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任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邢台市任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邢台市任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邢台市任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邢台市任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阶段评估(一)语文注意事项:共8页,总分120分,作答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1-3题15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天上(shǎnshuò)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wūyè),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①(shǎnshuò)________②(wūyè)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①矗立________②咀嚼________(3)上述文段中的夜空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位于邯郸市丛台区的学步桥,在邯郸有着独特的地位。学步桥生活气息(浓厚/浓重),冬天来学步桥一转,你仍可以挖掘出琳琅满目的美食小吃,附近学生毕业多年后仍对“学步桥的味道”记忆犹新。闲暇时到学步桥漫步,感受一缕阳光映射在身上的惬意,放空大脑,不再去(顾忌/顾及)心中的琐碎,绕过桥畔垂下的柳枝,经过河堤旁的石阶,真正感受都市中慢生活。(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内容,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上联:遨游白洋淀体验景区新变化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3.阅读下面两个有关“人力车夫”的片段,针对作者在表现人力车夫这个形象时运用的不同的写作方法,把下面的阅读笔记补写完整。鲁迅笔下的“人力车夫”: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节选自鲁迅《一件小事》茅盾笔下的“人力车夫”:刚刚走出弄堂门,三四辆人力车就包围了来,每个车夫都像老主顾似的把车杠一放,拍了拍车上坐垫,乱嚷着“这里来呀!”我们倒犹豫起来了。我们本来不打算坐人力车。可是人力车的后备队又早闻声来了,又是三四辆飞到了我们跟前。而且似乎每一个暗角里都有人力车埋伏着,都在急急出动了。人力车的圆阵老老实实将我们一行五个包围了。——节选自茅盾《上海大年夜》阅读笔记:鲁迅主要运用侧面描写和对比烘托的方法来写“人力车夫”,先通过对车夫的所见所感侧面刻画车夫的形象,然后①_______(方法运用及作用);茅盾主要是通过②___________(描写方法)相结合来表现车夫在大年夜争抢顾客时的情形,从一个小的视角来凸显旧中国人力车夫生活的艰难状况。第二部分(4~19题55分)(一)古诗文默写(6分)4.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中华文明注重诗画一体,体现音形之美。王维用“①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②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的清幽淡定写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韩愈用“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中柳絮榆钱的尽情飞舞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李白一首《折杨柳》,吹奏出了“⑤________,⑥_____________”的浓浓思乡之情。(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5.阅读下图中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1)下图中的书法作品内容是唐朝诗人________(人名)的《______》(诗歌名)。(2)“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这首诗用很平常的生活琐事,很口语化的句子,不做任何修饰,表达了浓厚真挚的感情,让人一读难忘。本诗中的哪些地方会让你觉得“亲切有味”?请简要赏析。(三)(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乙]人有从学者,遇①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选自《三国志》,有删改)①遇:三国儒士董遇,善于学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_(2)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3)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_____(4)或问“三余”之意或:_____________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8.甲文孙权劝吕蒙学习时,吕蒙说“____________”;乙文董遇劝“从学者”读书时,“从学者”说“____________”。这些都是他们不愿读书的推托之词。(请用原文作答)9.请结合甲、乙两文段说说你收获读书妙法。二、现代文阅读(一)(共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后一课范子平①李老师是路屯小学的“老乡村”教师。②我舅家就是路屯的。我小时候,有一次随母亲来舅家走亲戚,跟同路来的姨家表哥追逐打闹,一直打闹到学校院子里边,忽然眼前就耸起一座山,仰脸望去是个一脸严肃的高个子,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李老师。他不怒自威,压低声音道:“上课时间不得喧哗!”那声音像电视台播新闻似的,把我们“镇”得一下子老实了,绷住嘴赶紧一溜儿小跑回舅家。③李老师被他妻子戏称为“两面派”:在家里穿着旧布衫,干农活儿一把好手,挽起裤腿下田地,锄草打药,收秋种麦,样样精通;一说去学校,他必定换上熨得服服帖帖的衬衫、打着折子的裤子,穿上擦得锃亮的皮鞋,戴好玳瑁眼镜,整好头发,全身上下规规矩矩、干干净净,好像刚从城市大机关过来一样。④李老师在路屯教书,一晃二十五六年了,模样慢慢变老了,头发稀了,眉毛淡了,脸皮糙了,唯有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依旧洪亮动听,经常穿过学校教室的后窗传到大路上。⑤前些年我在路屯办了个文具厂,跟李老师碰面次数就多了,有空我也去学校找他聊,慢慢就熟了。路屯跟周边村子一样,村民都争着出去打工,学校学生越来越少。李老师每次见面,不仅会和我聊学生走掉几个,而且还要细细给我介绍走掉的学生情况,他们的名字,学习成绩,还有爱好和特点。比如说到张攀同学,李老师说:“他小名叫有才,我给他爹叮嘱了,是真有才呀!一点就透!要是不耽搁,能一直上到高中,考大学肯定985,现在跟他爹娘去深圳了。我说过他的爹,你要是光说挣钱,不顾孩子上学,那不是捡芝麻丢西瓜,是捡芝麻丢灵芝啊!”⑥有一次从小学经过,正好闹钟铃响,下课了。我见李老师一手揽着一个学生从学校走出来。我打招呼说:“放学了李老师?”李老师点点头,把两个学生送出校门,回过头苦笑着说:“就剩他俩了。可,两个学生也得有学上啊。”⑦以后每当从学校路过,听见李老师讲课,声音高低错落地从教室后窗传出来,我都油然而生一股肃穆的感觉,站定不想移步。听着他清风扑面的讲课声,能让杂芜烦躁的心顿时静下来。⑧上次去南方谈生意好久才回,我到厂办处理了一些杂事,又休息了一会儿,就信步出门,鬼使神差就来到路屯小学的校园。我脚步轻轻的,生怕打扰了李老师的讲课。⑨也许跟我自己的心绪有关系,我觉得今天李老师的声音尤其激昂,后音还带有一种悲壮感,传入我的耳膜,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房。⑩“……谁来讲讲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好,讲得很好。谁来补充?说得对,在许多语境里它们可以换用。‘竟然’使用范围更广,‘居然’更书面语。好,谁用‘居然’造一个句子?很好。”⑪“同学们,上次咱学的‘岁寒三友’,指什么呀?对,松、竹、梅,其实是很普通很常见的植物,为什么被推崇呢?是因为拿来比喻和象征人的品格高尚,意志坚强……”⑫“在咱们课外阅读里,还有什么以物喻人的呢?对,莲花、菊花、牡丹、杨树、柳树、蜡炬、高山、大海……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以花生喻人的。”⑬“作者围绕花生写了几件事?对的——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谈了哪几个方面?对!归纳起来,就是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好了!同学们,这是最后一课,你们到家要自己学呀。”⑭最后一课?我被吸引着,不由自主地走进教室。李老师昂立在讲台上,背后黑板上是一行行漂亮的板书,粉笔末飘满他的肩膀,一只手还紧紧握住一个粉笔头。那方正寡瘦的脸上淌着汗水,一绺头发散落下来粘在额头上,眼镜已经从鼻梁上掉下半截。透过眼镜的目光,满怀希冀地望着前方。⑮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教室里空空如也,一个学生也没有!我惊呆了,说:“李老师,您……”李老师喃喃自语地说:“备好的课总要讲完吧……姜大明和吴小花也走了!”⑯我说:“咱小学没学生了?”⑰李老师转过头来向着我说:“他们的爹妈,都在大城市打工,他们的孩子去了,不会辍学吧?”⑱我犹豫了一下,坚定地说:“不会的。”⑲李老师说:“你说得对!他们的爹娘都知道,不上学是不会有出息的!”(选自《小说林》2023年第1期,有删改)10.李老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补充人物标签11.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李老师点点头,把两个学生送出校门,回过头苦笑着说:“就剩他俩了。可,两个学生也得有学上啊。”12.在第⑪~⑬段,作者花大量笔墨详写了李老师上最后一课的细节,这样写有何好处?13.选文最后两段写“我”和李老师的对话,寄予了作者怎样的希望?(二)(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交友高手汪曾祺张达明①汪曾祺先生是中国文坛公认的写短文高手,而他与人交往中的幽默机智,更显出了他做人的魅力。②一次,著名作家苏叔阳和汪曾祺在大连开会。苏叔阳在大会发言中,中间用了“骈四俪六”的成语,但他错将“骈”读成了“并”,还将“掣肘”的“掣”错读成了“制”,虽然有许多人听出了错误,但碍于面子,谁也没有给苏叔阳指出来。吃晚饭时,苏叔阳和汪曾祺在同一个饭桌上,趁大家专心吃饭不注意时,汪曾祺悄悄塞给苏叔阳一张纸条,低声对他说:“吃完饭再看。”③苏叔阳不知纸条上写的什么,急不可耐地偷偷溜进洗手间,展开纸条一看,脸便蓦地红了。原来,纸条上汪曾祺用秀丽的字写道:“骈”不读“并”,读“片”。在空了一行后,又写道:“掣”不读“制”,读“彻”。当时,苏叔阳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泪水顿时就溢满了眼眶,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努力控制住情绪,擦干眼泪回到饭桌,小声对汪曾祺说:“汪老,谢谢!谢谢您!”而汪曾祺却用瘦长的手指嗔怪地戳戳苏叔阳的脸,慈祥的目光里露出了顽童般的笑意。④20世纪80年代,作家陈国凯一次去湖南开会,开饭时,他看见一个老头已坐在饭桌前,面前放着一杯酒。当时,陈国凯只听说过大名鼎鼎的汪曾祺,并未见过其人。当他刚坐到那老头旁边时,就有人给他介绍了汪曾祺。还不等陈国凯说话,就听汪曾祺大笑道:“哈哈,你就是陈国凯啊,想不到你竟是这个鬼样子!”⑤陈国凯一下子就被这个可爱的老头逗乐了,也大笑着问汪曾祺:“您想我应该是什么样子?”⑥汪曾祺依然笑道:“我原来以为你长得很高大,想不到你却骨瘦如柴。”⑦两人从此成了无话不讲的忘年至交。⑧对此,铁凝也感同身受。那次,全国作协开会,有人指着一个正走过来的女孩子对汪曾祺说:“那就是中国文坛上风头正劲的铁凝。”汪曾祺站起“呵呵”地笑着走到铁凝跟前,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然后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头发也没有呀!”⑨铁凝一愣,随即便被他的幽默逗得前仰后合,也将两人的距离感一下子拉近了。铁凝后来深情地回忆道:“那一刻,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⑩1986年,高晓声和汪曾祺去香港访问时同住一室,两人常喝酒聊天至深夜。1992年,汪曾祺去南京,高晓声去看望他。一见面,汪曾祺就从头到脚将高晓声看了个遍,忽然像找到老朋友似的指着他脚上的皮鞋说:“你这双皮鞋还没有穿破啊?”⑪经汪曾祺这一说,高晓声便想起来了为什么。原来,1986年高晓声去香港时穿的就是这双鞋,难怪被记性好的汪曾祺一眼就认了出来。⑫汪曾祺经常以这种亲切友爱的方式与人见面打招呼,而且这种表达的方式,无一例外地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感觉温暖如春。(有删改)14.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15.文章写了汪曾祺先生与苏、陈、铁、高四位作家的交往轶事,充分表现了他交往中幽默机智的人格魅力。请把相关的交往片段补充完整。(1)悄悄递纸条纠正苏叔阳念错的字;(2)________;(3)_________;(4)认出高晓声的鞋子在多年前穿过并打趣他。16.选文在选材谋篇上和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很相似,请简要分析。17.你觉得汪曾祺的交友之道对你的人际交往有何启发?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