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套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长度单位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角的初步认识4:表内乘法(一)5:观察物体(一)6: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7:认识时间8:数学广角——搭配(一)9:总复习(二)、单元分析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4、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5、观察物体(一):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6、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三、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1、要从整体上把理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进的能力,还请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偷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五、教学进度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19.2-9.8认识厘米,用厘米;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解决问题5课时29.9-9.15辨别长度单位,整理复习与检测5课时39.16-9.22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4课时49.23-9.29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59.30-10.6庆国庆610.7-10.13整理复习与单元检测、认识角、认识直角、认识锐角、钝角并会拼钝角5课时710.14-10.20整理复习与单元检测、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810.21-10.272-6的乘法口诀5课时910.28-11.3整理复习与单元检测、观察物体(一、二)5课时1011.4-11.10整理复习与单元检测、上半学期复习5课时1111.11-11.17机动、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分析5课时1211.18-11.247、8的乘法口诀机动1311.25-12.1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5课时1412.2-12.8整理复习与检测机动5课时1512.9-12.15认识时间、用数学5课时1612.16-12.22整理复习与检测、机动5课时1712.23-12.29数学广角—搭配(一)5课时1812.30-1.5总复习元旦5课时191.6-1.12总复习5课时201.13-1.19总复习5课时211.20-1.26期末考试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认识米》教案(例1至例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用测量工具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教学准备】课件、1米长的纸条八条、米尺【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实践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的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你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课件第2张)2、“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二)探究新知1.长度单位的产生。在古代,当时的人们嗨没有长度单位,这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课件第3张。)他们用身体的一部分做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两臂伸开的长度叫做一庹。这块大石头有几庹长?(2庹)把手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长度也可以做为一个长度单位,叫做一拃。(课件第4张)这块布一共有几拃长呢?(5拃)还有的用脚的长度做测量单位。看,这根竹竿一共有4个脚印长。(课件第5张)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课件第6张)小明量的有5拃长。爸爸量的有3拃。师: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小明和爸爸的手大小不一样,一拃的长度也不一样,所以量的结果也不一样。师: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2.认识厘米。(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课件第7张)尺子是大家熟悉的学习工具。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说说尺子上都有什么呢?生1:有的尺子上有“厘米”两个字,“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生2:尺子上还有有竖线、数字。生3:这些竖线有长有短,三种不同长度的竖线都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生4:这些数字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生5:0刻度标志着开始。生6: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也有的尺子上会标有“cm”这样的字母。(2)师: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生: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3)小组活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学生自由发言。)(4)(课件第9张)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5)认识几厘米。(课件第10张)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么你知道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吗?从O到7呢?3.测量物体的长度。(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小组合作量一量。说说你是怎样量的,说得正确清晰就是小组冠军,再汇报交流。(2)小组汇报。生1:我是这样量的: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着的刻度是4厘米多一些,所以这个纸条的长度是4厘米多。(课件第12张)生2:我是这样量的: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上的刻度0,看纸条的右端对着的刻度是5厘米,所以这个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课件第13张)师:谁说的对呢?(3)小结测量方法: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4)测量方法的延伸: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生: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用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5)实践应用。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4.认识长度单位——米。(1)指名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一下黑板的长度。(课件第14张)生:这样量太麻烦了!(师拿米尺):用米尺试一试吧!(2)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师指出: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3)拿一把米尺,找一找自己的身上哪里大约是1米。(课件第15张)生1:我两只胳膊伸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2:从地面到我的脖子,长度大约是1米。(4)小组讨论,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用米尺量一量。生1:窗户的高度大约是1米。生2:写字台的长度大约是1米。生3:一年级小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米。(5)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课件第17张)拿一把米尺,观察一下,一个小格是1厘米,10厘米里面有几个小格。同桌数一数。生:10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20里面呢?30里面呢?1米里面一共几个小格?米尺上的1个大格里面有十个小格,米尺上一共有10个大格,100个小格。1米里面一共有100个小格,也就是1米=100厘米。5.小结: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课件第18张)(1)这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米(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3)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做单位。(4)1米=100厘米(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量一量。(课件第19、20张)填写合适的单位。(课件第21张)3.火眼金睛辩对错。(课件第22张)(四)拓展提高。我会算。2、一根绳子长93厘米,剪去一些后还剩71厘米,剪去了多少厘米?93-71=22(厘米)答:剪去了22厘米。(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做单位。2.量物体的长度,把测量工具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3.1米=100厘米(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线段、解决问题》教案(例6至例8)【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并会画线段。(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应用,能联系生活实际,会根据所给的物体和数字判断用哪个长度单位。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直尺画线段的长度。【教学难点】会联系实际使用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比较短的细绳、尺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细绳,同桌的同学互相比一比两根细绳的长短。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课件第1张)3.提问: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比的呢?4.生:我们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5.(课件第2张)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线段的认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线段,探究其特点。(1)(出示课件第3张)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课件演示黑板边,桌子边、书边,师: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线段?指名说一说。(3)(课件第4张演示)(4)(课件第6张)下面这些都是线段。师: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这些线段都是直的。这些线段都有一定的长度,能测量。师: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吧!(小组测量,教师巡视,汇报测量过程和结果。)(5)画线段。(课件第7张)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师:怎样画?生1:要用直尺画。生2: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握笔。生3:从尺子刻度0的地方画起,画到刻度3的地方停止。师:想一想:还可以从哪里画到哪里?生4:从刻度1画到刻度4,从刻度2画到刻度5等等,都是3厘米。(6)同桌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巧。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课件第8张)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得直,有的不直呢?(注意:要用直尺画才规范哟!)(7)小组讨论:线段有什么特点?小组汇报交流:(课件第10张)1.线段是直直的。2.线段有两个端点。3.线段有长有短,都可以进行测量。(8)解决问题。(课件第11张)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小组活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每个学生都要发言。(9)汇报交流。(课件第13张)生1:(用手比1厘米)1厘米有这么长,13厘米有这么长。(用手比13厘米,大约一拃)旗杆不可能这么矮。生2:(课件第14张)我一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位置,旗杆应该是13米高。生3: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生4: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10)火眼金睛辨对错。(课件第15张)1.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厘米。(×)2.小红身高135米。(×)3.一棵大树大约高10米。(√)4.小华脚的长度大约是20米。(√)(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1.请你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课件第16张)不是线段是线段是线段不是线段2.画一条比8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课件第17张演示)3.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课件第18张)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3.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课件第19张)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有三个点,连接每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三个点,连接每两个点可以画出三条线段,画出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4.有四个点,连接每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课件第20张)可以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画,能画出6条线段。也可以按照点的顺序画,从一点开始,连接其他的所有的点,再从下一个点开始,直到画出所有的线段。有四个点,可以画出6条线段。5.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括号里。(课件第21张演示)(四)拓展提高1.星期天,小明要到小红家玩,走哪条路近呢?(课件第22张演示)沿着中间的红色的路走最近啦!2.猜一猜有几条线段?(课件第23张演示)2+1=3,一共有3条线段。(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1.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2.画线段的方法。3.使用正确的长度单位。(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线段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理念。从情境图中引入线段,通过多媒体演示体会它的特点,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理解线段的特点。在认识线段的特点后,让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画线段。这一过程学生做起来有些困难,画的过程中直尺动了,或者线段画的不符合要求。这里要强调画线段的方法,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做指导。最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学会用竖式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师: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第2张)2、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同学们都来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生2:二(1)班35人;生3:二(3)班37人;生4:二(2)班32人;生5:二(4)班34人。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探究新知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的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课件第3张)(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观察自己列的算式,你会口算吗?用小棒摆一摆。(2)小组汇报:(课件第4张)生:计算35+2,可以先算5+2=7,再算30+7=37(人)所以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的老师一共有37人。2.你会列竖式吗?(课件第5张)师:刚才我们口算的时候,是先算的5+2,所以列竖式时也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先加哪位上的数?生:口算时是先加个位上的数,我想笔算也要先加个位上的数。师:对,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5+2=7,第二个加数十位上没有数,直接把十位上的3落下来就可以。3.(出示课件第6张)大家看这两幅图,根据这两幅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1)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生: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2)小组讨论,你觉得应该怎样列竖式?怎样计算?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小组冠军汇报讨论结果。(课件第8张)生1:列竖式时,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生2:摆小棒的时候先算的5+2=7,再算的30+30=60,用竖式算也要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和是67。所以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67名学生。4.小组活动: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课件第9张)小组汇报交流。5、算一算。(课件第10张)(1)一根跳绳和一个羽毛球一共多少元?21+3=24(元)(2)这本书和这个书包一共多少元?4+33=37(元)师强调:列竖式时4要和个位上的3对齐,千万不要和十位上的3对齐。6.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加法?(课件第11张)(1)相同数位对齐。(2)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7.我会算。(课件第12张)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3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44+35=79(个)44+3579答:商店里原来有79个西瓜。(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列竖式计算。(课件第13张)我是小医生。(课件第14张)(1)2=92相同数位要对齐5+42=47(2)26+13=19改为26+13=39计算要认真。3.猜猜小蝴蝶后面藏着几。(课件第15张)(四)拓展提高。我有90元钱,买这两件商品够吗?21+65=86(元)90>86,所以90元钱买这两件商品够了。(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不进位加法,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中把握知识技能,学会思考问题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把握知识获得技能。教师的“教”适应了学生的学,给学生创造了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环境,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的思想,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面都得到方发展。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进位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并理解算理。2.过程与方法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进位加法,大家学得都非常好。今天我们先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第2张)(1)直接写得数。3+65=6838+50=8825+14=39(2)列竖式计算。43+26=6932+6=3822+61=83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我们根据情境图找到了不少数学信息,有好多数学信息上节课我们还没有用上,这节课我们就接着来学习。(二)探究新知1.根据这两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课件第3张)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1)怎样列式?观察自己列的算式,你会口算吗?用小棒摆一摆。(2)小组比赛,你觉得应该怎样列竖式?怎样计算?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组内学生说一说,每个人都要发言,说得正确清晰就是小组冠军。生1:计算35+37,列竖式的时候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生2:用小棒摆一摆,把37里面的5根小棒和35里面的5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小棒,相当于一捆小棒。单独的小棒还有2根。35+37的和里面包含7捆小棒和2根小棒,一共是72根。生3: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我想还是要先加个位。5+7=12,这个12怎么写呢?生4:12中有1个十,这一个十我觉得应该加到十位上。生5: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等于6个十,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对,要从个位加起,个位上5+7=12,满十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2。十位上是3+3+1=7,最后结果应该是72。(课件第5张演示)2.小组活动: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3.小组汇报交流。(课件第7张)二(3)班和二(4)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7+34=71(名)答:二(3)班和二(4)班一共有71名学生.……4.算一算。(课件第8张)(1)56+37=83(2)46+34=80(3)79+8=87第(2)小题中46+34,个位上的6+4=10,个位的0是用来占位的,一定要写。怎样做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6.小结:怎样用竖式计算加法?(课件第9张)(1)相同数位对齐。(2)先加个位上的数,再加十位上的数。(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7.你会算吗?(课件第10张)同学们做了28朵红花,19朵黄花,做的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朵?28+19=47(朵)28+1947答:做的红花和黄花一共47朵。(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列竖式计算。(课件第11张)我是小医生。(课件第12张)(1)38+42=8和的个位上的0是占位的,也一定要写上。38+42=80(2)69+3=99改为69+3=72相同数位要对齐。(3)48+39=77改为48+39=87十位上要记得加个位进上来的1。(四)拓展提高。(课件第13、14张)算一算。60元钱,能买哪两件商品?37+45=82(元)82>6045+18=62(元)62>6037+18=55(元)55<60答:60元钱可以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把玩具手枪。(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1.进位加法,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2.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十位上的数相加。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进位加的方法。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充分合作,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成了本课的一个特点。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2、注重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用小棒自己摆出自己的算法,使思维更加有条理。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整堂课,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者、引导者,成了学生真诚的、信赖的、亲切的学习伙伴。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3课时不退位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方法,培养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的方法与算理。【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不退位减的方法和算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北京奥运会的图片和一段视频,介绍北京奥运会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2、出示数学书17页的图片,并且思考一个问题:你能从图片中发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小组合作,交流问题。4、教师提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学生列出算式(36-23)5、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二)探究新知1、怎样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小组讨论,并且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组内选出组长汇报结果。可能会反馈几种算法:一30-20=106-3=310+3=13二36-20=1616-3=13三列竖式计算36-23132、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单?并且说出理由。3、在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竖式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4、小组讨论,总结应该注意几点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一、相同数位要对齐二、从个位减起6.学以致用:公共汽车上有58人,到车站下去25人,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58-253358-25=33(人)答:现在车上还有33人7.、明确和掌握相同数位要对齐的意义。8、课中游戏:计算我最棒(直接说得数)。(三)巩固练习1、试着列竖式计算下题。2、大家来找茬,判断对错并改正。3、我会填空。4、应用难不倒,用本课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36-23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36-232、从个位减起13【教学反思】1、情景教学法本节课我出示了北京奥运会的图片和视频,因为现在二年级的学生不会完整的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情景,也不会太深了解北京奥运会,所以这样大大加大了学生的兴趣,为后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合作探究学习法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合作分享能力。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4课时退位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方法,掌握“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退位减的方法和算理。【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课前准备】多媒体小棒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42-2186-4539-1758-2447-2159-4275-4569-2113-416-731-1425-172、说一说,像31-14和25-17这样个位不够减的算式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二)探究新知1、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的奥运金牌榜吗?2、师:福娃宝宝向你们提出了个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找到条件:中国51枚美国36枚)3.师:谁能列出算式呢?生:51-36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法,可今天的算式个位减个位不够减,该怎么办呢?现在分成四个小组,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摆一摆。4、根据学生的回答,汇总结果51减36的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5上借十,也就是十个一,凑成11-6=5。现在十位上的5个十就变成了四个十,再用40-30=10,10+5=155、师:你们还能想到哪种方法更简便吗?有的同学提到了竖式,那我们就一起看看退位减的竖式该怎么列。退位减法时先从哪位开始减呢?(个位)被减数的个位是1,减数的个位是6,个位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小组讨论。教师在总结时要重点讲解退位点的使用。6.总结退位减的竖式算法需要注意的地方。(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需要退位的要记住退位点7.下面是二年级卫生的评比情况。(1)根据一班的红旗数求二班的红旗数。(可以借助画图的方式来解决。)(2)根据一班的红旗数求三班的红旗数。(同样借助画图,应注意多与少的区分。)做一做。游戏环节:计算我最棒。(三)巩固练习1、试着列竖式计算下题。2、我会连线。3、我会填空。4、应用难不倒,用本课知识解决下列问题。5、动脑筋想一想。(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1-36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51-362、从个位减起153、需要退位的要写上退位点【教学反思】1、复习教学法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过了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竖式计算方法,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来进行这节课的开始,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这节课的退位减竖式的内容。2合作探究学习法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合作分享能力。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连加连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掌握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认真计算的习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并且掌握竖式连写的方法。【教学难点】计算连加连减时的仔细认真的态度。【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7+4+617-7-330-12+29+2+520-9-420-4+54+2+919-9-320-6-8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个数的加、减法(二)探究新知1、师:听说咱班同学特别喜欢乐于助人,那张爷爷有事要请咱班同学帮忙,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张爷爷的南瓜要丰收了,要请咱班同学帮忙摘南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师:我们一共分成了三组,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第二组摘了34个西瓜,第三组摘了22个南瓜,可是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呢?怎样列算式呢?3、小组讨论列式方法(可以有两种列式方法,可以列两个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4、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两种列式方法(1)28+34=62(个)62+22=84(个)(2)28+34+22=84(个)5、师: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6、小组讨论中有学生用竖式计算7、师讲解三个数连加竖式计算的注意点8、师:同学们一共摘了84个南瓜,张大爷要往外运南瓜了,李大爷运了40个,王叔叔运了26个,还剩多少个南瓜?该怎样列式呢?9、通过连加的计算,同学们很快给出三种答案,第一种分式计算,第二组连减式,第三组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三)巩固练习1、试着列竖式计算下题。2、我会连线。3、我会填空。4、应用难不倒,用本课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教学反思】1、复习教学法在前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来进行这节课的开始,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这节课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内容。2合作探究学习法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合作分享能力。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6课时加减混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过程与方法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体验计算方法,培养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体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并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下面的题你能计算准确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算完选学生说答案。)(二)探究新知师:看一看,你从图片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师:请你算一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应该如何来列式?(学生口述算式。)师:你能根据上节课的内容来算一算吗?(说说计算顺序。)师:它有没有简便算法?(根据上节课内容自主学习简便算法。)师:下面这道题你会算吗?小组讨论一下。(小组合作计算有括号的算式,回忆以往知识。)师:这道题有简便算法吗?(总结简便算法应用方法。)小练习,比比看谁算得快。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郊外写生啦!我们快去看一看吧。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从题目中提炼数学信息。)怎样解答呢?又如何判断我们是否解答正确?做一做。师:这节课的知识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检验一下。比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准!(三)、课堂练习1.把在同一条线上的三个数加起来。2.计算下列各题。3.看谁算得都对。4.森林医生。5.实际应用。6.动脑填一填。(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加减混合42+(67-25)=70【教学反思】合作学习本节课主要是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熟悉100以内的加减混合的分步计算方法和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获得新的知识。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角。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角以及了解角的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会判断角。【教学难点】能够区分角的类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找找图上的角都在哪里。(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说。)(二)探究新知说说生活中的角有哪些?(剪刀、钟表指针、书边、墙角……)数学中的角又是什么样子呢?跟老师一起探究吧!仔细观察这个角,它有几个顶点?又有几条边呢?(1个顶点,2条边。)既然认识了角,我们就找一找他们藏在哪了。(根据图片一一指出。)那角有没有大小之分呢?(有。)怎样来比较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下面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它们两个一样大,这是因为角的边是射线,而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地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仔细观察扇子的状态,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夹角有关。)非常棒,接下来我们让角飞到我们的练习本上,一起来看一看怎样画角吧!首先画一个点,这个点就是……(顶点。)然后再借助直尺,从这个顶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的线,也就是角的……(两条边。)这时,一个角就画完了。借助三角尺学习角。仔细观察三角尺,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相同的角我们叫做直角。我们也可以用三角尺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已经学过画角了,那谁知道怎样画一个直角呢?我们来一起看一段动画。下面自己动手画一画吧。画直角有什么要注意的?(直角标记。)小魔术,动手折一折如何用一张任意形状的纸折出一个直角。出示队旗,认识锐角。出示红领巾,认识钝角。(三)、课堂练习1.判断下面哪些是角。2.比较下面角的大小。3.判断对错。4.下面的角分别是什么角。5.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个直角。6.数一数一共多少个角。7.用三角尺拼出钝角。(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角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新的知识,在折、拼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特征,感受不同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现一些有趣的几何现象或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意愿,形成积极的数学兴趣。2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难点】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乐场吗?你去过游乐场吗?让我们跟着淘气,到游乐场来看一看吧!(课件第2张)2、游乐场里真热闹呀!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汇报交流。(二)探究新知1.问题1: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课件第3张)(1)小组讨论:用我们学过的方法你会怎样做?观察自己列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小组汇报:生1:求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3+3+3+3+3=15(人)生2:这个算式中有5个3相加。2.问题2: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课件第4张)汇报交流:生1:求小火车里一共有多少人,也要用加法计算,6+6+6+6=24(人)生2:这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6,一共有4个6相加。3.问题3:过山车里一共有几个人?(出示课件第5张)小组汇报交流。生:用加法计算:2+2+2+2+2+2+2=14(人),加数是2,有7个2相加。4.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课件第6张)生1:这三个算式都是加法,而且加数都是相同的。师: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也可以用乘法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5、以2+2+2+2+2+2+2=14为例,认识乘法。(课件第7张)(1)师:2+2+2+2+2+2+2=14可以写成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还可以写成7×2=14,这个算式怎么读?(7乘2等于14)其中的“×”叫做乘号。(2)小组讨论一下:2指的是什么?7指的是什么?(3)汇报交流:2指的是加法中的加数,7是这个加数的个数。(4)你能把其他两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5)小组活动:把其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6)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课件第9张)生1:3+3+3+3+3=15改写成乘法:3×5=15或5×3=15。因为相同的加数是3,一共有5个3,所以用3×5或者5×3,结果都等于15。生2:6+6+6+6=24改写成乘法:6×4=24或4×6=24.因为相同的加数是6,一共有4个6,所以用6×4或者4×6,结果都等于24.师:你觉得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算式怎么样?生3:用乘法算式表示很简便。生4:用乘法算式表示比加法简便多了。6.算一算。(出示课件第10张)一共有多少个气球?7.小组内讨论比赛,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说得正确清晰就是小组冠军。8.汇报交流:(课件第12张)生1:用加法计算:5+5+5=15个。生2:用乘法计算:3×5=15个或5×3=15个9.认识乘数和积。师:乘法算式中的3和5叫做乘数,结果15叫做积。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课件第12张)小组讨论做法并列式计算,汇报结果。第一组图形中用组成两个图形的小棒根数相加,8+6=14。第二组图形中是三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了四根小棒。4+4+4=12,这里的加数4是相同的,一共有3个4,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4×3=12.第三组图形中是四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3+3+3+3=12,这里的加数3也是相同的,一共有4个3,可以写成乘法3×4=12.第四组图形中每个图形用的小棒根数也相同,可以用加法计算:5+5+5+5=20.因为加数相同,也可以写成乘法5×4=20.11.小结:怎样用乘法表示加法?(课件第14张)(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2)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写算式。(课件第15张)加法算式:5+5+5+5=20乘法算式:5×4=20或4×5=20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6+6+6+6+6=6×53+3=3×24+4+4=4×35+5=5×21+1+1+1=1×53+3+3=3×32+2+2+2+2=2×56+6+6=6×3(四)拓展提高。你能用加法算式算出下面的得数吗?8×48+8+8+8=325×55+5+5+5+5=257×37+7+7=216×26+6=12(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2.相同的加数乘以加数的个数。3.用乘法表示这样的加法更简便。(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在设计时主要是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游乐园情景导人,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之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进一步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巩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1.让学生发现并理解了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有了这些以后,最后引出把加数相同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整个过程是在学生不断探索、思考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成功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2.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问题。从5个3相加,到4个6相加,再到7个2相加……,这一系列的算式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因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记忆口诀。【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归纳出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比赛。老师和你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好不好?(课件第2张)2、老师为什么能算这么快呢?因为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你们学习了乘法口诀,相信你会和老师算得一样快。(板书:5的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师:今天,老师来到了超市,想买一些福娃来装饰教室。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吗?2.(出示课件第3张)一共有多少个福娃?你会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生1:这一张图片上一共有5个福娃,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列式为1+1+1+1+1=5生2:我会列乘法算式。因为这一张图片上有5个福娃,一共是1个5,所以用5×1=5,或者用1×5=5.3.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4.(出示课件第4张)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怎样列式?说说计算过程。汇报交流:生1:这里有两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5个福娃,列加法算式就是5+5=10个生2:要求这两张图片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因为每张图片上有5个,也就是一共有2个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5×2=10个,也可以用2×5=10个。5.(出示课件第5张)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怎样列式?说说计算过程。汇报交流:生1:这里有3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5个福娃,列加法算式就是5+5+5=15个生2:要求这3张图片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因为每张图片上有5个,也就是一共有3个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5×3=15个,也可以用3×5=15个。6.(出示课件第6张)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怎样列式?说说计算过程。汇报交流:生1:这里有4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5个福娃,列加法算式就是5+5+5+5=20个生2:要求这4张图片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因为每张图片上有5个,也就是一共有4个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5×4=20个,也可以用4×5=20个。7.(出示课件第7张)一共有多少个福娃?怎样列式?说说计算过程。汇报交流:生1:这里有5张图片,每张图片上有5个福娃,列加法算式就是5+5+5+5+5=25个生2:要求这5张图片一共有多少个福娃。因为每张图片上有5个,也就是一共有5个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5×5=25个。8.引入乘法口诀。师:刚才我们是用加法来计算出了乘法的得数。为了更快地算出乘法的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明创造出来了乘法口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民族财富。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来得吗?师:(课件第8张)刚才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指1×5=5)大家看这个算式,因数是1和5,因为1比5小,我们习惯上就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写上一五(教师板书一五)得数是五,我们就写得五(教师板书得五)。5×1这个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也是5和1,也可以用这一个乘法口诀,得数是5。也就是一五得五对应着1×5=5和5×1=5两个乘法算式。请你读一读这句口诀。学生读口诀。师:(指2×5=10)这两个算式,因数是2和5,我们把谁放在前面?为什么?生:因为2小于5,所以把较小的数2放在前面。师:(板书二五)得数是10,我们就写上一十。(教师板书一十)学生读口诀。师:5×2这个算式用哪句口诀?生:5×2也用二五一十这句口诀,5×2=10师:后面的这几个算式,你能自己来试着总结出它们的乘法口诀吗?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写成了五五二五。读一读五的乘法口诀。男女生交替读一读口诀。9.熟练、记忆口诀师:仔细观察这五道乘法口诀,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师:说了那么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自己读读背背,看看能不能背出这些口诀。学生背口诀。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疑问了,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我背得很熟了,可是,三五是多少我忘了,那怎么办呀?师说明:在背5的乘法口诀时,如果忘了其中一句,可以用前一句加五,或者用后一句减五来记忆它。10.小组活动:对口诀。(课件第9张)游戏规则:1、一人说因数,另外的人说得数,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2、说因数的学生要先说较小数。11.小青蛙过河。(出示课件第10张)一只小青蛙每次跳五个格,一共跳了五次。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它每次跳的格数吗?利用乘法口诀说出得数。5×1=5一五得五5×2=10二五一十5×3=15三五十五5×4=20四五二十5×5=25五五二十五12.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出示课件第11张)5×4=20四五二十5×2=10二五一十5×3=15三五十五5×1=5一五得五5×5=25五五二十五(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课件第12张)(四)五二十4×5=205×4=20二五(一十)2×5=105×2=10三五(十五)3×5=155×3=152.小明的一双手一共有几根手指?(课件第13张)5×2=10(根)口诀:二五一十(四)拓展提高。1.写出乘法算式。(课件第14张)一共有多少笔?正正正3×5=155×3=15三五十五正正正正正4×5=205×4=20四五二十正正正正5×5=25五五二十五2.看图列式并写出口诀。(课件第15张)5×4=20(元)4×5=20(元)口诀:四五二十答:一共需要20元。(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1.编写5的乘法口诀。2.乘法口诀中先说较小数。3.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非常熟练地5个5个地数,所以我就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在尝试编口诀,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编?巧妙地加以引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记忆口诀,而且对学生理解乘法问题。解决乘法问题很有帮助。记忆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不能只让学生单纯的背,更多的体现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题形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所以设计练习题时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这样,产生无意识记,其记忆的效果比强记省劲。游戏如下:1、对口令。即每句口诀一个同学说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学说出后部分或是小组对练、师生对练。2、写算式。学生自己练习写乘法算式,你喜欢写几个就写几个。这些游戏练习方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口算熟练程度和兴趣,使学生从大量的抄写与背诵中解放出来。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理解并熟记1-4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过程与方法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感受成功的乐趣。2.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算式、图示之间的内在联系,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填空。(课件第2张)3+3=(3)×(2)4+4+4=(4)×(3)2+2=(2)×(2)2、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3、4的乘法口诀。(板书:2、3、4的乘法口诀)(二)探究新知1.学习2的乘法口诀(1)(出示课件第3张)师: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2个)有几个2相加?(1个2)我们也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出示点子图)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1×2=22×1=2)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二得二)(2)(出示课件第4张)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4个)有几个2相加?(2个2)也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2×2=4)你会编口诀吗?(板书:二二得四)(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读一读,背一背)2.学习3的乘法口诀(1)(课件出示第5张)小组讨论:一束气球有几个?表示几个3相加?一共有几个气球?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会编这两个算式的口诀吗?(2)(出示课件第6张)小组讨论:两束气球有几个?表示几个3相加?一共有几个气球?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会编这两个算式的口诀吗?(3)(出示课件第7张)小组讨论:三束气球有几个?表示几个3相加?一共有几个气球?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会编这个算式的口诀吗?(4)小组整理所列算式及编的乘法口诀,看看哪里有不合适的需要怎么改才适合。3.小组内对口诀:2、3的乘法口诀。4.练一练。看图列算式。(课件第9张)3×2=6二三得六2×2=4二二得四5.学习4的乘法口诀。(1)(出示课件第10张)师:老师这里有一项汤圆,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看谁数得又快又对。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师提示:第一行汤圆一共有几个?相当于几个4?你会列乘法算式吗?怎样编这两个乘法算式的口诀?学生讨论后汇报:生1:我是四个四个地数的。第一行汤圆一共有4个,是1个4。列乘法算式应该是4×1=4或者1×4=4.生2:乘法口诀应该是一四得四。生3:前两行的汤圆每行是4个,也就是求2个4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应该是4×2=8,或者2×4=8.生4:乘法口诀应该是二四得八。(2)出示课件第11张。生1:前三行的汤圆每行是4个,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应该是4×3=12,或者3×4=12.生2:乘法口诀是三四十二。生3:盒子里一共有四行汤圆,每行是4个,也就是4个4是多少。用乘法算式表示应该是4×4=16.生4:乘法口诀是四四十六。(3)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生1: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生2:都是从1开始的。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6.出示课件第12张。一共有几个桔子?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怎样编口诀?一个桔子可以看成是1个1是多少,也就是用1×1=1.口诀应该是一一得一。7.游戏:对口诀:1、2、3、4、5的乘法口诀。(课件第13张)师: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就来做对口诀的游戏,看谁对这些乘法口诀掌握得好。同桌对口诀、小组内对口诀、师生对口诀。8.练一练:看图列算式。(课件第14张)4×2=8二四得八4×3=12三四十二(三)课堂练习谈话:同学们,你们学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到智慧乐园挑战一下自己吧!有没有信心呢?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课件第15张)(三)四十二3×4=124×3=12二四(得八)2×4=84×2=8二(三)得六2×3=63×2=62.一家三口人吃饭,一共要用几根筷子?(课件第16张)3×2=6(根)口诀:二三得六(四)拓展提高。1.连一连,找朋友。(课件第17张)2.看图列式并写出口诀。(课件第18张)3.强强今年的岁数是2个4相加再加3岁。强强今年多少岁?4×2=8(岁)8+3=11(岁)答:强强今年11岁。(五)课堂总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1.编写5的乘法口诀。2.乘法口诀中先说较小数。3.利用2、3、4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活动、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处于积极思考状态。因而较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教学中力求做到凡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暗示。口决让学生编、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总结,鼓励学生创新发现,成为会学、乐学的学生。课堂给了学生一个宽广的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去总结口诀、理解口诀,从而发现每一句口诀的含义。在设计上,有些环节设计的跨度比较大,能让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探索、体验,在能力的培养上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知识的获得完全依靠学生,主体地位比较突出,同时也注意到学生的观察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很好的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也比较强。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乘加乘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淘气又到游乐场来玩了!让我们看看他在玩什么呢?(课件第2张)2、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汇报交流。(二)探究新知1.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投资风险与控制
- 婚姻中的互相支持
- 借款合同解除协议范本
- 招标文件开发商必读
- 污水处理项目设计招标
- 跨国合同保险问题解析
- 防水工程质量改进协议
- 广发租房合同续租条件和流程
- 总公司与分公司合作合同模板
- 实验室研究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员专业技术师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理学》机考终结性5套真题题库及答案2-百度文
- 2025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A版复习讲义含答案
- 工程款结算书
- GB/T 15597.2-2024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五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专题05: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基础信息报告表
- 2024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使用培训考试题
- 货币金融学(四川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临时用电常见隐患及防治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