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佛教文化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假如偏堕于文字或意义一边,对闻思修行有哪些影响?请说说你自己的体会。2.佛教里‘恶魔’是谁?法力如何?3.佛说不修习三十七道品怎么样?4.有客问西洋各国人民多信基督教,杀生特重,而亚洲各国多信奉佛教,尤其我国对于杀戒是为一般佛徒所遵奉,杀戳当较西洋各国为少,何以我国近百年来刀兵不息,此于因果报应将作何解?西洋文明而我国偏多魔劫何以故?5.若好好在四念处方面下功夫,会如何呢?6.有人说:“红教重修持,黄教重教理研究。”这话对吗?7.四双八辈的差异是怎么来的?8.则见某大德一文,内有‘世尊夜睹明星成道’云云。请开示其经典之根据及来历?9.证初果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0.什么叫作“分别心”?11.定力和观察力是什么关系?12.看到有些待宰的众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做?13.喜欢的境界,生贪心是黏着,那么不喜欢的境界是什么?14.佛陀、阿罗汉讲经说法的原则是什么?15.“修行开悟”的特征是看到“奇异的光”和听到“特殊的声音”吗?16.佛徒食前合十恭敬当作何观想?17.根据《俱舍论》和《毗奈耶经》的观点,业因果有哪四种分类?请举例说明。18.“一切是考验,看尔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练。”出自()。A、圣严法师B、净空法师C、宣化上人D、星云大师19.释迦牟尼佛在《趣入慈氏经》中讲过哪四种难得?这些是“偶尔”获得的吗?你是怎样认为的?20.有人说:“即身成佛并非密法独擅之旨,乃《法华》、《华严》等经中要义”,是这样吗?21.同事中有讥谤者,有名不呼,故意呼末学‘阿弥陀佛’!对方不信佛而呼末学为佛,使其种下佛因是善,奈凡夫身业障重,哪堪对方称呼‘阿弥陀佛’,似此后学有过否?22.什么叫苦边?什么叫众生?23.南无阿弥陀佛来历,为何要向西方极乐世界之居士,只念阿弥陀佛而不念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西方教主,为何不念,由于愚读者才疏学浅,不能写出好文章,请谅解。24.证果的次第是怎么来的?2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A、三种菩萨道B、万德庄严C、无上正等正觉26.佛法无边,何以不能胜魔?又何以不能使人人信佛?使世界无战争惨剧?27.没有得到传承能否修上师供仪?要将谁观想成上师?未接受过相应的灌顶,是否不能观想自己化成本尊?而只能观想本尊在自己前面?28.实相念佛的要点是什么?29.有些人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遭到别人的轻辱诽谤,就不愿意再发心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劝他?30.什么是自卑?什么是我慢?31.兜率净土与西方净土有何区别?32.对发了世俗菩提心的人,生一刹那恶念也会一大劫堕地狱,那我们该怎么做才不致于堕落呢?33.宗教都是唯心主义吗?34.如何理解“观自在”?35.什么样的行为是邪淫?它依靠何种非理作意而产生?应该怎么样对治?36.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其内容如何?37.三世尊两傍立者护法神,在杂志上看到韦关二神,韦是韦护,关不知哪尊神?38.论中说怨敌与天灾对我们的损害相同,但怨敌有故意害我们的心态,天灾却没有,所以二者并不相同。对此你如何破斥?39.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须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方得降生,此年数由何时起算?40.若谓:“讥毁将使他人对我生厌恶心,所以我对讥毁者生嗔。”你如何驳斥?41.人的身体内有不少细虫附生于体内生存,那一个人就好比一个小世界了。假使一个人死了,就等于灭了一个小世界么?这样一个人死了,那就不是单单一个中阴身升沈在这虚空?祈示!42.简述魏晋佛教的特点。43.每个人死后都要经历中阴吗?你相信中阴的存在吗?为什么?44.佛教教义异于其它宗教的特质是()A、和平B、持戒C、缘起。45.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靠什么成佛?46.佛以慈悲摄化群迷,故有诸法,若迷归悟,即无一法可说,不过是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否?47.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的心境是怎样的?48.有的法师说:“杀蚊虫不算杀生。”这话符合佛法吗?49.为什么从果地起修容易形成狂禅?50.学过佛和没学佛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一般会有什么不同?51.“万法唯心”这种观点能说得通吗?52.梁实秋先生曾云:‘由于他们(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的参禅修教,福慧双修,我不怀疑他们有此生此世证无生法忍的可能,但是离开此生此世之后,是否即能往生净土,我很怀疑。这净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写过的天堂一样,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心里’。这段话,受业赞同‘净土存在心里’,因‘万法心造。’净土真存在西方极乐世界否?此境存乃是假相,而非实体?有人云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此乃佛说,佛说岂可骗人?此说是信仰者之言,不信者当然勿多言。然何以见得真有?若真有,即‘存在心里’。受业谬论多矣。恳请开示。53.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54.怎样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55.我们是在家混杂之家庭,如何解脱杂烦与无明?56.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人身为何这样宝贵,若能生到天堂,一切苦恼,减去了大半,要想念佛求生西方,不是几千万倍的容易吗?何以天福享尽,反而堕落呢?57.怎样从有为法切入无为法呢?58.怎么能够超越二元对立呢?59.何谓随喜功德?()A、顺从众生的心意,为众生服务B、见到众生做善事,内心感到欢喜C、以许多珍贵的物品供养佛陀和十方菩萨。60.念经的时候打钟鼓,这是什么表示?什么意思?61.修禅定的目的是什么?62.关公,他也未曾证何果位,何封他为护法神?63.观十二因缘而(1)悟道者,称为()A、缘觉B、声闻C、菩萨之义64.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有正知正念?65.众生皆有神识,其大小是一样否?有变化否?牛身大识当该大,蚁身小识当该小,若牛转生变蚁,蚁转生变牛,识一定有增减,才讲的通。66.佛教初学课本注解杨仁山居士著述地狱在两极,在我们南阎浮提地球否?67.根据楼宇烈教授所讲,能辨别外在世界的形象、颜色、声音的功能叫()。A、色B、受C、想D、识68.佛教婚姻制度如何?可否与异教结婚?69.为什么说这个世间是个互动的因缘网?70.扫地扫尘埃,净心超三界,守口摄意身莫犯?71.遇到逆境,凡夫与解脱者有何区别?72.弥勒菩萨尚未成佛(因为‘他’还要听释迦说法),为什么就知道要继释迦后到此世界立教说法?73.究竟何法是成佛之法?74.本愿经说南方清洁之地,作其龛室及回首向南而不说向东、西、北,意思如何?75.兹阅课诵主白水文有句云:‘水不洗水,妙契法身;尘不洗尘,返作自己,蠲除器界,荡涤坛场’诸语,不知作何解?又向水作语,不知何意?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万法因缘生,佛菩萨度世亦不离此一原则,证之释尊弟子俱成阿罗汉而那位只会念扫帚一字之某尊者便知佛之缘行法力无边。今届末法,众生求度岂不难之又难?末法时期有无佛菩萨慈悲众生,另弘法门广度众生?2.最好、最省力的练习寻、伺的方法是什么?3.什么叫做内收?闻法和修行时若内收,会有什么样的过患?4.为什么佛说“无常即苦”(“无常”导致苦)?5.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出自()A、法华经B、华严经C、阿弥陀经。6.()是指忍受诸侮辱恼害而无恚恨也。A、忍辱B、宽容C、大度7.怎样依靠思维后世的痛苦,来断除我们相续中的懒惰?8.凡夫被业牵引流转,故有六道轮回,菩萨被悲心牵引流转,悲心所到处,就是菩萨所到之处,如悲心驱使你到地狱去度生,你就情不能自己的,非去地狱度生不可。否则,你将感到自心有所不安,菩萨有隔阴之迷,以何法保持来生再修行乎,抑或再变成凡夫,若然入六道轮回乎?9.发菩提心与建寺院、开法会、救济灾民比起来,哪个利益更大?为什么?10.在成就、庄严净土方面,显密有什么异同?11.佛教中将六根与六尘称之为()。A、三十六处B、十二处C、三十六界D、十二界12.人类有哪三大根本苦?请一一解释其定义。若要遣除这三苦,需要依靠什么方法?13.什么叫身内身,身外身?14.佛、菩萨、神明有什么差别?15.十善业当中比例占最多的是(),故不可不慎。A、身业B、口业C、意业16.中阴身是否肉眼可以看见?17.修四念处的目的是什么?18.为什么说与凡夫愚者交往时,对他们没有利益,对我们也没有利益?19.人天果报以()为主。A、布施、持戒、忍辱B、布施、持戒、爱语C、布施、持戒、修定20.“放舍”助缘有哪几种分类?其主要差别是什么?这样做有何必要?21.佛陀十号之一的两足尊,其含义是指()A、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具足。B、佛陀的两只脚最为尊贵。C、佛陀擅长飞毛腿,走路没有人能赶得上,所以称为两足尊D、佛陀的神足通能刹那万里,来去无影无踪,一切菩萨罗汉所不能及,因此称为两足尊。22.证到初果有什么好处?23.眼根在什么情况下能看到实相呢?24.收皈依弟子和收学生(指在家学佛者言)有何不同?25.修密法需要受持哪些戒?26.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为什么菩提心如此重要?请从教证、举例、比喻、推理等方面具体阐述。27.有些人不愿到山林里去修行,主要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断除?28.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29.佛陀说苦海是可以出离的,而出离苦海的道是什么?30.佛力六神通是否真实?现今有如此高僧否?而科学上其所以然又如何解释?有专门书籍否?与禅理有何关系?31.世间英雄与出世间英雄有什么差别?哪个才是真正的英雄?为什么?32.禅宗之见性成佛,密宗之当生成佛,此佛与释迦弥陀是异是同?后学以为就愿行圆满上区别,佛是有等级的。然则禅密诸大德,以为然否?又不立文字的心法名曰禅宗,似乎有点勉强,不如‘教外别传’圆融,心法岂是靠修习能成?33.近来不慧发心素食,减恶向善,今已素食将近半载余,精神如往,但体力大减,身体虚弱,不知是否素食所致?34.七觉支中哪些是冷药?哪些是热药?哪种药可以通用?35.莲宗自初祖远公大师起至印公大师圆寂列至十三祖止计有十三位。其‘禅’‘密’两宗祖师,截至现在止计有几位?36.忏悔的前行、正行、后行是什么?平时你忏悔时做到了吗?37.现在有些说法是:不用辛辛苦苦修五加行,只要交钱或放生等就可以代替。对此你如何看待?38.怨敌用兵器打我们时,为什么不能完全怪他,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你觉得这种说法合理吗?39.在家信教的男信众被称为()。A、沙弥B、沙弥尼C、优婆塞D、优婆夷40.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如何圆满初中后三种心态?请举例说明。41.我们为什么要有正确的闻思?42.四大圣地包括哪些?顶礼此处的功德有多大?43.请以教证说明,为什么临终时随念佛陀非常重要?除此以外,还可以随念哪些对境?44.既然‘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则何有智愚之分,悟迷之别?45.怎样理解“自净其意”?46.“密法”和“密宗气功”是一回事吗?47.什么是真正走在八正道上?48.看一个人是否在修行、有什么检验标准?49.在某刊物上看见,行者早晚课时,先向佛菩萨问讯,不知应用何种词句问讯?请为举例,俾照行。50.什么是法身、报身、应化身?51.如何理解“民俗佛教”的内涵?52.晚近学佛四众,凡皈依一师,必蒙赐一法号,且该号例含字派,原来字派,乃世俗之宗谱耳,昔释尊众弟子如‘憍陈如’‘摩诃迦叶’‘须跋陀罗’等,均照其原有姓名,并未赐有字派法号也,佛法东来之始,僧伽仍沿俗姓名,后或只依师姓,晋代道安法师,倡导废俗姓氏,从释尊姓释,及汉译阿含经后,以经中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等句,遂普遍确定废弃原姓名矣。当时非但未有字派,而师弟之间,法号亦有袭一字者,如高峰与中峰,是其例也。赵宋以后,字派大兴,出家二众,亦未例外,是则出家后,俗姓已除,重立新谱,不免随俗合流,欲门户派系而不日深,奚可得哉!是否属于无明陋习,应否根本革除?53.知见和如实见有什么区别?54.敝人认为在地狱受苦应当已够了,比如一件杀人未遂案,杀人者,如已被法律处以应得之刑罚,被害者当不必再因不甘心而寻仇报复,如再寻仇报复法律亦可予被害者适当之处罚,同理,我听闻‘佛’及‘菩萨’皆有神通,难道他们不能阻挡及处罚寻仇报复者(他们的法力可比为世间之法律),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什么不在狱中受尽应得之刑就完毕了?55.怎样用“至人只是常、返璞归真”来解释苏轼“庐山烟雨”这个偈子?56.一个佛化的家庭是怎样的形态的?并请举一个实例?57.欲行菩萨道,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A、发菩提心B、不放逸C、禅定58.什么叫“如实观”?59.对上师顶礼是合理的,但对上师的住房、狗、牦牛顶礼,这种行为是否颠倒?请谈谈你的想法。60.我们做某一件事情时,如果经论中没有明确规定可不可以做,那该如何取舍?61.若要构成杀生的罪业,必须圆满哪些支分?有些法师说:“自己以前所造的罪业,以后不能再去回忆,否则,想一次就又造一次业。”这种说法合理吗?请说说你的看法。62.我以为宇宙有自然律,姑名为自然律,这自然律包括宇宙的发生,万物的生灭,乃至佛的不生不灭,都是宇宙自然律所使然。宇宙的含义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万物的含义是有情众生及无情器世界?63.真正忏悔,真正回馈世间应如何呢?64.苦是永恒不变的法印吗?65.西藏僧人学经大概情况是怎样的?66.佛陀的侍者()A、迦叶B、阿难C、目犍连。67.是否一切鬼神皆有五通。若然因何不能自度或度他,而要法师(超度)呢?68.简述末法意识及其影响。69.夫妻之间的痛苦是怎样产生的?70.为什么造善业会得到快乐、造恶业会感受痛苦?71.请大致说明,佛陀与天神具体有哪些差别?通过二者对比,可得出什么结论?这对你有何启示?72.常闻定业不可解,然则杀人者人定杀之,佛法所讲念佛,可以消灾免难,亦可离苦得乐,甚至解脱证果,那么杀人的罪业,消到什么地方呢?73.如何理解“一切行灭”?74.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A、女居士和男居士B、男居士和女居士C、出家男众和出家女众D、老人和年青人75.《生经》中,佛陀开示弟子阿难:「已求归依,以()为证,归命()。」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如果偏堕于文字而重意义,自相续无法得到真正受益。尤其是当今学术界的人,研究佛法往往偏重于空性、大悲的文字表面,却不知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倘若一味地执著,则无法领悟究竟所指。但同样,如果偏堕意义不重视文字也不行,龙猛菩萨在《中论》中说过:“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胜义空性需要依世俗名言而证得,若不依世俗名言,则不能证得甚深空性,从而无法得到涅槃。 我们作为佛教徒,必须要做到不堕两边,把文字与意义结合起来。其实这两者牵涉到闻思和修行:闻思的过程中,文字不可缺少;修行的过程中,意义不得不关注。2.参考答案:欲界自在天,有魔曰波旬,专破佛法,然邪不侵正,终归失败。3.参考答案: 不可能解脱!三十七道品是佛法的基础,没有基础而追求顿悟,谈空说玄,只是自欺欺人。4.参考答案:东西两处杀生之种类繁简,与数量之多寡,未有精确调查,不能遽云谁多谁少。中国虽连年刀兵,大战皆发自欧洲,然小战亦时有见闻,究竟何地死伤最多,亦须合观比较。中国兵劫因之遇难者,戒杀者与好杀者;数位有统计否?以上问题,如不清楚,自难与以论断。纵如所问估计,尚应知者‘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四义,又当知轮回酬因,既不定在一趣,亦不定拘一方也。5.参考答案: 一是七年下来,一定会证到两种果位,不是四果也至少证到三果; 二是七个月内,一定会证到两种果位,不是四果也至少证到三果; 三是七天七夜,必定证到两种果位,不是四果也至少证到三果; 四是一天一夜,修一天就会有一天的脱胎换骨,一天的功效就会产生出来。 佛陀很少立这么明确的保证,因为佛陀确信这是一条非常安全又快速通达涅槃解脱的修行之路,这是一种背书,也是一种保证,因此希望大家好好下功夫。6.参考答案: 所谓“红教重修持”,言下之意是说“红教不重视教理学习”;所谓“黄教重教理研究”,其言下之意是说“黄教不重视修持”。这种说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以理管事,以事证理。任何一种高层次的修持,都不能不以掌握相应的高深理论来进行指导;同样,一个重视研究、掌握高深教理的教派,也不可能不懂得解行并重的道理和学习教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要知道正确的修持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高深的理论,必然伴随着相应的高层次修持。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辩证道理。 实际上,宁玛派真正的大德高僧都是解深道高的善知识,宁玛的大圆满、车确、托嘎的修证离不开教理正见的指导;同理,格鲁派不但在经典教理的研究上独占鳌头,在密法的修持方面也是博采众长,荟萃精华。如此说,只能说是未涉足深海的人,不知海底有宝藏罢了!7.参考答案: 差异在于观察、体证“三法印、四圣谛”的深浅度和断习气的多或少。8.参考答案:此事见于‘普曜经’。谨以数语贡献左右。佛学之道,有精持戒律,有依法修持,有求解教义,有专讲考据,此虽皆重要,初学者必有择而入。持律者‘戒’也,修法者‘定’也,解义者‘慧’也,考据在其末,今不先求本,纵得末亦无益也。9.参考答案: 证初果之前,一定要有慈悲心,没有大慈大悲的柔软心,是无法证到初果的。10.参考答案: “分别心”就是通过语言符号和抽象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活动。 这种智力活动的特征是抽象性和主客观的分离性。因为人脑中形成的概念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不固定的,比如经常见到的亲人——母亲,眼睛一闭,脑子里想的形象仍然是模糊的。这是思维的特点,不可能像照相那样清晰和用眼睛直观那样具有真实性和清晰度。人的分别思维始终是不清楚的、抽象的,而且和客观是分离的。11.参考答案: 定力就是止,定力和观察力成正比,定力深,观察力也深。最理想的定力是觉、观、喜、乐、一心的初禅,这样的止观双运可以开智慧。12.参考答案: 如果有能力的话,哪怕救一个生命,功德也是无量的。但若实在无能无力,在其耳边无条件地念一些宝髻如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佛号,对此众生也必定有利益。13.参考答案: 对不喜欢的境界生瞋心,也是黏着。正确的方法是对好与坏的境界不迎不拒,走在中道上。14.参考答案: 原则有三个: 一是所讲的必定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且任何时空都是可以验证的; 二是所讲的对众生可乐、有所益助的; 三是所讲必须是本身亲自体证的,尽知的。15.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对佛法一窍不通的说法,是对“开悟”一词概念的严重歪曲。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所谓的“开悟”,指的均是修禅修慧,达到分别心熄灭,无分别真智突然生出的开悟。见性是指在定中见到万物的理谛“空性”,犹如虚空,在经论中说“定中所见如虚空(无色无相),定后所见如幻相(色相如幻化,无真实感)。”所以在开悟见性的境界中,无任何色相,也无任何视觉和听觉分别意识活动。 光和声音无论是一般的或特殊的,都属于色蕴。声色是分别意识的感知对象,属世俗谛范围,绝非超世见性智慧的感知认识对象,这是佛教理论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开悟”是佛教独有的术语,在佛教经论中,只有上面所说的一种解释,没有其他的解释。把开悟和视听觉神通混为一谈,正说明连基本的佛教常识都不懂。16.参考答案:尽虚空俱是三宝,遍法界无量众生,作如是观,如是供养。17.参考答案: 1)“作而积累业”,这种业是做也做了,积也积了,就像故意杀害众生、邪淫、偷盗等; 2)“作而不积业”,虽然你是造了,但实际上没有积业,就像无意中踩死小虫等; 3)“积而不作业”,虽然你没有亲自做,但在阿赖耶上已经积了业,譬如自己很想杀生或者偷盗,有了这种发心,但由于某种原因,后来没有做成; 4)“未作未积”,这个业你既没有造,也没有积,就像走路、睡觉等无记业。18.参考答案:C19.参考答案: “获得人身极为难得,值遇佛法极为难得,对佛教生起信心极为难得,自相续生起菩提心极为难得。”这并不是偶尔获得,而是自己千百万劫积累的善根成熟所致。因为“诸法因缘生,缘去法还灭”,世间上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因缘,绝非偶然现象。这种微妙因果关系我们凡夫虽然无法现量见到,但以因明来推测,也能得出此道理。20.参考答案:在显宗大乘经典中,佛地不可思议功德讲得很多,但具体的严密的修证方法却讲得不多,所以成佛只有宏观上的理论,缺乏微观上的指导细则,这种情况对显宗来说是需要揭开的秘密。密宗恰巧在这一方面起到了填空补缺的作用,密宗的殊胜就殊胜在这些方面。“相互对比”是两种事物在同一标准下的优劣对比,有些人只看到下部密学说,未见无上密高超密理,妄断《华严》缘起,远胜密法,只能证明其孤陋寡闻,不知《华严》天外更有“密法”无量世界。换句话说,既然佛祖在显宗经典中将法性妙理已解释清楚,为什么又重开密法一门?经典物理未揭开之密,量子物理进一步展示,是符合逻辑的发展规律的,那些死抱着“经典物理”不放的人,不理解、不接受量子物理这一反常规的新理论并不足为奇。既没有研究过无上密原理,也不了解密法“即身成佛”的特殊含义,就说无上密即身成佛不是密法独有,就连显教中的《华严》也有,是对显密教证体系认识不够的体现。21.参考答案:动机在彼,非我妄赞,此无过之理由一。彼非以此号为尊,乃是轻薄讪笑之举,加诸我身,是戏谑,非虚荣,此无过之理由二。且我修净,要在以心作佛,自性本是弥陀,彼以此呼,作警觉观,亦未始于我无益也。22.参考答案: 苦边:就是苦海的边,苦海是有边的。我们一般说苦海无边,是因为你不了解出世间法,不了解解脱道,在茫茫苦海里,当然不知道苦海的边在哪里?因此你要到达苦海的边,只要你按照解脱道去实修实证,就能出离苦海。 众生:对身心内外所有一切境界,于色染着缠绵,就叫众生。23.参考答案:此乃佛中之大宗派,亦有专门经典,历代缁素,奇才饱学,毕生钻研,尚未敢言穷其究竟,三藏万卷,多涉此事。如以三言五语奉答,等于不说,说亦多资误会,致招谤法之过。先生倘愿多知其概,可请阿弥陀经读之,后再讨论,方有可说处,否则徒启纷争,成为戏论。按今问西方,即是误解,应知先生居之屏东西界,即曰西方,台湾之西,亦曰西方,大陆之西,东半球之西,如是类推,皆假曰西。先明乎此,再知方虽假定,而弥陀之西方,经中自行有其范畴也。24.参考答案: 是根据对“三法印”体悟的深浅度,而划分出初果到四果的次第。体悟浅证初果,体悟深证三果到四果。25.参考答案:C26.参考答案: 此问须分三节答覆: 一、佛力并无不能胜魔之说,不过后来学人道力未充,有不能胜魔者,自系志愿薄弱所致,实非佛法无灵。 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俱有不可思议之力量;心迷即是众生,心悟即是佛陀,迷悟全由自己,不过先觉者,悲悯未觉者,而有其觉悟之责;其觉彼之法,只有言语文字,三藏经典。众生为无始无明(内有痴慢疑三病)障蔽,不肯研求,所以不信;彼心又非石块席片,佛焉能代为转移,代为折卷。 三、世界战争系人心贪嗔痴所致,即因不信佛法使然。佛如医王,本可治此狂疾,而病者不肯服药,自必病势增剧,既不服医生之药,反责医生无用,安有此理?27.参考答案: 严格来说,必须要有无上密灌顶才可以真正观修上师供,如果没有灌顶或者传承也可以念诵仪轨,在寺院中一般没有传承的人都直接观想宗喀巴大师就可以。观想的方位按照仪轨所要求,在面前或者顶上。28.参考答案: 不著相,念自性。内照念头起处,不跟它跑即名念实相佛。29.参考答案: 引用比喻劝说他:比如太阳在普照大地的时候,虽然盲人看不见,群山中有个别地方照不到,但太阳不会因此而干脆不来人间,不管怎么样,它都会平等地普照大地。同样,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虽有野蛮众生对他毁谤、造违缘,并做各种各样的邪行,但发心强烈的菩萨不应退失信心,因个别人的不良行为而放弃利益众生。否则,这不是大乘的行为。30.参考答案: 自卑:因为不了解真理实相,然后划地自限地把自己矮化。 我慢:因为看不到众生都是平等的,然后狂傲自大。31.参考答案: 是一样的。兜率净土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净土。释迦佛是从兜率天下降的,将来弥勒佛也要从兜率天下降,而且将来的佛都要从兜率天下降。我们这个劫是贤劫,有千尊佛出世。释迦佛是第四尊佛,还有九百九十六尊佛出世。一切佛都从兜率内院下降。所以许多禅宗大祖师都是上升兜率内院去。西方、东方都不出我们本性之外,西方的净土和兜率净土无二无别。32.参考答案: 对严厉的对境生恶念有严重的果报,但如果对他生信心、生清净的欢喜心,这个功德完全超越了前者的果报。所以,我们应尽量减少对众生生恶念的时间,经常对众生观清净心、生欢喜心,就像印光大师那样,视一切众生为佛菩萨,自己一人唯是凡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末论人非。33.参考答案: “宗教”一词包括的内涵极广,是包括信仰在内的观念形态和人类文化现象,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和不受宗教影响的民族文化。人类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探本寻源,也和宗教有着直接关系。“宗教是艺术之源”,“宗教是哲学之母”,这两句话是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结论。对这样一种内涵十分广阔的人类意识形态文化,扣上一顶简单的,只适用于哲学分类的名词——唯心主义的帽子,不但是一种简单粗浅的作风,也是一个无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学性概括。凡思想方法严谨的学者对这类十分复杂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会作出简单轻率的评判。 对其他宗教是不是唯心主义,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姑且不论。就拿佛教来说,内容包罗万象,有的问题可以用哲学思想来衡量,有的问题不能用哲学思想衡量,如佛教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来衡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来衡量其优劣。我记得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概念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说仅仅适用于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时候,不能乱套、乱用。 就佛教的哲学思想而论,就有毗婆沙、经部、唯识、中观四个不同的派别。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根本标志——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哪个是第一性的主张来衡量,除了持“三界唯识,万法唯心”观点的法相唯识宗一派可以划入唯心论范畴之中以外,其余小乘毗婆沙、经部、大乘中观宗都无法划入唯心论范畴。因为这三派都承认独立于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并认为心因境生,无境心不生。“境”指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心”指主观意识。中观论将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视为相对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对立,互为依存,有则俱有,空则俱空的对立统一体。怎能把佛教简单地划入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呢? 符合客观实际的说法应该是,佛教哲学中既有唯心论成分,也有唯物论和辩证法成分,不考虑这种实际情况,一口咬定是“唯心主义”是站不住脚的。34.参考答案: 不要界定在人相上,“观自在”就是你要观察到很自在,到哪里都能够见到法,而且能够进入如实观,如果真正能够处处见法,你当下就是观自在菩萨。这是要讲你,不是讲别人。35.参考答案: 1)男人自己出精、与他人的妻子或已付钱的女人作不净行,都属于这个范畴。而且,就算对象是自己的妻子,但若在白天、受斋戒日、生病期间、妊娠期间、忧愁所逼、月经期间、生产未恢复、三宝所依之处等进行交欢,这些也都属于邪淫。另外,邪淫还包括对直系亲属、未成年少女行淫,或者在口、肛门等非处行淫,或者与旁生、尸体等行淫。 2)颠倒地把别人的身体执为清净、实有、常有。 3)若能忙念善法的功德和力量,这种贪欲便可以遣除。《大智度论》也说:“诸欲难放舍,何以能远之?若能乐善法,此欲自然息。”种种五欲对境难以舍弃,用什么方法才能远离呢?如果你喜欢善法,喜欢诸佛菩萨、高僧大德观察烦恼本体的善妙教言,并依之而修行,欲火自然就会熄灭。 修行的最关键的,就是经常观察自心。无论你生起贪心、嗔心等不净的念头,首先应该辨别出,这些在名言中是善是恶。如果是恶,就要以上师的教言、佛菩萨的窍诀加以对治,这样一来,自相续即清净无垢,并渐渐认识到以烦恼为主的万法的实相。36.参考答案:此系修菩萨行,次第证果之阶段,再加入等觉妙觉,共为五十二种,等妙即是补处佛,此五十二级,各有名字,亦可略解,然亦繁矣。若问内容,能言者仅是耳。若夫修证向果入住出等之法,非片言之事也。37.参考答案:韦乃韦陀菩萨,关为汉代讳羽字云长者,即世人所称之关圣帝君也。韦护系封神演义小说之影射,不可语从。38.参考答案: 怨敌害你实际上也不是故意的,他是在因缘催动下不得不做,这完全是因缘的产物,和无情法一样。所谓的怨敌,也只不过是内心烦恼所控制的工具,如果没有烦恼的指使,并没有自主伤人的能力;而烦恼也只是因缘的产物,如幻如梦,根本没有独立自主的自性,在这一连串的因缘所生法中,该嗔恨的对境根本就不可找到。 当别人辱骂我们时,可以这样去观察,使自己直接感到伤害的是恶语;恶语的来源是口腔声带等发音器官;而操纵这些器官的是心识;他的心识又是谁操纵的呢?烦恼,烦恼出于何处呢?烦恼出于如幻如梦的缘起。这一串因缘中,应该嗔恨谁,不能昏官断案,不问青红皂白,胡乱责怪。而我们由长期的错误串习,放过了无情法的语言,只是盲目地抓住一个模糊而笼统的有情法——“人”。如果去分析“人”,他也只是由地水火风无情法与心识而组成,而心识也只是缘起幻化法,根本找不到一个有能动作用的本体。39.参考答案:由释迦佛涅槃后起算。40.参考答案: 讥毁固然可导致他人对你不喜,然而他人对你讨厌,对你的现生、后世不会有任何毁损。 如果自己修行很圆满,无论别人对自己怎样不欢喜,生厌憎心,对今生是不会有损害的,后世也不会因之受损而得到恶报,既然是对自己的今生后世都无损害,那就毫无必要去对讥毁生嗔心。41.参考答案:世界既坏既空,寄于世界之动物,自然连带毁坏,而又入轮回矣。42.参考答案: 魏晋佛教总体的特点是有人称之为格义佛教时期,另外还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分述如下: 1、用格义的方法解释佛经,所谓“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代表人物是法雅。慧远也经常用庄子的词解说佛经,谓之“连类”。这种方法不能正确理解佛经中的思想。 2、以僧肇为代表的中国僧人能正确理解佛教“空”的思想。 3、的宗教体制上,佛教寺院作这一种民间组织,在中国生下根来。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套僧官制度来管理佛教。43.参考答案: 除造五无间罪的众生死后不经中阴直接堕入地狱外,其余的众生都需要经历中阴。 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他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在不同的经典中,如显宗的《阿含经》、《地藏本愿经》,密宗的《中阴解脱法门》、《中阴窍诀》,佛陀将中阴境界描述得非常清楚。44.参考答案:C45.参考答案: 修四念处,断诸结,得解脱。46.参考答案:诸上善人,既明‘但尽凡情别无圣解’,自当知众虽在迷,佛亦无法,佛若有法,则是圣解矣。不过契理契机,有不尽之善巧方便而已。47.参考答案: 一个真正修行解脱道的人,他绝对不是消极悲观,他是积极乐观,把生命的边际效用都发挥出来,然后默默去做,默默去回馈世间。他不争名,不求功,不图利,他随顺缘起,接受每一个当下,当下因缘怎么样,就好好扮演当下的角色,把生命的意义全然发挥出来。48.参考答案: 蚊蝇蛆虫蚂蚁,均属含识类微细生命,既然是含识类,杀害就犯杀生之罪,怎能以其微小而排除在含识之外? 佛律杀生之罪分轻重,杀智性高、爱生意识强、死的痛苦重、体格大的有情罪过大;杀智性和爱生意识弱、死的痛苦小、体格小的罪过小。 由于人的智性最高,爱生意识强烈,死的恐惧和痛苦深重,体格大,而且人身极难得,所以杀人罪最重,其次是牛马大象和大型的兽类、鱼类,再次是小动物、鸟类、虾类,又次一等是蚊蝇、蛆虫、蚂蚁和微生物类。 从人到微细生物,按智性和体格大小,分杀生的罪过轻重。杀牛羊的罪和杀蚊蝇之罪,虽罪有轻重,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因此,绝不能以罪小而忽略,更不能视为无罪。 佛家律制,比丘出门行乞须持锡杖。锡杖的造形象征法理,杖头系十二个铁环,象征十二分教。持锡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走时响环当当作响,以响声驱散脚下的虫蚁,使其免遭踩踏。 春夏秋季,僧房点灯照明,规定要罩纱罩;饮生水,要经纱布过滤。这都是为了防止蚊蝇、蛆虫受害。 虽然这些是小事,但从这类小事上充分体现了佛教的平等慈悲性。49.参考答案: 是用我慢在断慢,是用头脑在理解“无我”,而没有深入体证“无我”,结果我慢越修越大,导致狂妄。50.参考答案: 我们佛教徒死也是快乐的,活也是快乐的,怎样都能随缘而转。但世间人完全不同,他们一定要活下去,一听到死亡的消息就非常恐怖、非常伤心,而佛教徒早就有准备了,有些修行比较好的,可能已经准备二三十年了,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平时做的准备马上就能用得上。所以,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学佛和不学佛有很大的差别,世间上的博士、博士后平时讲得天花乱坠,但死亡落到头上时,惊慌失措、恐惧万分,而有些不认识字的老太太、老爷爷,平时特别虔诚地一心念佛,在死亡来临时,他们对往生充满了信心。51.参考答案: “三界唯心”是佛陀在《入楞伽经》中说的一句话。但对这句佛语的解释中观论师和唯识论师有很大的分歧。中观家认为这句佛语是权变之说“不了义”,唯识家认为是究竟“了义”。 中观家为什么认为这句佛语是不了义呢?因为按了义角度解释,就要犯否定客观外境存在,堕入外道数论派“神我”说的邪见,但佛是遍知者,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因此,佛说这句话是针对外道造物主创世说的一种权变之说。佛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界并非神造,而是心造。”“心造”就是“业造”,因为无心不会有业,业是虚妄意识操纵下的善恶和中性行为。 唯识家认为,“三界唯心”这句话是究竟了义,并非权宜之说不了义。以佛陀的这句话为根据,建立了“境空识有”的唯识观。 对“三界唯识”这句佛语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此语,认为这句话是“业创世”说的同义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器世界和众生都是众生共同和各自的业力形成的,业是无明心支配下的行为,从业的发生根源上说主体是心,故说“三界唯心”。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解释,并不排除与意识相对的客观存在。 另一种是从存在本质的角度上解释此语,认为“三界”的本质是观念性的存在,没有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 前一种解释出于中观派,后一种解释出于唯识派。但对观念性存在中的“观念”,究竟是指集体观念还是个体观念呢?从经典唯识派的意向来看,是指众生的个体观念。例如在《菩提心疏》中说:“虽然是一物,各见所不同,甲见为美色,乙见却相反。” 对同一事物,美丑各见不同的事实,是唯识派否定客观存在的主要论据。众生各见不同,也说明了唯识的“识”,指的是众生个体的识,个体的观念,并非集体的“共识”和“共同观念”。 若承认众生“共识”和“共同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对同一对象美丑所见各不相同的情况,若众生有“共识”,对同一事物,大家所见相同,也就无法否定客观存在,因而,唯识说也就难以成立。 但从承认客观存在的中观派看来,没有个体意识为基础的所谓“集体意识”、“共同意识”是不存在的,把一切存在说成是个体意识的反映和个体的观念性存在也是与理相悖。 不妨举个例子,例如说外境客观存在仅仅是一个个体的人的意识外观,或者观念性存在的话,那么,某甲未出生前和某甲死后,某甲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山河国土等是否存在呢?若存在,怎能说是某甲的“意识外现”或者某甲的观念性存在呢?如果说不存在,就等于说某甲死亡的同时,整个世界也毁灭了。这符合事实吗?难道某甲未出生之前,某甲的父母亲也不存在吗?如果说,众生的意识是同一个意识,某甲、某乙个体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共同”观念世界的存在的话,也避免不了更大的违背事实的过错。 假若众生是“同一个意识”的话,一人快乐,就该大家感到快乐,一人觉悟成佛,就该一切众生同时成佛,一人有杀人之心,众生都有了杀人之心。这符合实际情况吗? 现在有些讲唯识的人说什么“三界充满了我们的心”,“除了我们的心,什么也不存在”。这种说法离经典唯识论的观点更远,和外道数论派的“神我观”走到了一起。我们称这种唯识观为“庸俗的唯识观”。因为,经典唯识论在唯识观的解说上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思辨理论,有它解释得通的理由,但现在的庸俗唯识观就连自己也不能自圆其说,与经典唯识论更不可同日而语。52.参考答案:梁先生怀疑净土存在,如存在即是在心。学者研究,在不得其要之时,不妨怀疑。其言在心,足见正在确定中,而未得结果。而吾弟云‘万法心造’,即是为‘存在’作承认。此语乃古今贤哲共说,不能更易。但又提出‘假相’‘实体’等问题,是于‘实相’之理,尚未彻知,而与净土之理,亦有隔阂,故不敢有肯定之辞。兹为释之:‘实相’之旨,为‘无相无不相’,即心经所云之‘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义,而净土之存在与否可依经解决矣。西方净土有四相,曰‘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后一为‘实体’,前三为‘妙相’,四实为一,盖修证所现,深浅不同耳。再者‘存在心里’一语,说亦不错,惟心在何处,心是何物其量之大小,恐梁先生与弟,尚皆不知,假能先读‘楞严经’一遍,‘存在心里’一语,方不致误解也。53.参考答案: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统完整精密的知识理论基础上的理性信仰,对佛教的起信、入道、证果,不能靠神灵的启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几条咒语和盲修瞎练的幻觉,而要靠系统正确严密的教理和修证理论的指导。因此,无论是藏传佛教或汉传佛教,无论是密宗还是禅宗,只要是佛教,正确的入手处,理所当然是拜师,学习掌握系统的教理,按闻思修程序进行。由于这个原因,《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开卷第一章就是“亲近善知识”。 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师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模式:寻师求法——艰苦修持——获得成就——收徒传法、著书立说。 也许有人会说:禅宗不立文字,不主张经教,怎能说所有的佛教都从拜师学习教理入手呢?我认为这是对正宗禅门教理的严重歪曲,否则,六祖《坛经》中的“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忏悔品•第六》)这段话如何解释?既然“不立文字”,《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既然不需要经教,数万言《坛经》讲的不是经教又是什么呢?54.参考答案:由众生共同福德所形成的四大洲、须弥山、天界、铁围山等外器世界,虽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存留的时间长达数劫,但它们也是有为法,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最终必将因七火一水而毁一旦。诚如《四法宝鬘论》所言:“此等一切外器世间界,七火一水风吹离散时,发尖稍许残存亦无有,尽皆空空如也若太虚。”55.参考答案:希圣希贤,成佛作祖,乃人人应为之事,绝不分出家在家,佛有四众弟子,皆能证果,是其明证。不过在家者世务繁杂,较难清净耳。然果能善巧方便,运用得宜,犹之火中种莲,火中尚能生植,如遇池塘,当益繁茂矣。反之,植水中者,遇火或萎,虽各有其难易,惟有志者,无不竟成也。56.参考答案:天上乐多苦少,正不易修,乐多则贪著不舍,苦少则道心不生。试看人世,膏梁之家,有几个人觉悟生死无常,生发道心?差不多但知朝欢暮乐,过一天算一天,短短一星半点的小富贵,尚且迷住,何况天上大乐乎?奉劝居士:天上却去不得!却去不得!57.参考答案: 最初还要透过认真闻思,然后实际慢慢去做、去调整、去切磋,掌握到什么叫无为法,但是无为绝不是消极悲观的什么都不做,认为这样就是无为、无修、无证、无所得,那是自欺欺人。因此你要慢慢去体会,就像说要走在中道上,你要先经历过很多的错误,两边的碰撞,慢慢的调整,最后才会真正走在中道上。所以要由有为切入无为,仍然要从有为世界里慢慢地碰撞,慢慢的调整,到最后才会真正体会到。58.参考答案: 要慢慢去认清实相,然后能够包容一切,超越二元对立。尤其在历缘对境时,把过去不喜欢的人、事、物、也能够以平等心来尊重之,因为唯有你能包容一切,二元对立的界线才会消失。只要你有对立,内心就会拉扯,就会忐忑不安,那个苦就会存在。59.参考答案:B60.参考答案:梵音呗唱闻之令人生肃穆之心,再配以钟鼓,益发深省,此亦声音佛事也。且多人唱念,亦必有乐器为之音节,言不致杂乱无次。61.参考答案: 让心静下来,成为一面明镜,然后进入止观双运,照见到真理实相和十个结缚。62.参考答案:公曾受智者大师之戒,故后人尊之,非封也。然各有各之因缘,事已千年,其神识如何修,如何证,我辈凡夫不知矣。63.参考答案:A64.参考答案: 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经常用智慧来观察三门行持善法。以前高僧大德们常将自心比喻成马,正念喻为拴马之索,正知喻为马的主人,经常看护马。 因为正知正念是修行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有了正知,才会时时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是否如法,只要发现有不如法的地方,正念重新将心系于善法上。如此修学,则相续不会被烦恼染污,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人。65.参考答案:识依于心,犹波依于水,水之宽狭,即是波之宽狭,心之大小,即是识之大小。试问居士七尺之躯,心只七尺乎?经云‘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心既如此之大,渺小七尺,何以包容在内,又不闻‘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之经文乎?请于此经文求悟,则牛蚁神识大小即自解矣。66.参考答案: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一切皆是名相,唯心所现,自作自缚,是真实说。既现大洲山海,便有地狱天堂,本无定处,随处而现,义奥理微,凡不易知,必说方便一处,求易通俗。既无方所,任说一处,即为某处,理事始臻无碍。如是自当依照圣量,信其所言,若必辩东辩西,便是痴人说梦矣,古德解世界安立,皆此原则。杨老居士,所指两极,即南阎浮提即此地球。67.参考答案:D68.参考答案:婚姻并无限制,若与外教结婚,只恐信仰不同,家庭失和而已。69.参考答案: 从缘起法来说是有因有缘有世间,这个世界是法界众生生命的共同体,是彼此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并非是孤立的个别现象。所以不要以为修行是个人的事情,你真正能够净化自己,自然无形中就会有一种祥和,慈悲的念波,回向给整个世间的。如果我们起瞋心,一样会把瞋恨与不平回向周遭的。所以说这个世间是一个互动的因缘网。70.参考答案:此之句文,第一是喻,第二是说修功,乃言扫尘则地净,断无明则出世间矣。三句是说‘身三、口四、意三’十种善业耳。71.参考答案: 遇到同样的逆境考验,凡夫是心慌意乱,身苦心也苦。解脱者是内心平静,身苦不能免,但内心却安详不受影响。凡夫用我慢、我欲在与无常法则抗争,解脱者了知无常法则,然后全然接受。当下接受,境界就会穿流而过。72.参考答案:此世尊之悬记,载诸经典,据圣言量而言,非随便云云。73.参考答案: 从总的方面来说,一切佛法都是成佛之法。但有些是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主要法,有些是从属法;有些是快速成就法,有些是常速成就法。 要想成佛,掌握成佛的方法,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佛”。简单地说,“佛”是心续消除烦恼所知二障,达到彻底纯净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法身。法身如太阳的光明本质,报身如太阳的本体,化身如普照的阳光。三身合称色法二身。二身的成因是智德两种资粮:色身的因缘是福德资粮,法身的因缘是智慧资粮,二资粮缺一也成不了佛。福德资粮指的是大悲心引起的菩提发心和舍戒忍等般若大行;智慧资粮是悟缘起性空,修二无智。 简而言之,真正成佛之道只有两条,即菩提心和二无智慧,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能成佛,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不了佛。 《文殊亲教》中说:“成佛之道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只有三条,即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智慧。”这三条是全部佛法的精华。想成佛就要修这三根本道。离开这三根本道,再好的法也成不了佛。74.参考答案:茫茫虚空,实无四方上下,为便于言说,假名方向。经指一方,不过使人心定一处,于佛菩萨,即有感应,按理法身遍虚空,论事须依教奉行。如君之问,则无事不有疑者,古人曾说,此是戏论。设推广之,极乐世界为何指西,琉璃世界为何说东,岂非皆有问题。75.参考答案:诸物污垢,水能洗之,然水本净,非用水洗而净,故曰‘水不洗水’。水譬本性,性即法身,法身本净,非修而成,故曰‘妙契法身。’尘本幻境,迷心似染,而尘幻境,非尘染成,故曰‘尘不染尘。’凡夫不识自心,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曰‘返作自己。’此为净坛一种洒水仪式,愿洒水后,一切清净,妄相大者,器世界为最,以水涤后,妄境皆空,故曰‘蠲除器界。’主旨为使道场清净,故仗此法水,方得成就,故曰‘荡涤坛场’云云。附注一:以上虽已粗解,想非初机所能明了,问必须答而已,实则初学之人,于此非所急要。虽出课诵本中,亦非日常课诵,尤其在家白衣,用处甚少。附注二:其余问题,语意欠明,恕不能答。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古德云,正法时期戒成就,像法时期禅成就,末法时期净成就。佛菩萨有感必应,随时现身,度化众生,但我辈障重,虽遇错过,是可悲耳,净土法门,名曰门余大道,即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之另一法门,何必他求!2.参考答案: 出入息法和动中禅,这两个配合起来,对练习寻、伺相当好,相当容易。静的时候观呼吸,十分钟、二十分钟都可以。动的时候,用动中禅,身心和一,觉知当下的各种动作。每天练上十次八次,工作、生活、修行三不误。如此,修行会变得轻松愉快,没有压力和烦躁,不出三个月就可见成效。3.参考答案: (1)内收: 闻法和修行时不能过于内收,有些人专注得有点过头,抓住一个法义就非要把它弄懂或修成,比如修风脉明点时,心一直耽著耽著……以至于身体不适,心也不适,最后出现种种违缘。如果在闻法时仅仅专注佛法的个别词义,则只能记住一个道理,而无法记住所有道理,这就如同马熊挖雪猪子(旱獭)一样得此失彼,不可能有了知一切的时候。 (2)在受持佛法的时候,倘若心思过于内收,便会记一个忘一个,无法将所有内容融会贯通,还会出现昏昏沉沉、恹恹欲睡等弊端。4.参考答案: 并不是无常等于苦,因为众生不了解大自然的无常法印,于是对抗无常,怕无常,希望恒常——人永远不老、不死,所以便一直在抓常。抓的背后就是在对抗无常法则,但又对抗不过,所以产生苦。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 应从三方面进行思维: 1)临死时所受的畏惧,犹如挣扎待宰的活鱼,那宿罪引来地狱众苦,其难忍的怖畏痛苦更就不用说了。 2)好比为沸水烫着的时候,细皮嫩肉的婴儿一定会疼痛至极,那么已造下热地狱之罪者,为何还敢如此逍遥度日呢? 3)不肯精进修习却希冀得到安乐成就;娇弱不能忍苦,造罪却频繁不休;明知老死将至,仍如天人一样放逸度日,这种人后世一定会饱受痛苦的折磨。8.参考答案:菩萨品位甚多,有迷不迷,不迷者无论矣,迷者但有其愿,遇缘则觉,不失继续重修之机。愿力之大,不可思议,历代祖师,多是乘愿人也。若往地狱,须量自己修功,是否能在地狱同事,是否苦中尚能自在度他?倘心有余而力不足,等于不谙泅水,入海拯溺,两败无益。9.参考答案: 发菩提心的利益更大。因为发菩提心的对境是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时间是轮回未空之际对众生作饶益,以悲心与智慧无有疲厌地救度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痛苦,暂时给予他们身心的安乐,究竟赐予佛果。而建寺院、开法会、救济灾民,若无菩提心的摄持,只是一些表面的形象,所救济的也只是少数众生,时间最多是一生一世,给予众生的只是暂时的利益,因此二者相比起来,菩提心的利益远远胜过前者。10.参考答案:显宗是从愿心上来修庄严国土的,首先发愿心,经过积德行善,修六度四摄,生在条件好的国土,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素有“三祗修福慧”之说。而密宗的简便快速之法就是观修坛城。观修坛城之法,就是庄严国土之无上方便法门。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 1)变苦:人们现在所拥有的片刻快乐,可谓瞬息万变,转眼就会变成痛苦。苦苦:指前面的痛苦还未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来,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行苦:指变化,只要是变动迁流的事物,即是一种痛苦。 2)应该时常好好思维人间等轮回的痛苦,并通过不断串习,倘若你能从心坎深处认识到“世间一切不离痛苦,没有一个安乐永恒不变”,从而息灭对世间万法的贪著,乃至对整个轮回都生起恐怖心、厌离心,那你的修行肯定会成功。13.参考答案:身内身即佛性,真身。在认识本性后,时时保护它,到六根不为境界所动,清净了,我们的神识就出来了,不必等到死才出来。出来的身叫身外身,即意生身。它还是假身,是第七识。出来后还会有变化。第一次叫三味乐正受意生身,靠打坐的功夫。这时还不能要出就出,要入定才能出,动中出不来。超过五地就能出三个了。到八地以上,就是种类俱足无行作意生身。动植物山河大地一切东西都能变化自在。如不认识本性,纵然出阳神,还是有生死。吕纯阳祖师后来见了黄龙祖师,才完全醒悟说:“自从得见黄龙后,方悔从前枉用功。”道教里有住著,要到最后才能化空,气功更有住著,所以不能了生死。道教、气功是以炼精气神为本,而佛法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精修定慧积累功德而成道。一是有为之体,一是无为之德,故不可同日而语。14.参考答案: 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他觉知三世一切诸法无常,缘起性空;他已,解脱自在,具足福慧,以自证之德,度化一切众生,令离烦恼苦,得涅盘乐。 是指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其修行层次共分为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一但登上妙觉地,也就成就了佛果。就像学生要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的求学阶段,才完成了学业。所以只要发心,以智慧上求菩提,以慈悲下化众生,修波罗蜜行,均可称为菩萨。 是指对民间有特殊贡献的人,往生后人们为其建庙祭祀。如王爷、城隍爷、仙公、妈祖、灶神、文昌帝君、财神爷。甚至对自然界不了解,产生山神、海神、雷神、电神等,不过他们尚存贪欲、瞋恚、善恶等烦恼,因此未能了生脱死,远离轮回之苦,一旦福德享尽,仍会堕入三恶道,非究竟的皈依处。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肉眼不见是其常,多人皆不能睹之也,肉眼能见是其偶,罗两峰恒常见鬼之例也。17.参考答案: 修四念处,培养正知明觉是手段,目的是透过正知明觉,去深观内心所打的种种结。修行境界无论多高,如果没有看到十个结,没有断除,都是世间法。18.参考答案: 对他们无利:因为凡夫愚者刹那之间会成为密友,而不小心得罪了,须臾间又会变成仇敌,对于本应欢喜信受的善行也会生起嗔恚,非常难以取悦。所以,进献忠言时,他们不但要生嗔恨,还会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不听从他们的恶言,便会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对我们无利:凡夫愚者对胜于自己者生嫉妒;对与自己相等者,则争强好胜;对卑微的人又生傲慢;受到称赞会骄矜自满;听到逆耳之言是怒气冲冲。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会有利益呢?与他们亲近交往,必定会导致自己犯下自赞毁他的罪过,并且喜好闲谈世间的无义之事。 总之,和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的修行没有利益可言,我也不能给他们真正的利益。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 放舍分为两种:暂时放舍、彻底放舍。 差别:暂时放舍,是行持善法过程中的放舍;彻底放舍,是圆满一件善法后的放舍。 必要:暂时放舍,可以恢复力量,以圆满完成善法,如果强撑着继续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很低;彻底放舍,在行持其他善法时,将已成功的善法放置一旁,以便轻装上阵,不让它分散牵制自己的力量。21.参考答案:A22.参考答案: 证到初果,就是一个明眼人,知道今后的修行路该怎么走,不会绕圈子,同时也能帮助别人。23.参考答案: 眼根是流动变化的,外面的色尘也是流动变化的,唯有眼根的流动与色尘的流动保持一致,才能看到当下的实相。所以要见法、见到实相,必须活在当下。如果心在想东想西,眼根在飘来飘去,便错过了当下。色尘从未间断,一直在流动变化着,唯有当下才是真实的,错过之后,便是回忆。24.参考答案:佛法僧三宝一体,前已言之,皈依僧时,自必一体皈依,僧是代佛摄受众生者。佛已三德圆满,不生不灭。皈是投托,依是依靠,乃谓众生投靠佛陀,方能了生脱死。除佛法僧,何者堪受众生皈依?此等大事,安可妄为。若夫以佛学教人,收几个学生,此名师生,则不限出家在家,皆可为之也。25.参考答案: 修密法必须受持三种戒,即三皈戒、菩萨戒、密宗戒。 修密法不一定要受沙弥、比丘等僧戒,在家的弟子也可以修。但修密首先必须是皈依三宝的佛门弟子,否则就没有修密的资格。其次,密法的基础和核心是菩提心,若没有利益众生的菩提心,一切密法的成就都无从谈起,所以修密法者必须受持菩萨戒。再次,事部和行部密法,除了菩萨戒没有特殊的密戒,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还要受持五佛戒和十四条毁根戒、八粗堕戒以及胜乐、时轮等特殊禁戒。 密续经中说“持戒是成就之源”,足见修密中受持戒律的重要性。26.参考答案: 《华严经》云:“欲求导师慧,究竟最胜道,甚深一切智,无上解脱王,勇猛勤精进,速发菩提心。”又云:“欲得最胜第一道,为一切智解脱王,应当速发菩提心,永尽诸漏利群生。”律藏中有这样一个事例:罗汉师父与新度沙弥同行,师在前,沙弥在后背负行李。罗汉忽然观见弟子发大乘菩提心,愿于未来度苦海众生;遂接过衣物,令沙弥前行,己在后行。可见,虽为凡夫小儿,一发菩提心,四果罗汉也尊重服侍。 《大般涅槃经》喻:“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圹野守护导者。”《华严经》喻: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君主,胜出一切二乘人故;菩提心者犹如帝王,一切愿中得自在故;菩提心者如劫烧火,能烧一切诸有为故;菩提心者犹如龙珠,能消一切烦恼毒故;菩提心者如功德瓶,满足一切众生心故。”不管修禅、修净、修中观、修大圆满,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若能以这种心态时时摄持,哪怕只是听一堂课,其功德乃至佛果之间也是不会耗尽的;如果仅仅为了名食财色等人天福报,则来生仍然堕落。27.参考答案: 原因要么是贪执身体,要么是贪执亲友,要么是贪执财产。 1)断除贪执身体:身体很快就会死亡、腐朽,它的臭气使贪食腐肉的狐狼,都不敢趋前品尝,这样的无常变坏结局最终一定会降临,因而身体不是该贪执的对境。 2)断除贪执亲友:自己孤零零地独身来到世间,出生时骨肉本是连在一起的,死亡之后也得各自分散,更何况是个体相异的亲友了。生时,自己孤零零地出生,死时也只能独自死亡,自己的苦痛无法代受,亲友眷属有什么利益呢? 3)断除贪执财产:死亡时连最珍爱的身体都要舍弃,财产受用又有什么用呢?28.参考答案: 学佛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佛教有信仰的人,从信仰的角度学习佛法; 一种是研究学问知识的人,从了解学问知识的角度学习佛法。 有信仰的人通过深入学习佛理,可以克服盲目的信仰,树立起理性的信仰。 从研究学问知识角度学习佛法的人,也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在学习佛法之前受过反佛思想教育,思想上已形成顽固的偏见,不能客观地对待佛教,这类人根本无法获得佛教正见,无法精通佛理。一种是虽然受过各种邪说的影响,但智商很高,有分辨能力,不受邪说的影响,一进入佛学之门就会认识到佛教哲学的合理性,自然而然皈依佛法,这类人能正确、客观地对待佛教,能掌握佛理的奥妙。 还有一种人既无信仰,也无理性思维的辨别能力,学点佛教知识,只是为了装潢自己的门面,读书不求甚解,只能记几条佛教术语。当今世上冒充佛教专家学者的这类人很多,但实际上这类人连佛教常识的考试都很难及格,更谈不到精通。 总之,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是与实践相结合的,只凭读书无法达到真正精通,作为重实践的学问,佛学更是这样。29.参考答案: 出离苦海的道就是八正道。解脱的道就是八正道。因为有老病死的生死大事,才需要修行。只有经过真修实证,才能上到解脱的彼岸。众生是在生死苦海里头出头没,一直在找寻解脱的方法,只是有没有找到解脱的方法,都是要找解脱道。30.参考答案:岂必佛有神通,其他外道亦有神通,不过无漏尽通耳。此有因报所得及因修所得二种,修得者乃得定以后之境界,然佛家注重漏尽一通,此通不得,若现他通尚有招魔之虞,今未必无是高人,但有通者多养晦韬光,决不显示。科学当分精神与物质两系,只迷信物质者,自然不明其理。31.参考答案: 世间英雄是战胜外面的敌人,而出世间英雄是能战胜自己内心的烦恼。 出世间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世间敌人是业和烦恼的聚合体,即使你没有杀他,百年之后他也必定死亡。而烦恼的这种敌军,无始以来一直损害着我们,现在也在不断地加害,倘若没有强有力的对治,它是不可能自然消失的。《亲友书释》中说:眼等六根之对境,恒常动摇不定,若能对此如如不动,这种人与沙场上攻克敌军的人相比,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因为能做到心不随根转、根不随境转的人,在凡夫地阶段非常罕见,沙场胜敌在旁生中也有,而胜伏根境这一点,就连帝释天王也很难做到。32.参考答案:见性成佛,是自性显露之谓,佛者觉也。性为本觉,由迷启悟曰始觉,功夫递进,曰随分觉。至圆满极果,曰究竟觉。当生成佛,乃修法时,三密相应,观成本尊,大德常在定中者,另当别论,普通学人,出观仍是凡夫。释迦弥陀,皆究竟觉,常住寂光,似在弥勒未来以前,无有比伦。此外尚有藏通别圆诸说,是亦不同。禅宗不立文字,乃一时之权巧,并非随便云云,无头乱修。必经名师,逗引开悟,悟为见道,见道而后修道,方不歧中又歧,见性而后研教,方契如来实义。此必有如猫捕鼠,如鸡孵卵之苦功,且须要如丧考妣,大死一番之精神,各有宗承,各有家风。绝非闭门造车,盲人瞎马,不能只见几个口头野狐之流,遂谓禅宗尔尔,则大误矣。33.参考答案:肉食健,素食弱,乃世俗心理,如云素食健而少病,纵医学界尚有怀疑。实事如斯,今举一例,像驼牛马不肉食力皆大,不过无虎豹豺狼之凶性耳。少林寺僧皆素食,易筋,洗髓,金钟罩,铁布衫,拳技,天下无敌,尚不敢取信乎?34.参考答案: “轻安、定、舍觉支”是冷药,“择法、精进、喜觉支”是热药,念觉支是可以通用的。35.参考答案:禅自达摩西来,为东土初祖,传至五祖后,分为南北两派。北未别分,南自六祖而下有五家七宗之别。分枝吐芳,各宗有各宗之祖,繁难备述,可查五灯会元。密之统系,演算法特别,自西土大日如来起,经中国而至日本之弘法上师止,名曰八祖相承。36.参考答案: 前行一定要发菩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忏悔;正行依止四对治力来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或者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观想依靠金刚萨埵的威力,使自相续的罪业完全得以清净;后行观想金刚萨埵等忏悔对境发光融入自己,所有的罪业得以清净,并将修法的一切善根回向给众生。37.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非常不合理。 在藏传佛教中,不论是莲花生大士、宗喀巴大师、萨迦班智达、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切、法王如意宝,都提倡次第修行,劝弟众也是先把加行修圆满。《前行》中也说:在智悲光尊者、如来芽尊者的传承里,每个人都要磕十万头,念一千万莲师心咒。学院这里就有位修行人,好多年一直非常精进,至今磕了一千多万头。假如你为了化缘挣钱,统统诋毁这些善根,对佛教很有负面影响。如果单单为了化缘挣钱,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方式,在家人有在家人的办法,末法时代人人各显神通,这不奇怪,但问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这种说法来摧毁修行次弟,就不太合理!如果他真是大成就者,那宣传不必修加行,直接给弟子直指本性,这能理解,因为上师若非常利根、弟子又是特殊要基,不用修加行,通过直指本性而开悟,也有这种现象,昔日莲花生大士、布玛玛莫扎尊者即是如此。但那些上师们也并没有要求交“加行费”,六百块钱这个价码,不知是不是莲花生大士时代的定价?总之,我们非常谴责这样的说法,希望那些弟子好好观察,看看藏传佛教所有传承上师的传统里,有没有用钱代替加行的说法?藏地现有的历史,像《大圆满史》、《白史》、《青史》、《敦珠佛教史》、《赡闻洲庄严论》,及《龙钦宁提》、《布玛心滴》中对传承上师的介绍,但里面并没有要求:交钱就不用修加行了。38.参考答案: 1)只有敌器与我们的身体二者同时具足,才会导致伤害痛苦的出生。如果没有身体,别人要打也像打虚空一样没有办法。假如单独对敌人生嗔心,非要报仇不可,但对身体从来没有怨言,也不打算找它算帐,这完全是一种愚痴的做法。 2)身体像一个人形的大疮伤,轻轻触及就会痛苦不堪,我们由无智慧而盲目地爱取执著它,它在遭害受伤时该嗔恨谁呢? 3)我们虽然不想受苦,却偏爱造作导致痛苦的恶因,既然现在为往昔的罪业而受害苦,凭什么憎恨别人呢?39.参考答案:C40.参考答案: 比如说杀生,刚开始产生想杀这个众生的的念头;中间无误地认知对境,知道自己杀的是某某众生;最后将其杀害,并产生一种随喜心。如果有了这三种心态,那造恶业就已经圆满了。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做一件善事,也必须具足这三种心态。譬如你今天去听法,从你家里到道场的路上,刚开始的动机是为众生而听法;在听法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心态和身体怎么样,如果你是在打瞌睡,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或者一直盼望快点下课,不停地看表,这种心态不太好,应该加以对治;听完了以后,将此善根回向给众生,这样初中后三种心态就比较圆满了。41.参考答案: 就像以前一发生冲突都总是怪别人不对,现在回来看到自己的无明、冲动,看到自己的脸黑,这也是四念处方面的应用,把身受心法这些实际来体会、来做,包括身口意、身心的柔软,包括名、色分别这些,都是能够实际去体验出来。 当你有这些实际体会之后,将来你在历缘对境时的冲动,就会渐渐减少,而且因为你身心的柔软,那一种冲动又自然减少。如果你只是在苦的时候,去观察这个苦,没有去找出苦的原因,只是现象发生,你就是接受,总在那里无奈的挨打接受,而没有看到苦的原因,这个苦就白吃了。所以四念处方面的修行,必须要有前面闻思的整个基础,这样你才会去消化,才会去找出原因。四念处要修行有成,一定要有前面的闻思基础、一步步去闻思修证,这样你才能够进一步去看到苦的原因,这样苦果、痛苦与烦恼的现象、就渐渐不会发生了。42.参考答案: 四大圣地指佛陀出生、成道、转法轮和涅槃的地方。佛在经中说:我涅槃以后,供养顶礼四大圣地,与顶礼我没有任何差别。43.参考答案: 《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依偈,此人获佛光。”假如临终时想着佛陀,或者看着佛像皈依、赞颂,此人定能获得佛的加持,不会堕入三恶趣。尤其是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人,死时能忆念佛的话,一定会获得往生,如《别解脱经》中云:“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月灯经》中也说:“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因此,临终时再怎么痛苦,只要一心向佛,所有的痛苦便会消失无余。 随念的对境,还可以是法宝、僧众、菩提心等。44.参考答案:此问本非初机易了,讲之愈详,听之愈味。兹先仅就‘理’与‘行’两端解之。本性迷时,即是烦恼,而有生死;本性悟时,即是菩提,而得涅槃。然迷悟总一性也,故云,烦恼生死,即菩提涅槃。再以海喻,静时曰水,动时曰波,然动静非二物也,此就‘理’上言之。若明乎性一而分迷悟,物一而分动静,又何疑乎?即者‘理体’分者‘事相’也。复次,未发大心者,视生死如冤家,耽涅槃是乐境;已发大心者,为度无量众生,不乐涅槃,甘入生死,视诸烦恼,皆是菩提。故云即也,此又就‘行’上言之。45.参考答案: 净化自己的意根,也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清除错误的观念、知见,和贪、瞋、痴、烦恼,提升智慧,认清真理实相。46.参考答案: 佛教密法中有类似气功的修炼法,但密法是一个规模相当庞大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综合佛法体系,绝非气功一词所能代表的。 首先,佛教密法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大法,并不是气功之类的世间神通和健身修炼法。 其次,密法修的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精神、智慧境界,并非单一的气脉和肉体功能的锻炼。 第三,密法要遵守严格的传承理法,绝不允许世人自创。 第四,密法要信守戒律,以修德为本,不重法术。 第五,密法中把气功只当作打开脉结的一种特殊手段,并不把它当作破悟大法而占用大量的修炼时间。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密宗气功”指的是出自密续中的气脉明点特殊修法,不是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借佛法名义胡编乱诌无根无据的伪气功。47.参考答案: 真正证悟到四果阿罗汉的无为世界,才会真正走在八正道上。48.参考答案: 所有的修行,要能够有助于断除我们的贪、瞋、痴,如果你的修行没办法让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来检验自己的贪、瞋、痴,来断除贪、瞋、痴,那就是在世间法里面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检验标准。49.参考答案:早晚课时,当然有所供佛像,向其问讯,心中自有对相,不必再念词句。如欲口念,是为身、口、意三业恭敬。即礼何佛菩萨,心想何佛菩萨,口念何佛菩萨名号。50.参考答案: 法身:一个解脱者体悟到宇宙的真理实相,然后跟法界溶为一体,所展现出来的叫法身。 报身:现象界当下存在的原状叫做报身。 应化身:随顺因缘跟众生广结善缘,众生需要什么而做什么,也就是智慧的运用。51.参考答案: “民俗佛教”,日本学者又称为“庶民佛教”,是中国宋元明清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应赴经忏、附佛外道兴盛、劝善书功过格、宝卷和通俗佛教文学流行。整体处于一种多元信仰的结构。民俗佛教更多地在民众中发挥心理调节和社会整合作用,对佛教上层宗教理论关心的很少,其信仰目的亦与“精英佛教”有异(前者多为求福报,带有迷信与民俗色彩,后者以求解脱为主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