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再别康桥》-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内容分析《再别康桥》是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精读教学设计的第二单元第一课,主要内容有:
1.课文《再别康桥》的阅读与理解,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表达。
2.分析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3.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提升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徐志摩的其他诗歌,对徐志摩的诗歌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学过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意象表达。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鉴赏: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再别康桥》,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文化理解:通过了解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使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提升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理解。
3.语言运用:通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提升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思维发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理解并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掌握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难点:
1.深入解读《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2.分析徐志摩的诗歌风格,理解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
解决办法:
1.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相关文献的阅读,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3.通过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感受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结合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尝试,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选择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讲解《再别康桥》的背景、意象和情感表达时,教师通过系统、连贯地传授诗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互动讨论法:在分析诗歌意象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
实践活动法:通过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再别康桥》的朗诵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诗歌背景:教师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活经历和《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基础知识。
(3)分析诗歌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如“柔软的草地在脚下延伸”、“榆荫下的一潭”等,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4)情感表达探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徐志摩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如对康桥的留恋、对爱情的向往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5)诗歌朗诵与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角色扮演,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6)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课后拓展任务,如查找其他徐志摩的诗作进行鉴赏,或者创作自己的诗歌。
3.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诗歌文本、诗人画像、创作背景等相关资料,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内容。
(2)视频:教师选用合适的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3)在线工具:教师利用在线工具,如互动问答、讨论区等,方便学生提问、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4)文献资料:教师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徐志摩的其他诗作、研究论文等,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再别康桥》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再别康桥》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徐志摩和《再别康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诗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诗歌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诗歌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诗歌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诗歌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诗歌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诗歌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诗歌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诗歌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诗歌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诗歌。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诗歌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拓展与延伸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再别康桥》以及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这里提供了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请同学们在课后自行查阅,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1.徐志摩诗集
-《翡冷翠的一夜》
-《志摩的诗》
-《猛虎集》
-《云游》
这些诗集包含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他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2.关于徐志摩的传记
-《徐志摩传》
-《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
3.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
-《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再别康桥>的诗意解读》
-《徐志摩与<再别康桥>:一次诗歌创作的探索》
这些评论和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徐志摩的诗歌进行了深度解读,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再别康桥》的艺术价值。
4.相关文学作品
-康桥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其他同时期诗人的作品,如闻一多、郭沫若等
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深入挖掘徐志摩的诗歌艺术,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作业布置与反馈1.作业布置:
(1)阅读徐志摩的其他诗作,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要求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尝试创作一首诗歌,可以是现代诗、古体诗或其他形式,字数不限。
(3)针对《再别康桥》中的一段诗句,进行翻译和改写,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相同的意境和情感。
2.作业反馈:
(1)针对学生的赏析文章,重点关注其对诗歌意象和情感的分析,以及艺术特色的把握。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对于学生的诗歌创作,教师应关注其创意、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在批改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翻译和改写作业的批改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原诗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以及翻译和改写的准确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出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教学反思与总结在讲授《再别康桥》这节课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朗诵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也较为浅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用了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相关文献的阅读,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徐志摩的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通过创作自己的诗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课堂展示与点评环节,学生们的表现各有千秋,有的同学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的韵律和情感,有的同学则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同时,我也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典型例题讲解1.题目:请简要分析《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轻轻的”的重复使用,强调了离别的温柔和轻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同时,将“我”与“云彩”拟人化,使得云彩也仿佛具有了情感,与“我”一同感受离别的情绪,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2.题目:请分析《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句话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金柳”比作“新娘”,形象地描绘了金柳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象。同时,“波光里的艳影”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意象,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通过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康桥的深深留恋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3.题目:请分析《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设问和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寻梦”的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通过“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比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追寻梦想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4.题目:请分析《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话的意象和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名著讲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急危重症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2020秋备课】高中物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同步备课】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检测卷-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5
- 【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3-无机化工流程题专项突破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培优专题-数轴上动点问题(含答案)
- 专项债券培训课件
- 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案例白皮书(2024年版)-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卷(二)(含答案)
- 杜瓦瓶充装操作规程(3篇)
-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 校园重点防火部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3篇)
- 中小学期末家长会24
- ICP-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1.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
- 2024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样本(5篇)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国际私法》历年期末纸质考试多项选择题题库
- 梅花鹿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