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美国前历史学会会长、《大分流》作者彭慕兰和著名的全球贸易史专家托皮克共同书写的《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结合两位学者30年研究精髓,以83篇小史叙事,生动有趣地讲述六百年的贸易变迁,重要概念:世界贸易又称国际贸易,指的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及变迁,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1能复述全球贸易网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能分析其原因和影响。2能梳理清楚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茶叶、服装、钟表等)的发展脉络,并能理解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能阐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原因和意义。重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难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从区域商路到全球商路15世纪之前的海运运输能力较弱;地区性市场贸易网络相当松散;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缺乏沟通的技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限;地理环境的阻隔。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①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②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近代以来,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①通过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亚、欧、非、美的建立起直接商业联系。②贸易范围扩展到全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全球贸易持续发展。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材料:1500年—1800年期间跨文明的互动把全世界人民的命运与未来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一时代有三大历史进程相互交织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首先是连接了世界各地的海上交通网建立,其次是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全球物种交流……正是这些特征使“近代早期世界”有别于其他阶段。——杰里·本特利①对外贸易与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掠夺性质;②对外贸易的目的是资本原始积累;③世界市场开始萌芽。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思考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特点?思考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1、15世纪以后至工业革命前的贸易: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形成原因:(2)表现:(3)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和扩张,各州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商业革命】:①商贸中心的转移: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加:如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的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③商贸范围的扩大:美洲、大洋洲被纳入全球贸易范围;④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股份公司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材料:19世纪的世界经济及贸易景象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摘编自《世界经济史》《世界史·近代史编》等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特点: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主导)地位。2、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贸易条件: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思考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①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②快速的交通工具将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③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加快。(1)形成原因:(2)表现: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①交通运输业:工业革命促使新的交通工具出现,大大便利了国内国际交通运输,为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②国际分工: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和世界工厂,世界上大量的生产原料运往英国,而亚、非、美洲地区成了原料输出地和商品倾销地。③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变为自由贸易理论,提出国家较少干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由市场调控,同时自由贸易理论也提出了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④贸易措施:英国较少干预国际贸易,施行自由贸易政策。⑤贸易商品:工业革命使商品的生产不断加速,商品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生产原料运往英国,大量商品运往殖民地、半殖民地等地区。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商品大量增加,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前的数量。(3)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3.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贸易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极大影响。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贸易(1)阻碍世界贸易发展:(2)促进世界贸易发展:②表现: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①原因: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世界贸易的发展: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生产国际分工的发展: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1)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以超越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迅猛增加,达到空前水平。(2)国际资本贸易空前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重要表现。(3)世界经济联系的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出现新特点。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商品越来越多样化、高级化、优质化和综合化、整体化。技术贸易发展扩大。(4)世界经济联系形式日益多样化。如:生产合作和装备业务、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合资贸易、合资经营、国际分包合同、来料加工以及联合投标等。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1、背景: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买卖双方的接触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2、茶香飘天下(1)茶的地位: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2)茶的传播: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3)茶传播的表现:①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②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③荷兰很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4)茶传播的影响:各国在接受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凯瑟琳(1638—1705),葡萄牙公主,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成为英国王后。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1)设计师将中国服饰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2)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大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2、服饰领时尚1700年1月7日,为庆祝新世纪的到来,“太阳王”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在法国凡尔赛宫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当巴黎上流社会的显贵们到场后,随着一阵音乐响起,只见国王竟身着中国式服装,坐在一顶中国式八抬大轿里出场,全场顿时发出一片惊叹声。这种特殊的风尚,就是18世纪前后流行欧洲100年的“中国热”。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
我对传统的束身衣已有成熟的看法,那就是从颈到膝都被束缚的女性身体,必须要求解脱。——著名时装设计师保罗•波烈(法国)(3)中山装: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比较模糊,中国人在时间使用上一般使用“掌灯时分、日上三竿、不见不散”等相当模糊说法,反映了深厚的农耕文明气息。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3、钟表入中国变化:时间观念从随意模糊到逐渐精准化;从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到逐渐适应工业文明。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数量已经很多。(1)钟表诞生和传入中国:(2)钟表在中国传播概况①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②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③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上海法租界大自鸣钟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4、文化交流国际化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1)文化交流促进的原因: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2)文化交流的表现:柏林电影节满贯得主《地久天长》格莱美得主马友友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漫威电影宇宙由腾讯影业投资主导,拳头公司制作的《双城之战》动画剧集,豆瓣9.1,IMDb9.4,烂番茄好评率稳居100%,引起全球范围内现象级观影热潮。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1.对文化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对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3.对国际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3)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意义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全世界各地的人通过李子柒的视频开始了解“有趣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并纷纷夸赞中国人的勤奋、聪慧,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不得不说,李子柒是个奇迹,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摘编自2019年12月10日央视新闻评论只有成为文化大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我们应该怎样做好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思考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方人对“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即新航路开辟是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A项正确;选项“主要得益于宗教传播的精神动力”只符合材料中“宗教动因说,即葡萄牙寻找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王国,共同夹击阿拉伯人”,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是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意在探寻黄金,抑制物价上升趋势“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动机方面的不同理论,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无法得出缓解了当时欧洲严重的农业危机的结论,D项错误。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结【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虽然掠夺了大量的金银,但多数都被贵族统治阶层用于奢侈挥霍,导致西班牙国内物价上涨,最终加速了社会阶层分化,故选D;西班牙并没有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实现经济转型,也没有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排除ABC。学习目标知识应用新课讲授本课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康复科言语治疗
- 肿瘤放射治疗的原理
- 贵金属冶炼节能减排-全面剖析
- 妇科微波的治疗课件
- 2024年温州市洞头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外梁才学校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
- 特权指令安全态势感知-全面剖析
- 半夏天麻丸在不同人群中的生物利用度差异-全面剖析
- 2024年夹江县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真题
- 肝癌肝移植中国指南解读
- 2024版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后厨岗位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大型央企)2025年
- 2024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大单元整体课时教学设计
- 高血钙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 2023年版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解读
- 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 猩红热知识科普
- 《中国服饰史》-沈从文等
- 【市质检】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含答案)
- 跨学科视角下中学物理实践活动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