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
计「篇一」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习目标:
1、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
养。
学习重点、难点: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目标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伴随音乐讲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了挽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2、自由讨论:她的付出值得吗?(要求:用简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揭示目标
1、学会本文生字:携沐缅庸厢聊萎
2、理解词语:赫赫战功无足轻重千古美谈贤哲全神贯注缅怀默
默无闻节衣缩食
3、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4、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5、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
养。
二、自学指导
1、查参考书学会本文生字:携沐缅庸厢聊萎
2、借助注释和参考书理解词语:赫赫战功无足轻重千古美谈贤哲全
神贯注缅怀默默无闻节衣缩食
3、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4、理清思路: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5、第5段中少女的“动人光彩”体现在何处?
6、由人及己,畅谈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如何使自己的灵魂高贵?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内容认真自学,教师巡视鼓励O
四、自学检测
1、指名注音
芦苇(lu)平庸(yOng)赫赫(h省)携(xi。
嘈杂(cdo)沐浴(mtiyti)缅怀(mian)萎缩(w3i)
2、指名解词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3、分别由各小组汇报3-6题
五、课堂答疑,教师点拨
3、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法指导: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
4、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一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节):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
生活。
第三部分(第4、5节):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
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节):表达期望一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
5、少女的“动人光彩”体现在何处?
表现在她在“闹哄哄”“嘈杂”的车厢中那么专心地学习。
6、由人及己,畅谈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如何去做?
(坚守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丰富的精神
追求等)
六、当堂训练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
【教学札记】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
计「篇二」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的灵魂在于高贵
一、导语
1、安徒生有一篇童话非常出名,而且让人常读常新,以至于丹麦的首都一哪
儿?(插入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使其注意力集中)一哥本哈根都有这篇童话主
人公的雕像。它就是《海的女儿》。那个坚强的小美人鱼宁愿放弃几百年的寿命,
宁愿承受每走一步都钻心痛的折磨,也要得到人类的一个灵魂。据她奶奶说,人类
的寿命虽短暂,但人类的灵魂却能引领人类进入不灭的天堂。人类的灵魂到底可
贵、珍贵、高贵在哪里呢?相信学了我国当代学者周国平的文章后同学们会有所了
解。
2、不过,请同学们先不忙去了解周国平的想法,我先来了解同学们的想法。
人的灵魂有高贵、平庸乃至卑鄙之分,那你认为人的灵魂高贵在哪里?
答:有爱心、富有牺牲精神、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诚实守信等等
3、题目中的“高贵”能否换成“高尚”?
“高尚”往往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形容灵魂通常用“高贵”。
二、拎清观点并理清思路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这个论点的?
(1)、题目点出来的。所以议论文,有时题目就点出了论点。
第一小节中的有关语句。
(2)、引用名言,并在分析名言过后得出本文的论点。这是什么论证方法?引
证。
(3)、背诵这句名言并讲解。
人是脆弱的,任何一场疾病或一场意外都可夺去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曳的柔
弱的芦苇,但人又是不可战胜的,是无比坚强的,因为他会思想。
2、周国平认为人高贵的灵魂体现在哪里?
(1)①找出有关语句,总结得出“爱自由的思想”。
②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点?例证,举了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的例子。
③这些优秀人物把思想的权利看作生命的价值,他们为了思想的自由,不屈
从于权势,更无惧于死亡。你能举出其他的人物或名言吗?
如为了言论思想的自由而被权势处死的苏格拉底;为了真理甘受火刑的布鲁
诺;法国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等。
(2)①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
②用什么论证方法?同样是例证,举了王尔德的例子。
③介绍王尔德其人和犹太人教育子女要爱书爱知识的故事。
④你所拥有的房子车子钱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你很容易因为某种缘故而丧失它
们,唯有你学到的知识和从中养成的思想是永远属于你的,只要你不愿意,任何人
都夺走不了。所以明智的人,高贵的人应该养成以求知识为荣的意识,要珍惜内在
的精神财富。
(3)①有着纯正的追求。
②用的什么论证方法?也是例证,所以全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就是例证。举了少
女专心读书和青年画家参看名画展览的例子。
③前面举的都是名人的例子,这儿却举了普通人的例子,能否去掉或换成名人
的‘例子?
不行。那些都是名人的事例,没有普遍意义。有这两个事例说明普通的人也能
拥有高贵的灵魂,使论述更严密准确。
④“动人的光彩”指什么?在大多数人都追求物质生活的社会中,能坚守内心
对精神的追求,不被外界诱惑,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如,当一个班大多数同
学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学习是得过且过,但却有一个或几个同学内心清楚自己
想要什么,不顾周围环境的影响,依然能不放松自己的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
后认真学习,那我们就说,这个同学的灵魂是高贵的。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地追求
属于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不要把大好的青春时光白白地耗费掉。
背诵这句话。
3、最后一小节能否去掉?
揭示了一个十分普遍也十分严重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为了物质享受
而放弃自己灵魂的追求,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精神空虚,迷失自己。这一
节从反面再次强调了人要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让自己的灵魂高贵。
4、区别这几句话中“灵魂”的含义(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清楚本文所论的“灵
魂”的含义):
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自由独立的思想②他的灵魂深处有一丝忏
悔:心灵③他是这个组织的灵魂人物:指这个组织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
人物④他的灵魂已飞升天堂了:宗教迷信中指离开人的躯体而独立存
在的非物质的东西。
5、课后请模仿周国平分角度来论述的方法,同样以《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
题目写一篇练笔。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
计「篇三」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有力的说理方法;
2.掌握文章观点和材料的同一;
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
2、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合作应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课文
2、对于难点“灵魂”含义的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
从文章中提炼有关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四、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由两个问题引起学生对自我的关照并调动其固有思想观念:你觉得你自己是高
贵的人吗?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好,下面我们来
学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学完之后你再来看你有没有新的‘答案。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贝
jiancao杂mu浴
热chen
赫赫()战功缅()怀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贤哲缅怀赫赫无足轻重
3.请把你对本文作者的了解写下来并介绍给其他同学。
学习与探究
、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预习成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1)文章提出怎样的观点?(2)理出文章的思路。
2、学生讨论交流:
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一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
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
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一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
力的?
2、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
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
章的说服力。
(三)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
“高尚”,好吗?
2、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得学生理解“动
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
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四)总结:文章运用举例,引用等说理方法,说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
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训练巩固
说说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高贵”的含义。
拓展延伸
人生如瓶
(1)“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体的空瓶。”这是俄国文学批评家皮萨列夫的
一句名言。细细品味,此话看似波澜不惊,却寓意深远,振聋发耳贵。
(2)人生就如一只空瓶,但不可随意向里面注入任何液体。
(3)如果它装满了卑劣和庸俗,就绝然装不进伟大和崇高;一旦被虚伪和凶
残所占据,纯真和善良便无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了博爱和热情
(4)今天,我们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我们的生活一天
好过一天,但我们的神经依然绷得紧紧的,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没有一天感到轻
松、感到欢乐。这是为什么?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一则故事。
(5)一个自以为对禅理很精通的和尚,一直没有开悟,便向一位大师诉说自
己的苦恼。大师对他的讲述毫不在意,只是一个劲儿地为他沏茶。杯子已经满了,
但大师还在不停地倒茶,水从杯子里流出来,淌到桌子上,淌到求教的和尚身上,
大师好像没有看见,还是不停地为他倒着茶。
(6)“大师,茶水已经满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和尚说。
(7)大师面无表情地说:“哦,倒空你的杯子,不就能继续装了吗?”
(8)是的,我们的人生之瓶里,装满着欲望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操劳,当然无
法容纳安宁与祥和;塞满了无穷无尽的浮躁与烦恼,宁静与欢愉当然被驱逐得无影
无踪。
(9)一个想献身于人类公益事业的人,他必将无暇顾及自己物质上的私利。
(10)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新婚燕尔,搬进了五层楼上
的三间小屋,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
(11)后来,客人来了,看见只有两把椅子而没有他的坐处,只好快走。正如
居里夫人后来所说:“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宁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正因为他们远离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才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辉的顶
点。
(12)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潜心学
问,心无旁鹫,矢志不渝。
(13)钱钟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人,他一生只钟情于书,博闻强识,学贯中
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但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华区五年级数学试卷
- 二年数学听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听课评课记录(2课时)
-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含答案)-
- 经济学答辩报告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简历写作技巧
-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解直角三角形》听评课记录5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8课百家争鸣》(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度减肥产品进口与分销合同
- 周口2024年河南周口市公安机关招聘辅警45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头面部穴位按摩》课件
- 2024美团简化版商家合作合同标准文本一
- 2025年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 课件 1 休闲食品生产与职业生活
- 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 十大护理安全隐患
- 2025年新生儿黄疸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广东大湾区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5年四川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11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题申报书:数智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实践路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