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教学目标:1.掌握日本侵华的原因、经过,了解日军侵华罪行;2.掌握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基本史实,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体会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日本侵华的原因及日军侵华的罪行。难点:掌握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材料一:日本教科书中的日本士兵与中国百姓在2012年“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年活动”中,一位日本中学生向中国学生展示出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1937年12月日本军人在中国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材料二:中国教科书中的日本士兵日本士兵正在肆意的屠杀中国人,面带微笑,毫无人性。新课讲授:一、日本侵华的原因【教师活动】展示史料,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内容,概括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原因:(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2)转嫁经济危机;(3)国际局势:国际社会绥靖政策;(4)国共内战;(5)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战争准备充分。二、日本侵华的经过及中国人民的抗战1.【教师活动】观看视频,了解日本侵华的过程,掌握中华民族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基本史实,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示,请同学们结合史料和课本,找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意义。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教师活动】面对侵略,除中共外中国社会各界的反应。【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国民政府:“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寄希望国联出面调停。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民众:①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②爱国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宣传了…救国主张,促进了…新觉醒,…高潮。)国民党爱国官兵: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②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教师展示答案。3.【教师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加入到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中。试概括这场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三、日军的侵华暴行【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找出:日军侵华的一系列暴行的史实。【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方针,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汪精卫)。(2)经济上:①对占领区:“以战养战”,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强迫青壮年做苦力。②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3)军事上: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4)推行“慰安妇”制度。(5)文化上:奴化教育,愚民同化。教师展示答案。课后总结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日军步步紧逼,侵略不断深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屠杀、轰炸、细菌战,无恶不作,9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开始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板书设计一、日本侵华的原因二、日本侵华的经过及中国人民的抗战三、日军的侵华暴行课后作业1.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说:“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A)A.西安事变 B.北伐战争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2.“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