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4 科学探究40题-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必杀200题(苏州专用)(原卷版)_第1页
专练04 科学探究40题-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必杀200题(苏州专用)(原卷版)_第2页
专练04 科学探究40题-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必杀200题(苏州专用)(原卷版)_第3页
专练04 科学探究40题-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必杀200题(苏州专用)(原卷版)_第4页
专练04 科学探究40题-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必杀200题(苏州专用)(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200题专练04科学探究40题1.为探究某块状固体的成分,小华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推理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①中有气泡产生,可推断固体中肯定含有碳酸盐B.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可推断固体中不含可溶性碱性物质C.由实验③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推断固体中含有蛋白质D.由实验②中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④中试液变红色,可推断固体灼烧后生成新物质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①稀盐酸、铝、铜、银②硫酸铜溶液、铝、银③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④硫酸铝溶液、铜、银⑤硝酸银溶液、铝、铜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④3.实验探究铁锈蚀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实验装置序号其他试剂100s时O2的含量①干燥剂21%②10滴水15%③10滴水和1.0g食盐8%A.②③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锈蚀 B.①②证明水对铁锈蚀有影响C.②③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 D.①②③证明炭粉对铁锈蚀有影响4.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Ca(OH)2+2HCl==CaCl2+2H2O5.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2)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6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2CO3·3H2O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____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______溶液中含有H2O2。该操作中H2O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__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Na2CO3【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7.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学习交流】(1)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____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_____色。(2)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拓展探究】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废液中没有AgNO3实验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反思评价】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所得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拓展应用】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8.某兴趣小组探究与稀盐酸的反应。(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猜想Ⅰ:Mg猜想Ⅱ:Mg(OH)Cl猜想Ⅲ:Mg(OH)2【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___(填名称)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猜想Ⅰ不成立实验2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滤纸条变红猜想Ⅱ____实验3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变色硅胶_____猜想Ⅲ成立【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1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___________性,生成HC1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9.果蔬洗盐既能去除水果和蔬菜表面的农药,又能杀菌、去小虫,近几年比较流行。某品牌果蔬洗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小敏取用时不小心将其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发现火焰呈黄色,这引起了小敏探究其成分的兴趣。【查阅资料】①钠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黄色。②农药大多数呈酸性。【提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二:碳酸氢钠;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小敏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①取一定量果蔬洗盐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有___②将①加热后残留固体全部溶于水,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分别测量①和②产生沉淀质量①中产生沉淀2.5g,②中产生沉淀质量大于2.5g该品牌果蔬洗盐中含碳酸钠【继续探究】小敏想到妈妈以前常用食盐水洗水果,猜想该品牌果蔬洗盐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钠。她向其水溶液中加入______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氯化钠。【拓展延伸】该品牌果蔬洗盐不可直接食用,使用后,要用清水冲洗。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完成“探究某种盐的性质”实验,填写下表。试管序号甲乙丙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红色溶液白色沉淀无色气体实验结论该盐是(选填“NaCl”“Na2CO3”“Na2SO4”),其水溶液呈____性。实验解释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计算全班同学完成试管乙实验,共消耗质量分数为10.4%的BaCl2溶液50g,实验后最多收集到______g白色沉淀。(2)处理“CO2的实验室制取与检验”实验废液。全班同学完成该实验共产生1000g含HCl废液(固体已除,大理石中杂质未参加反应),不能直接排放。【实验方案】先测定废液中HCl的质量分数,再用熟石灰处理废液至中性。【实验操作】①称量NaOH固体,溶解,配制30g5%的NaOH溶液。②取100mL小烧杯,倒入20g废液样品,插入pH计测定溶液的pH,向废液样品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③投入g熟石灰处理剩余废液(写出计算过程)。【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也可以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直接加热废液除去杂质HCl,并得到CaCl2。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11.某同学想知道某一瓶放置一段时间的漂白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查阅资料】=1\*GB3①制取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的原理:;=2\*GB3②在空气中NaClO易发生反应:,HClO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且HClO含量越高,漂白效果越好;HClO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3\*GB3③Ca(ClO)2易溶于水。【提出问题】放置一段时间的漂白液是否变质?【提出猜想】猜想1:未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ClO;猜想2:部分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ClO、Na2CO3;猜想3:全部变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NaCl、Na2CO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GB3①取适量该溶液于烧杯中,放入有色布条______猜想3不成立=2\*GB3②另取适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_成立写出实验操作ⅱ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拓展应用】由资料和如图可知,需控制pH约为______时(填整数),漂白液具有最佳漂白能力。12.化学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某探究实验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1)写出锌粉与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探究蓝色滤液的成分【提出问题】蓝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Zn(NO3)2;猜想二:Zn(NO3)2和Cu(NO3)2;猜想三:___________。上述猜想中,该小组有同学直接判断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实验设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猜想,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相关化学方程式取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①______②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③__________【结论分析】猜想三成立,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13.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老师安排同学们开展系列实验探究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小明做完铝条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将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以下简称:待测溶液)倒入有水的废液缸中时,发现有白色沉淀析出的“异常现象”。小明设计实验开展了如下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取一滴管未倒完的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依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像牛奶一样)。【提出问题】待测溶液注入水中为什么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查阅资料】(1)AlCl3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Al(OH)3而产生白色沉淀;(2)CuCl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易溶于一定浓度的KCl、NaCl等含C1-的溶液中;CuCl中Cu的化合价为_____。【提出猜想】猜想Ⅰ:白色沉淀是Al(OH)3;猜想Ⅱ:白色沉淀是CuCl;猜想Ⅲ:白色沉淀是A1(OH)3和CuCl的混合物。【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一滴管待测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中无明显实验现象猜想正确②取约2mL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插入足量洁净的A1条,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③取一滴管实验②后的溶液,将其注入盛有约三分之二试管体积的水中无明显实验现象【结论与反思】(1)上述实验表明,Al和CuCl2溶液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反应生成CuCl,第二步CuCl继续和Al反应生成Cu。请分别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步:___________,第二步:___________。(2)待测溶液中含有大量CuCl,为什么它没有以白色沉淀的形式存在?请说明原因:______。(3)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启示与拓展】通过对Al和CuC12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少的传统认识远没有做到细致入微,特别是当观察到有红色固体析出,于是就贸然断定这个反应是个简单的、一步完成的置换反应。实际上还要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经过无数次实验证明,有些化学反应看似一步完成,实际上是分步进行的。请根据你所学知识,任举一例反应可能分步进行的实例:___________。14.小英设计了探究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将SO2通入质量分数为1.7%的AgNO3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混合物。【查阅资料】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Ag2SO3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提出问题】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仅有Ag2SO4猜想二:仅有Ag2SO3猜想三:___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成立【实验结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酸和沉淀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拓展延伸】①另取溶液A,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因是。②向盛有少量AgN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Na2SO3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是。15.小明在冬天输液时发现护士在输液管上加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护士告诉他这是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可以消除药液温度与体温的差异。加热棒里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科学研究小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发现:一次性输液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是还原性铁粉、炭粉和氯化钠等物质。该加热棒内是否真的含有这几种物质呢?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1)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氯化钠①将加热棒内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②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填写正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证明滤液中含有Cl﹣。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滤液中还含有Na+,从而确定含有氯化钠。(2)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铁粉小明用磁铁靠近滤渣,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但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也有可能是四氧化三铁。小明通过如图装置探究黑色物质是否含有四氧化三铁,该物质鉴定的原理是:Fe3O4+4H2高温3Fe+4H2O。当观察到这一现象时,排除了四氧化三铁存在的可能性。小英同学认为这还不能确定铁粉的存在,因为除了四氧化三铁外,钴粉、镍粉也是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研究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被吸引的黑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2+转化为Fe3+),然后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溶液中有Fe2+,得出加热棒中含有铁粉这一结论。(3)探究加热棒内是否含有炭粉点燃不能被吸引的黑色粉末,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加热棒内含有炭粉这一结论。请写出此操作过程中确认炭粉存在的化学方程式:、。综合上述实验,小明验证了加热棒内的主要成分。加热棒为什么能够起到加热作用呢?小明还将进一步探究。16.过氧化氢性质不稳定,易被某些含铜化合物催化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铜混合产生气体的过程如下:【查阅资料】=1\*GB3①过氧化铜(CuO2)为黄褐色固体;=2\*GB3②H2O2+Cu(OH)2==CuO2+2H2O。【实验过程】步骤一:制备氢氧化铜向盛有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步骤二:氢氧化铜与过氧化氢混合向蓝色沉淀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直至过量,发现蓝色沉淀变为黄褐色沉淀,随后黄褐色沉淀迅速变为黑色沉淀,产生气泡且越来越快,最终试管中得到黑色沉淀。分析实验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1)Cu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请写出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验证该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使用进行检验。【提出问题】气泡越来越快的原因是什么?【作出猜想】(2)小组成员作出如下猜想:猜想Ⅰ:Cu(OH)2作为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O2;猜想Ⅱ:CuO2作为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O2;猜想Ⅲ:______(填化学式)作为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O2。【验证猜想】①某同学立即否定猜想Ⅰ、Ⅱ,理由是。②简述验证猜想Ⅲ正确的实验方案。【反思拓展】黄褐色沉淀遇到过氧化氢迅速变为黑色沉淀并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17.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性质二:NaHCO3+HCl═NaCl+H2O+CO2↑(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_____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2)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______(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序号反应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01010101010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100.0101.1102.2103.3104.4105.0(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18.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后,对金属钠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硏究主题:钠与水反应、钠在空气中燃烧及其产物的性质研究。相关信息:①钠贮存在煤油中②2Na2O2+2CO2==2Na2CO3++O2③2Na2O2+2H2O==4NaOH++O2↑④BaCl2溶液pH=7(1)实验一: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把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表面的外皮)投入烧杯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且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呈红色。①从实验现象可知,钠的物理性质有:A.固体;B.硬度小;C.密度比水小;D.___________②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某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无其它现象),所得溶液中溶质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则滴加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2)实验二:另取一小块钠(如实验一处理)放在石棉网上灼烧,金属钠燃烧并产生黄色火焰,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将淡黄色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段时间后变为白色粉末。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白色粉末可能是:Ⅰ.NaOH;Ⅱ.Na2CO3;Ⅲ.___________。为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白色粉末是Na2CO3②静止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少量_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19.某校化学实验室一瓶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取样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烧杯壁发热________(2)将(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________溶液变红。有Ca(OH)2(3)取(2)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________有CaCO3【反思评价】(4)经过讨论,发现通过(2)不能得到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5)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应用交流】(6)生石灰要___________保存。【拓展延伸】(7)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bc段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20.某实验小组验证:“Fe+Ag2SO4=FeSO4+2Ag”反应并进行如下探究,已知银粉为黑色,22℃时Ag2SO4的溶解度为0.8g。①22℃时,向盛有硫酸银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静置,观察到溶液变为黄色并逐渐加深。②静置3小时后观察,烧杯底部仍有黑色粉末,溶液黄色几乎消失。③用pH试纸检测Ag2SO4、FeSO4溶液,测得pH均小于7。回答下列问题:(1)22℃时,硫酸银饱和溶液显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2)取步骤①上层的黄色溶液少许滴加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3)某同学由步骤②中“仍有黑色粉末”得出Fe比Ag活泼的结论。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思维不严密,因为黑色粉末不一定含Ag,还可能是______,需要进一步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该实验方案是:取黑色粉末少许___________。(补充完设计方案)(4)仍有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离子。小组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物,可产生Fe3+;b.空气中的O2能与Fe2+反应,可产生Fe3+;c.溶液中存在______离子能与Fe2+反应,可产生Fe3+。请设计实验证明假设a、b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方案是:向过量的铁粉中加入FeSO4溶液,振荡静置,观察到___________时即可证明。21.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II:___________。猜想III:部分变质。【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1)小军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III成立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_______产生(2)小慧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III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变成蓝色【反思与评价】(3)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拓展实验】(4)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测溶液的pHb.滴加MgSO4溶液c.通入CO2d.滴加稀盐酸(5)若要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中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化学兴趣小组认为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实验室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小组同学对吸收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CO2与NaOH溶液反应会生成Na2CO3,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会继续反应生成NaHCO3。(2)NaHCO3溶液呈弱碱性,一般不与CaCl2溶液反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3)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Na2CO3猜想②Na2CO3猜想③Na2CO3、NaHCO3猜想④NaHCO3【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____不成立步骤二:另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_____气泡产生(填“有”或“无”)猜想③不成立步骤三:另取步骤二的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试液变红猜想_____成立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思与交流】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导致生成物的种类不同。23.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除去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可能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将该粗盐配成溶液,并对粗盐溶液进行探究和除杂。(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______。【探究过程】(2)步骤1: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______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aCO3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______。【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反思交流】(4)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5)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______(填序号)。A.Na2CO3溶液、BaCl2溶液B.稀盐酸、BaCl2溶液C.NaOH溶液、NaCO3溶液24.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提出问题】如何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实验探究】(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条曲线。实验1:50mL稀盐酸与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实验2:50mL稀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b);实验3:50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c)。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2、实验3的目的是。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交流与反思】(3)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实验。25.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表达交流Ⅱ】(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足量的方法是。(3)溶液M呈__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反思总结】(1)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26.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p≈0.09g/L。【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一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______二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三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______【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祥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200400515x525(1)上表中的数据x=______。(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______mL。【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1=______。【反思评价】(1)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______→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2。(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表达交流】ω1和ω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27.石灰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为研究石灰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如下探究。Ⅰ.石灰石分解的探究取三块形状大小相近的石灰石(长宽厚约为),一块不加热,另两块分别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的火焰上加热2min(假设杂质加热时不发生变化)。探究过程如图所示,实验现象见表1。表1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组别实验实验条件试管B中的现象甲未加热无明显现象乙酒精灯加热呈浅红色丙酒精喷灯加热呈红色(1)通过甲、乙,丙三组对比实验,得出影响石灰石分解的因素是_______。(2)丙组实验加热石灰石时,在火焰上方倒扣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实验能否推断石灰石煅烧产生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3)丙组实验中,向试管B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红色恰好褪去,轻轻晃动试管,溶液自下而上又变为红色。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4)为检验丙组实验中的石灰石部分分解,设计实验:取研细后的粉末少许于试管中,_______(补充完整实验方案)。Ⅱ.石灰石煅烧温度的探究【查阅资料】生石灰质量的优劣常采用“活性度”来衡量。“活性度”的测定方法:取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指定浓度的盐酸中和,记录所消耗盐酸的体积数(单位为mL),消耗盐酸的体积数越大,“活性度”越高。某研究小组在电炉内煅烧石灰石样品,并测定煅烧产物(CaO)的活性度,数据见表2。表2不同条件下煅烧产物的活性度(mL)煅烧温度活性度煅烧时间1050℃1100℃1150℃1200℃1250℃1300℃12min79083686880845441216min79385687184555653020min795863873864617623(5)石灰石煅烧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100~1200℃的证据是。Ⅲ.石灰石用途的探究(6)石灰石是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石灰石能除去铁矿石中的SiO2,同时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生铁的产率。分析加入石灰石能提高生铁产率的原因:。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硫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金属铝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1)实验时观察到稀硫酸与A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则A物质是______。(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一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的情况见图二、图三、则B溶液是______溶液,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

(3)该化学兴趣小组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提出问题】②号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硫酸猜想三:______【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用试管取适量②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加入一种试剂后,根据产生的现象推断出了②号试管中溶质的成分,该试剂是______。【质疑反思】甲同学认为猜想三不能成立,因为①②号试管中溶液混合后烧杯中没有蓝色沉淀生成。乙同学则认为猜想三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是。2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未知浓度的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将制得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①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②AgCl为白色且难溶于水的固体③CO2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④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Na2CO3==2NaHCO3⑤CO2不与AgNO3溶液反应【作出猜想】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甲同学的猜想: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乙同学的猜想: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杂质。【实验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B试管中是AgNO3溶液,C试管中是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后通入气体X。①盛有AgNO3溶液的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②若A、B、C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______则甲、乙同学的猜想都正确。【实验反思】要除去上述CO2中的气体杂质,可以将气体通入到______(填字母)中。A.NaOH溶液B.Na2CO3溶液C.饱和NaHCO3溶液3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瓶标签受损、久置的某溶液,受损标签如下图所示。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与假设】老师提示:原溶液只可能是下列三种溶液中的一种;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硫酸钠溶液【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均呈中性。【实验探究一】同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同学相互评价甲溶液变红猜想①成立乙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乙产生气泡猜想②成立丙同学认为:猜想①的溶液久置可能变质,加足量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实验探究二】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结果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振荡______猜想①正确,且已部分变质。步骤二完毕后,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的溶质有______种(填数字)步骤二: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_溶液变红【交流与讨论】大家认为该实验方案仍然存在缺陷,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完全变质,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实验反思】(1)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防止变质,该药品必须要______保存。(2)倾倒液体试剂,要注意标签。31.某实验室的老师准备实验药品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未盖瓶塞。对于该固体是否变质,老师让三位同学通过实验来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猜想与假设】猜想I: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II: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猜想III: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固体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分成三份,三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李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Ⅰ成立小王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Ⅰ成立小陈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_______猜想Ⅲ成立【分析讨论】①小王和小陈认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小李的结论不正确。②经过讨论他们认为通过小王的实验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不含Na2CO3,原因是_______。【得出结论】综合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可以得出猜想_______成立;实验结束后大家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内观察到废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为了不污染环境,他们向废液缸里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酚酞除外)种类最多时,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反思与拓展】(1)大家一致认为实验室的NaOH必须密封保存。(2)已知:①Na2CO3+CO2+H2O=2NaHCO3②NaHCO3+NaOH=Na2CO3+H2O如果向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_____种情况(不考虑CO2和H2CO3作溶质)。32.碳酸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适量碳酸钠溶液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试管编号1234加入试剂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______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小组同学将试管3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提出问题】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______;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活动探究】①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原因是。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猜想____成立乙: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______【反思与评价】①碳酸钠溶液呈______性,可以和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发生反应。②要验证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还应考虑。3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干电池内含有的物质及电能的产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一:小吴按图所示连接装置,观察到锌片溶解,碳棒上有气泡放出,同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电能。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二:同学们初步了解电能产生的原理后,小周剥开一节干电池,发现除锌皮、碳棒外,还有黑色固体A。【提出问题】黑色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黑色固体A可能是炭黑、铁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或二氧化锰等物质。【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有磁性:二氧化锰不溶于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探究实验】小周向装有黑色固体A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渣B和滤液C.取滤渣B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将干燥的滤渣B与磁铁接触没有物质被磁铁吸引分可判断B中一定不含____(2)取少量滤渣B干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a.溶液无色b.仍有黑色不溶物由现象可列断B中一定不含____(3)另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a.有大量气泡放出b.______。可判断B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同学们认为,滤渣B中还可能含有______(填物质名称)。实验三:【查阅资料】干电池中还含有氯化铵;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探究实验】小诗取滤液C进行以下实验:(1)测得滤液C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存在大量的H+,解释了干电池的锌皮被腐蚀和产生电能的原因。(2)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______浓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滤液C中含有铵盐。(3)为证明滤液C中含有氯离子,请补充完整小诗同学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知识拓展】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Cl2)和含锰元素的盐(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4.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说明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验证,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①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全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②Na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实验探究一】步骤1:打开活塞,让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气体。步骤2: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问题讨论】(1)为获得纯净的CO2,可利用装置B除去CO2中混有的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2)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______。【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猜想四:氢氧化钠。(3)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实验探究二】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如下: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_____。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反思与评价】(4)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5)请将方案2结论补充完整:______。(填化学式)(6)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7)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______成立。(8)请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5.小茗同学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来参与她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1)甲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当小茗同学观察到试管中出现______的现象时,得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乙试管中两种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2)实验结束后,小若同学将三支试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废液缸中液体始终呈红色,为了得出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小茗同学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废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酚酞除外)【进行猜想】猜想一:NaC1、NaOH、BaCl2;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______。【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小茗同学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一成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充分反应。______猜想一成立【反思拓展】废液缸中的白色沉淀成分是______(写出化学式)。3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写一条)。【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1)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______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的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______(2)乙同学设计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______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