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常用诗文抒写人生情怀,表达爱国之心。九(1)班同学围绕“触景抒怀·赤诚爱国”的主题进行诗文名句竞答活动。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10分)主持人:壮美山河见证了文人的志趣情怀。小妍:“①▲,悠然见南山”南山之下,陶渊明闲适淡泊。小成:“醉翁之意不在酒,②▲”醉翁亭中,欧阳修寄情山水。小雨:“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③▲”承天寺内,苏轼安闲自适。小雯:“④▲,⑤▲”飞来峰上,王安石不畏艰险,积极进取。主持人:历史长廊展示着文人的爱国之心。。小妍:爱国之心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⑥▲”的济世情怀里。小成:爱国之心在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⑦▲”的责任担当中。小雨:爱国之心回荡在辛弃疾“⑧▲,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铮铮誓言中。小雯:爱国之心浸润在龚自珍“⑨▲,⑩▲”的奉献精神里。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8分)(1)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A在传统文化的濡养下,使无数炎黄子孙成为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熏陶、领略文化精髓②、感受家国情怀、丰富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2)中华传统文化,③yùn“美”万千,不胜枚举:有戏曲之美,生旦净丑,演④yì悲欢人生;有武术之美,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B▲,▲,▲;……文化之根,植于沃土;文化之叶,万古长青。(1)【辨音形】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①鞠躬尽瘁▲②精髓▲③yùn“美”万千▲④演yì▲(2)【改病句】第(1)段A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3)【明修辞】请在B处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2分)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②“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③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④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⑤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A.②④③①⑤B.②①③⑤④C.④②①③⑤D.①③②⑤④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哪怕是金子,也要经过开采、筛选、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是承接复句。B.“文化基因”“攀登高峰”“干得很好”“多快好省”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C.父亲节将至,小妍同学送给我爸的贺卡上写道:祝令尊大人,康健顺意!D.“十年前,我爸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这句话的主干是“我爸是老板。”5.综合性学习。(7分)班级开展“感受红色文化,传承家国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活动。(1)小语准备向大家介绍“国”字的演变历史,找到了下面的资料,请你帮忙补充完整。(2分)“或”是“域”的本字,也是“国”的初文(见下图“或”甲骨文),即邦国、区域。《说文解字》:“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由此,可以猜测到“或”的意思是▲。(2)参观完新四军纪念馆后,小妍收集了一段关于新四军历史的文字,借此拟写一幅对联,来歌颂铁军风采。请你依据下面的文字补充下联。(2分)1941年1月,挺进华中敌后抗日的新四军,历经“皖南事变”的磨难,浴火重生,东进盐城,重建军部,独立自主地开辟了广阔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从此驰骋苏北,浴血奋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军民团结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上联:历经磨难,东进盐城,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下联:浴血奋战,驰骋苏北,▲。(3)本次活动后,小成分享了下面两首爱国诗,请你选择其一谈谈自己的感悟。(3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二、阅读理解(60分)(一)古诗文阅读。(22分)为纪念“范公堤”修筑1000周年(1024-2024),小妍同学收集整理了范仲淹的资料,对其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协助小妍完成相关任务。范仲淹生平及作品集录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甲】【勤勉求学】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辞母求学。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②粥不充,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④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选自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有删改)【乙】【治堰泰州】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任泰州西溪(今东台西溪)盐仓监。通州、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始自唐黜陟使⑤李承实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历时既久,颓圮⑥不存。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日,风潮泛溢渰没⑦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毕工。遂使海濒⑧沮洳⑨泻卤之地化为良田民得奠居⑩至今赖之。(选自《宋史·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有删改)【丙】【任职苏州】景祐元年(1034年),为治理水患,范仲淹常亲临苏常江边察看水情。《江上渔者》即作于此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丁】【戍边西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此期间作《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戊】【贬谪邓州】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因支持“庆历新政”,被贬河南邓州。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注】①适:这里指改嫁。②馕粥:稠粥。③日昃:太阳偏西。④六经:这里指儒家经典。⑤黜陟使:唐朝官职名。⑥颓圮:圮pǐ。倒塌。⑦渰没:渰yān,淹没。⑧海濒:海滨。⑨沮洳:jùrù,低湿之地。⑩奠居:定居,安居。【任务一:疏通文意】6.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1)去之南都入学舍▲(2)日昃始食▲(3)或异二者之为▲(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三处)(3分)风潮泛溢渰没田产毁坏亭灶有请于朝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任务二:品读诗词】9.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材料(丙)中“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画面。(3分)10.材料(丁)中描绘了“塞下秋景”,请结合诗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其特点的。(4分)【任务三:探究情怀】11.根据上述材料探究范仲淹的政治情怀,并简析这种情怀是否因其人生经历的改变而有所改变。(4分)(二)信息类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材料一】杭州亚运会激战正酣,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攀高峰,赛场下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热情持续高涨。在亚运风潮带动下,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体育运动,让广大儿童青少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体育项目和运动知识,亲身体验运动的乐趣。校园内,很多学校将学校体育与亚运会结合起来,普及体育运动知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校园外,各级政府部门也为孩子们搭建起更多了解亚运、参与亚运的平台。在今年全国青少年儿童体育文化季上,千余名青少年在杭州、郑州、重庆等地同步展开角逐。不仅将体育精神传播给青少年,还将亚运氛围带到孩子们身边。-----刊载于2023.10.7【材料二】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一切的学问,都要向着人民的幸福瞄准。”进行体育教育,当然也要以孩子的幸福为最终目标,孩子在学体育时体会到幸福,自然愿意自主学习。要让孩子在体育教育中体会幸福,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体育不只是身体教育,更是一种生命教育,即一方面让孩子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团结一致带来的力量,拥有团队精神;一方面让孩子在体育比赛中学会坦然地面对失败,更注重体育运动的过程,懂得汲取经验,去更好地迎接下一次挑战。其次,要有效把握教育,让体育变成一种爱好。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体育爱好,有的孩子喜欢竞技性强的篮球、足球,有的孩子喜欢审美性强的舞蹈、体操,还有的孩子喜欢挑战性强的攀岩、滑雪。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会挖掘并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让兴趣形成志趣,只有孩子真正爱体育,才能在体育中体会幸福,进而养成良好的人格和品性。家、校、社合力共绘体育育人蓝图,“合力”是重中之重。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体育育人的道路上,家庭、学校、社会不是“单打独斗”,而要“合力克敌”。倘若父母持有“体育无用”的理念,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学科考察松弛懈怠,社会上的运动健身观念淡薄,对体育活动缺乏热情,那么体育事业的发展将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社会提供的丰富资源、家庭的悉心教导、学校高质量的培育,都是体育育人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发力格外重要。---刊载于2023.9.26【材料三】专业人士提醒,上体育课时,舒适的运动装备必不可少,课前要让孩子穿着合适的运动鞋和运动服,合理的运动装备也能更好地提升运动乐趣。此外,热身活动一定要认真做,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肌肉拉伤和其他运动损伤,运动后也应该进行拉伸,提高运动收益。在运动前1小时不要饮食,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水,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大口喝水,吹风扇等。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如果体育课当天身体感到不适,要及时告知老师,出现任何“危险信号”,如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心跳异常、冒冷汗、胸或背痛等,应该立即停止锻炼,向教师、教练报告情况,在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之前,不要重新开始锻炼活动。专家表示,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已成年的大学生,只要科学地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运动量,就能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刊载于2023.9.6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述材料围绕体育运动进行介绍,体现出全民健身和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意义深远。B.材料一指出,在亚运会风潮带动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有助于传播体育精神。C.材料二指出发挥体育育人作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以孩子的幸福为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D.材料三告诉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如果感到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知老师并立刻停止锻炼,待感觉好转时再重新开始运动。13.小江读完上述材料后深有感慨,决定制作一份“与时代同频,与运动同行”的宣传卡,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帮他一起完成。(4分)与时代同频,与运动同行亚运风潮的作用普及体育运动知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传播体育精神如何开展体育教育?家庭层面:①_▲学校层面:高质量的体育培育,不松弛懈怠对体育学科的考察社会层面:②_怎么科学运动?运动前:合理的运动装备,前1小时不进食运动中:正式运动前的热身活动、③_____▲____、注意补水运动后:不能立刻大口喝水、吹风扇,④_________▲14.借着亚运氛围,黄海中学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体育委员小苏发现本班同学对参加运动会热情不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帮小苏劝说同学们。(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散文,完成13-16题。(17分)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山坡上的庄稼地,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燥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因三分之差而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的沉重打击下,我不仅没得到安慰和鼓励,反而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庄稼田里拼命劳作。③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④母亲直起腰擦一把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这片地浪费了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⑤在那个贫穷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盛开的荞麦花。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⑥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⑦我心灰意冷,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很多苦,希望我能有出息,能走出大山。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⑧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甲】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⑨一天傍晚,发现母亲没在家。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乙】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沉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⑩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母亲辛勤劳作的身影,我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⑪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⑫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⑬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⑭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15.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16.有感情地朗读利于融入文本,请仿照示例,完成朗读设计。(3分)17.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1)“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盛开的荞麦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3分)(2)《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含义丰富,意味隽永。(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对标题进行赏析)(3分)18.天下的母亲都是相似的,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篇文章中母亲形象的相同点,并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作者是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4分)【链接材料】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四)名著阅读(9分)【语段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两人已经穿越了坟墓,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是平等的。”(节选自《简·爱》)【语段二】:A越发闷上加闷,整日眉头不展。夫人知道,走来劝女儿道:“我儿,你不要恁般呆气,我看新姑爷人物已是十分了,况你爹原爱他是个少年名士。”A道:“母亲,自古及今,几曾看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个名士的?”说着越要恼怒起来。夫人和养娘道:“这个是你终身大事,不要如此。况且现放着两家鼎盛,就算姑爷不中进士做官,难道这一生还少了你用的?”A道:“‘好男不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箱运输合同样本
- 分包单位的合同范本
- 代理销售中介合同范本
- 农民集资建房合同范本
- 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过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做好班主任 做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 校园廉洁 14
- 2025家庭居室设计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机电安装工程合同乙种本范本
- 2025YY年房屋租赁合同协议
-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湖南师范大学
-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完整版)特殊教育与随班就读
- 旋流风口RA-N3选型计算表格
- 《VB程序结构基础》课件教程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地理(湖北卷)
- 沙塘湾二级渔港防波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慢肾风中医辨证施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