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郑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25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以下封建帝王中在结束分裂、完成南北统一方面贡献最大的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宋高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开皇九年,平定南朝陈,统一了南北,结束中国二百七十三年长期分裂的局面,南北又归于统一,A项正确;唐太宗的贡献在于贞观之治,那个时候是大一统。宋太祖统一的是中国南方,结束的是五代。宋高宗是南宋的开国皇帝,统治范围限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地区,南宋与金朝、蒙古(元朝)长期对峙,排除BCD项。故选A项。2.七世纪初期,一个令后世景仰的工程正式开工,它成为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这个工程就是()A.都江堰 B.灵渠 C.隋朝大运河 D.江南河【答案】C【解析】【详解】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去,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项正确;都江堰是公元前256年开凿,排除A项;灵渠是秦朝时期开凿,排除B项;江南河是隋朝大运河的一段,排除D项。故选C项。3.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世代为官);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的原因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重用姚崇等人实行改革C.进士科的创立 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冲击了世家大族对选官权力的把持,C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的思想措施,排除A项;唐玄宗即位后,重用姚崇等人实行改革,与材料反映的信息无关,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4.《“隋何以亡”新论》一文指出:“隋朝的速亡只是由于炀帝在国家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不计代价地肆意征伐,穷兵黩武。”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南下灭陈 B.三征辽东 C.营建东都 D.巡游江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计代价地肆意征伐,穷兵黩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隋炀帝三征辽东有关,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三次征辽东、不惜民力,酷虐残暴,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也乘乱纷纷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B项正确;589年,隋南下灭陈,统一全国,排除A项;营建东都、巡游江南不属于征伐,排除CD项。故选B项。5.“(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今省徭役,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符合唐太宗此思想的是()A.用人唯贤,不拘一格 B.勤于政事,廉洁奉公C.戒奢从简,合并州县 D.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以民为本”“今省徭役”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主张以民为本,减轻人民负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唐太宗用人政策、勤于正事和戒奢从简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6.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湎酒色误王国C.政启开元奠基础,治宏贞观续发展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唐太宗时期的治世是贞观之治,排除A项;开元是唐玄宗时期的年号,排除B项;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事件,排除D项。故选C项。7.“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写的是A.筒车 B.耧车 C.曲辕犁 D.水排【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可知,文中描写的灌溉工具是筒车。唐朝时创制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灌溉工具是筒车,筒车可随水自由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A项符合题意;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农具,是一种畜力条播机。B项不合题意;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C项不合题意;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水力,提高冶炼质量。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8.唐三彩是中国首创的,之后的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都有仿烧,包括波斯三彩也深受影响,所以它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承载物。材料说明唐代()A.文明对外影响力强 B.各民族交往密切C.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之后的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都有仿烧,包括波斯三彩也深受影响,所以它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承载物。”表明唐三彩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承载物,体现了唐朝文明对外的影响力,排除A项;材料展示的是中外交流,不是民族交往,排除B项;大运河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9.如果我们想研究唐朝时期中亚和印度历史,最好的书籍是()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C.《史记》 D.《全唐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在贞观初年到天竺学习佛教,回国后,写成了《大唐西域记》,介绍了中亚和印度的历史,B项正确;《西游记》是一部小说,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依据,排除B项;《史记》记述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排除C项;《全唐诗》是一部范围较广的唐诗总集。排除D项。故选B项。10.日本文字在创制过程中借用了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形成了“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一过程与下面哪一类人的社会实践有直接关系()A.科考进士 B.丝路商人 C.遣唐使 D.吐蕃求亲使者【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宇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C项正确;科举考试是选官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丝绸之路不经过日本,排除B项;吐蕃族求亲使者指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等杰出的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共同之处是()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任用贤才④统一南北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唐太宗、武则天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故①改革制度符合题意;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都注重农业生产,故②发展生产符合题意;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都注重选拔和任用人才,从而开创了盛世,故③任用贤才符合题意;隋文帝统一南北,实现了大一统,唐太宗、武则天没有做到统一南北,故④统一南北不符合题意。C项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A项②③④,含有④统一南北,排除A项;B项①③④,含有④统一南北,排除B项;D项①②④,含有④统一南北,排除D项。故选C项。1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固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A.玄武门之变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提到了“开元”和“天宝”,这是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年号,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使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C项正确;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时期,排除A项;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排除B项;陈桥兵变发生在960年,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面对《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 B.歌舞升平体现时代和平C描绘了开宴行乐情形 D.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答案】B【解析】【详解】《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五代十国是分裂动荡时期,不能体现和平与繁荣,B项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选择B项;南唐后主李煜继位后,当时北方的宋朝威胁着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宋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展示出生活上奢侈享乐,好让李后主不会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ACD项都是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4.《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此举措的目的是()A.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D.解决官僚机构膨胀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宋初“始置诸州通判”的主要作用分割、监督地方官员,限制其权力,知州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各州又设通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B项正确;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排除C项;官僚机构膨胀是宋初专制集权加强的不利影响,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材料表明宋代科举考试()A.增加了取士名额 B.杜绝了考生作弊C.改革了内容和形式 D.提升了文官的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从宋代开始,科举考试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可知,宋代科举考试改革了内容和形式,A项正确;题意中没有提及增加取士名额,排除A项;“杜绝了考生作弊”的说法与题干“‘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不符,排除B项;宋代提升文官地位本就是国策,科举制只是方式,且材料中未涉及宋代提升了文官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6.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少数民族发展受汉文化影响 B.契丹、西夏没有自己的文字C.唐朝与契丹、西夏往来密切 D.契丹货币出现最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唐朝的钱币影响到了契丹族、党项族的钱币,说明少数民族发展受汉文化影响,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钱币的制造与文字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唐朝与契丹、西夏往来密切,排除C项;契丹货币出现最早表述错误,不符合题干,排除D项。故选A项。17.依据下列都城名称及相对位置,选出匹配正确的是()A.金、南宋、西夏 B.元、北宋、西夏C.辽、南宋、西夏 D.辽、北宋、西夏【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京是辽的都城,北宋的都城在东京,西夏的都城在兴庆府,D项正确;金的都城在中都,南宋都城在临安府,元的都城在大都,排除ABC项。故选D项。18.《陶记》一书中记载南宋时期的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反映出宋朝()A.科技的领先进步 B.农业的较快发展C.手工业技艺高超 D.商业的繁荣兴盛【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景德镇,有300多处瓷窑,所制瓷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说明南宋的制瓷技术很高超,制瓷属于手工业,说明宋朝手工业技艺高超,C项正确;制瓷不属于科技,排除A项;制瓷不属于农业,排除B项;制瓷不属于商业,排除D项。故选C项。19.到北宋中叶时,封闭的里坊制越来越不合时宜,迫使政府在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改革坊市管理体制,允许市民不用到专门指定的坊市中去进行商业交易,可以临街开设店铺。此禁一开,原先坊与坊之间的隔墙被打开拆除,封闭的里坊制逐渐被开放的街巷制所取代。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A.草市出现 B.商业的发展 C.纸币的使用 D.民族的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迫使政府在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改革坊市管理体制”可知,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宋代商业繁荣带来的结果,坊市分离,B项正确;草市”是六朝时代出现的,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和服务设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纸币的使用,北宋时出现纸币,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北宋的商业发展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某学者说:“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耕获图》 B.《送子天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结合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符合题干描述,D项正确;《耕获图》是我国现存描写农村耕获情况的较早画幅,而不是描写城市商业,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C项。故选D项。21.北宋时期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上述现象表明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C.东南地区赋税沉重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等因素,我国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经济得到开发,到“北宋时期东京每年从南方运输粮食600万石左右”,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当时的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故选D,排除A;B是出现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22.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发生在元朝的是()A.创立科举制 B.设宣政院管理琉球地区C.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地区 D.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澎湖和琉球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C项正确;隋朝创立科举制,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排除B项;唐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23.自秦汉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通常以大山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但是元朝在划分地方行政区划时,打破以往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材料反映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藩镇制 D.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朝在划分地方行政区划时,打破以往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可知,材料反映的制度是行省制。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行省制。D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制度,排除B项;唐朝时期实行藩镇制,排除C项。故选D项。24.柏杨曾在《中国人史纲》中这样评价成吉思汗:“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下列史实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①②与成吉思汗有关,A项正确;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②④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25.七(2)班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北宋的政治”、“宋夏和战”、“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北宋政治”“宋夏和战”“元朝的统治”“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涉及北宋、辽、西夏、金、蒙古等民族政权的和战,即体现了民族关系发展,“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D项正确;A项是秦汉时期的特征,排除A项;B项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排除B项;C项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3题,25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26.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盛唐气象万千。七(1)班同学在复习有关知识时绘制了以下知识结构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请试举一例?唐朝商业十分繁荣,请列举一个当时的国际性大都会?(2)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注重政治革新,发展科举制度,其中武则天创立了什么制度?唐朝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入鼎盛时期?(3)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融洽,请就唐朝民族交往方面试举一例。唐朝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唐朝诗坛名家辈出,请列举两位著名的唐朝诗人。【答案】(1)曲辕犁或筒车。长安。(2)殿试。唐玄宗。(3)文成公主进藏或金城公主入藏。册封、设立机构、和亲等。(4)李白、杜甫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是指翻土的工具,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筒车是一种灌溉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人力;唐朝商业十分繁荣,唐都长安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注重政治革新,发展科举制度,其中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盛世”。【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唐朝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鹘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蕃和亲等。【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诗坛名家辈出,著名的唐朝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被称为“诗圣”。27.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造就了多元一体的乾元气象。材料一:史书记载:双方盟约以后,边境贸易兴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宋)《满江红•写怀》“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金)《题临安山水》材料三:《元史》列传中(不包括《儒学传》以后的各传)有蒙古族95人,汉族221人,畏兀儿20人,契丹19人,女真10人。此外还有回鹘、高丽、渤海、回族等共计30多个民族。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华夏一统”。(1)请写出材料一中“双方盟约”的名称,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与辽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特指哪个民族?完颜亮推崇汉化欲一统中国却没有成功,最终哪个民族结束政权分立局面统一中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并概括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4)综上,谈谈你对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答案】(1)澶渊之盟。有利于保持和平局面,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2)女真族。蒙古族。(3)回族;结束了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民族友好交流是历史主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双方盟约以后,边境贸易兴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澶渊之盟”的内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签订和约,给社会带来和平与安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也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促进了民族交融。【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岳飞《满江红》中的匈奴泛指一切入侵中国的异民族,特指金国女真。完颜亮推崇汉化欲一统中国却没有成功,最终蒙古族结束政权分立局面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期,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等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格局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时期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小问4详解】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交融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各民族在冲突和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