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矜持(jīn)狭隘(yì)谄媚(chǎn)恪尽职守(gè)B.恣睢(suī)荫庇(yìn)嗤笑(chī)矫揉造作(jiǎo)C.蓦然(mù)踌躇(chú)谀词(yú)断壁残垣(yuán)D.拮据(jū)襁褓(qiǎng)拮据(jù)恪守成规(kè)答案:B解析:A项,“狭隘”的“隘”应读ài,“恪尽职守”的“恪”应读kè;C项,“蓦然”的“蓦”应读mò;D项,“襁褓”的“褓”应读bǎo,“拮据”的“据”在此处应读j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缄默锐不可挡转弯抹角B.拮据旁骛重蹈复辙涕泗横流C.萧索恪守根深蒂固泯然众人D.诘难亵渎惟妙惟肖吹毛求疵答案:D解析:A项,“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B项,“重蹈复辙”应为“重蹈覆辙”;C项,“萧索”应为“萧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听了老师的讲解,我对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仍然莫衷一是,只好向老师请教。B.近几年,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越办越红火,无论城市还是乡镇,真是雨后春笋般,比比皆是。C.他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与人交谈时总是言不由衷。D.青年学生应该胸怀大志,敢于创新,要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开创未来。答案:B解析:A项,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此处用于形容自己对解题思路不明确,不恰当;B项,雨后春笋:形容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此处用于形容补习班数量多且增长快,恰当;C项,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此处用于形容他与人交谈时总是说话不真诚,与语境不符;D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此处用于形容青年学生的勇气和创新精神,褒贬失当。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诘难(jié)迸溅(bèng)亘古(gèng)B.拮据(jū)襁褓(qiǎng)恪守(kè)冗杂(rǒng)C.拈轻怕重(zhān)诘责(jié)怄气(òu)颔首(hàn)D.咫尺(zhǐ)怆然(chuàng)缄默(jiān)畸形(qí)答案:B解析:A项中“亘古”的“亘”应读“gèn”,C项中“拈轻怕重”的“拈”应读“niān”,D项中“畸形”的“畸”应读“jī”,故B项正确。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D.徜徉在美丽的桃花溪畔,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欣赏。答案:A解析:B项中“端正”与“学习方法”搭配不当,应改为“我端正了学习态度,改进了学习方法”;C项中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D项中“停下脚步”与“驻足”语义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故A项正确。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朝气蓬勃,努力学习,不要辜负了大好时光。C.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一起到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D.他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难以接近的人。答案:A解析:A项中“抑扬顿挫”原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后多用来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诵读得抑扬顿挫,此处用来形容小说情节不恰当;B项中“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使用正确;C项中“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使用正确;D项中“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使用正确,故A项错误。7、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引用过一句古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请从这句话中任选一个字,结合你对《红楼梦》的理解,谈谈这个字如何体现了小说的主题或情感。答案:选择“泪”字。解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著称。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句诗中,贾宝玉用“泪”字深刻地概括了小说的情感基调。这个字不仅指代了小说中众多人物的泪水和悲苦,更象征着作者对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无奈与哀叹。在《红楼梦》中,无论是宝黛爱情的悲剧、家族兴衰的无奈,还是女性命运的悲惨,都充满了泪水与辛酸。这些泪水,有的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有的是对不公命运的抗争,有的是对人性弱点的悲叹。它们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痛与共鸣。因此,“泪”字不仅是对《红楼梦》情感内容的精炼概括,也是小说主题思想的重要体现。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与无情,反映了作者对人性、命运、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伟大作品。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文章:《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问题:1、文中多次提到“看花”这一内容,请简要分析“看花”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看花”在文中有双重作用。首先,它作为本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其次,它象征了母亲对“我”的关怀和爱,同时象征着“我”新生活的开始和母亲未竟的遗愿。2、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理解。答案:“好好儿活”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母亲对“我”的鼓励,希望“我”能战胜病痛,重新振作;另一次是“我”对妹妹的承诺,表示要和妹妹一起坚强地活下去,实现母亲的遗愿。它体现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我”与妹妹相依为命的深厚情感。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画线句子示例:“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答案:画线句子通过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菊花在秋风中竞相开放的景象,渲染了悲壮、深沉的氛围,同时也突出了“我”在母亲去世后的坚强和乐观,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第二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标题:《时光里的书香》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缕书香,穿越岁月的风尘,温柔地拂过心田。那是关于阅读的故事,是我在重庆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最深刻的体验。记得那是一个初冬的午后,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堆满书籍的课桌上。语文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本封面略显陈旧的《骆驼祥子》。她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仿佛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随着她温柔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我仿佛看到了旧北京的街头,祥子拉着他的黄包车,在风雨中艰难前行。那一刻,我被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成了书中的一员,与祥子一同经历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从那以后,我迷上了阅读。每当下课铃声响起,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沉浸在文字构建的奇妙世界里。从《朝花夕拾》的温馨回忆,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坚韧不拔;从《简·爱》的独立自强,到《海底两万里》的奇幻冒险……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智者,引领我探索未知,教会我成长。阅读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让我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在那些静谧的夜晚,我常常会手捧一本好书,坐在窗前,让思绪随着文字的起伏而飘远。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理解世间的冷暖,学会以更加宽容和理解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如今,初三的学习生活虽然紧张而忙碌,但我依然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因为我知道,书籍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精神的寄托,更是我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小题:1、文章开头“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缕书香,穿越岁月的风尘,温柔地拂过心田。”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开头这句话以诗意的语言引出文章主题——阅读带来的美好记忆和感受,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具体描述阅读经历做铺垫。2、作者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有哪些感受?请简要概括。答案:作者在阅读《骆驼祥子》时,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书中的一员,与主人公祥子一同经历生活的艰辛与挣扎。同时,作者也被祥子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3、阅读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阅读给作者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首先,阅读丰富了作者的知识,让她了解了更多不同的文化和人生经历。其次,阅读滋养了作者的心灵,让她学会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变得更加宽容和理解。最后,阅读成为了作者精神上的寄托和成长的伴侣,让她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安慰和力量。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3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这首诗中诗人用哪些动作刻画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抑郁?答案:诗人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刻画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诗中引用姜太公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常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常在人们遭遇挫折、处境艰难时引用。因为它传达了诗人坚定信念、乐观豪迈、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相信未来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第二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3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本诗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中“凄凉地”和“弃置身”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长期被贬的愤慨之情。2、请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联。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沉舟”“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同时也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以及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四、名著阅读(9分)阅读文章:《儒林外史》中,严监生是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他一生节俭至极,甚至到了令人发笑的地步。其中最著名的情节莫过于他临终前的一幕。严监生病重,家人围在床前,眼看着气息渐弱,但他仍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家人环顾四周,发现是因为家里人多点了一根灯草,严监生觉得浪费,便伸着两根指头,示意家人将灯草灭掉。直到家人理解了他的意思,将灯草熄灭,他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小题:简述严监生临终前“伸着两根指头”的情节。答案:严监生临终前,因为家里人多点了一根灯草,他觉得浪费,便不肯咽气。他伸着两根指头,示意家人将灯草灭掉。直到家人理解他的意思,将灯草熄灭后,他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解析:这个情节是《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极度节俭的生动刻画,通过他临终前的这一举动,表现了其性格中的吝啬与可笑。分析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答案:严监生是一个极度节俭甚至吝啬的人物。他一生都在追求财富的积累,对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极其敏感。临终前因一根灯草而不肯咽气,这一情节更是将他的吝啬性格推向了极致。然而,这种节俭也透露出他的可悲,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金钱所累,无法享受到生活的真正乐趣。解析:通过对严监生临终前情节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他的节俭达到了令人发笑的地步,但同时也透露出他生活的可悲和无奈。结合《儒林外史》中的其他人物,谈谈吴敬梓对儒林众生相的描绘。答案: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儒林众生相。除了严监生这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外,还有如周进、范进等人在科举制度下被扭曲的灵魂。周进六十多岁还在科举路上挣扎,甚至因为捐监生资格而向商人磕头,表现出其可笑又可悲的一面。范进则因中举而喜极而疯,展现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这些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儒林中的一幅幅讽刺画卷,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解析: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讽刺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各具特色,但共同揭示了科举制度下儒林的种种病态现象。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扭曲。五、写作题(50分)题目:请以“成长路上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答案示例:成长路上的那盏灯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黑暗与迷茫的时刻,而在我成长的路上,有那么一盏灯,始终照亮我前行的方向,那就是母亲无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