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一期)设计-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一期)设计-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一期)设计-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一期)设计-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项目(一期)设计-给水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I级钢筋HPB235改为HPB300,井墙用水泥砂浆为MU10水泥砂浆。管道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100KPa。4.4给水及消防技术措施(1)给水技术措施直埋段:=1\*GB3①为方便道路对面地块用水的接入,给水管道于用水地块设支管道,管径为DN150。=2\*GB3②给水管道主线敷设时要求覆土为1.0m左右,支线过街要求覆土为1.5m左右。=3\*GB3③给水过街支管及道路交叉口支管上设置检修阀门井,检修阀门采用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4\*GB3④给水主管道上一般间距400m左右设置检修阀门井,检修阀门井间消火栓不超过5个,给水主管道上检修阀门采用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5\*GB3⑤每隔100米设置一个伸缩节,阀门内伸缩节可计算在内。⑥输水管(渠)道隆起点上应设通气设施,管线竖向布置平缓时,宜间隔1000m左右设一处通气设施。⑦输水管(渠)道、配水官网低洼处及阀门间管段低处,可根据工程需要设置泄(排)水阀井。泄(排)水阀的直径,可根据放空管道中泄(排)水所需要得时间计算确定。(2)消防技术措施=1\*GB3①市政消火栓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2\*GB3②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设有65mm栓口两个。=3\*GB3③市政消火栓具体做法参照国标图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第10页。=4\*GB3④室外消火栓沿本次设计DN200给水管道上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其保护半径不小于150米。=5\*GB3⑤市政消火栓布置在消防车易接近的人行道和绿地等不妨碍交通地点,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小于0.5米,并不应大于2米,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6\*GB3⑥设有市政消火栓的给水管网平时运行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14MPa,消防时水力最不利消火栓的出流量不应小于15L/s,且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0MPa。4.5结构设计4.5.1设计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和《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等规范要求取值。4.5.2主要建筑材料要求所有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并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的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2)混凝土:混凝土骨料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如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骨料时,则混凝土中含碱量不应超过2.1Kg/m3。(3)普通钢筋:采用符合GB1499-2008国家标准的盘钢,HRB400(D)钢筋采用20MnSi热轧螺纹钢筋,HPB300钢筋采用Q235热轧圆钢筋。(4)焊条:对于HRB335钢筋采用T500型焊条,对于HPB235钢筋采用E4303型焊条。4.6管材及管件要求本次设计管道DN200,DN150,DN110管道均采用聚乙烯PE100管,所选管材应符合《给水用聚乙(PE)管材》(GB/T13663-2000)标准;管材管件的压力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管件材质与主管相同。采用成品管件,弯头采用90°、45°、22.5°、11.25°成品,弯曲角度小于11°时可利用接口借转,允许转角应符合GB50268-2008的规定。聚乙烯PE100级管主要采用电熔连接;胶圈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承插连接、焊接的安装方法和连接质量应符合上述GB50268-2008的规定。5管道施工5.1管道放线本工程给水管线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5.2沟槽开挖(1)沟槽开挖槽壁平整,断面形式(直壁、放坡、直壁与放坡结合)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放坡系数按大样图执行。(2)沟槽槽底最小宽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沟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也可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表3.2.1之规定。开挖过程中沟槽两侧严禁堆载。(3)开挖时若遇石槽应在本设计标高基础上超挖0.2米,超挖部分用素土或黄沙夯填至设计标高后再敷设管道。5.3地基处理管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材料及换填深由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4沟槽回填管线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密实度不小于90%,当检查井位于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四周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cm。回填材料采用沟槽开挖的土石方就近回填,但回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0.1m;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密实度要求。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管道沟槽开挖及回填过程中,沟槽两侧严禁堆载。5.5管道敷设(1)管道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在敷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等重新做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

(2)在开沟前,首先清除障碍,平整地面。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摆放聚乙烯PE管,并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管节滚落。(3)沟槽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开挖断面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②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槽底局部扰动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③槽底扰动土层为湿陷性黄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④槽底土层为杂填土、腐蚀性土时,应全部挖除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或者使用特殊涂层的管道,以满足管道防护的要求;⑤在沟槽边坡稳固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沟槽的安全梯。(4)在管道转弯、三通、四通、变径及阀门处采取防推脱的混凝土镇墩等技术措施,做法参照《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10S505)。(5)管道设置阀门、消火栓、伸缩器等附属件时,其重量不得由管道支撑,必须设置混凝土或砖砌支墩,支墩应有足够的体积和稳定性,并用固定装置将附属件固定。

(6)管道分段敷设结束进行系统闭合连接时,宜选择运行水温与施工环境温度差最小的时段进行。(7)给水阀门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立式蝶阀井,参考图集做法详图纸工程量表;排泥阀(湿)井采用砖砌排泥湿井,参考图集做法详见图纸工程量表。(8)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型SA100/65-1.6,参考图集做法详图纸工程量表。安装前应与当地消防部门确认室外消火栓型号后方可实施。5.6管道水压试验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分段进行水压试验。每段试验管长不宜大于1.0km。本工程管道工作压力1.6MPa,试验压力为2.4MPa,试验前除留出接头0.2m左右外,管顶以上回填土须达500mm厚,水压试验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相关要求进行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管段满足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阶段的工序。5.7管道冲洗消毒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竣工验收前应冲洗消毒。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危大工程注意事项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本项目给水工程不包含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6.1注意事项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涉及危大工程应严格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弃土应及时运走,严禁在坡顶加载;不宜在雨季施工,应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疏通坡顶排水工程,防止地面水渗入土体,必须遵循至上而下的开挖顺序。②施工前应复核沟槽位置、现状坡顶、坡底是否有构(建)物等。③其余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执行。7其他注意事项(1)由于工程范围内综合管线种类较多,地形和结构形式复杂,给水管道施工时必须与道路施工和其他管线施工相配合,统筹安排。(2)管道交叉时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施工,与现状管线交叉时按GB50268-2008规定进行处理。给水管道应敷设在污水管上部,若不可避免需设在污水管下部时,交叉处给水管应设钢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长度每边不小于3米,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堵。(3)给水管道和各种附属设施,在满足相关规范和不影响其它管线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4)给水管道施工验收应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在回填前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进行强度、外观、断面及严密性试验,待试验合格,并冲洗、消毒后方能回填管道通水。(5)当设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