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重点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重点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重点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重点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重点名校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汞 B.氯化钠 C.氧气 D.金刚石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0.1%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C.可燃冰是乙醇水合物,外观像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蔗糖B.花生油C.面粉D.冰块4.大蒜辛辣味浓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其中含有的硫化丙烯(化学式为:C3H6S)等成分,能消除积存在人体血管中的脂肪,降低胆固醇等。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分子中C、H、S元素质量比为3︰6︰1 D.它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 B.海水蒸发 C.铅笔折断 D.蜡烛燃烧6.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丙:KCl(KHCO3);丁:碳粉(CuO)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盐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①C.丙-①,丁-②D.丁-②,丙-③7.下列能在pH=11的溶液中共存,且生成无色溶液的是()A.Fe3+、Cl-、Na+ B.K+、Cl-、Na+C.H+、Cl-、Na+ D.Ag+、Cl-、Na+8.有人将铝元素的部分特性绘成如图,据图获取关于铝的信息正确的是()A.质量较小B.密度较大C.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属于非金属元素9.下列相关说法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天然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之间有间隔C.水烧开后将壶盖掀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氧气和液氧都可作助燃剂——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10.下列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是()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往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往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D.等温条件下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控制燃烧条件可以到达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B.香烟的过滤嘴可过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D.为了促进燃烧,将煤加工成煤粉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2.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B.1molCO和1molN2的质量相等C.1molMnO2中含有1mol氧分子D.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1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杀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C.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14.下列生活中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器B.黄豆酿成酱油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削开的苹果变色了15.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食品变质,可用甲醛溶液来浸泡海产品B.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金属镁,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样品测定生成CO2的质量。NaHCO3俗称_______,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_____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方案二: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②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③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④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18.(8分)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雨的形成及燃煤电厂脱硫处理等问题进行探究。I模拟酸雨的形成SO2转化为H2SO4的一条路径为: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②打开装置A中漏斗的活塞,启动装置B中的搅拌器,记录数据并绘图。③待pH值稳定在3.73左右,打开装置C中漏斗的活塞。④待pH值稳定在3.67左右,用注射器向气球a中注入H2O2溶液。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其中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1装置中安装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向H2SO3中通入O2,H2SO3被氧化成酸性更强的H2SO4,但图2中pH变化不明显,这既与O2的氧化能力有关,又与氧气______的性质有关。注入H2O2溶液后,pH值明显降低,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O2______(填“强”或“弱”)。II脱硫与SO2含量测定在燃煤中添加石灰石,SO2与石灰石、O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率的是______。A无限延长脱硫时间B适当增加石灰石的用量C把工厂烟囱造得尽可能高D将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匀已知燃煤电厂SO2排放标准为35mg/m3。小组同学设计图3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活塞D,将某燃煤电厂废气经气体流量计通入装置F(发生的反应为SO2+I2+2H2O=2HI+H2SO4),当碘水由蓝色褪为无色时,关闭活塞D,读出废气累计流量为3m3,若碘水中碘(I2)的质量为0.6g,计算该废气中SO2含量为______mg/m3(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该厂废气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排放标准。若装置F中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D,测得的SO2含量将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III知识拓展自然界中的臭氧(O3)和H2O2能氧化H2SO3,大气污染物中含Fe、Cu、Mn、V的化合物能加快酸雨形成,一天内可在高空扩散700多公里,所以酸雨不仅是区域性的危害,也是周边地区甚至跨国境的危害。由资料可知,大气中Fe、Cu、Mn、V的化合物可能充当了______的角色。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市场上出售一种洗涤剂(标签如图),能瞬间清除衣服上汗渍、果汁渍等多种顽固污渍。某探究小组带着浓厚兴趣对这种洗涤剂的去污原理进行探究。①过氧碳酸钠(Na2CO4)是白色晶体颗粒,常温下性质稳定,温度高于50℃时会分解,水溶液显碱性,与水反应,会产生碳酸钠和其它化合物。②碳酸钠、碳酸氢钠具有去污能力,但不能清除衣服上的顽固污渍。实验一溶解样品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1取适量该洗涤剂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之完全溶解,形成溶液有气泡产生,形成无色溶液资料①中的“其他化合物”会产生气体2__________证明上述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的其它化合物是什么?猜想1:H2O2猜想2:NaOH猜想3:H2O2、NaOH猜想1、2、3除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外,猜想有H2O2的理由是_____。实验二验证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3取适量溶液a于烧杯中,迅速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清液b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稍过量氯化钡的目的是_____4取少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与H2O2产生5再取少量清液b于试管中,滴加2﹣3滴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6往含有酚酞的少量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入2﹣3滴清液b有气泡产生,_____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且具有漂白性(实验结论)猜想_____正确,写出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通过以上探究,过氧碳酸钠还可用于_____。该洗涤剂保存的方法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详解】A、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选项B不符合题意;C、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C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做此类题需要掌握初中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金属、稀有气体和非金属固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常见气体、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2、D【解析】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选项A错误;B、从石油里提炼柴油、汽油、煤油的过程叫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它是根据不同的烯烃的沸点不同,然后蒸馏让它们分离开来,而不是分解,分解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C、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化石能源,而不是乙醇水合物,选项C错误;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选项D正确。故选D。3、A【解析】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B、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错误;D、冰块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故选A。4、D【解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则硫化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化丙烯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5、D【解析】

A、雪糕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铅笔折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A【解析】

甲: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乙:溶解后,Na2CO3能与适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再过滤、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丙:KHCO3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丁:CuO能与适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炭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甲-②,乙-④,丙-③,丁-①;故选:A。【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7、B【解析】

pH=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详解】A、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且铁离子为黄色,不符合题意;B、三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带色的离子,符合题意;C、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D、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坚硬且轻的金属,常用于制作可乐罐,“轻”是指相对密度较小,不是指质量小,不符合题意;B、铝是一种密度较小的金属,由“轻”可得出,不符合题意;C、铝可用于制作易拉罐,说明铝的延展性好,符合题意;D、铝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A、品红在水中扩散正是品红分子在溶液中不断运动而扩散的,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而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水烧开后水壶盖容易被顶起,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没变,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液氧和氧气都可作助燃剂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A、由图可知,滴加前,溶液的pH大于7,故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B、往金属中加入盐酸,开始金属是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应一样多,故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

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氯化钙反应完后,再加碳酸钠溶液,不再产生沉淀,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

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对于接近饱和溶液来说,开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0”,也就是说起点不是“0”点;随着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到达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是不会溶解的,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故选B。11、B【解析】

A、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控制燃烧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故A说法正确;B、香烟的过滤嘴只能除去颗粒状固体,不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所以吸烟有害健康,故B说法不正确;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故C说法正确;D、为了促进燃烧,将煤加工成煤粉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D说法正确。故选B。12、C【解析】

A、CO2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其摩尔质量为44g/mol,故A正确;B、1molCO的质量=28g/mol×1mol=28g,1molN2的质量=28g/mol×1mol=28g,1molCO和1molN2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C、MnO2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D、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均由2个原子构成,则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故D正确。故选C。13、B【解析】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由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知,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故选项正确;C、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故选项错误;D、工业污水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14、C【解析】

A、烧制陶器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黄豆酿成酱油,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属于物理吸附,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削开的苹果变色了,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5、A【解析】

A、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符合题意;B、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棉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不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硝酸铜和硝酸镁Mg+2AgNO3=2Ag+Mg(NO3)2【解析】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镁>铜>银,当把镁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由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镁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

(1)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和硝酸镁;

(2)在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2AgNO3═2Ag+Mg(NO3)2。故答案为:(1)硝酸铜和硝酸镁;(2)Mg+2AgNO3═2Ag+Mg(NO3)2。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小苏打浓硫酸不能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84%【解析】(1)根据NaHCO3俗称为小苏打解答,根据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解答;(3)根据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进行分析;(5)根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写出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解答;(6)根据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1)NaHCO3俗称为小苏打;碱石灰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实验在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之前,需要将气体干燥,C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2)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否则,若无装置E,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3)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盐酸具有挥发性,D中的碱石灰既吸收生成的CO2,还会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使测定结果偏大;(4)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可以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5)NaHCO3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6)实验过程中减少的质量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固体减少质量为41.2g-35g=6.2g;设样品中含有碳酸氢钠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固体减少

168

62

x

6.2g

x=16.8g

样品中碳酸氢钠为41.2g-21.2g=20g

所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100%=84%答: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18、+42H2O22H2O+O2↑平衡(或调节)装置内气压不易溶于水强2CaCO3+2SO2+O2=2CaSO4+2CO2BD50.4不符合偏低催化剂【解析】

(1)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是,设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2x+(-2)×3=0,x=+4;C装置中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图1装置中安装气球的主要目的是平衡(或调节)装置内气压。故填:+4;2H2O22H2O+O2;平衡(或调节)装置内气压;(2)向H2SO3中通入O2,H2SO3被氧化成酸性更强的H2SO4,但图2中pH变化不明显,这既与O2的氧化能力有关,又与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有关。注入H2O2溶液后,pH值明显降低,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O2强。故填:不易溶于水;强;(3)SO2与碳酸钙和O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适当增加石灰石的用量和将石灰石和原煤粉碎并混合均匀能提高脱硫效率。故填:2CaCO3+2SO2+O2==2CaSO4+2CO2;BD;(4)设3m3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股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的质量为;50.4mg/m3>35mg/m3,不符合排放标准;若装置F中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