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使用公式和函数 课件_第1页
4.3使用公式和函数 课件_第2页
4.3使用公式和函数 课件_第3页
4.3使用公式和函数 课件_第4页
4.3使用公式和函数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四学会使用Excel2013CONTENTS学习表格的基本应用掌握表格的格式设置0102使用公式和函数03使用表格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04学习目标(1)能熟练掌握工作表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2)能熟练输入与编辑数据。(3)掌握自动填充数据、单元格格式设置、页面设置和打印设置等的方法。(4)重点掌握公式和函数的操作。(5)会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排序与筛选。(6)了解图表的类型,会创建并使用图表。使用公式和函数03使用公式和函数03Excel2013最强大的功能在于对数据的处理,公式和函数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公式和函数03肖华美化后的成绩表获得了老师的好评。为了进一步分析计17-3班的学生成绩,老师让肖华统计出每名学生的总分及名次,各科的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总分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判断学生成绩是否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为此,他需要用到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的功能。最终效果如图4-41所示。任务描述使用公式和函数03公式和函数是Excel中的主要功能之一,使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可以十分轻松地完成大量数据的统计和输入。为了完成本任务,肖华需要进行如下操作:(1)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分。(2)使用SUM()函数计算总分。(3)使用MAX()函数计算最高分。(4)使用MIN()函数计算最低分。(5)使用RANK()函数计算排名。(6)使用IF()函数进行评优判断。任务分析使用公式和函数03运算符及优先级复制公式输入公式相关知识创建公式使用函数防止“编辑栏”显示公式公式是对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计算的等式,公式以等号(=)开头,一般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和常量。使用公式和函数03运算符有以下4种类型:(1)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包括加号(+)、减号(-)、乘号(*)、除号(/)、乘方(^)、百分比(%)、括号“()”等,算术运算的结果为数值型。(2)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包括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不等于号(<>),比较运算结果为逻辑值:True或False。(3)文本连接运算符。文本连接运算符主要是“&”,用于连接一个或多个文本。例如,“辽宁”&“沈阳”的结果为“辽宁沈阳”。(4)引用运算符。引用运算符包括冒号(:)、逗号(,)、空格()。其中,冒号(:)用于表示一个连续的单元格区域,如A1:C3;逗号(,)用于将多个单元格区域合并成一个引用,如AVERAGE(A1:A3,C1)表示计算单元格区域A1:A3和单元格C1中包含的所有单元格(A1、A2、A3、C1)的平均值;空格()用于处理区域中互相重叠的部分,如AVERAGE(A1:B3B1:C3)表示计算单元格区域A1:C3和单元格区域C1:C3相交部分单元格(B1、B2、B3)的平均值。运算符的优先级见表4-1。运算符及优先级相关知识使用公式和函数03运算符及优先级相关知识使用公式和函数03Excel公式是由数字、运算符、单元格引用、名称和内置函数构成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选中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后,再输入具体的公式,单击“编辑栏”左侧的输入按钮或按Enter键,完成公式的输入。输入公式相关知识方法一:选中包含公式的单元格,利用“复制”“粘贴”命令完成公式复制。方法二:选中包含公式的单元格,拖动填充柄选中所有需要运用此公式的单元格,释放鼠标左键后,公式即被复制。复制公式使用公式和函数03若公式中包含了对其他单元格的引用或使用单元格名称,则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创建公式。下面以在C1单元格中创建公式“=A1+B1:B3”为例进行说明。(1)单击需输入公式的单元格C1,在“编辑栏”中输入“=”。(2)单击B3单元格,此单元格将有一个带有方角的蓝色边框。(3)在“编辑栏”中接着输入“+”。(4)在工作表中选择单元格区域B1:B3,此单元格区域将有一个带有方角的绿色边框。(5)按Enter键结束。若彩色边框上没有方角,则引用的是命名区域。提示:要输入单元格名称,可以按F3键,在“粘贴名称”对话框中选择所需的名称即可。创建公式相关知识使用公式和函数03有时,可能不希望用户看到公式,即单击选中包含公式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不显示公式。这时可以按以下方法设置:(1)在要隐藏公式的单元格区域右击,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选项,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切换到“保护”选项卡,选中“锁定”复选框和“隐藏”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工作表。(2)在“审阅”选项卡的“更改”组中,单击“保护工作表”按钮,使用默认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工作表。这样,用户就不能在“编辑栏”或单元格中看到已隐藏的公式,也不能编辑公式。要想取消保护,单击“更改”组中的“撤消工作表保护”按钮即可。防止“编辑栏”显示公式相关知识使用公式和函数03函数是预先定义好的内置公式,是一种特殊的公式,可以完成复杂的计算。(1)函数的格式。函数的格式为“函数名(参数1,参数2……)”。其中,参数可以是数字、文本、逻辑型数据、单元格引用或表达式等,还可以是常量、公式或其他函数。所有在函数中使用的标点符号,若不是作为文本输入的,都必须是英文符号。(2)函数的输入。①选择要输入函数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再输入具体的函数,按Enter键,完成函数的输入。②选择要输入函数的单元格,单击“编辑栏”左侧的“插入函数”按钮或在“公式”选项卡的“函数库”组中单击的“插入函数”按钮,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选择需要的函数,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设置需要的函数参数,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函数的输入。使用函数相关知识使用公式和函数03(3)函数的嵌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某函数作为另一函数的参数,这就是函数的嵌套。Excel2013中函数的嵌套可达64层。(4)自动求和。在Excel2013中,自动求和按钮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借助这个功能更强大的自动求和函数,可以快速计算选中单元格的平均值、最小值或最大值等。其使用方法为:选中某列要计算的单元格,或者选中某行要计算的单元格,在“公式”选项卡的“函数库”组中单击“自动求和”下拉按钮,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要使用的函数,然后按Enter键即可。如果要进行求和的是m行×n列的连续区域,并且此区域的右边一列和下面一行是空白,用于存放每行之和及每列之和,可选中该区域及其右边一列或下面一行,也可以两者同时选中,单击“自动求和”按钮,则在选中区域的右边一列或下面一行会自动生成求和公式,得到计算结果。使用函数相关知识使用公式和函数03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本任务:(1)在“计173班学生成绩表”中选中J2单元格,在其中输入“评优”,然后单击I2单元格,在“开始”选项卡的“剪贴板”组中单击“格式刷”按钮,再单击J2单元格,使之与I2格式相同,如图4-42所示。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2)用同样的方法,在C41、C42、C43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并设置其格式与J2相同。首先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将光标定位于H3单元格,然后输入“=SUM(D3:G3)”并按Enter键,则可发现在H3单元格中出现了对应学生的总成绩,如图4-43所示。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注意:使用公式前需要先输入“=”。(3)其他学生的总成绩可以通过复制公式的方式来完成。将鼠标指针移到H3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指针变为黑十字形状时,向下拖动鼠标指针到H39单元格,则“总分”列中的所有成绩被计算出来,如图4-44所示。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注意:由于表格中成绩有“缺考”一项,属于非数值型数据,所以不能采用A+B+C这种形式,而只能采用SUM(A:C)的形式。(4)计算各科的平均分。将光标定位于D41单元格,然后输入平均分的计算公式“=AVERAGE(D3:D39)”并按Enter键,则可计算出英语成绩的平均分,如图4-45所示。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5)其他3科的成绩平均分可以采用复制公式的方式完成。计算最高分需要使用MAX()函数,使用方式与SUM()、AVERAGE()函数基本相同。将光标定位于D42单元格,输入公式“=MAX(D3:D39)”并按Enter键,则可计算出英语成绩的最高分,其他各科成绩的最高分可通过复制公式的方式完成。计算最低分使用MIN()函数,将光标定位于D43单元格,然后输入公式“=MIN(D3:D39)”并按Enter键,则可计算出英语成绩的最低分,其他各科最低分可通过复制公式的方式完成,结果如图4-46所示。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注意:表格中存在“缺考”数据,在使用公式的过程中,该数据是按照“空”来处理的,因此计算出的最低分不是“缺考”。若想要将“缺考”按照最低分来计算,则需要使用更加复杂的条件函数来处理。关于此,用户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6)计算“名次”列需要使用RANK()函数。将光标定位于I3单元格,输入公式“=RANK(H3,$H$3:$H$39)”并按Enter键,则可计算出第一名学生总成绩的排名,其他学生总成绩的排名可通过复制公式的方式完成,结果如图4-47所示。注意:这里因为通过总成绩来计算排名,所以需要将数据区域限定在H3:H39单元格区域,故使用绝对地址进行标识,否则在复制公式的时候会出现调用单元格区域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造成计算不准确。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任务实现使用公式和函数03(7)计算“评优”列。在判断每名学生的成绩是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之前,需要先确定标准,此处的判断标准为:若总分大于等于340,则为优秀;若总分大于等于300而小于340,则为良好;若总分大于等于240而小于300,则为及格;若总分小于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