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四驱力”探究_第1页
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四驱力”探究_第2页
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四驱力”探究_第3页
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四驱力”探究_第4页
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四驱力”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公共参与素养是其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为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素养,思政学科可从四方面为学生注入成长的驱动力:发挥思政教师的“引导力”;善用学校平台的“课程力”;注入社会友人的“支撑力”;激活学生个体的“源动力”。关键词: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公共参与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涵育莘莘学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前三项侧重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而公共参与直指学生的实践素养,是前三者的外化显现,更丰满地呈现了思政课的学科价值。涵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是高中思政教师的责任与使命,笔者与所在学科组的教育同仁义不容辞,大家群策群力、共研共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同时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通过多措并举、系统实施,从四大方面为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提升注入成长的驱动力。一、发挥思政教师的“引导力”,夯实底蕴,身先示范“亲其师,信其道”,青少年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思政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首先应发挥思政教师的引导力,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带领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逐步提升公共参与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夯实底蕴,具体可从思想和行动上把握。(一)思政教师应树立认识,强化重视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养不同于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仅靠师生之间的知识授受难以全面实现,更多需要在特定的实践体验中获得。只有教育者自身重视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信心与热情,有助于更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思政教师充分认识到公共参与素养的重要性,才会在教育教学中注重相关活动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才能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修习中润物细无声般地收获相应能力。过往教学中,受到传统应试因素影响,部分思政教师可能囿于教教材本身,关注文本、关注考试,忽视了从长远角度开发真正有益于学生適应社会发展的内容。新课改背景下特别强调基于真实问题、真实现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位思政教师都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重视学生实践力的提升。(二)思政教师要提升能力,砥砺笃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最好的誓言。思政教师要将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教育愿望转变为现实,应该努力提高个人的培育水平,并且使自身具备较好的公共参与能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素养提升的推动者和践行者,避免纸上谈兵、形式主义。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主动把握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研究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明确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要求,在研读和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挖掘显性和隐性的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资源,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并开展实施,让学生体悟人民当家做主的意义;同时,教师个人也应该主动积极关心社会热点,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增进与教育同行及跨领域专业人士的交流,不断夯实专业功底,拓展知识背景,有条不紊地提升其公共参与素养水平及培育能力。二、善用学校平台的“课程力”,厚植情怀,涵育素养学校是学生成才发展的精神家园,而课程规划了学校育人的蓝图,在教师引领下,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多元的课程形式,可以厚植学生成长的土壤,帮助学生树立担当精神,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行使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能力。(一)立足必修,精设议题,营造氛围必修课程保障学生基本学力。最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思政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并且将“围绕议题”设计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条建议。因此,抓住必修课堂这个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践行议题教学,优化课堂效能,提升课堂质量,应当是涵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基本路径。议题式教学既不等同于问题教学、案例教学、话题教学、主题教学,又不等同于源于美国在西方社会科学教学领域广泛采用的议题中心式教学。作为践行必修思政学科课程的主要方式,议题式教学关注社会,强化情境,尤其强调基于社会生活设计富有思辨性和综合性的议题。通过精心的议题设计、科学的活动实施,融合时政热点焦点,渗透生涯教育元素,不仅可以巧妙地教授学科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搭建激活思维的学习框架,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因此,思政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转变方式,通过丰富的议题式教学活动,展现课堂培根铸魂的积极效应,实现教师启智润心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从容地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真实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打下扎实基础。(二)把握选修,丰富活动,特色发展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国家着眼于“人”的差异性,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重视选修课程开设的意义,思政教师亦应在立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把握选修课程的突出优势,以其个性、丰富、生动的特征彰显思政学科的魅力,助推学生差异化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所在学科组开设了多种形式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助力学生发展公共参与素养,做内外兼修的社会人。具体而言,本校思政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包括:其一,体系化的学科课程,即充分发挥教师所长开发了知识体系完整、教学计划明确的课程,满足学生个人志趣及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如“周四说法”“心灵魔法课”“经济学大事件”“国际热点问题研究”等;其二,特色的活动课程,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主题、形式可根据教学实践需要安排,更能定向培养学生,如本校开展的“党史知识竞赛”“时政知识大赛”“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等;其三,云端的线上课程,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发的网络课程,方式灵活、资源丰富、学习便捷,可以作为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如本校教师通过B站开设的“知晓”直播平台,定期组织时政热点分享会,在疫情期间累计观看人次突破38万;其四,体验式的社会观察站,即专项的课程创新基地,通过打通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拓展沟通社会的视窗,为提升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提供更丰厚的滋养。三、注入社会友人的“支撑力”,联动发展,携手育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在我国已形成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教育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怀,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家、校、社沟通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学生进行公共参与,考验的就是青少年的一种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公共参与素养也非常需要符合的知识背景。为此,笔者所在学科组携手社会友人开发特色课程,为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奠定基础,实现协同育人,其中尤以“生涯真人图书馆”和“南开讲坛”为代表。(一)“生涯真人图书馆”:阅读社会,助力选择人生如一本书,每个职业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中书写着鲜活的“职业故事”。“生涯真人图书馆”汇集了这些珍贵的“人生图书”,邀请各行业职业人来到学生中间,分享自身这本“职业书籍”中的生动内容,介绍职业特点、内容、核心素养、匹配性格、发展通道、行业趋势等信息,目前,笔者已邀请农民企业家、外企高管、记者、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士走进“图书馆”。学生通过与职业人的亲切交流,阅读一本本鲜活的“职业书”,再次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可以更真实地认识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为他们的生涯选择助力,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投入到新时代发展的历史大潮中。(二)“南开讲坛”:聆听前沿,共享盛宴“南开讲坛”是学校的“明星”课程。2002年,基于一种朴素的想法——为了帮助南开学子拓宽视野,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有机会走近大师、聆听大师,学校依托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启动了“南开讲坛”。笔者所在学科组依托这一高规格的平台,组织学生零距离与名师大家交流,聆听来自社会发展最前沿的声音,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打开了一扇窗。这里有两院院士,有剑桥、耶鲁名师,有来自艺术、军事、中药、戏剧、园林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用精湛的演讲技巧、淵博的专业知识、超凡的人格魅力,把学子带入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在名师大家的引领下,学生没有被束缚于校园内死读书、读死书,而是站在使自己人生更丰富、更强大、更美好的加油站,看到远方的风景,培养超凡的能力,促进了公共参与素养提升。四、激活学生个体的“源动力”,强化实践,身体力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说:“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知”与“行”的能力以及“知”“行”合一,使其能够真正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因此,思政教师要高度重视校外实践,真正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在行动中历练成长,爱实践、爱社会。研究性学习就是可以带领学生身体力行的有益活动。二十年来,笔者所在学科组每年都会鼓励、指导学生在高一寒假期间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他们走出教室,进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从成长需要出发,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题访谈、参观访问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反思总结、撰写成文,形成了十余册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调查报告和探究性论文集,既有经济与社会类,如《一带一路对高三毕业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关于“智慧社区”的研究调查报告》;又有政治与文化类,如《重庆市公众文化参与情况调研报告》《关于食品谣言辨识的调查》;还有生态环境保护类,如《限塑令发布十年后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关于农村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等。学生的部分报告还被推荐参加市级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作为实践性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更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学生成长为行走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