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邯郸市魏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试卷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历程中,下列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直立行走 B.产生语言 C.防御敌害 D.制造工具【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详解】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2.人与类人猿最关键区别是下列哪一项()A.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发达的大脑,有语言和意识 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详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3.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殖器官完全发育成熟 B.大脑功能逐步健全C.男女出现各自第二性征 D.心脏的收缩力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青春期是一生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1)身体变化。①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这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②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③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这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2)心理变化。①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②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③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3)心理卫生。①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②争取师长的帮助,促进心理转化;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心理。③建立团结互助的男女同学关系。因此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4.男性和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A.睾丸和子宫 B.睾丸和卵巢 C.输精管和输卵管 D.精囊腺和卵巢【答案】B【解析】【分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详解】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点睛】本题是一个基础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新生儿诞生会给一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欢乐,那么一个新生命开始于()A.卵细胞 B.受精卵 C.胎儿 D.婴儿【答案】B【解析】【分析】人的生殖发育过程:【详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因此,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正常情况下,人的受精卵形成部位是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羊水【答案】B【解析】【详解】人的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卵巢是形成卵细胞,分泌雌激素的器官,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羊水是子宫内的液体,为胚胎提供生活环境。故选B。7.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A.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B.主要的供能物质C.主要的贮能物质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物质。【详解】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A正确。B.在各种营养物质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B错误。C.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也是主要的贮能物质,C错误。D.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是水,D错误。故选A。8.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中国的志愿军啃着冻土豆,而美军却在吃肉喝酒,形成鲜明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豆开始消化的场所是胃 B.脂肪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C.瘦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详解】A.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A错误。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B错误。C.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瘦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可知,瘦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C正确。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D错误。故选C。9.如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D表示小肠 B.图中的C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C.脂肪在C处开始被消化 D.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程度【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X是淀粉、Y是脂肪;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据此答题。【详解】A.D是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A正确。B.C是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正确。C.C是胃,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脂肪是在小肠处开始消化,C错误。D.曲线X从口腔开始下降,表示淀粉的消化,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为麦芽糖,D正确。故选C。10.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装置,将其同时置于37℃温水中。5分钟后,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答案】B【解析】【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①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详解】该实验中①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说明①号试管内淀粉没有剩余;③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没有被完全消化,说明③号试管内还有淀粉剩余;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消化,说明②号试管内淀粉最多。因此,一段时间后,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②>③>①,B符合题意。故选B。11.如图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与b过程是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气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D.与血管甲相比,血管乙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b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管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静脉。【详解】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故A错误;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因此c、d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氧气,故B正确;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故C错误;血管乙表示肺静脉,内流的血液是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及特点。12.人体的肝能够把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A.佝偻病 B.坏血病 C.夜盲症 D.贫血症【答案】C【解析】【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维生素种类很多,维生素A、B1、C、D的功能和缺乏症如图所示:胡萝卜和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们在人体肝脏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肝病患者的体内会缺乏维生素A,因此会同时患有夜盲症。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维生素的缺乏症,可结合表格中的内容来比较记忆。1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原因是吃饭时大声谈笑可能导致()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声带受损C.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D.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由咽误入气管【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详解】咽既是消化系统的通道,又是呼吸系统的通道。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会厌软骨将喉口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因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由此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14.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A.气管、支气管 B.鼻 C.口腔 D.咽【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呼吸道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是: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呼吸道中都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空气的畅通,此外其内表面的纤毛和黏液起清洁空气的作用。【详解】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生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在寒冷的冬季,外界温度与体温相差很大,但我们的肺却没有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这是因为呼吸道可以吸入的空气A.湿润 B.清洁 C.温暖 D.干燥【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黏膜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寒冷的气体经过其表面的,会被加热,所以呼吸道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的温暖。故选C。16.下面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比较表,在“成分”一栏中,甲、乙、丙可能表示二氧化碳、氧气、其他气体,其中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是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甲20.9616.40乙0.044.10丙79.0079.50合计100.00100.00A.甲 B.乙 C.丙 D.不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详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完成此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肺,所以经过了肺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肺泡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通过呼气排出,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甲表示氧气,乙表示二氧化碳,丙表示氮气,故B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含量以及变化的原因。17.在“测量胸围差”的实验时,要求你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那么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 B.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C.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使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膈顶下降,使胸廓的纵径加长。这样,由于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由于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呼出体外。【详解】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顶下降的,肋骨上升,胸廓容积变大。故B正确。【点睛】巧方法:可以模拟减压过程,深吸气时,攥紧拳头(相当于膈肌和肋间肌收缩),呼气时,松开拳头(相当于膈肌和肋间肌舒张)。18.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最多要穿过几层细胞()A.一层 B.两层 C.四层 D.五层【答案】B【解析】【分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如图:。【详解】肺泡中的氧进入肺泡外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要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最多要穿过两层细胞。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9.肺进行气体交换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肺泡 B.肺泡壁 C.支气管 D.气管【答案】A【解析】【分析】肺泡具有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据此解答。【详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肺泡数目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故选A。20.某A型血的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为救治该患者需要马上输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有误的是()A.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应给该病人输入血小板B.若血库A型血告急,为及时救治病人,可快速输入O型血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D.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答案】B【解析】【分析】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在不出现血液凝聚现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人类血液分为四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必须明确输血的原则和输血的规律,并会灵活运用。【详解】A.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按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所以某A血型的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大量减少,应输入血小板,A正确。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采用时要缓慢地输入,B错误。C.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D.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输液以及抽取血液时都是在静脉内进行,由此可知,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D正确。故选B21.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甲、乙的血型分别是:()A.A型、B型 B.O型、AB型 C.O型、B型 D.A型、O型【答案】B【解析】【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详解】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而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输血时,同型血之间输血一般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所以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异型之间可以少量输血,这时主要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不发生凝集反应即可。O型血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与其他血型的血清不会发生凝集反应,可以为其他血型输血,所以O型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血清中没有凝集素,不会与其他血型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输血,所以AB型被称为万能受血者。故选B。22.如图是几种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中有甲、乙两条动脉血管 B.图中a是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红细胞C.乙中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答案】C【解析】【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从主干流向分支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是动脉,乙是动脉血管,丙是静脉,丁是毛细血管。【详解】A.甲是流出心脏的血管,应该是动脉,由血流方向可知:乙是动脉血管,A正确。B.图丁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图中a是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红细胞,B正确。C.乙是静脉,在四肢静脉中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C错误。D.血液在心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正确。故选C。23.下列关于心脏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 B.心脏四个腔中,左右不通,上下相通C.心室与动脉之间、心房与静脉之间都有瓣膜 D.心房连静脉血管,心室连动脉血管【答案】C【解析】【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供的动力就大;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所以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A正确。B.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B正确。C.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房与静脉之间没有瓣膜,C错误。D.和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和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D正确。故选C。24.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主要是()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C.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A正确。故选A。2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B.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加C.3的数量过少,伤口会流血不止 D.如果要从血细胞中提取DNA,选择数量最多的红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1红细胞,2白细胞,3血小板,4血浆。【详解】A.视野中,呈两面凹圆饼状的是1红细胞,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A正确。B.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若此人有炎症,则图中2的数量会增加,B正确。C.人体受伤流血时,3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3的数量过少,则伤口会流血不止,C正确。D.成熟的1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作为亲子鉴定的材料,D错误。故选D。26.人体血液由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组成,其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A【解析】【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具有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详解】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可以作变形运动,身体某处有病菌时,白细胞会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所以具有运输功能的是血浆和红细胞,因此BCD错误,A正确。故选A。27.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是一档利用国家力量为普通大众实现“团圆梦”的节目。找到失散的亲人往往需要进行DNA亲子鉴定来确定亲缘关系,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故选B。28.能够准确表达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在加入抗凝剂的血液中出现分层现象后可观察到血液的组成,如图所示:即血浆和血细胞是一个结构层次,同属于血液。故选C。【点睛】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29.在扑救森林火灾时,有人不幸大面积烧伤,送往医院后需要输送()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答案】D【解析】【分析】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详解】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故应输入血浆。故选D。30.李明突患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常规化验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答案】C【解析】【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详解】AD.红细胞中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和分离,所以红细胞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错误。B.血小板能止血和凝血,错误。C.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突患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白细胞,正确。故选C。【点睛】关于炎症的原因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学生应对此知识点充分理解并重点记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20分)31.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人们对生育质量越来越关心,图1和图2分别是有关人体生殖发育的概念图和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A是_____,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_____激素。(2)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c过程是在图2中的[_____]内形成的。(3)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场所是图2中的[_____].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_____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4)E所示的过程叫_____。【答案】①.睾丸②.雄性③.受精卵④.2⑤.3⑥.胎盘⑦.分娩【解析】【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详解】(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从图中可知,A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并能分泌雄性激素。

(2)人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他是在图2中的2输卵管中形成的。

(3)胎儿的发育在母体的3子宫内进行,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

(4)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32.图中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乙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②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中,⑤为肺泡,是肺进行_________的主要部位。(2)当④于__________状态时,完成吸气,图中⑤都鼓了起来,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进入血液,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进入图中⑤。(3)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由当血液由A流向B后,血液变成了_____________血。【答案】(1)①.肺②.气体交换##呼吸作用##呼吸(2)①.收缩②.氧气③.二氧化碳(3)①.一##1②.动脉【解析】【分析】甲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钟罩代表的是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乙图中:⑤表示肺泡,⑥表示毛细血管。【小问1详解】图中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⑤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