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文化课件_第1页
传统中医文化课件_第2页
传统中医文化课件_第3页
传统中医文化课件_第4页
传统中医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文化ppt

课件模板演讲人目录PartOne.中医文化的历史PartTwo.中医文化的理论体系PartThree.中医文化的实践应用PartFour.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中医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起源:中医文化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医,后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发展:中医文化在秦汉时期得到初步发展,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特点:中医文化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影响:中医文化对亚洲乃至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人物与著作A黄帝:《黄帝内经》,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B扁鹊:《难经》,中医诊断学的经典之作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治疗学的经典之作D华佗:《青囊经》,中医外科学的经典之作E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药物学的经典之作F孙思邈:《千金方》,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历史事件与影响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01《黄帝内经》: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02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03华佗:东汉末年名医,发明了麻沸散,被誉为“外科鼻祖”04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05清朝:设立太医院,推动中医学的发展06现代:中医学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国际认可072中医文化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01阴阳:阴代表阴冷、消极,阳代表阳热、积极03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05五行与疾病:五行失衡会导致疾病,如肝火旺盛、心火上炎等02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自然界的五种元素04五行与五脏六腑:五行对应五脏六腑,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脏象经络学说脏象: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穴位经络: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气血津液:气血运行,津液代谢,脏腑功能脏腑功能:心肝脾肺肾,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经络穴位:穴位分布,针灸推拿,艾灸拔罐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是中医文化的核心理论体系2辨证论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个体差异3辨证论治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询问、切脉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4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3中医文化的实践应用诊断方法1望闻问切:观察病人的神色、气味、声音、脉象等2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等综合分析,确定病因、病机、病位等3针灸推拿:通过针刺、艾灸、推拿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4中药方剂: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具中药方剂,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祛邪扶正治疗方法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达到治疗效果拔罐:利用负压,吸出体内毒素,缓解疼痛推拿:通过按摩,疏通经络,缓解疲劳气功:通过呼吸,调整气血,增强免疫力中药:利用草药,调理身体,治疗疾病食疗:通过饮食,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注重整体观念,强调阴阳平衡01运动养生:通过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03食疗养生:通过饮食调理,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02情志养生: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有益身心健康044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医学教育1传统医学教育包括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学科。2传统医学教育注重实践,强调临床经验,注重医德教育。3传统医学教育注重传承,通过师承、家传等方式,将中医文化代代相传。4传统医学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现代医学研究中医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理论和实践中西医结合: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中药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药理和药效中医文化传播:通过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传播中医文化,提高公众对中医的认识和接受度中西医结合背景:中医与西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优势互补: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疗效研究方法: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医理论和实践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谢谢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

目录1中医的起源2中医的发展

3中医的内容01中医的起源

中医(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中医学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01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腹胃,经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寿命很短。炎帝神农氏为“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使百姓益寿延年,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了解百草之平毒寒温之药性。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他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一日遇七十毒”。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由此令民有所“就”,不复为“疾病”,故先民封他为“药神”。炎帝神农氏终因误尝断肠草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经过长期尝百草发明了药草疗疾,炎帝神农悟出了草木味苦的凉,辣的热,甜的补,酸的开胃。他教民食用不同的草药治不同的病,先民因病死亡的也少多了。为“宣药疗疾”还刻了“味尝草木作方书”。这便是人类医学科学的发端!神农亲验本草药性,是中药的重要起源。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无数次的反复实践,积累下来许多药物知识,被纂刻记载下来。随着岁月的推移,积累的药物知识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得到后人的验证,逐步以书籍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小故事02中医的发展02中医的发展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建国以来,中医的迅猛发展建国初年,和国家对中医学的重视

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

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屠呦呦在2015年10月5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03中医的内容内容推拿针灸中药材把脉相关人物本名:华佗别称:华旉字号:元化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时间:约公元145年(汉永嘉元年)去世时间: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主要作品:《青囊经》(已佚)主要成就:外科鼻祖,发明麻沸散、五禽戏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咸语比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问题。本名:秦缓字号:越人所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时间:公元前407年去世时间:公元前310年主要成就:奠定中医学切脉诊断方法代表作品:《难经》(传世)、《内经》擅长:中医药一次,扁鹊到了齐国。齐国国君田午热情地招待他。扁鹊见到田午,认真地对他说:“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会发展蔓延下去。”田午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待扁鹊退下后,他便对旁人说:“医生就是喜欢靠治疗没有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才不信呢!”过了五天,扁鹊去见田午,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血脉,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说:“我没有病!”脸上显露出厌烦和不高兴的神色。又过了五天。扁鹊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现已深入到肠胃,再不治疗就不可收拾了!”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再过了五天,扁鹊碰见田午,转身便走。田午感到纳闷,派人追上去询问其中的缘故。扁鹊回答说:“当初,国君的病仅在肌表,汤药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脉,针刺可以治;在肠胃,药酒尚可治,现在病入骨髓,即便是传说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没法治,我更不敢主动请求医治了。”五天后,田午果然感到浑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鹊,连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鹊已经借故离去——中医认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没几日,田午便死了。姓名:张仲景别名:张机、张长沙民族:汉族出生地: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出生日期:约公元150(庚寅年)~154年(甲午年)逝世日期:约公元215(乙未年)~219年(己亥年):道教主要成就:被后世誉为医圣,编写《伤寒杂病论》代表作品:《伤寒杂病论》名誉:“建安三神医”之一、医圣姓名:李时珍别名:李东璧、药圣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出生日期:1518年7月3日(正德十三年戊寅五月廿六日)逝世日期:1593年(万历二十二年癸巳)职业:医学家、药物学家:道教主要成就:被后世誉为药圣,编写《本草纲目》代表作品:《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