受到影响是因为个体通过概念去寻找属性,但属性发生了变化。2、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属于内隐社会认知中的哪种研究方法?()。A、外在情绪性西蒙任务B、基于反应时的方法C、投射测验法D、加工分离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SEB的形式是前半句说现象,要求被试填写后半句,从被试填写的后半句探测被试的思维,所以属于投射测验。3、“乐极生悲”反映的情绪特征是A、主观性B、感染性C、情境性D、两极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乐极生悲”中包含了变化幅度较大的对立的两种情绪:狂喜和悲痛,这是情绪的两极性的一种表现。因此本题选D。4、“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中涉及的16种人格特质是16种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个别特质D、气质特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因此本题选B。5、“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中涉及的16种人格特质是16种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个别特质D、气质特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的结构网络中,最重要的一层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因此本题选B。6、数学老师在教小学生圆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所设计的例题只要求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对该教学行为的最恰当的解释是()。A、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B、可以突出认知策略学习C、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D、突出数学概念与规则的学习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已经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的类别,因此排除A、C项。B项认知策略是指对学习、认知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例如如何选择性地注意、如何编码以便于提取等,可排除。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是规则学习。教师让学生保留整数即可,即重点不在计算的精确性,而在于学会周长和面积的算法,也就是突出了规则的学习,忽略了复杂的计算,故选D。7、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获得主动感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A、3~6岁B、6~12岁C、12~18岁D、18~3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词汇爆炸”的时期是A、12~18个月B、18~24个月C、24~36个月D、3~5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儿童在12~18个月期间词汇量增加速度十分缓慢,每个月增加1~3个词。而在下半年即18~24个月期间,词汇量增长速度很快,随着记忆、分类、表征能力的改善,词汇量增加出现快速期,许多儿童每周增加10~20个新词,出现“词汇爆炸”现象。因此本题选B。9、詹姆斯一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A、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B、认知在情绪的发生中起着决定的作用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D、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在桑代克以猫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当猫开始的动作无效时,会通过改变动作设法逃出去,桑代克认为猫的这种反应符合的学习规律是A、选择反应律B、类化反应律C、联结转移律D、多重反应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桑代克通过学习实验提出三种学习主律和五种学习副律。五条副律分别是多重反应律、定势律、选择反应律、类化反应律、联结转移律。多重反应律是指某一反应不能导致令人满意的结果时,将进行另外的反应,直到有一种反应最终导致满意的结果为止。选择反应律是指对情境中的某些因素进行选择性反应。类化反应律是指在新情境中出现与最类似情境中的反应。联结转移律是指逐渐地变化情境中的刺激,直至使反应与新情境形成联结。因此本题选D。11、概念改变主要涉及的迁移有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概念改变主要涉及的是原有的学习对于新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属于负迁移。在概念改变的过程中还涉及逆向迁移,当概念改变之后,实际上就是新的学习内容对于原有学习产生了影响,这属于逆向迁移。12、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可证实A、两种记忆说B、加工水平说C、多贮存模型D、工作记忆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所谓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因此,这一效应可证实加工水平说。因此本题选B。13、提取诱发遗忘研究通常采用的实验范式是A、单字方法B、字表方法C、提取练习范式D、自由回忆实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提取诱发遗忘研究的一般实验范式称为提取练习范式。单字方法和字表方法是定向遗忘研究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因此本题选C。14、在ERP的各种成分中,通常被作为指标的成分是A、P1B、P2C、N2D、P3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经典的ERP成分包括P1、N1、P2、N2和P3,P3是作为经常使用的指标。因此本题选D。15、应该使用单侧检验的问题进行了双侧检验,会导致A、α值减少,β值增加B、α值不变,β值增加C、α值增加,β值越小D、α值不变,β值减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以显著性水平α=0.05为例,当是单侧检验时,0.05的犯α错误概率只在一侧,而改为双侧检验时,0.05的犯α错误概率平均分配在两侧,一侧就是0.025的犯α错误概率。而由于该检验本来应该是单侧检验,其中一侧的0.025的犯α错误的概率是不存在的,因此α值会减少。α值减少,β值相应增加。因此本题选A。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面题。现有600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身高的次数分布的资料,学生的最低身高是139cm,最高身高是171cm,学生身高的数据被分成了11组,组间距为3cm,现知道每组学生的人数,已有所有学生身高的平均数。16、欲考查这些学生的身高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使用χ2检验可对连续变量分布进行拟合度检验。因此本题应选A。17、在上面的检验中,其中有两组被合并到其他组中,此时涉及的自由度是A、10B、9C、7D、6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卡方检验中自由度涉及两个因素,一是调查中分类的项目数(本题中有9个,本来是11个,但是有2组合并到其他组了),二是计算理论次数时,用到的观察数目的统计量数(本题中要用到平均数、标准差和总数,用平均数和标准差计算标准分数,用总数计算每组的理论人数)。卡方检验时自由度是上述两个因素之差。因此,本题中卡方检验的自由度是6。故本题选D。18、应该使用单侧检验的问题进行了双侧检验,会导致A、α值减少,β值增加B、α值不变,β值增加C、α值增加,β值越小D、α值不变,β值减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以显著性水平α=0.05为例,当是单侧检验时,0.05的犯α错误概率只在一侧,而改为双侧检验时,0.05的犯α错误概率平均分配在两侧,一侧就是0.025的犯α错误概率。而由于该检验本来应该是单侧检验,其中一侧的0.025的犯α错误的概率是不存在的,因此α值会减少。α值减少,β值相应增加。因此本题选A。19、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化无规律的误差叫做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被试产生的误差D、主试产生的误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测量中的随机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因素引起的。因此,本题选择A。20、基于测验所做出的预测是否能被证实的效度验证属于A、内容效度B、表面效度C、结构效度D、效标效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基于测验所做出的预测是否能被证实的效度是校标效度。本题选D。21、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是()A、等级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例量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心理量表的理解和掌握。心理量表有命名量表:表示分类,没有大小的概念;顺序量表:表示大小,没有绝对零点和相等单位;等距量表: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度零点;等比量表:它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这种量表所获得的数字,可以运用算术的基本运算方法进行计算,用比例量表进行的测量;不仅可以知道两事物之间相差多少,而且还可以知道两事物之间的比例是多少。因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量表。22、单样本t检验对于数据分布的前提要求是()A、所有的差异分数是从正态分布的差异总体中随机抽取的B、所有的样本都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C、所有的样本都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且方差同质D、样本从二项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t检验的理解和把握程度。t检验、Z检验和后面涉及的F检验都要求数据是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而且要求数据方差同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3、立体电影利用的知觉原理是()。(华东师范大学)A、双眼辐合B、运动透视C、双眼视差D、运动视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做双眼视差。立体电影的原理就是采用偏振光或红绿色差。是两只眼睛视野内的图像产生双眼视差,进而产生深度知觉。24、中国的传统故事“范进中举”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他的情绪状态是()。A、应激B、心境C、焦虑D、激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强烈、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体验状态,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的表现是激情。范进中举是典型的激情状态。25、最先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奥尔波特D、吉尔福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有的特质。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A、联合区B、初级感觉区C、初级运动区D、言语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大脑功能分区的了解和掌握。根据所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初级感觉区、初级运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但是和各种高级心理功能有关。如对各种跨通道的感觉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形成知觉,决策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2、“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感觉的对比现象是指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感觉的对比现象。3、()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利用这类记忆时不需意识参与。A、内隐记忆B、陈述性记忆C、外显记忆D、程序性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巴甫洛夫认为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建立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反射的需要D、探究反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好奇心是一种持久的、根深蒂固的个体特质,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好奇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探究反射”(朝向反射)。当新奇刺激出现时,会引起人们注意,使人进一步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好奇心能够促发和唤起创造性,使人不愿意把什么事物都当成既定事实而不加批判地接受,而是强烈要求得到解释。培养好奇心和兴趣是建立富有创造性生活的第一步。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说出这句话的是A、华生B、弗洛伊德C、斯金纳D、艾里克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题中这句话是华生说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到,他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他持有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在教育中即教育万能论。因此本题选A。6、在维果茨基看来,下面的心理机能中属于低级心理机能的是A、直观性思维B、有意注意C、高级情感D、意义记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高级心理机能是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有意注意、高级情感等。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直观性思维、冲动性意志等。因此本题选A。7、根据皮亚杰的看法,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A、前道德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后道德阶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正处于他律阶段,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因而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的特点。因此本题选B。8、根据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恋母情结”出现的阶段是()。A、口唇期B、肛门期C、潜伏期D、性器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从奥苏伯尔提出的理论来看,下面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的是A、儿童看到狗时父母教他“狗”这个字B、中学生以“儿骑一把伞”记自然常数e=2.7183C、儿童以自己的语言解释教材中的定义D、儿童为了理解教材中的原理联系生活中的例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当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时,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非人为的联系是指两种学习内容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本题中选项C和D就属于这种联系。实质性的联系是指多种符号表达同一内容,例如语言符号和表象符号所指同一事物。本题中选项A涉及的是这种联系。选项B不具备上述联系中的任一联系,因此在奥苏伯尔看来属于机械学习。10、小明为了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一个晚上都在一句一句地读笔记本上的内容,他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麦可卡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指针对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即通过多次重复的方法掌握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材料进行修饰、补充、举例子等方法掌握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组织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联系的方法掌握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因此本题选A。11、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A、最低难度的任务B、中等难度的任务C、最高难度的任务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Elliot等学者认为成就目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掌握目标、成绩一接近目标、成绩一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的学生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对自身不利的能力评价,回避社会比较的不胜任结果。12、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属于积极依恋的是()A、安全型依恋B、回避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合作型依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启动效应实验是研究()的一种方式。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内隐记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启动效应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启动效应实验是研究内隐记忆的一种主要方式。14、关于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一般认为在()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7岁左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我们应该掌握各种能力的关键期。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转折点;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2.5~3岁是教孩子怎样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15、当一个统计量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时,其方差越小越好,这种估计量的特性是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的参数不止一个时,无偏估计变异小者有效性高,变异大者有效性低,即方差越小越好。因此本题选B。16、加因素法假设: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是()。A、作用于不同加工阶段B、作用于同一加工阶段C、独立的D、可以相加的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某研究者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平均每个家庭每月给孩子买玩具的花费,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结果,总体标准差约为30元,要使本次调查的误差不超过5元,且具有95%的可信程度,则至少需调查的家庭数为A、120B、140C、150D、16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因为该研究是对北京市的家庭进行调查,因此样本容量较大,而该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参数估计(调查家庭在购买玩具上的月投入),因此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其中Zα/2=1.96(95%的置信区间).σ=30,d=5计算的结果是138.3。因此本题选B。18、人一生中逻辑记忆能力发展的高峰期是()A、青春期B、成年初期C、成年中期D、成年晚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成年初期的记忆发展特点是:虽然机械记忆能力有所下降,但逻辑记忆进入发展的最高峰,其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记忆容量也很大。19、()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移人教育心理学;他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A、维果茨基B、桑代克C、赫尔巴特D、乌申斯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某教育心理学家欲对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组成了三个教学班,三个班的前测成绩相同。然后分别用三种教学方法施教相同的时间,之后对三个教学班进行了标准化测试。20、现要考察三个教学班的平均成绩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使用的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回归分析B、相关分析C、t检验D、方差分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方差分析主要处理两个以上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问题。因此本题选D。21、经过上题进行的检验之后,结果显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下面还需要进行的检验是A、交互作用分析B、事后检验C、t检验D、无需检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涉及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因此无需进行交互作用分析。进行方差分析之后,若结果表明在相应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就要进行事后检验(也称事后多重比较)。因此本题选B。22、根据MMPI中国常模,病理性异常表现的区分标准是量表T分数大于A、40B、50C、60D、7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MMPI的解释主要考虑各量表的高分特点,如果那个分量表的T分在70以上(美国常模),或在60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因此本题选C。23、下面各选项都是心理测验的简写,其中不属于人格测验的是A、EPQB、16PFC、CRTD、MMPI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EPQ是艾森克人格测验的简写,16PF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的简写,CRT是联合型瑞文测验的简写,MMPI是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的简写。24、神经元是()的基本结构单位。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运动器官D、内脏器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5、根据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强、平衡、不灵活特点的神经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2007年)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把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划分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四种。其中安静型的神经活动过程为强,平衡而不灵活,与黏液质相对应。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6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有人思想很深刻,但经常感到很难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内部语言的()造成了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困难。A、隐蔽性B、简略性C、快速性D、开展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内部语言特点:隐蔽性与简略性。隐蔽性是指内部语言是不出声的语言;简略性是指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甚至可以用一个熟悉的词或词组来代替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在心理学统考中,言语和语言两个词可以通用。2、个性倾向性特征主要包括()A、感知、记忆、想象、思维B、能力、气质、性格C、道德感、美感、理智感D、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电视广告常试图通过声音大小的转换、意想不到的景象引起受众的A、无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喜欢看电视广告,因此不会在有意注意的情况下看电视广告。因此电视广告的设计者会通过各种手段引起受众的无意注意。因此本题选A。4、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布罗德本特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各种注意的认知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都属于早期选择模型,选择发生在注意较早的阶段,只有被选择的内容得到加工。不同在于,过滤器理论认为过滤器的作用是“全或无”的,所有非注意状态的信息都不能突破过滤器。衰减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没有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以及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从而突破过滤器得到识别。晚期选择模型即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注意的选择只是发生在选择哪一个刺激进行反应。特征整合理论指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在前注意阶段是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而在整合阶段,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故本题的答案为B。5、临近毕业,老五感到内心有说不出的复杂感受,想到大学四年转眼就要过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心理学中认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________,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________。在回忆往事时,情况________。填入空格的内容依次是()。A、较短较短相同B、较短较长相反C、较长较短相反D、较长较长相反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声音的生理性传导发生在A、外耳B、中耳C、内耳D、听神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面积的比为20:1,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提高20~30倍。声音的这条传导性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因此,本题选B。7、我们容易将右图(2)中下面的正方形和其他圆点知觉在一起,而将上面的圆点知觉为独立的一部分,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连续原则B、相似原则C、临近原则D、共同命运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个体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这属于()。A、自我同一性扩散B、自我同一性缺乏C、消极自我同一性D、自我同一性过剩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某学生考研失败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首先他逐一分析各门课程如果不是现在的分数会不会考上,发现英语和专业课的成绩都太低了。然后他又和考上的同学对比,发现了自己没考上的主要原因是专业课准备不充分。可以解释该学生总结过程的理论是A、三维理论B、相应推断理论C、朴素心理学家的理论D、异常条件聚焦模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异常条件聚焦模型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主要借助逆向标准和对照标准来推断。逆向标准就是人们寻求结果的原因时会反过来考察没有这种原因时的可能结果。对照标准是指人们把目标事件和没有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事件进行对照,以直接确定目标事件的原因。人们先通过逆向标准确定事件产生的必要条件,再通过对照标准确定所有的必要条件中属于异常的条件。题中学生归因过程符合异常条件聚焦模型的观点。因此本题选D。10、整个幼儿期,儿童大脑的重量占成人脑重的比率不断增加,具体为A、由30%增长到50%B、由50%增长到70%C、由70%增长到90%D、由90%增长到10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虽然幼儿的体重大约只是成人体重的30%,但是在幼儿期,儿童大脑的重量由占成人脑重的70%增长到90%。因此本题选C。11、()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与转折期构成。A、埃里克森B、莱文森C、哈威格斯特D、拉文格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莱文森是一位希望通过描述成人生活来揭示人格变化的心理学家,他认为成人发展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所构成,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12、程序教学依据的理论是A、试误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到动物训练、企业管理、课堂管理等各种情境,程序教学即是该理论在教学中的系统运用。因此本题选B。13、加涅认为问题解决学习又称之为A、规则学习B、高级规则学习C、原理学习D、辨别与概念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加涅认为高级规则学习又称之为问题解决学习。因为解决问题需要个体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规则,这种学习要比规则学习更为高级。故本题选B。14、教师在讲课时通过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内容,此时发生的迁移类型是A、横向正迁移B、纵向正迁移C、横向负迁移D、纵向负迁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了难懂的内容,这是正迁移。例子和难懂的内容具有性质上和难度上的差异,这是纵向迁移。因此本题选B。15、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这种注意研究的范式是A、整体一局部范式B、双任务范式C、双侧任务范式D、提示范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双任务的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因此本题选B。16、某中学参加高考的考生有500名,他们都参加了英语考试和数学考试,现知道这两科成绩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每科的及格人数,要考察两科成绩的相关程度,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A、四分相关B、φ系数C、列联表相关D、多列相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两列变量都是连续数据,将每一个变量人为地划分为两种类型时,适用的相关类型是品质相关中的四分相关。当两个相互关联着的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时,可计算φ系数。两列变量都是类型数据,至少一列数据被分成两个以上类别时,应计算列联表相关系数。多列相关是质与量相关中的一种,适用的情况是两列数据都是正态变量资料,其中一列为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列被人为划分为多种类别。因此本题选A。17、大小常性测量器测定大小常性的原理是A、比配法B、最小变化法C、恒定刺激法D、平衡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大小常性测量器是用比配法原理来测定大小常性的仪器。此仪器一般有两件,每一件都有一个可调面积的等边三角形放在立柱上,立柱的高矮可以调节。测定大小常性时,主试把一个三角形放在原处,把三角形的高调到一定的尺寸,要求被试调节近处三角形面积,使之与原处三角形的面积看起来相等,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高之差,计算大小常性系统。因此本题选A。18、以下关于测验信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B、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C、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D、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一致性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信度的作用有三点:①信度可以用来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②信度可以帮助进行不同测验分数的比较;③信度是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映。19、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中,全体考生的标准差为15,而某校60名考生的成绩的标准差为10,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校学生成绩的方差与全市学生成绩的方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A、χ2检验B、F检验C、t检验D、Z检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其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比值的分布为χ2分布。因此本题选A。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教育心理学家欲对三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组成了三个教学班,三个班的前测成绩相同。然后分别用三种教学方法施教相同的时间,之后对三个教学班进行了标准化测试。20、现要考察三个教学班的平均成绩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应使用的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回归分析B、相关分析C、t检验D、方差分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方差分析主要处理两个以上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检验问题。因此本题选D。21、经过上题所进行的检验之后,结果显示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下面还需要进行的检验是A、交互作用分析B、事后检验C、t检验D、无需检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涉及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因此无需进行交互作用分析。进行方差分析之后,若结果表明在相应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差异,就要进行事后检验(也称事后多重比较)。因此本题选B。22、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A、能力B、努力C、任务性质D、运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某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标准分为2.58,这说明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下的人数百分比是(),如果是—2.58,则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是()。A、99%;99%B、99%;1%C、95%;99%D、95%;9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4、一项调查报告表明“实验组的平均分比控制组的平均分高出5分”。此研究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实验处理发挥了效应B、实验处理发挥了较小的效应C、控制变量没有效应D、信息不足,不能推出任何结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推论统计是根据事物发生的概率做出推论的,本题为给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差异的概率,仅仅给出差异的值,因此不能做出任何推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25、红灯熄火以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叫()A、负后像B、正后像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和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叫负后像,颜色视觉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第7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进行的A、突触B、细胞体C、树突D、轴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是神经元的组成成分,因此选择A。2、声音的生理性传导发生在A、外耳B、中耳C、内耳D、听神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面积的比为20:I,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提高20~30倍。声音的这条传导性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因此,本题选B。3、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B、抑郁C、应激D、心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心境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4、下列不属于托马斯一切斯气质三类型说的是()。A、容易型B、困难型C、迟缓型D、矛盾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气质的三种类型:容易、困难、迟缓。依恋的三种类型:安全、回避、矛盾。5、有意识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指的是()。A、目标B、坚定C、动机D、意志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在婴儿言语发生发展机制模仿假说中,对传统的模仿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模仿”这个概念的是()。A、奥尔波特B、班杜拉C、哈里斯和哈雷D、怀特赫斯特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模仿说是奥尔波特率先提出的关于个体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说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7、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趋势A、下降B、上升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动机和行为效率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各种活动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即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8、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个人的伦理观念进行道德判断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取向B、社会契约的取向C、相对功利的取向D、普遍原则的取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第六个阶段是普遍原则的道德取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处于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取向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判断则以社会规范为基础,认为社会规范是不可改变的。处于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判断时也是以社会规范为基础,但是认为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处于相对功利的取向阶段的个体则以是否带来好处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因此本题选D。9、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进行,这强调的是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B、学习的实践性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D、学习的情境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当学习是在脱离了知识发生的具体场景的情形下进行时,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惰性的,这种学习特征被称为学习的去情境性。当学习是在知识真实使用的场景中进行时,表现了学习的情境性的特点。10、在反应时实验中,如果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较长,那么第二个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04版电工工具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餐饮加盟合同:加盟商培训与技术支持规定
- 2024年度电商合作标的为农产品直销平台的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常州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合同
- 代理招标合同范本完整版
- 抵押房产证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车间设备更新与淘汰策略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关于某公司设计并施工办公楼项目
- 二零二四年租赁期限内的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实验室厂房设计与施工合同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4至2030年中国AG玻璃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气胸教学课件
- 屈指肌腱腱鞘炎针刀医学课件
- 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考试答案一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例3)》说课稿
- 不履行合同告知函模板范文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新版】(技术方案)
- (新版)高级服装制版师考试题库(浓缩3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