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全球汉语热催生孔子学院在德国柏林的一座公园中,中德学者为孔子树立雕像。底座上用德文写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首个汉语教学班的师生正在上课俄远东第二所孔子学院落户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了《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了解孔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纳,伏尔泰,康德。《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左传》:中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上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今天仍有意义。了解孔子思想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该书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了解《论语》《论语》包括《学而》《为政》《里仁》《八佾yì》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赅,精警诫人。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有些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了解《论语》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了解语录体名:幼时由父母所起,供长辈呼唤。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的时候称名。字:男女成年后取的,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二者含

义可以相近也可相反。古人常称字不称名,称字表

示对人的尊敬。号:使用者本人所起的,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志趣、爱好、

思想等。名、字、号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仲由点求赤在尊长近旁陪坐解题又名《四子侍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70岁。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60岁。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49岁。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40岁。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27岁。曾皙毋千乘饥馑比及哂以俟君子章甫小相铿尔撰莫春冠者沂风乎舞雩喟然xībǐsìshěnxiàngzhuànmùkēngyúyíguànkuìshèngwújǐnfǔ品读字音疏通文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年长比你(们)不要a.同“已”,止b.用(宾前)平日、平时了解如果有人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用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

第一段

第二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近旁侍奉。孔子说:“(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表修饰回答一车四马为一乘的夹处在代词,指千乘之国用军队接续饥荒。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治等到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微笑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省略句(之)而且

第三段

第四段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义理。”

孔子对他示以微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何,怎么样计量面积用语或者富足至于来等待

第五段

第六段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胜任、能做到兼词,于此,在这方面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名作动,穿着礼服名作动,戴着礼帽愿意担任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语气词

第七段

第八段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祭祀祖先的事,或者诸侯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名作动,弹奏同“稀”稀疏放下起身、站起来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只是状语后置句铿的一声,指止瑟声相当于“与”,与,和

第九段

第十段

第十一段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同“暮”,晚已经成年人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名作动,吹风唱歌叹息的样子赞成状语后置句表修饰

第十二段

第十三段

“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奉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了。成年人五六个,少年六七个,到沂水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啊!”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名作动,最后走罢了治用谦让因此不过,只是

第十四段

第十五段

第十六段

第十七段

子路、再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哲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笑笑他。”“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语气助词国语气词,表疑问。与:同“欤”,表示反问的语气词。怎见得形作名,小相形作名,大相谁,哪一个

第十八段

第十九段

第二十段

第二十一段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研读探究志孔子问志弟子言志孔子评志2500年前,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课,他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研讨?孔子问志——孔子的问话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哪些态度?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这反映出孔于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并未直接向弟子发问,而是从自己说起,并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教育学生时,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弟子言志——结合文本分析四人言志所体现的不同

人物志向性格描写方法侧重点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以勇治国谦逊踏实语言描写以富治国谦恭有礼、善于辞令语言描写以礼治国高雅洒脱、从容淡泊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大同社会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但礼乐教化,还难办到。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世外桃源”,委婉表现他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直接坦率、自信、有抱负、鲁莽轻率孔子评志——面对四子的回答,孔子是如何评价的?子路——哂之冉有——孔子没有当下点评公西华——“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认为

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肯定了他的才能。

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曾皙——与之为什么对子路哂笑?为什么对曾皙表示赞同?孔子评志——孔子为何要“哂”子路?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jiā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生性粗鲁,好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身佩用野猪皮装饰的剑。他曾经凭借勇力,欺侮过孔子。孔子设置礼仪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改穿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的门人弟子,请求做了孔子的学生。孔子评志——孔子为何要“哂”子路?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孔子评志——孔子为何要“哂”子路?

孔子认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孔子在乎的是“礼”。他曾说“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和长者打交道所忌有三:还没轮到自己就说话,这叫急躁;轮到自己说话的时候又不说,这叫隐瞒;不看脸色,不根据情况说话,这叫盲目。)

子路欲治理“千乘之国”值得欣慰,可说话“躁”和“瞽”,自己都没有做到“礼”,因此孔子笑他。这笑中既有善意地批评,又不伤害子路的自尊。从中也能看出孔子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孔子评志——孔子为何“与”曾皙?

背景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国互相征伐,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以暴制暴带来了无休止的杀戮、战争和流亡,人民对和平、稳定有着强烈的渴望,孔子的政治主张——仁,以礼治国成为了一种政治上的深切关怀。孔子评志——孔子为何“与”曾皙?

背景

一般认为,课文选取的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自卫返鲁之后的四年里(前484一前481)。此时孔子已年近七十,刚刚结束周游列国,除了短暂服务于卫、陈二国,没能得到任何统治者的垂青,回到鲁国,主政者也只是想用他的学生而不想用他。他的救世之心始终得不到实现,因此他也产生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念头。孔子评志——孔子为何“与”曾皙?①曾皙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盛世景象,风清俗美,和平宁静,表达了孔子以礼治国的崇高境界,这是孔子毕生追求的和谐社会。②表达了淡泊宁静的心境,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生活的想法。这使孔子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孔子问志——孔子独独“与点”,是否说明是对其他弟子志

向的一种否认?我要不挨打,

强国我要不挨饿,

富民我要知礼节,

文明我要追求幸福,

终极目标过程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目标主题归纳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让学生畅谈志向的情形。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同时,借子路的鲁莽轻率,冉有的谦虚谨慎,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晳的高雅宁静,表现出孔子追求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拓展延伸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体现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体现吗?

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论语中说“使人者器之”,使用人要按照个人才能合理使用,越是人才资源相对紧缺,越要注重通过使用人才,促进人才成长。——2013年4月10日,听取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2014年1月14日,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检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体现吗?

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100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决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珍视和平、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2014年9月18日,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

“己不正,焉能正人。”我们要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孔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有体现吗?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我国的素质教育得以普及;因为孔子的“天下为公”,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了方向和宏图;因为孔子的“和而不同”,中国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上发挥重要力量;因为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如今的立国之本有了文化依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汇总(一)通假字①毋吾以也②鼓瑟希

③莫春者④唯求则非邦也与

以,同“已”,止希,同“稀”,稀疏莫,同“暮”,晚与,同“欤”,语气词(二)古今异义①师旅②会同③童子古:军队今:军队的编制单位。古: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今:跟有关方面会和起来(办事)。古: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男孩子,泛指儿童。(三)词类活用①端章甫:②鼓瑟希:③风乎舞雩:④曾皙后: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名词作动词,弹奏名词作动词,吹风名词作动词,最后走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大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