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含问卷)13000字(论文)】_第1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含问卷)13000字(论文)】_第2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含问卷)13000字(论文)】_第3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含问卷)13000字(论文)】_第4页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含问卷)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的问卷调研分析报告TOC\o"1-3"\h\u206701前言 1175162古堰画乡景区旅游发展背景条件 237442.1景区概况 2264302.2地理区位 27432.3交通区位 276292.4旅游资源 2102803文旅融合背景下古堰画乡景区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3189153.1研究设计 3277723.1.1调研说明 3201643.1.2数据采集 3259553.2调查分析 3220333.2.1景区游客人口社会学特征 3244673.2.2游客出游目的与偏好分析 446703.2.3游客对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分析 8272184.3古堰画乡景区文旅融合中存在问题分析 10147484.3.1景区的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 10318994.3.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 10150384.3.3景区文化旅游营销宣传滞后 11240363.2.4景区文旅融合保障体系不健全 11171374文旅融合背景下古堰画乡景区发展策略 12129884.1深挖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内涵 12100404.1.1挖掘地方文化内涵 12235764.1.2开辟主题游览线路 12114384.1.3打造教育研学基地 12150394.2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 13268204.2.1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1338324.2.2开发旅游体验项目 1383864.2.3开发景区实景演出 14242284.3加强景区文化旅游营销推广 1425434.3.1打造旅游网络宣传平台 14238524.3.2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1462144.3.3加强后续市场调查营销 15276354.4健全景区文旅融合保障体系 15142564.4.1落实旅游政策保障 15161594.4.2完善人才保障体系 15276624.4.3加强区域合作交流 16209915结论 1730366参考文献 1821374附录 20摘要【摘要】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势头迅猛,随着各地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对于旅游业的转型和改善以及文化传承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以丽水古堰画乡景区为例,探讨古堰画乡景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融合的现状,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计划和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古堰画乡景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关键词】古堰画乡景区;文旅融合;对策;研究前言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为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文旅融合正是通过文化体现旅游的内涵,通过旅游来实现文化的价值,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一起,旨在实现相互促进和共赢。可以说,文旅融合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和旅游的共同追求,人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在旅游中获得旅游的美感体验,更希望能享受文化的熏陶。当前,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为实现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各地纷纷采取相关措施,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将旅游业作为挖掘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还要将文化内涵应用到旅游活动中,使之成为旅游活动的核心,更好地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旅游者的消费日益向质量和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创新现有的旅游产品形式和创造新的旅游发展形式,以进一步加速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一直以来,丽水市始终坚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积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旅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丽水市古堰画乡景区文旅融合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景区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提出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对策,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以便进一步促进古堰画乡景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古堰画乡景区旅游发展背景条件古堰画乡景区概况景区简介古堰画乡景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境内,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小镇,现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美术写生、油画生产和摄影创作基地。交通区位景区交通十分便捷,距丽龙高速碧湖互通出口直线距离6公里,距丽水高铁站30公里,青田、缙云、松阳、衢州等周边县市在景区1小时交通圈范围;温州、义乌、金华等周边城市在景区2小时交通圈范围;上海、杭州、宁波、台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在景区3小时交通圈范围;而衢宁铁路在2020年底正式通车,带动了丽水松阳、龙泉、遂昌、庆元四个县市进入高铁时代,促进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发展。旅游资源自然资源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高,2020年丽水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全国第七。瓯江和松阴溪两江在此深情相拥,瓯江作为浙江省第二大江,贯穿于浙南地区,而瓯江的最美河段就在古堰画乡,游客在此可以最大程度的感受青山绿水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文化资源景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古堰和画乡两个部分。“古堰”是指通济堰,其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拱形大坝,千百年来孕育着碧湖平原,除此之外,还拥有古村、古樟等历史人文资源。“画乡”是指“丽水巴比松画派”,一直以来,丽水的秀美风光吸引了很多画家前来此地写生、摄影,随着景区知名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此。

文旅融合背景下古堰画乡景区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研究设计调研说明为进一步了解游客对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需求和满意情况,为景区文旅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笔者结合古堰画乡景区发展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内容主要是为了掌握游客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六个方面;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了解游客出游目的与偏好,包括旅游次数、决策行为、旅游目的、停留时间等;第三部分的内容则是对游客进行景区满意度调查,主要是了解游客对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评价,包括对景区基础设施、住宿环境、道路交通、文化体验项目等十个方面的满意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笔者在实施问卷调查时,主要是以景区游客为调查对象,于2021年2月—2021年4月期间进行,在游客较多的古街、码头等地发放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为96.6%,问卷整理过程中,共整理出12份无效调查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5.8%,之后再对27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分析景区游客人口社会学特征从性别构成来看,在接受调查的游客中,男性游客占47.48%,女性游客占52.52%,女性游客的比例更高一点,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生活中更容易接近,经过笔者简单沟通后乐意接受问卷调查所致。从年龄构成来看,主要是以20—50岁的游客为主,可以看出景区的客源主要是中青年群体。从受教育程度来看,49.64%的游客接受过高等教育,学历层次为大专或本科以上,可以看出受访者游客水平偏高。从职业构成来看,公务员、事业单位占绝大多数,主要以跟团游为主;还有部分游客是来画乡游玩或写生的学生群体。从客源地构成来看,景区客源以省内游客为主,浙江省其他地市游客比重占50.72%,可以看出古堰画乡景区在全省已有一定的影响力;来自莲都区及丽水其他县市的游客占比分别为20.86%及17.99%,这主要是因为古堰画乡景区在莲都区范围内,游客自驾时间短;来自省外游客较少,说明景区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扩大自身知名度。从游客的月收入情况来看,将近一半的游客月收入水平在3000—4999元这个区间。最高月收入的旅游者占比最低,仅有11.87%,最低月收入的旅游者也仅有15.83%。表4—1样本人口统计特征分析表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变量类别人数百分比性别男13247.48%职业公务员或事业单位5218.71%女14652.52%企业8129.14%个体从业者3813.67%在校学生6222.3%离退休人员165.76%其他2910.43%年龄20岁以下227.91%客源地丽水市莲都区5820.86%21—35岁11742.09%丽水市其他县市5017.99%36—50岁8932.01%浙江省其他地市14150.72%51—65岁2810.07%浙江省外其他省市2910.43%66岁以上227.91%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512.59%月收入3000元以下4415.83%中专/高中8731.29%3000—4999元12946.4%大专/本科13849.64%5000—7999元7225.9%研究生及以上186.47%8000元以上3311.87%游客出游目的与偏好分析1.旅游次数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首次访问古堰画乡的游客比例最高,达到60.43%;其次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到古堰画乡景区游玩的游客分别占比18.35、7.55%;四次及以上到该地游玩的占比为13.67%,从图4—1中可以看出,游客的重游率并不是很高,侧面反映了景区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无法对游客形成长久的吸引力。图4—1游客旅游次数构成图2.决策行为游客在出游之前,会通过一定的渠道收集关于目的景点的相关资料,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游客是通过新媒体(公众号、抖音、微信)进行了解,占比达到55.4%,这部分游客更加关注线上信息的获取。因此,景区需要继续加强新媒体营销推广的力度,以吸引游客。其次是他人推荐和旅行社,占比分别为44.24%、33.81%,从中可以看出口口相传依然是古堰画乡景区知名度提升的重要路径,并且来景区的游玩的旅游团队数量也不容小觑。最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其他三个渠道获取信息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小,但依然不能忽视这几类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性。图4—2古堰画乡游客获取信息渠道3.旅游目的从图4—3中可以看出游客到古堰画乡旅游的主要目的比较多样,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游览名胜古迹,感受世界遗产文化,占比达到60.67%,其次是欣赏瓯江山水风光,占58.99%,有历史感的古建筑占49.64%,浓厚的艺术氛围占47.84%,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占41.73%,陪伴家人及朋友占27.34,体验地方节庆习俗及其他占比最少,分别为22.3%、4.68%。值得注意的是,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此外,原生态的景区环境也是比较吸引游客的,尤其是瓯江山水及富有历史感的古建筑,可见原生态的景区环境依然是古堰画乡的一个重要卖点。图4—3游客出游目的分析图4.停留时间根据游客在古堰画乡景区停留天数的调查结果显示,60.07%的游客不会选择留在景区住宿,23.38%的游客选择在景区留宿一晚,8.99%的游客选择留宿两晚,7.55%的游客愿意在古堰画乡景区停留三天以上。据笔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的信息,选择在景区停留三天以上的游客大多是在此康养度假的老年人。因此,景区需要思考如何丰富景区的夜间旅游或其他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在古堰画乡景区的游玩时间,从而增加景区创收。图4—4游客停留天数图5.游客消费由图4—5可知在景区消费150元以下的游客占比最高,达到55.76%;其次是在景区消费150—500元的游客,占21.94%;消费500—1000的游客占比为15.47%;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游客占比最少,仅有6.8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古堰画乡景区游客消费水平较低,当然也不排除景区没有吸引游客消费的景点或旅游产品。因此,古堰画乡景区应在文化旅游新产品开发上多下功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刺激游客在古堰画乡景区进行购物消费。图4—5游客旅游消费图6.旅游产品由图4—6,从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类别来看,游客够买最多的旅游产品是当地土特产,占比达到52.16%;传统手工艺品占比为39.93%,特色文创产品占比35.61%;其他旅游产品相对而言,接受度还不够高,还有10.07%的游客选择不购买任何的旅游产品。其中,传统手工艺品及特色文创产品,由于其缺乏特色及携带不便的原因,购买率与土特产无法媲美。因此,景区需要思考如何开发具有古堰画乡景区特色的文创产品,并且要便于游客携带,来景区的游玩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浙江省内其他地市及省外,对于游客来说,便于携带是吸引他们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图4—6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类别图7.对旅游活动的偏好对于“您希望古堰发展哪种文化旅游产品”这个问题,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50%的游客希望景区能发展观光型旅游产品;选择“体验型旅游产品”、“度假型旅游产品”、“研学知识型旅游产品”的游客占比分别为22.66%、19.78%、7.55%。说明大多数游客比较偏好观光型旅游产品,不过仍有一部分游客偏好体验型旅游产品,景区要关注到这类游客的需求。此外,还有部分游客比较倾向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类游客往往以老年人为主,对于这类游客来说,他们有钱、有闲,而他们需要的是符合他们心意的度假型旅游产品。研学知识型旅游产品的选择较少,这与景区的游客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前往景区游玩的游客往往是中青年群体,学生群体相对而言较少。图4—7游客期望古堰画乡景区发展旅游产品类别图游客对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分析为进一步了解游客对古堰画乡景区文化旅游的满意情况,笔者参考5A级景区创建标准及相关调查问卷从十个项目对游客进行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这十个项目的满意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基础设施与服务环境、餐饮文化、住宿环境、道路交通、遗产保护、智慧景区建设、游览体验路线设置、特色文化挖掘与展示、文化体验项目、旅游商品文化特色性。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游客对景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环境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近年来,古堰画乡景区积极推进5A级景区建设,景区风貌得到很好地改善,并且餐饮文化、住宿环境、道路交通的这三个项目满意度评价较高。此外,古堰画乡景区对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及千年古镇的保护也是比较到位的,从游客对景区遗产保护的满意度也可以看出来;但对游览体验路线设置、特色文化挖掘与展示、文化体验项目、旅游商品文化特色性满意度较低,这也是景区在接下来需要不断提升的部分。图4—8游客对景区文化旅游满意情况图对于给古堰画乡景区的意见和建议,71.22%的游客认为景区目前文旅融合的产品体验品质不高;62.95%的游客认为没有体现景区文化特色,缺少创新;51.8%的游客觉得景区文化旅游营销宣传滞后;此外,对于服务人员文化专业程度低、管理不够规范,基础设施和环境差及其他问题占比分别达到31.29%、28.06%、3.6%。对于给古堰画乡的建议方面,大多数游客选择的往往是多条建议,70.14%的游客认为景区应结合古堰画乡文化内涵对景点进行开发;68.35%的游客认为应打造具有景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60.43%的游客倾向加大对景区的宣传力度;此外,游客的建议主要还包括:加大对景区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完善基础设置建设、举办更多具有特色的节庆活动等。对于“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重游并向他人推荐古堰画乡景区”这个问题,选择不太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游客占比分别为12.59%、3.6%,占游客样本总人数的16.19%,,选择不一定的游客占比为16.19%,选择愿意和非常愿意的游客占比分别为42.81%、24.82%,占样本总人数的67.43%。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游客还是比较愿意再次重游古堰画乡景区的,对景区总体评价较高,但景区依然有不断改进的空间。图4—9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图4.3古堰画乡景区文旅融合中存在问题分析4.3.1景区的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古堰画乡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优势。但景区目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景区现有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导致产品形象单一,内涵简单,所产生的附加值不高。而文化可以说是景区的灵魂,鲜明的文化标识可以给游客带来深刻印象。比如景区的水利文化—通济堰,通济堰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但游客到通济堰后往往只是看一眼拱形大坝就结束了游览,对这项伟大的灌溉工程并没有什么了解,在旅行中也没什么收获。景区应当结合游客的旅游需求,深入挖掘通济堰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适当的提升包装,结合当前的新科技进行创新,比如结合AR、VR技术,让游客在体验中能进一步了解通济堰背后的水利文化内涵。4.3.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古堰画乡景区目前的各类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同质化严重。例如,景区内的江滨古街逐渐趋于商业化,古街内的店铺销售旅游商品主要有龙泉青瓷、宝剑和油画、义乌小商品、农村土特产等,但其实很多商品在别的景区内也有,缺乏景区特色。比如小小的搪瓷杯,10块钱3个,但是这种小商品在很多景区都可以买到一模一样的,而且笔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江滨古街内的很多店铺都在售卖这种小杯子,这样导致游客的购买意愿不会很强烈,而且易让游客产生景区文化旅游产品没有特色的想法。古堰画乡景区应结合当地特色,开发纪念和实用于一体的旅游纪念品,吸引旅游者进行购物消费。另一方面,景区目前的文化旅游商品体验性不足,无法燃起游客的消费和重游欲望。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很多消费者的想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以往到达一个景区,为了使自己不虚此行,往往通过“购买旅游商品”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满足,但是现在的游客更期望是“购买旅游体验”通过体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满足。以景区内的龙泉青瓷为例,江滨古街内的很多店铺都有出售龙泉青瓷,如青瓷花瓶、青瓷茶具、青瓷碗碟等等,但由于青瓷体积较大、易碎、不易携带的原因,导致游客不愿购买这类产品,他们更期望能参与青瓷的制作,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还能感受青瓷文化。景区内先有一家民宿提供青瓷手作体验,但知名度不是很高,景区可以开设专门的活动区域让游客在此体验各式手作,满足游客需求,并进行宣传推广,不仅仅局限于青瓷手作体验,诸如油画体验、木作体验等等,都是游客希望能在景区内体验的项目。4.3.3景区文化旅游营销宣传滞后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古堰画乡景区目前的营销渠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线上营销,主要包括传统媒体营销(报纸、公交车身广告)、微信公众号宣传等;另一种是线下营销,通过参加各类旅游文博会、推介会等进行宣传推广,但这种宣传方式较为保守,且宣传力度不够高,特别是对省外游客的宣传推广不足。可以看出,景区目前的文化旅游营销宣传比较滞后,无法有效吸引游客。此外,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古堰画乡景区目前依托微信平台构建了“一机游丽水”智慧旅游平台,通过这个公众号,游客可以了解丽水相关旅游资讯、预订住宿和餐饮,笔者通过自身体验,发现这个平台提供的服务较为全面,但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景区的工作人员、游客及一些商铺的负责人发现,“一机游丽水”平台的知晓度并不是很高,甚至景区内一些商铺的负责人都不知晓,于游客而言更是形同于无。因此,加大智慧旅游推广力度也是景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景区文旅融合保障体系不健全笔者在与游客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景区个别商户所售卖的旅游商品价格偏高,同样的旅游商品,不同的店铺却有不同的价格,游客在景区内遇到这种问题后,不免产生吃亏了的想法,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景区的管理,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此外,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景区内大部分一线员工都是碧湖镇或大港头镇的原住民,相对来说自身素质较低,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不足,景区不仅需要加强对这些一线员工的培训,还应不断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完善景区人才保障体系。文旅融合背景下古堰画乡景区发展策略深挖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内涵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文化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的独特性,而独特性又来源于地方性。古堰画乡景区拥有众多地方文化特色,但有很多文化内涵挖掘得还不够。如景区的古堰文化,通济堰始建于南朝,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南朝詹、南二司马建坝,修建“龙庙”,而且每年举办双龙庙会以供奉功德。很多游客往往只是简单的了解这座拱形大坝的建造时间、建造者,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通济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景区可以深入挖掘通济堰建造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将其做成一个小系列,利用AR技术将其呈现,让游客穿越时空,“参与”通济堰的建造,体验真实的古堰建造场景,感受这座千年古堰的前世今生,从而让游客在AR体验中了解古堰画乡景区的水利文化,加深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此外,游客可以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研究,进行提升包装,打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双龙庙会、翻龙泉、祈福仪式等,将这些活动融入到小镇的旅游中,让游客在旅游中能感受到当地独有的地方文化。开辟主题游览线路景区可以在文化的基础上,整合景区目前拥有的旅游资源,开辟出多条旅游线路,使游客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如青瓷文化体验线路、红色文化体验线路等。如古堰画乡景区现存一座宋代古窑遗址,但这座遗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景区可以尝试修复这座古窑遗址,对游客开放,让其可以在其中参观游览,并通过运用展示相关图片、青瓷模型等方式让游客了解青瓷制作的高超技艺,还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提供讲解服务,让游客更具体的了解青瓷的制作工艺,最后可以让游客参与青瓷制作,感受青瓷制作带来的乐趣。除青瓷文化体验线路外,景区的红色文化鲜为人知,丽水作为浙江新四军的发源地之一,黄绍竑主席曾在大港头码头欢送北上抗日英雄,并在大港头兴建铁工厂,通过码头为新四军北上抗日运送武器弹药和粮食。至今保留中共处属特委机关旧址和铁工厂遗址。古堰画乡景区可以针对学生群体及机关单位,专门开发景区红色文化体验线路,让游客体验穿红军服、走红军路、吃红军饭、唱红军歌、参观兵工厂、睡红军主题民宿为内容的红色主题活动,使游客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红军当年为了革命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让红色文化在游客的心理留下深深的烙印,同时也让红色精神在当代得到很好的传承。打造教育研学基地古堰画乡景区可以将文旅融合作为导向,充分利用景区现有资源,打造教育研学基地,重点发展研学教育、艺术教育、党建团建教育,提供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品类的教育产品。如针对中小学生群体或青年干部群体,可以打造红色研学旅游专线,将景区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规划成一条完整的研学旅游线路,开发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红歌教学等教学模式,让游客在参与中学习红军的艰苦品质,培养团结协同、互相合作的革命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除红色研学旅游专线外,还可以结合景区的秀美风光、巴比松油画、畲族彩带等资源,打造艺术研学旅游专线,游客可以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方向,如摄影、写生、学习畲族彩带编织技艺等,让游客能在旅行过程中真正得到收获,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总而言之,景区要将研学基地自身特色与游客的需求相结合,合理规划研学旅游专线,真正发挥研学基地的教育功能。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俗话说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载体,文旅融合最终的结果还是要靠产品来说话,要为游客提供旅游者满意的旅游产品,来体现文旅融合。古堰画乡景区应结合现有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开发具有景区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景区拥有千年古堰、千年石函、千年古樟群等众多人文胜景,因此,可以通过开设“千年”系列展馆,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景区各个景点背后的文化内涵,展馆中也可以售卖“千年”系列3D立体拼装模型,感兴趣的游客可以购买建筑模型带回家拼装,而且这样的旅游产品也易于携带,游客完成模型后不仅能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古堰画乡带来独特而厚重的历史传承。除3D立体拼装模型外,还可以开发油画拼图、古堰画乡木玩系列、手绘帆布袋、文具手账、油画系列鼠标垫等特色文创产品,需要注意的是,景区可以为这些文创产品设计一个标志性LOGO,鲜明的标识可以给游客带来难忘的印象。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体验的同时,还能促进景区的旅游创收。开发旅游体验项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发现,有部分游客认为古堰画乡景区缺乏文化旅游方面的体验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景区可以通过增加旅游体验项目的方式,更好的实现文化旅游的效果。景区要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是参与者,比如,景区可以充分利用景区内现有的画室资源,开发白陶彩绘、油画学习等项目;在文创产品的生产中让游客参与到其中进行体验互动,如青瓷手作体验、木作体验等;还可以开发节庆传统项目体验,让游客参与到包粽子、制茶、做香包等传统活动中。通过这些方式能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融入感,也让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单停留在走马观花上,而是在参与中得到收获。开发景区实景演出近些年来,国内成功的实景演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这些实景演出纷纷融入了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意演绎和呈现,使游客产生了灵魂共鸣的文化认同。古堰画乡景区可以结合千百年来的发展脉络,通过现代化的诠释,运用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合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呈现到游人面前。加深游客对古堰画乡文化的认识,推动古堰画乡旅游向一日游、两日游甚至多日游的转变。加强景区文化旅游营销推广打造旅游网络宣传平台首先,景区应继续完善古堰画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更新网站和公众号上的内容,与各大旅游网站、旅行社进行合作,推出古堰画乡游览线路,使游客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线上预订、线下游览。还应开设网络投诉平台,线下投诉往往让很多游客感觉麻烦,通过线上可以进一步保障旅游者的权益。其次,景区应当增加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渠道,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游客目前往往只能通过在景区内购买旅游纪念品,对于游客来说这种购买方式显得过于单一。景区可以通过开设网络销售门店,如天猫旗舰店、微店等方式,让游客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甚至可以通过当下比较热门的直播带货形式推销景区的旅游纪念品,这种方式能有效增加旅游纪念品的销量。最后,景区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推广,如景区可以将景区的特色进行包装,通过抖音平台,将科技、艺术元素与旅游景点融合为一体,从而使视频能呈现出艺术感、节奏感,并通过抖音评论与游客之间建立情感连接,有效吸引游客。除此之外,景区还可以通过设置网红打卡点邀请网红前来打卡;借助微博、抖音等平台开展直播云游古堰画乡活动,增加与游客的互动,让游客能对古堰画乡产生一定印象,吸引他们前来游玩。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丽水目前拥有的一个智慧旅游平台叫“一机游丽水”,平台内的服务还是比较全面的,但面临着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对智慧旅游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的游客都能了解并应用“一机游丽水”这个平台。首先,可以在公共场所,如公交车、高铁站、景区售票处等地设立二维码,从而扩大智慧旅游平台的覆盖面;其次,通过区域移动互联基站,推广智慧旅游平台,即对进入丽水市的游客推送智慧旅游平台信息,使游客能够对该平台产生一定了解;最后,加强与携程、驴妈妈、同程等旅游OTA合作,并在百度搜索进行引擎优化和推广,在平台上尝试门票秒杀、团购等活动,有效吸引游客。加强后续市场调查营销为提高古堰画乡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景区要做好相关的市场调查与营销工作,合理制定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游客对景区的需求与建议,景区应根据游客的相关建议进行及时调整。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古堰画乡旅游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健全景区文旅融合保障体系落实旅游政策保障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相关旅游政策,根据景区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对旅游市场秩序要进行严格管理,对乱码标价、售卖三无产品、过期产品的商户进行严格处罚。除此之外,景区内有很多本地商户都在售卖当地土特产,为防止哄抬物价的行为发生,相关部门应对这些土特产的价格进行合理统一定价,通过这些措施,规范景区旅游市场相关行为。旅游行政相关部门应同各类执法部门协同合作,对景区开展整治执法检查工作。如对景区内售卖的各类商品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检查与抽查的结果进行公示,不仅可以对旅游商户形成一定的约束力,还能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同时,还要强化各项法律法规在景区的执行力度,如通过景区旅游警察或旅游巡回试点法庭,及时调解旅游纠纷,给游客带来良好旅游体验。完善人才保障体系景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为更好地实现景区文旅融合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旅游综合型人才。首先,景区可以通过与浙江省内外各大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培训实习基地,培养和吸引专业的对口人才。此外,目前丽水市正大力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古堰画乡景区应借此机会,前往各大高校引进专业能力强的人才,从而加强景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对景区现有员工,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质量。对业务能力较强或比较优秀的员工,景区可以选派员工到一些发展较好的景区进行实践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最后,景区应完善现有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可以采取月度绩效考核的方式,考核的的结果不仅影响员工当月绩效奖金,还影响到员工的晋升,通过这样的方式,鞭策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还可以评比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员工,将优秀员工名单张贴在光荣榜上,在景区内进行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对景区的归属感。相信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景区的管理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交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交通一直以来是制约丽水市发展的一大短板,因而很难将省外的游客吸引过来,随着高铁的开通,机场的建设,相信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但单个景区对游客而言无法形成强烈吸引力,因此,古堰画乡景区可以加强与丽水市其他旅游景区进行合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让游客实现短期多地的游玩模式,吸引旅游者前来游玩。例如,大多数游客在古堰画乡的停留时间只有短短一天,甚至半天,就结束了旅程,如果将古堰画乡与附近的东西岩景区捆绑成一个旅游项目,那么就能大大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促进景区夜间的旅游消费。除了和莲都区内的景区进行联动外,还可以与各县市的旅游景区进行产业合作,如与缙云仙都、庆元百山祖、遂昌金矿、龙泉青瓷小镇等景区进行联动营销,将几个旅游景区整合成单个旅游项目,开发2日旅游线路或3日旅游线路,使游客能够游玩多个旅游景点,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结论本文主要是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对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探析,并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和实地考察所获得的信息提出意见和相应的完善策略。在这个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古堰画乡景区在文旅融合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景区的文化特色挖掘不充分、景区文化旅游营销宣传滞后、景区文旅融合体系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笔者通过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在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深挖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内涵、加强景区文化旅游营销推广、健全景区文旅融合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系统提出提升古堰画乡文旅融合发展的系列举措。当前的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直以来,各大景区都在思考如何突破重围,古堰画乡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这些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就能在旅游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尤其是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应政策,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专业人才的涌现及各方面的完善,丽水古堰画乡景区的文旅融合必将迎来新的趋势!参考文献[1]李佩.文旅融合背景下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20.[2]范金铭.文旅融合视域下的伊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3]余文荣.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4]樊丽静.文旅融合背景下麻池古城保护与开发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0.[5]KhalidS.Al-Hagla.Culturalsustainnbility:Ansetofculturaltourismindustry[J].DepartmentofEconomic,2005.67-70.[6]A.M.OgabohAgbaMVIA.TourismIndustryimpactonEfik'sCulture,Nigeria[J].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e,TourismandHospitalityResearch.2010,4(4):355-365.[7]陈燕.文旅融合视角下上九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8]吴哲.文旅融合背景下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9]应一诺.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10]林作祯.泰顺县文旅融合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11]李国云.东台市西溪古镇文旅融合发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20.[12]吴春兰.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文化传承与古镇旅游发展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20.[13]滕子榕.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日照东方太阳城景区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14]华华.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19.[15]李应子.古堰画乡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及提高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13):132-133.[16]李美玲.古堰画乡特色小镇开发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文天下,2017,(14):16-23.[17]黄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理论与实证分析[J].科学与管理,2016,36(05):73-79.[18]朱晓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与展望[J].旅游研究,2016,8(05):10-12.[19]林吴俊.丽水市古堰画乡旅游开发分析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5):194-195.[20]兰峻.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路径探索——以丽水古堰画乡文化产业园区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03):7-13.[21]王华东,吴倩.贵州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2,(05):14-16.[22]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08):127-130.[23]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04):6-10.[24]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02):24-27.附录丽水古堰画乡景区游客调查问卷您好,我是宁波大学的学生,占用您的宝贵时间对此深感抱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