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通过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旺盛,相识隋唐时期的制度改变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1.运用相关历史材料,了解大运输河开通的政治、经济背景,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大运输河的历史作用。2.明确唐朝的疆域及唐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3.通过对唐朝都城的视察并结合史料,了解到唐朝的旺盛。4.相识唐朝民族交融的趋势,理解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时空观念下的隋唐兴亡学问点01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589年,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2.隋朝的建设(1)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供应朝廷粮食、物资和备水旱赈济。(2)隋炀帝的建设①兴建洛阳城:雄伟壮美,著名于世。②开通大运输河:贯穿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沟通以及运输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隋朝的灭亡(1)缘由①隋炀帝的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②各地起义:生产遭到严峻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李渊起兵反隋。(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微点拨】隋唐大运输河隋唐大运输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隋朝开凿全长2700公里,纵贯中国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古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即学即练1】隋唐时期的大运输河,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到涿郡,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可见,隋唐大运输河A.使全国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 B.推动了对外贸易全面旺盛C.使北方的商品生产陷入持续低迷 D.便利于南北方的经济沟通【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大运输河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到涿郡,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沟通了南北经济,D正确;大运输河修建于隋朝,当时经济重心并未南移至南方,解除A;大运输河推动国内贸易,解除B;C不符合史实,解除。学问点02唐朝的旺盛与民族交融(一)唐朝的旺盛与民族交融1.唐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2)统一:随后,唐军歼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3.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2)武则天当权期间,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4.“开元盛世”(1)背景:武周政权结束后不久,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2)措施: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3)评价: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旺盛,唐朝进入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二)唐朝的民族交融1、背景:①周边各族快速发展。②唐太宗统治时期,对周边各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与突厥关系:①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中心政府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3、与吐蕃关系:①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沟通。②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4、与靺鞨的关系:①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②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5、与回纥的关系唐初,回纥役属突厥,为抗拒突厥压迫,唐朝军队支持下,灭亡东突厥。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后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一部分迁入内地与汉人融合,大部分西迁到河西走廊和西域,渐渐融合当地居民,发展为后来的维吾尔族。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5、意义: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主动贡献。【学问拓展】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因素、处理方式、特点、影响(1)促进因素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使唐朝时期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削减。②各族间的经济文化沟通空前发展。③唐太宗能实行开明的政策,较为同等地对待少数民族。④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旺盛,文化发达。⑤“对外交通线”中的陆路交通也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2)处理方式①设立机构: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或将军来管理;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②册封首领: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③武力折服: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进扰,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维护北部边疆安定。④政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肃宗与回纥和亲。⑤会盟通好:唐政府与吐蕃会盟巩固了双方友好关系,也符合当时双方关系的实际。⑥经济文化沟通。(3)特点①政策开明。②措施敏捷,方式多样。③加强民族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模空前。(4)影响:唐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即学即练2】下表是史籍有关于唐代互市的记载,据此可知,唐代互市是记述出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吐谷浑、突厥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于戎狄,杂畜被野。”《唐会要》“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练,白色熟绢)薔綵(綵,彩色丝织物),自外并不得交易。”《唐六典》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九月,吐蕃遣使入唐,“请于赤岭(今青海湟源县西日月山)为互市,许之。《资治通鉴》“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明史·食货志》A.唐朝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商贸活动B.保障唐朝边疆永久和平的方式C.中原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D.民族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活动【答案】D【解析】材料“中国丧乱,民乏耕牛,至是资于戎狄,杂畜被野”“唯得用帛练(练,白色熟绢)薔綵(綵,彩色丝织物),自外并不得交易”体现的是唐代互市行为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发展,D正确;材料中的互市是民间行为,A解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也有少数民族作乱,解除;吐蕃位于西南地区,C解除。故选D。【即学即练3】贞观三年(629年),户部统计“中国人自塞外归及四夷前后降服者,男女一百二十余万口”。贞元三年(787年)时,“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买田宅,举质取利,安居不欲归”。朝廷劝其归国,假如不情愿可授予职位为唐臣,然而“胡客无一人愿归者”。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唐朝时外国人可以在中国①居住、做官②买地、经商③娶妻、成家④传教、免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阅读题干描述,从“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假如不情愿可授予职位为唐臣”可推知①正确;从“买田宅,举质取利”可推知②正确;从“皆有妻子”并结合所学可推知③正确;④在题干描述中无相关信息。①、②、③符合,④解除。故答案为A,解除BCD。学问点0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1、背景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也日益惊慌。②唐玄宗在边疆重地增置军镇,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③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廷趋于腐败。(2)概况:755年,身兼三个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63年被唐平定。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3)影响:中心集权被减弱;边疆频频告急;唐朝由盛转衰。(二)藩镇割据1.形成: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接连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2.影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峻减弱了唐朝的统治力气。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心政府限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出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峻减弱了唐朝的统治力气。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唐朝藩镇之间的牵制和平衡,在肯定程度上持续了唐朝的统治。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作用。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藩镇、东南藩镇与中原藩镇在武力和财力的相互依靠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既亲密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相对稳定地统治了一百多年。【即学即练4】据学者探讨,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状况如表2所示。表2“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状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独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限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意维护中心的权威D.持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靠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限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解并描述各藩镇与中心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驾驭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独立,不利于中心集权,故C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卫地方割据势力、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动作用,有利于持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三)黄巢起义(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2)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夫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后被镇压。(3)影响: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四)五代十国(1)“五代”: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先后经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2)“十国”: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3)后周实力的增加: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后周实力渐渐增加,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微点拨】繁镇割据与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实质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定趋势。【学问拓展】周世宗改革1、背景:藩镇割据,战乱不断;农业生产遭到严峻破坏,经济凋敝;社会冲突尖锐;2、内容:经济方面:激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荒地安排给逃亡人户耕种;减轻租税;兴修水利:限制佛教的发展,抑制寺院经济【国家限制的劳动力和土地大量增加】将佛像销毁铸钱【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政治方面:改善吏治,赏罚分明,擅长纳谏,颁布法律;回收节度使权力军事方面:整饬军纪,编练禁军3、影响:强化中心集权,为结束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缓和社会冲突,稳定统治秩序;促进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增加了军事力气;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影响北宋的制度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即学即练5】五代时期后周世宗曾颁布诏书:“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税租。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庄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如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如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据此,下列选项中表述精确的一项是A.这一做法为后世推行均田制奠定了基础 B.逾期不归的逃户土地全部没收C.颁布该政策的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 D.该政策能够有效抑制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后周世宗对造成战乱逃亡的农户赐予的土地政策支持,主要是为了稳定小农经济,进而增加财政收入,C正确;均田制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推行了,A解除;B说法与材料“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冲突,解除;材料未涉及抑制土地兼并问题,D解除。故选C。考法01隋唐盛世形成的缘由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旺盛是隋唐盛世形成的必要条件。2.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和措施,励精图治是盛世形成的政治保证。3.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干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隋唐盛世作出了干脆的贡献盛世形成的物质基础。4.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沟通与发展是推动盛世形成的重要因素。(4)5.隋朝开凿的大运输河为唐朝的南北交通奠定了基础6.秦代以来整体的大一统局面7.历史启示:必需正确相识人民力气的宏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作出贡献。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盛世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典例1】唐太宗登上皇位后,主动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A.派遣官员担当羁縻府州的长官B.恳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C.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D.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